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色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7747发布日期:2018-09-18 19:39阅读:27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红色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锆陶瓷作为一种传统的结构陶瓷,由于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如高硬度、耐磨,抛光后可呈现金属光泽并对人体无过敏作用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人造宝石、表壳、表链、手机壳等高档装饰材料的新宠。传统方法烧结的氧化锆陶瓷是象牙白色,单一的颜色难以满足人们对氧化锆陶瓷装饰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彩色氧化锆陶瓷的研究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报道,医用氧化锆牙齿已有部分采用氧化铁着色,但其颜色普遍偏浅,很难达到手机壳、表链等鲜艳红色的要求,且铁离子高温时易变价,着色的氧化锆陶瓷颜色均匀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色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着色剂与氧化锆基体难以混合均匀,产品呈色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色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氧氯化锆、可溶性钇盐、三价可溶性铁盐按照Zr4+:Y3+:Fe3+摩尔比为100:3~6:7.5~25称量并依次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分散剂,继续搅拌3~5h,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向步骤1制备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25%的氨水溶液,边滴加边搅拌形成红色沉淀物,直至混合溶液的pH=10.0时,停止滴加氨水溶液并继续搅拌10h,然后陈化24h,再将红色沉淀物进行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红色氧化锆前驱体粉末;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红色氧化锆前驱体粉末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条件下于1180℃预煅烧3~8h,得到红色氧化锆粉体;

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红色氧化锆粉体进行研磨、造粒以及干压或等静压成型制得红色氧化锆陶瓷素坯,然后再经高温烧结得到红色氧化锆陶瓷。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可溶性钇盐为氯化钇、硝酸钇、乙酸钇中的一种或多种。

三价可溶性铝盐为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分散剂为乙二醇或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分散剂的添加量为步骤1所制得混合溶液质量的1%。

步骤2中对红色沉淀物进行洗涤所用溶剂为水和乙醇,分别洗涤三次;对红色沉淀物进行干燥的温度为80℃。

步骤4中高温烧结的烧结温度为1450~1550℃,保温时间为2~8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红色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铁离子能够在氧化锆基体中充分分散,提高了氧化锆陶瓷的呈色均匀性;预烧过程中铁离子与氧化锆形成固溶体,阻止了高温时铁离子的变价,进一步提高了氧化锆陶瓷的呈色均匀性,并对氧化锆粉体进行了晶化,减少了氧化锆陶瓷的烧成收缩,提高了其致密性,且本发明红色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安全,制备的红色氧化锆陶瓷烧结致密,机械性能良好,红色稳定且鲜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红色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氧氯化锆、可溶性钇盐、三价可溶性铁盐按照Zr4+:Y3+:Fe3+摩尔比为100:3~6:7.5~25称量并依次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分散剂,继续搅拌3~5h,得到混合溶液;

可溶性钇盐为氯化钇、硝酸钇、乙酸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其他可溶性钇盐;三价可溶性铝盐为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其他三价可溶性铝盐;分散剂为乙二醇或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分散剂的添加量为步骤1所制得混合溶液质量的1%;

步骤2,向步骤1制备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25%的氨水溶液,边滴加边搅拌形成红色沉淀物,直至混合溶液的pH=10.0时,停止滴加氨水溶液并继续搅拌10h,然后陈化24h,再将红色沉淀物进行过滤、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三次并在80℃温度下干燥,得到红色氧化锆前驱体粉末;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红色氧化锆前驱体粉末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条件下于1180℃预煅烧3~8h,得到红色氧化锆粉体;

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红色氧化锆粉体进行研磨、造粒以及干压或等静压成型制得红色氧化锆陶瓷素坯,然后再经高温烧结,烧结温度为1450~1550℃,保温时间为2~8h,得到红色氧化锆陶瓷。

实施例1:

按照Zr4+:Y3+:Fe3+摩尔比为100:3:7.5分别称取100g八水氧氯化锆、3.56g六水硝酸钇、6.28g六水氯化铁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1.1g的乙二醇,继续搅拌3h,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25%的氨水溶液同时搅拌形成红色沉淀物,直至混合溶液的pH=10.0时,停止滴加氨水并继续搅拌10h,并陈化24h,然后将红色沉淀物过滤,并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三遍后,置于80℃烘箱中干燥,得到红色氧化锆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前驱体置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条件下于1180℃煅烧5h,得到红色氧化锆粉体,将粉末进行研磨、造粒,干压成型后,放入高温电炉中,经1500℃烧制5h得到红色氧化锆陶瓷。

