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nS纳米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6750发布日期:2018-09-18 19:28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SnS纳米晶体,还涉及上述SnS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于制备癌细胞光热治疗材料中的应用,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nS由于在近红外区具有较强的消光系数和地球上丰富的Sn和S蕴藏量,具有廉价、高效、无毒三大特点,成为癌细胞光热疗法的首选材料。

利用溶液法制备超薄的半导体SnS纳米片是材料科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前沿之一,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采用的方法大多为油相法,油相法需要用到很多有毒的有机溶剂。水热法,作为一种以水为反应介质的方法,应用于合成多种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目前为止,很多具有特殊形貌结构的SnS纳米/微米晶体都已经被国内外科学家合成出来,但是尚没有文献关于具有菱形十二面体SnS纳米晶体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nS纳米晶体,该SnS纳米晶体具有棱形十二面体结构。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SnS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具有棱形十二面体结构的SnS纳米晶体,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能够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SnS纳米晶体用于制备癌细胞光热治疗材料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SnS纳米晶体,所述SnS纳米晶体具有棱形十二面体结构。

上述SnS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所需量的含锡前驱体、含硫前驱体和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后,于180~220℃下反应100~120min,优选110min;

步骤2,收集反应产物,洗涤后即可得到具有棱形十二面体结构的SnS晶体。

其中,步骤1中,所述含锡前驱体为二氯亚锡、四氯化锡或硫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氯化亚锡。

其中,步骤1中,所述含硫前驱体为硫脲、硫代乙酰胺、硫化钠、L-半胱氨酸或还原型谷胱甘肽中的至少一种,优选L-半胱氨酸。

其中,步骤1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其中,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为1300000。

其中,步骤1中,所述含锡前驱体与含硫前驱体的混合摩尔比为1:1~12,优选1:1;所述含锡前躯体与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摩尔比为1:0.1~1.2,优选1:0.4。

上述SnS纳米晶体在制备癌细胞光热治疗材料中的应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具有棱形十二面体结构的SnS纳米晶体,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能够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棱形十二面体结构的SnS纳米晶体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和生物相容性,以及低的细胞毒性,因此能够将其应用于制备癌细胞光热治疗的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纳米晶体的扫描电镜照片(标尺长度为0.5μm);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纳米晶体的扫描电镜照片(标尺长度为0.2μm);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纳米晶体低放大率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4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纳米晶体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照片;

图5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纳米晶体的扫描透射电镜照片;

图6为Sn,3d的高分辨率X射线光电子能谱;

图7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纳米晶体的高分辨率X射线光电子能谱;

图8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纳米晶体的XRD图谱;

图9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纳米晶体和实施例2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纳米晶体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对比;

图10本发明中实施例1制备的RD SnS NC在不同浓度时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

图1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制备的RD SnS NC在785nm的激光下浓度和吸光度的关系;

图12为在785nm的激光照射下,纯水和不同浓度的RD SnS NCs水悬浮液的光热加热曲线;

图13为在785nm的激光辐照10min后,纯水和不同浓度的RD SnS NCs水悬浮液的光照图像;

图14为785nm激光照射RD SnS NCs水悬浮液(0.5mg·mL-1)10min然后自然冷却的热曲线;

图15为785nm激光照射RD SnS NCs水悬浮液的热转换的热平衡时间常数;

图16为785nm激光照射RD SnS NCs水悬浮液(0.5mg·mL-1)然后自然冷却,循环五次的热曲线,785nm的激光功率是0.8W·cm-2

图17为未经785nm激光照射时的RD SnS NCs对HeLa和3T3细胞的细胞毒性;

图18为在不同功率密度的785nm激光照射培养后,0.3mg·mL-1的RD SnS NCs悬浮液对HeLa的细胞存活率;

图19为0.3mg·mL-1的RD SnS NCs悬浮液的Calcein AM/PI进行共焦celling成像;

图20为在HeLa细胞荷瘤小鼠瘤内注射25μL PBS溶液和RD SNS NCS水悬浮液(2mg·mL-1)2小时后,785nm激光照射下(1W·cm-2)的红外热图像;

