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悬浮式超薄玻璃的钢化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56399发布日期:2018-09-05 00:00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钢化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悬浮式超薄玻璃的钢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钢化玻璃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统计显示:近几年来,中国钢化玻璃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具体来看,2017年中国钢化玻璃累计产量为53633.1万平方米,累计增长3.8%;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预测,预计2018年中国钢化玻璃累计产量将达58454.1万平方米,累计增长约9.4%。巨大的钢化玻璃需求使得我们必须采用更加高效节能的生产方案。

目前,钢化玻璃的生产方法分为物理钢化法和化学钢化法两种。物理钢化是通过加热—淬冷的方法使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强度。而化学钢化是通过离子交换、表层析晶等方法使得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进而达到增强玻璃的强度的目的。化学钢化一般是对薄玻璃进行钢化,其钢化工艺比较复杂,耗时较长,钢化成本较高。物理钢化法最主要的钢化方法是气体钢化法,气体钢化法也称风冷钢化法,其主要是半悬浮式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然而,这种半悬浮式的生产方法及设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格率低下,半悬浮式的生产方法及设备不能保证玻璃均匀的加热或是极速均匀冷却;第二,玻璃厚度限制,半悬浮式的生产方法及设备不能钢化3mm以下的超薄玻璃;第三,使用寿命会降低,玻璃板块经过不均匀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玻璃的使用寿命;第四,安全系数降低,玻璃板块经过不均匀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玻璃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解除生产钢化玻璃的厚度限制,实现了物理钢化超薄玻璃的目的,在生产超薄钢化玻璃的过程中,此种全悬浮式超薄玻璃的钢化方法及装置能够保证超薄玻璃的均匀加热和极速均匀降温,提高超薄钢化玻璃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系数的全悬浮式超薄玻璃的钢化装置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悬浮式超薄玻璃的钢化装置,包括前传送系统、高温加热系统、低温冷却系统、后传送系统、温度监测控制系统以及风压监测控制系统,玻璃板块自前向后传送,其中前传送系统、高温加热系统、低温冷却系统和后传送系统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温度监测控制系统通过数据线与高温加热系统连接,风压监测控制系统通过数据线分别与高温加热系统和低温冷却系统连接。

前传送系统与后传送系统的结构相同,前传送系统包括机架、电机、传送辊组和两根玻璃导轨,机架包括安装框架,安装框架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支腿,传送辊组包括若干根传送辊,若干根传送辊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且每根传送辊沿左右方向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内,每根传送辊的左端均设有传动链轮,相邻的传送辊的传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电机安装在安装框架上,电机的主轴与最前侧的传送辊传动连接;两根玻璃导轨的截面为l型结构,两根玻璃导轨左右对称设置在安装框架的左右两侧,两根玻璃导轨位于传送辊的上方,两根玻璃导轨与传送辊之间形成第一传送通道。

高温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封闭箱,加热封闭箱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支腿,加热封闭箱内沿前后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二传送通道,第二传送通道与第一传送通道相对应设置,加热封闭箱的第二传送通道内固定有两根第一轨道,两根第一轨道并排设置在第二传送通道的左右两侧,每根第一轨道的截面为槽钢型结构,两根第一轨道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二传送通道将高温加热箱分隔成位于上侧的上加热箱体和位于下侧的下加热箱体,上加热箱体的下侧部设有上加热腔,下加热箱体的上侧部设有下加热腔,上加热箱体的底部设有与上加热腔相连通的热风喷孔,下加热箱体的顶部设有一排热风喷头,每个热风喷头的喷气方向均倾斜朝向后上方;上加热箱体和下加热箱体内均安装有高温加热机构。

两组高温加热机构上下对称设置,安装在上加热箱体内的高温加热机构包括热风机和加热炉丝,热风机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上加热箱体的上侧,热风机的出风口朝向上加热腔,加热炉丝安装在上加热腔内;上加热箱体内安装有第一风压测量仪和温度感应仪,第一风压测量仪的探头位于热风机的出风口处,温度感应仪的探头位于热风喷孔的下方;

