快速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的生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03857发布日期:2018-06-15 23:02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快速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的生物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速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的生物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养殖业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畜禽养殖存栏出栏量已稳居世界首位。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肉猪、牛、羊和家禽的出栏量分别达到69 789.46万头、4 760.91万头、27 099.53万只和1 207 704.27万羽,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分别增长4.3、19.8、10.3和30余倍。然而,现代集约化高密度的养殖模式使动物染病、死亡的概率大为增加。我国每年因各类疾病引起猪的死亡率为8~12%,牛的死亡率约2~5%,羊的死亡率7~9%,家禽的死亡率约12~20%,其他家畜的死亡率在2%以上,由此产生了数量巨大的病死畜禽。

病死畜禽及动物粪便等养殖业废弃物已经成为我国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其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1)疫病传播的风险。据证实,世界上现在有250多种人畜共患病,其中比较重要的有89种,病死畜禽和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如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疫病的传播,危害周边动物和人的安全;(2)公共食品安全问题。若某些地方监管不力,病死畜禽很可能流入市场,进入到人们的餐桌,严重影响人们健康。(3)生态环境的污染。病死畜禽尸体和动物粪便容易散发大量臭味,对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病死畜禽和动物粪便中很可能有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可污染水体和土壤,导致农作物和水产品体内重金属的富集。

目前病死畜禽的主要处理方法为焚烧、掩埋、炼油、堆肥等;焚化处理运行方便,处理效率高,但是建设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深埋法速度快、花费小、容易组织,但深埋的场地不容易选择,容易污染地下水源,生物安全性难以评价;炼油法可以利用高温杀死多数病原微生物,但是不能杀死导致疯牛病的朊病毒;堆肥(也即生物方法)因具有可就地处理、成本低、耗时短、有机物分解彻底、产品异味小以及生物风险小等优点被公认为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最具可行性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的生物方法,旨在快速高效的基础上实现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快速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的生物方法,将畜禽粪便、病死畜禽肉骨泥及植物物料制成的堆肥体系进行自然发酵。

优选方式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病死畜禽的破碎处理:

将病死畜禽用擂溃机、绞肉机等机械设备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病死畜禽肉骨泥;

S2、制备其他堆料:

将动物粪便与植物废弃物按3~4.5:1~1.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晾晒至含水率达55~60%备用;

所述动物粪便为猪粪、鸡粪或牛粪;所述植物废弃物为枯草、树枝或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S3、建立堆肥体系

将步骤S2制得的堆料与步骤S1制得的病死畜禽肉骨泥按4~5:1~1.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制成堆肥体系;

S4、好氧堆肥发酵:将步骤S3的堆肥体系置于特定场地进行发酵。

其中,步骤S1将病死畜禽用擂溃机等设备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病死畜禽肉骨泥,按比例与堆料进行充分混合,以使病死畜禽肉骨泥能够得到充分降解。

上述植物废弃物优选玉米秸秆,使用长度为0.5-1.0cm。

优选方式下,步骤S2的具体过程为:将动物粪便与植物废弃物混匀,调整其含水率为55-60%,堆置成为条垛式堆肥;优选宽1.5-2.0m,高1.5m,长度2.0m,也可依托实际堆肥场地而定。

优选方式下,步骤S3的具体过程为:将步骤S1制得的肉骨泥按每吨堆料重量比进行计算,投入到堆体中央;然后静置耗氧堆肥体系发酵,温度随之上升;当堆体温度明显下降时,可进行翻堆处理,另可适当补充水分,视实际情况而定;当堆体温度接近或略高于环境温度时,测定其发芽指数,判断堆肥腐熟。

以玉米或黄瓜种子为例,当其发芽指数超过80%时,认为堆肥已经腐熟。

本发明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一是病死畜禽的破碎处理,将病死畜禽用擂溃机、绞肉机等机械设备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病死畜禽肉骨泥,旨在能够使病死畜禽与堆料进行充分混合,从而使其在堆肥过程中能够彻底降解;

二是植物废弃物的加入,旨在调节堆肥体系的含水率至最佳。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对病死畜禽进行破碎处理,能够使其与堆料充分混合,从而使其在堆肥过程中能够彻底降解;添加植物废弃物,一方面减少了秸秆等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调节了堆肥体系的含水率,使发酵条件达到最佳,能够缩短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的周期;堆肥体系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能够有效地同时杀灭动物粪便和病死畜禽中含有的致病菌等有害物质,在此基础上充分降解病死畜禽。