图21为785nm激光照射6分钟后小鼠肿瘤的温度变化曲线;

图22分别用PBS,RD SnS NCs,PBS+光照以及RD SnS NCs+光照处理的老鼠相对肿瘤体积的变化;

图23为分别用PBS,RD SnS NCs,PBS+光照以及RD SnS NCs+光照处理的老鼠体重的变化;

图24为经过不同处理后14天荷瘤小鼠的代表性照片(上方)和经过不同处理后1天小鼠肿瘤切片图像(下方);

图25为无785nm激光照射下,从小鼠腹腔注射25μL PBS(pH=7.4,10mM)或RD SNS NCS水悬浮液(2mg·mL-1)1天的苏木精-伊红染色的组织切片,所有图片的放大倍数均为200倍;

图26为无785nm激光照射下,从小鼠腹腔注射25μL PBS(pH=7.4,10mM)或RD SNS NCS水悬浮液(2mg·mL-1)7天的苏木精-伊红染色的组织切片,所有图片的放大倍数均为200倍;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晶体的粒径分布曲线;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晶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9为本发明对比实施例1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晶体的粒径分布曲线;

图30为本发明对比实施例1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晶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1为本发明对比实施例2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晶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2为本发明对比实施例3制备的棱形十二面体SnS晶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具有菱形十二面体结构的SnS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具体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将1mmol氯化亚锡、1mmolL-半胱氨酸和0.4mmo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75mL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为1300000;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加热,控制反应温度为200℃,反应110min后,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处理,再用水和酒精洗样品,制得具有棱形十二面体结构的SnS纳米晶体,简称RD SnS NC。产率超过了95%。

RD SnS NC的形貌和成分分别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和能谱进行表征。扫描电镜照片和透射电镜照片分别如图1~3所示,反应时间为110min后得到的RD SnS NC的平均粒径为202~288nm,粒径高度均一和分散,由图中可以观察到,晶体具有典型的菱形十二面体结构。如图4所示,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照片显示在晶体晶面间距为0.338nm,可归属于立方SnS纳米晶体的(222)晶面。图5中的EDS元素分析表明,Sn和S元素在RD SnS NCs中是均匀分布的,且制备的RD SnS NCs中的元素比例为1:1。

图6和图7进一步确认了RD SnS NCs的形成。图6显示与Sn2+(3d5/2)对应的486.1eV和与Sn2+(3d3/2)对应的494.6eV的结合能,图7显示了161.0和162.0eVS的2p光谱上的结合能,分别可归因于S 2p3/2和S 2p1/2。

本实施例1制备的RD SnS NCs的XRD图谱如图8所示,RD SnS NC的晶格常数可归属于立方相的SnS。

将本实施例1制备的RD SnS NC进行消光系数ε的测量,消光系数可通过式(I)所示的朗博-比尔定律进行计算,式I中,A为在785nm处的RD SnS NCs水悬浮液的吸光度,L为石英试管的长度,单位是cm,C为RD SnS NC的浓度,单位为g·L-1

将本实施例1制备的RD SnS NC进行光热特性的测定,分别配制不同浓度(0、0.1、0.3、0.1、0.3mg·mL-1)的RD SnS NC水悬浮液,各取100μL添加到PCR管内,利用波长为785nm、功率为0.8W·cm-2的激光进行辐照,用红外热成像照相机对样品进行实时热成像记录和量化。光热稳定性测试:利用波长为785nm、功率为0.8W·cm-2的激光照射100微升的RD SnS NCs水悬浮液(0.7mg·mL-1)6分钟,然后关闭激光自然冷却,如此重复测试5次。

将本实施例1制备的RD SnS NC进行光热转换效率的检测,RD SnS NC的光热转换效率可通过式(II)进行计算:

其中,TMax是RD SnS NC水悬浮液的最高温度,TSurr是周围环境的温度,(TMax-Tsurr)=44,Q0为样品管(PCR管)所吸收的能量,可以通过只含100μL去离子水的PCR管的光热吸收来测定,(Q0=16mW),I是0.8W·cm-2(在光辐射面积为0.385cm2的情况下),A为785nm波长处的RD SnS nc水悬浮液的吸光度值(A=2.1),h为热转换系数,S为样品管的表面积,hS可通过式(III)计算得到,为3.1mW/℃,

式(III)中,τs是系统的热转换时间常数,mD为水的质量,cD为水的比热容(4.2J/g·℃)。最后计算得知,RD SnS NC的光热转换效率的39.4%。

采用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UV-Vis-NIR)光谱法测量了RD SnS NC的光学性能,结果如图9所示,RD SnS NC在近红外区域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平均尺寸为202~288nm的RD SnS NC在705nm处具有吸收峰,可选择RD SnS NC作为光热治疗癌症的光热剂。由图10和图11可知,RD SnS NCs在近红外区域表现出很强的吸光度,在785nm处有36.8L·g-1·cm-1的消光系数。该消光系数远高于已报道的金纳米棒(3.9L·g-1·cm-1),纳米氧化石墨烯(3.6L·g-1·cm-1),纳米还原氧化石墨烯(24.6L·g-1·cm-1),以及很多半导体材料,如黑磷量子点(14.8L·g-1·cm-1)、MoS2(29.2L·g-1·cm-1)、WS2(14.8L·g-1·cm-1)、Cu2-xSe(8.5L·g-1·cm-1)等。

通过监控RD SnS NC水悬浮液在波长为785nm、能量密度为0.8W·cm-2的激光下辐照的温度变化研究RD SnS NC的光热特性,结果如图12和13所示,在785nm激光辐照后,RD SnS NC水悬浮液的温度明显高于纯水,表明了RD SnS NCs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由于光热效应的存在,更高的SnS NCs的浓度可以使溶液温度升高更多。当NCs水悬浮液浓度达到0.7mg·mL-1时,在785nm激光照射5分钟后,NCs水悬浮液的温度可以迅速增加到70℃。从785nm激光照射RD SnS NCs悬浮液10分钟然后关闭激光,检测该过程的RD SnS NCs悬浮液的温度变化,计算求得热平衡时间常数为135.9s、光热转换效率为39.4%(如图14和15所示)。RD SnS NC的光热转换效率远高于很多已报道的光热剂,如Cu2-xSe(22%)、Cu9S5(25.7%)、黑磷量子点(28.4%)和TixTa1-xSyOz(39.2%)。为了测试可重现性,研究了NCs水悬浮液的5个周期的激光开/关过程,结果如图16所示,相邻峰值温度无差异,表明长时间重复激光照射的RD SnS NCs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

纳米材料的良好生物相容性对其生物医学应用至关重要。在此,利用HeLa和3T3细胞作为模型,用3-(4,5-二甲基噻唑-2-yl)-2,5-二苯四唑溴胺(MTT)测定了RD SnS NCs的生物毒性。如图17所示,当RD SnS NCs的浓度低于0.3mg·mL-1时,HeLa和3T3细胞在无激光照射下孵育24小时的存活率超过87%,表明RD SnS nc具有低的细胞毒性。研究了在785纳米激光照射下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与NCs的体外培养,测定了NCs的PTT效应。HeLa细胞与RD SnS NCs(0.3mg·mL-1)一起孵育过夜,并在785nm激光照射下10min。从图18中可以看出,只有785nm的激光辐照对细胞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而RD SnS NCs(0.3mg·mL-1)的加入导致HeLa细胞在785激光照射下的细胞存活率急剧下降。利用Calcein-AM/PI双染色试剂盒进行共焦细胞成像,进一步证实了RD SnS NCs的光热效应。只有死细胞才能被PI染色。从图19中,RD SnS NCs在785nm激光照射下对HeLa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说明RD SnS NCs可能是肿瘤治疗的潜在PTT药剂。Calcein AM staining发出绿色荧光,指示细胞存活,而PI染色则发出红色荧光,表示细胞死亡。