温度监测控制系统分别通过数据线与上加热箱体上的温度感应仪和加热炉丝、下加热箱体上的温度感应仪和加热炉丝连接;

风压监测控制系统通过数据线分别与上加热箱体上的第一风压测量仪和下加热箱体上的第一风压测量仪连接。

低温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封闭箱,冷却封闭箱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三支腿,冷却封闭箱内沿前后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三传送通道,第三传送通道与第二传送通道相对应设置,冷却封闭箱的第三传送通道内固定有两根第二轨道,两根第二轨道并排设置在第三传送通道的左右两侧,每根第二轨道的截面为槽钢型结构,两根第二轨道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三传送通道将冷却封闭箱分隔成位于上侧的上冷却箱体和位于下侧的下冷却箱体,上冷却箱体的下侧部设有上冷却腔,下冷却箱体的上侧部设有下冷却腔,上冷却箱体的底部设有与上冷却腔相连通的冷风喷孔,下冷却箱体的顶部设有一排冷风喷头,每个冷风喷头的喷气方向均倾斜朝向后上方;上冷却箱体左侧连接有与上冷却腔连通的上冷风管道,下冷却箱体左侧连接有与下冷却腔连通的下冷风管道,上冷风管道和下冷风管道均连接有低温冷却机构。

上冷却腔的顶部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下冷却腔的底部呈左低右高倾斜设置;

上冷却箱体和下冷却箱体上分别安装有第二风压测量仪;两个第二风压测量仪的探头分别伸入到上冷却腔和下冷却腔内;

与上冷风管道连接的低温冷却机构包括分流箱,分流箱上安装有冷风机和风压控制器,分流箱通过上冷风管道与上冷却腔连通;

风压监测控制系统通过数据线分别与上冷却箱体上的第二风压测量仪和下冷却箱体上的第二风压测量仪连接。

一种全悬浮式超薄玻璃的钢化装置进行的钢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玻璃板块放置在前传送系统的前端传送辊上,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前端的传送辊转动,由于相邻的传送辊的传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以传送辊带动相邻的传送辊转动,从而所有的传送辊开始传动,玻璃板块在传送辊组的带动下进入第一传送通道,再由第一传送通道进入高温加热系统的第二传送通道;

(2)、通过温度监测控制系统打开两组高温加热机构的加热炉丝和热风机,上加热箱体内的热风机启动并向上加热腔内送风,进入上加热腔内的气流经加热炉丝加热后由热喷气孔向第二传送通道内喷出,下加热箱体内的热风机启动并向下加热腔内送风,进入下加热腔内的气流经加热炉丝加热后由热风喷头向第二传送通道喷出,且由热风喷头喷出的气流方向朝后上方,由于气流的喷射方向朝向后上方,所以会对玻璃板块产生托浮的力和向后推动的力,当玻璃板块由第一传送通道进入第二传输通道后,通过风压监测控制系统使得玻璃能够在第二传送通道内悬浮前进,并且通过温度监测控制系统控制第二传送通道内的温度到达650°-800°;

(3)、启动两组低温冷却机构的冷风机和风压控制器,玻璃板块由第二传送通道进入第三传送通道后,通过风压监测控制系统分别调整上冷却腔内的风压强度和下冷却腔内的风压强度,使得玻璃板块能够在第三传送通道内悬浮前进且迅速冷却;