2、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相对简单,处理效率高,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3、本发明的方法适于病死畜禽快速堆肥处理,处理后的腐熟堆肥产品可用做生物有机肥,其具有改良土壤、增进肥效、调节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改善作物品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2肉骨泥降解情况;

图2是实施例2大肠杆菌数量变化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快速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的生物方法,通过包括以下步骤进行:

(1)病死畜禽的破碎处理

将病死畜禽用擂溃机、绞肉机等机械设备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病死畜禽肉骨泥;

(2)制备其他堆料

将新鲜鸡粪与枯草(或树枝、秸秆等)按3~4.5:1~1.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晾晒至含水率达55%-60%后备用;

(3)建立堆肥体系

将上述堆料和病死畜禽肉骨泥按4~5:1~1.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备用;

(4)堆肥体系进行好氧堆肥发酵

将制备好的堆肥体系置于特定场地进行微生物好氧发酵,温度随之上升,达到并维持60~75℃的高温;当堆料温度首次出现明显下降时进行翻堆,并补充一定的水分,堆料温度再一次升高,同样,温度明显下降时,再次翻堆,如此反复2-3次,等到堆料温度接近或稍高于室温且无异味,测定发芽指数大于80%时,表明堆肥已腐熟,此时堆料含水率约为30%。将堆料进行粉碎、过筛,制成粉料,可根据商业需要进行造粒等,制成生物有机肥(有效活菌数≥0.2亿/克)。

实施例2:

步骤1:病死鸡尸体的快速无害化处理。方法是先将病死鸡尸体用擂溃机、绞肉机等机械设备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病死畜禽肉骨泥;

步骤2:将新鲜鸡粪与枯草(或树枝、秸秆等)按3~4.5:1~1.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晾晒至含水率达55%-60%后备用;

步骤3:将上述堆料和病死畜禽肉骨泥按4~5:1~1.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备用;

步骤4:复合发酵:

将混合后的堆肥体系装入放有通气管的塑料箱子中(100cm×80cm×80cm),塑料堆肥发酵箱外周及顶部包裹棉被,以减少热量散失,利于保温(阴雨天时顶部覆盖塑料薄膜,隔绝雨水直接进入鸡粪堆肥中,改变堆肥的含水率)。堆肥温度达到55℃以上可以持续10d左右,达到了我国《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87)》的标准(55℃以上持续3d以上),期间每10d左右翻堆一次,40d左右堆肥完全腐熟。经检测发现病死鸡的肉骨泥已经完全降解,致病菌也全部被杀灭。

试验结果表明,从堆肥第5天起,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组降解率为98.3%,对照组降解率为82.7。试验组比对照的降解率提高了15.6%。

经40d堆肥发酵处理,大肠杆菌数量变化情况如图2。Control组设定是以正常堆肥发酵完成,即粪污、秸秆、肉骨泥;Test组设定是以正常发酵组加复合菌剂完成,即粪污、秸秆、肉骨泥、菌剂。

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Control组)与试验组(Test组)在堆肥前期相比较数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堆肥第9天试验组的粪肠杆菌总数已经变为0,对照组在14天无检出大肠杆菌。试验组比对照组提前5天完成致病大肠杆菌的杀灭。

实施例3:

步骤1:病死猪尸体的快速无害化处理。方法是先将病死猪尸体用擂溃机、绞肉机等机械设备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病死猪的肉骨泥;

步骤2:将新鲜猪粪与枯草(或树枝、秸秆等)按3~4.5:1~1.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晾晒至含水率达55%-60%后备用;

步骤3:将上述堆料和病死猪的肉骨泥按4~5:1~1.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备用;

步骤4:复合发酵:

将混合后的堆肥体系装入放有通气管的塑料箱子中(100cm×80cm×80cm),塑料堆肥发酵箱外周及顶部包裹棉被,以减少热量散失,利于保温(阴雨天时顶部覆盖塑料薄膜,隔绝雨水直接进入猪粪堆肥中,改变堆肥的含水率)。堆肥温度达到55℃以上可以持续10d左右,达到了我国《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87)》的标准(55℃以上持续3d以上),期间每10d左右翻堆一次,35d左右堆肥完全腐熟。经检测发现病死猪的肉骨泥已经完全降解,致病菌也全部被杀灭。

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对照组均是多次试验的平均效果,而同类实施方式的试验效果差别不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