实施例2:

按照Zr4+:Y3+:Fe3+摩尔比为100:6:7.5分别称取100g八水氧氯化锆、7.12g六水硝酸钇、6.28g六水氯化铁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1.13g的乙二醇,继续搅拌5h,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25%的氨水溶液同时搅拌形成灰色沉淀物,直至混合溶液的pH=10.0时,停止滴加氨水并继续搅拌10h,并陈化24h,然后将灰色沉淀物过滤,并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三遍后,置于80℃烘箱中干燥,得到红色氧化锆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前驱体置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条件下于1180℃煅烧3h,得到红色氧化锆粉体,将粉末进行研磨、造粒,干压成型后,放入高温电炉中,经1500℃烧制5h得到红色氧化锆陶瓷。

实施例3:

按照Zr4+:Y3+:Fe3+摩尔比为100:5:25分别称取100g八水氧氯化锆、5.94g六水硝酸钇、20.95g六水氯化铁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1.27g的乙二醇,继续搅拌5h,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25%的氨水溶液同时搅拌形成红色沉淀物,直至混合溶液的pH=10.0时,停止滴加氨水并继续搅拌10h,并陈化24h,然后将红色沉淀物过滤,并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三遍后,置于80℃烘箱中干燥,得到红色氧化锆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前驱体置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条件下于1180℃煅烧4h,得到蓝色氧化锆粉体,将粉末进行研磨、造粒,干压成型后,放入高温电炉中,经1500℃烧制5h得到蓝色氧化锆陶瓷。

实施例4:

按照Zr4+:Y3+:Fe3+摩尔比为100:5:15分别称取100g八水氧氯化锆、4.51g六水氯化钇、18.78g九水硝酸铁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1.23g的乙二醇,继续搅拌5h,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25%的氨水溶液同时搅拌形成红色沉淀物,直至混合溶液的pH=10.0时,停止滴加氨水并继续搅拌10h,并陈化24h,然后将红色沉淀物过滤,并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三遍后,置于80℃烘箱中干燥,得到红色氧化锆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前驱体置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条件下于1180℃煅烧4h,得到红色氧化锆粉体,将粉末进行研磨、造粒,干压成型后,放入高温电炉中,经1500℃烧制5h得到红色氧化锆陶瓷。

实施例5:

按照Zr4+:Y3+:Fe3+摩尔比为100:5:15分别称取100g八水氧氯化锆、5.94g六水硝酸钇、18.78g九水硝酸铁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1.23g的二甲基甲酰胺,继续搅拌5h,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25%的氨水溶液同时搅拌形成红色沉淀物,直至混合溶液的pH=10.0时,停止滴加氨水并继续搅拌10h,并陈化24h,然后将红色沉淀物过滤,并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三遍后,置于80℃烘箱中干燥,得到红色氧化锆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前驱体置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条件下于1180℃煅烧4h,得到红色氧化锆粉体,将粉末进行研磨、造粒,干压成型后,放入高温电炉中,经1550℃烧制2h得到红色氧化锆陶瓷。

实施例6:

按照Zr4+:Y3+:Fe3+摩尔比为100:5:15分别称取100g八水氧氯化锆、5.94g六水硝酸钇、18.78g九水硝酸铁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1.23g的乙二醇,继续搅拌5h,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25%的氨水溶液同时搅拌形成红色沉淀物,直至混合溶液的pH=10.0时,停止滴加氨水并继续搅拌10h,并陈化24h,然后将红色沉淀物过滤,并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三遍后,置于80℃烘箱中干燥,得到红色氧化锆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前驱体置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条件下于1180℃煅烧8h,得到红色氧化锆粉体,将粉末进行研磨、造粒,等静压成型后,放入高温电炉中,经1450℃烧制8h得到红色氧化锆陶瓷。

表1为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红色氧化锆陶瓷配方及烧成参数。

表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