(4)、将后传送系统的电机打开,后传送系统的传送辊开始传送工作,玻璃板块由冷却封闭箱的第三传送通道移动到传送辊上,至此完成玻璃板块的钢化作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由前传送系统、高温加热系统、低温冷却系统、温度监测控制系统、风压监测控制系统以及后传送系统组成,通过本发明进行钢化作业时首先将要进行钢化的玻璃板块放置在滚动的传送辊上,开启加热封闭箱中的热风机,热风经气喷头和喷气孔喷出,将气喷头和喷气孔喷出的热气流强度调至使玻璃板块全悬浮,玻璃板块通过传送辊传送至高温封闭箱里且由热气流加热,并带动玻璃板块向前移动;加热后的玻璃板块经热气流带动传送至冷却封闭箱中,冷风机工作,将气喷头和喷气孔喷出的冷气流强度调至使高温状态下的玻璃板块全悬浮,冷气流对高温状态下的玻璃板块进行急速冷却,并带动其向前移动;急速冷却后的玻璃板块经由冷气流带动,传送至滚动台的滚动履带上。该方法与装置可以实现玻璃的钢化过程完全悬浮,有效的解决了在加热和冷却阶段中,玻璃板块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可以在完全悬浮状态下完成玻璃板块的高温加热和低温冷却,而整个加热和冷却过程又保证足够的均匀和快速,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加工更薄的钢化玻璃,同时钢化玻璃的合格率、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也会因此而提升,本发明的生产条件更适合生产大量的超薄钢化玻璃,其质量也比半悬浮式的生产方法高;

(3)、本发明破除了生产钢化玻璃的厚度限制,实现了物理钢化超薄玻璃的目的,在生产超薄钢化玻璃的过程中,此种全悬浮式超薄玻璃的钢化方法及装置能够保证超薄玻璃的均匀加热和极速均匀降温,提高超薄钢化玻璃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系数;同时还打破了超薄钢化玻璃难以量产化的僵局,实现超薄钢化玻璃的量产;

(4)、上冷却腔的顶部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下冷却腔的底部呈左低右高倾斜设置,上冷却腔顶部倾斜的结构可以使得从上冷风管道进入上冷却腔内的气流能够顺畅地进入冷风喷孔,下冷却腔顶部倾斜的结构可以使得从下冷风管道进入下冷却腔内的气流能够顺畅地进入冷风喷头。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气流使玻璃板块悬浮,从而解决半悬浮式的生产方法及设备的一些局限性问题,使生产的钢化玻璃的生产更具广泛性、安全性、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高温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低温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低温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全悬浮式超薄玻璃的钢化装置,包括前传送系统a、高温加热系统b、低温冷却系统c、后传送系统d、温度监测控制系统e以及风压监测控制系统f,玻璃板块1自前向后传送,其中前传送系统a、高温加热系统b、低温冷却系统c和后传送系统d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温度监测控制系统e通过数据线与高温加热系统b连接,风压监测控制系统f通过数据线分别与高温加热系统b和低温冷却系统c连接。

前传送系统a与后传送系统d的结构相同,前传送系统a包括机架、电机、传送辊组和两根玻璃导轨2,机架包括安装框架3,安装框架3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支腿4,传送辊组包括若干根传送辊5,若干根传送辊5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且每根传送辊5沿左右方向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3内,每根传送辊5的左端均设有传动链轮,相邻的传送辊5的传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电机安装在安装框架3上,电机的主轴与最前侧的传送辊5传动连接;两根玻璃导轨2的截面为l型结构,两根玻璃导轨2左右对称设置在安装框架3的左右两侧,两根玻璃导轨2位于传送辊5的上方,两根玻璃导轨2与传送辊5之间形成第一传送通道。

高温加热系统b包括加热封闭箱,加热封闭箱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支腿6,加热封闭箱内沿前后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二传送通道7,第二传送通道7与第一传送通道相对应设置,加热封闭箱的第二传送通道7内固定有两根第一轨道8,两根第一轨道8并排设置在第二传送通道7的左右两侧,每根第一轨道8的截面为槽钢型结构,两根第一轨道8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二传送通道7将高温加热箱分隔成位于上侧的上加热箱体9和位于下侧的下加热箱体10,上加热箱体9的下侧部设有上加热腔11,下加热箱体10的上侧部设有下加热腔12,上加热箱体9的底部设有与上加热腔11相连通的热风喷孔13,下加热箱体10的顶部设有一排热风喷头14,每个热风喷头14的喷气方向均倾斜朝向后上方;上加热箱体9和下加热箱体10内均安装有高温加热机构。

两组高温加热机构上下对称设置,安装在上加热箱体9内的高温加热机构包括热风机15和加热炉丝19,热风机15通过紧固螺栓16安装在上加热箱体9的上侧,热风机15的出风口朝向上加热腔11,加热炉丝19安装在上加热腔11内;上加热箱体9内安装有第一风压测量仪17和温度感应仪18,第一风压测量仪17的探头位于热风机15的出风口处,温度感应仪18的探头位于热风喷孔13的下方;