本实施例1得到的RD SnS NC在小鼠HeLa肿瘤PTT中的应用。当小鼠肿瘤体积增大到~60mm3时,在动物实验中使用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每组小鼠在肿瘤中心区域注射PBS溶液或RD SnS NCs水悬浮液,用785nm激光(1W·cm-2)照射10分钟。同时,用PBS或RD SnS NCs溶液注射小鼠,但没有激光照射,进行可控实验。用红外热相机记录辐照期间小鼠的体温变化情况。如图20和21所示,在785nm激光照射下,NCs悬浮液注入的肿瘤温度在6min内,从30℃增加到54℃。与此相反,用PBS溶液注入的肿瘤的温度和用785纳米激光照射的温度仅略有增加。通过对肿瘤体积变化的监测,研究了NCs在体内的光热治疗效果。治疗后两周内的肿瘤的长度和宽度每两天记录一次。如图22所示,用RD SnS NCs和785nm激光治疗的小鼠肿瘤完全消融。然而,其他三个对照组的肿瘤生长迅速,肿瘤体积比初始大小增加8~15倍。这些小鼠的体重在PTT时间内略有增加,表明PTT过程没有严重的副作用(图23)。为了进一步证实光热治疗效果,每组两只小鼠在一天的各种治疗后被处死,然后用苏木素和伊红染色(H&E)对相应的肿瘤进行组织学分析。图24显示肿瘤的代表性组织病理学图像。可以观察到,使用RD SnS NCs和785nm激光治疗的肿瘤细胞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如更多的液泡、萎缩的细胞和凝结核。然而,其他三个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异常。这些结果表明,RD SnS NCs在医学应用中确实是一种有效的肿瘤PTT药剂。

在生物医学应用中,还评估了RD SnS NCs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静脉注射1天或7天的RD SnS NCs后,将小鼠处死,并对主要器官进行组织学检查。同时,从小鼠的眼底提取血液用于全血分析。如图25和26所示,未见明显的器官损伤和关节内病变,表明RD SnS NCs无严重副作用。另一方面,在健康的Balbc小鼠中,对1天内注射RD SnS NCs进行全血计数。结果表明,从全血分析中测得的所有参数几乎正常,且在正常范围内(如表1所示)。这些分析结果表明,RD SnS NCs在体内具有较好的PTT生物相容性,无毒副作用。

表1静脉注射25μL 2mg·mL-1的SnS NCs溶液1天后的小鼠全血细胞计数

实施例2

实施例2制备具有菱形十二面体结构的SnS纳米晶体的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反应时间为120min,实施例2制备的具有菱形十二面体结构的SnS纳米晶体记为RD SnS NC-2。

实施例2制备具有菱形十二面体结构的SnS纳米晶体的粒径分布曲线和SEM照片分别如图27和28所示,在反应120min后,SnS晶体的粒径为463~531nm。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显示,在745nm处出现强吸收峰。

对比实施例1

对比实施例制备SnS晶体的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反应时间为140min。

对比实施例1制备的SnS晶体的粒径分布曲线和SEM照片分别如图29和30所示,在反应140min后,SnS晶体的粒径为1.41~2.31μm。

由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实施例1的对比可知,反应时间能够控制产品形态的形成。

对比实施例2

对比实施例2制备SnS晶体的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PVP的分子量为400000。对比实施例2制备的SnS晶体的SEM照片分别如图31所示。

对比实施例3

对比实施例3制备SnS晶体的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PVP的分子量为360000。对比实施例3制备的SnS晶体的SEM照片分别如图32所示。

通过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和对比实施例3的对比可知,当PVP的分子量为400000时,SnS晶体不能形成菱形十二面体结构,当PVP的分子量为360000时,SnS晶体中有少量形成了菱形十二面体结构,当PVP的分子量为1300000时,SnS晶体可大量形成菱形十二面体结构,而只有具有菱形十二面体结构SnS晶体才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和生物相容性以及低的细胞毒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