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支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6398发布日期:2018-09-05 00:0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真空泵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真空泵主要起到在相关系统中的助力作用,其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身上。在相关技术中,真空泵支架通常为板件,安装不够牢固,真空泵在工作时,其自身震动容易引起支架变形、松动、抖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泵支架,以解决真空泵支架在真空泵工作时容易发生变形、松动以及抖动的问题。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设置有本公开提供的真空泵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真空泵支架,包括用于固定真空泵的上支架和用于固定到车身上的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固定连接且二者围成环状结构,所述上支架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平面和竖向延伸的第一连接立面,所述下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平面连接的第二连接立面和与所述第一连接立面连接的第二连接平面。

可选地,所述上支架为钣金件,所述下支架为玻璃纤维件。

可选地,所述下支架的位于所述环状结构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加强筋呈网格状布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平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立面横向对接,所述第一连接立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平面竖向对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平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立面竖向对接,所述第一连接立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平面横向对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立面上开设有减重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平面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真空泵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周缘向上弯折以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相对两侧分别横向向外延伸出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连接立面连接在所述第二翻边的端部,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连接立面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开设有用于使真空泵穿过的过孔和间隔地开设在所述过孔外周的用于安装所述真空泵的第一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平面的一侧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贴合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立面上,所述第二连接立面从所述第三翻边的对侧向上延伸,并在接近所述第一连接平面的位置横向向外弯折出第四翻边,所述第四翻边贴合固定在所述第一翻边上。

可选地,所述下支架为注塑成型的玻璃纤维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立面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三翻边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翻边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四翻边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的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中分别嵌套有金属套。

可选地,所述金属套与所述下支架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下支架的开设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的位置形成有凸台。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平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到所述车身上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嵌套有金属套。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真空泵和车身,所述真空泵通过以上所述的真空泵支架固定在车身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真空泵支架采用上下支架组合的方式,两个支架分别连接于真空泵和车身,且形成为结构稳固的闭环,既便于安装,又有效避免了真空泵安装不够牢固,工作时容易变形、松动、抖动等现象发生。此外,当真空泵用于不同车型时,上支架无需重新开模,可通用于各车型,只需更改下支架的结构即可,节约了成本。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真空泵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下支架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下支架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上支架 110 第一连接平面

111 第一安装面 1111 过孔

1112 第一安装孔 112 第一翻边

1121 第三连接孔 113 第二翻边

120 第一连接立面 121 减重孔

122 第一连接孔

200 下支架 210 第二连接平面

211 第三翻边 2111 第二连接孔

212 第二安装孔 220 第二连接立面

221 第四翻边 2211 第四连接孔

230 加强筋 240 凸台

300 金属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相关零部件在使用状态的上和下,“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的真空泵支架包括用于固定真空泵的上支架 100和用于固定到车身上的下支架200,上支架100和下支架200固定连接且二者围成环状结构。真空泵支架上下支架组合的方式,且形成为结构稳固的闭环,既便于安装,又有效避免了真空泵安装不够牢固,工作时容易变形、松动、抖动等现象发生。此外,当真空泵用于不同车型时,上支架100无需重新开模,可通用于各车型,只需更改下支架200的结构即可,节约了成本。

其中,上支架100可以为钣金件,该钣金件通过冲压成型,能够与真空泵稳定地连接,下支架200可以为玻璃纤维件,该玻璃纤维件可以通过注塑成型,不但能够使支架轻量化,还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玻璃纤维可以采用长玻纤,以提高下支架200的强度和韧性,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具体可以为PA(polyamide)+LGF(long glass fiber)材料。此外,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收冲击能量的能力,在车辆行驶时,由于玻璃纤维件与车身接触,其能够吸收来自车辆的冲击载荷,从而减少真空泵受到的冲击载荷。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下支架200的位于环状结构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加强筋230,以进一步提高下支架200的强度。更进一步地,加强筋230 可以呈网格状布置,可以密集地排布在环状结构的外表面,在保证支架轻量化的同时,能够大大提高结构的强度和使用寿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支架200的一些特殊构型处,可以不设置加强筋230,例如下述的凸台240 对应的位置,以及用于连接到车身的位置。