温度监测控制系统e分别通过数据线与上加热箱体9上的温度感应仪18和加热炉丝19、下加热箱体10上的温度感应仪18和加热炉丝19连接;

风压监测控制系统f通过数据线分别与上加热箱体9上的第一风压测量仪17和下加热箱体10上的第一风压测量仪17连接。

低温冷却系统c包括冷却封闭箱,冷却封闭箱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三支腿,冷却封闭箱内沿前后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三传送通道21,第三传送通道21与第二传送通道7相对应设置,冷却封闭箱的第三传送通道21内固定有两根第二轨道22,两根第二轨道22并排设置在第三传送通道21的左右两侧,每根第二轨道22的截面为槽钢型结构,两根第二轨道22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三传送通道21将冷却封闭箱分隔成位于上侧的上冷却箱体23和位于下侧的下冷却箱体24,上冷却箱体23的下侧部设有上冷却腔25,下冷却箱体24的上侧部设有下冷却腔26,上冷却箱体23的底部设有与上冷却腔25相连通的冷风喷孔27,下冷却箱体24的顶部设有一排冷风喷头28,每个冷风喷头28的喷气方向均倾斜朝向后上方;上冷却箱体23左侧连接有与上冷却腔25连通的上冷风管道29,下冷却箱体24左侧连接有与下冷却腔26连通的下冷风管道30,上冷风管道29和下冷风管道30均连接有低温冷却机构100。

上冷却腔25的顶部呈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下冷却腔26的底部呈左低右高倾斜设置;上冷却箱体23和下冷却箱体24上分别安装有第二风压测量仪31;两个第二风压测量仪31的探头分别伸入到上冷却腔25和下冷却腔26内;

与上冷风管道29连接的低温冷却机构100包括分流箱32,分流箱32上安装有冷风机33和风压控制器34,分流箱32通过上冷风管道29与上冷却腔25连通;

风压监测控制系统f通过数据线分别与上冷却箱体23上的第二风压测量仪31和下冷却箱体24上的第二风压测量仪31连接。

一种全悬浮式超薄玻璃的钢化装置进行的钢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玻璃板块1放置在前传送系统a的前端传送辊5上,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前端的传送辊5转动,由于相邻的传送辊5的传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以传送辊5带动相邻的传送辊5转动,从而所有的传送辊5开始传动,玻璃板块1在传送辊组的带动下进入第一传送通道,再由第一传送通道进入高温加热系统b的第二传送通道7;

(2)、通过温度监测控制系统e打开两组高温加热机构的加热炉丝19和热风机15,上加热箱体9内的热风机15启动并向上加热腔11内送风,进入上加热腔11内的气流经加热炉丝19加热后由热喷气孔向第二传送通道7内喷出,下加热箱体10内的热风机15启动并向下加热腔12内送风,进入下加热腔12内的气流经加热炉丝19加热后由热风喷头14向第二传送通道7喷出,且由热风喷头14喷出的气流方向朝后上方,由于气流的喷射方向朝向后上方,所以会对玻璃板块产生托浮的力和向后推动的力,当玻璃板块1由第一传送通道进入第二传输通道后,通过风压监测控制系统f使得玻璃能够在第二传送通道7内悬浮前进,并且通过温度监测控制系统e控制第二传送通道7内的温度到达650°-800°;

(3)、启动两组低温冷却机构100的冷风机33和风压控制器34,玻璃板块1由第二传送通道7进入第三传送通道21后,通过风压监测控制系统f分别调整上冷却腔25内的风压强度和下冷却腔26内的风压强度,使得玻璃板块1能够在第三传送通道21内悬浮前进且迅速冷却;

(4)、将后传送系统d的电机打开,后传送系统d的传送辊5开始传送工作,玻璃板块1由冷却封闭箱的第三传送通道21移动到传送辊5上,至此完成玻璃板块1的钢化作业。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