下面结合图1和图4介绍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支架100和下支架200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支架100包括有横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平面110和竖向延伸的第一连接立面120,下支架200包括与第一连接平面110连接的第二连接立面220和与第一连接立面120连接的第二连接平面210。由于支架在装配中会根据实际车辆以及真空泵的造型进行角度微调,其方向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水平和竖直,为了描述方便,这里以及下面将提及的横向是指大体上呈水平的方向,竖向是指大体上成竖直的方向。这样,上支架100和下支架200整体上分别为L形结构,两个L形结构相对接以形成环状结构,使得支架结构稳固。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平面110与第二连接立面220横向对接,第一连接立面120与第二连接平面210竖向对接;或者第一连接平面110与第二连接立面220竖向对接,第一连接立面120与第二连接平面210横向对接。即,上支架100和下支架200的两个连接位置的对接方向大体上垂直,使得安装牢固,整体结构不易变形。例如图1至图4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平面110和第二连接立面220竖向对接,第二连接平面210和第一连接立面120 横向对接,这样,两个支架既不会沿横向相对窜动,也不会沿竖向相对窜动。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平面110可以包括用于安装真空泵的第一安装面111,第一安装面111的周缘向上弯折以形成凹槽,凹槽可以容纳真空泵的底部,使真空泵能够稳定地置于凹槽中。凹槽的相对两侧分别横向向外延伸出第一翻边112和第二翻边113,这样,第一连接平面依次包括第一翻边112,第一安装面111以及第二翻边113。第一连接立面120连接在第二翻边113的端部,即第一连接立面120从第二翻边113的端部向下延伸,第一翻边112与第二连接立面220相连。

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面111上开设有用于使真空泵穿过的过孔1111 和间隔地开设在过孔1111外周的用于安装真空泵的第一安装孔1112,具体地,真空泵从上至下穿过过孔1111,由过孔1111限位,真空泵的外壳上形成有与第一安装孔1112配合的孔,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将真空泵固定在第一安装面111上。

此外,第一连接立面120上可以开设有减重孔121,可以进一步实现支架的轻量化,尤其在上支架100为钣金件时,在第一连接立面120上开设减重孔121可以显著减小上支架100的重量。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二连接平面210的一侧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第三翻边211,第三翻边211贴合固定在第一连接立面120上,第二连接立面220从第三翻边211的对侧向上延伸,并在接近第一连接平面 110的位置横向向外弯折出第四翻边221,第四翻边221贴合固定在第一翻边112上。通过第三翻边211和第四翻边221的设计,第三翻边211与第一连接立面120横向对接,第四翻边221与第一翻边112竖向对接,这样,两个支架既不会沿横向相对窜动,也不会沿竖向相对窜动,使得安装牢固,整体结构不易变形。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连接立面120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122,第三翻边211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22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111,第一连接立面120和第三翻边211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第一翻边112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1121,第四翻边221上开设有与第三连接孔1121对应的第四连接孔2211,第一翻边112和第四翻边221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下支架为注塑成型的玻璃纤维件时,可以在第二连接孔2111和第四连接孔2211中分别嵌套有金属套300,以提高连接位置的强度和耐磨性,提高下支架200的使用寿命,具体而言,金属套300可以为钢套。为了使金属套300 的稳定地置于第二连接孔2111和第四连接孔2211中,其可以在下支架200 注塑时与下支架200一体成型,以避免金属套200脱离相应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下支架200的开设第二连接孔2111和第四连接孔2211的位置可以形成有凸台240,以提高该连接处的强度。此外,在下支架200的位于环状结构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230的情况下,凸台240 的位置不必设置加强筋230,金属套300更容易嵌入相应的连接孔中。

此外,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二连接平面21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到车身上的第二安装孔212,具体而言,第二连接平面210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副车架上。第二连接平面210与副车架贴合设置,第二连接平面的构型可以根据副车架的实际造型而设计,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平面210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以与副车架形状匹配,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12。在将本公开提供的真空泵支架应用到不同的车型时,仅需改变下支架200即可,而真空泵与上支架100的连接位置不变,不必对上支架100重新开模,降低了生产成本。与上述的第二连接孔 2111和第四连接孔2211类似地,第二安装孔212中可以嵌套有金属套300,以提高安装强度。此外,在第二安装孔212的位置也不必设置加强筋230,使得该位置能够更好地与副车架贴合,也使得金属套300更容易嵌入第二安装孔212中。

本公开还一种车辆,包括真空泵和车身,其中,真空泵通过上述真空泵支架固定在车身上。该车辆具有上述真空泵支架的全部有益效果,这里不做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