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自生MAX相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70552发布日期:2018-09-29 04:21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原位自生max相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max相是一种特殊的层状陶瓷,其结构中同时包含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所以max相同时具有耐高温、抗氧化、高导电、高导热等优良性能。max相引入到复合材料中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磁性能、抗氧化性能等。目前的主要制备方法是热压、聚合物裂解法、放电等离子烧结等。ti3sic2、ti3si(al)c2都属于max相。

文献1“殷小玮,张立同,成来飞,何珊珊,范尚武,刘永胜.ti3sic2改性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cn101508591.2009.”公开了一种将tic粉浆料浸渗到c/sic和c/c复合材料中,制备改性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此方法得到的ti3sic2改性的c/si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文献2“fan,x.,etal.(2014).synthesisofti3sic2-basedmaterialsbyreactivemeltinfiltra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refractorymetalsandhardmaterials45:1-7.”公开了通过tic与c粉混合后与si进行溶体渗透反应来制备ti3sic2相陶瓷,由于该过程中必须使用c粉,样品中会生成sic,所以会降低了max相的相对含量。

文献3“wang,l.,etal.(2014)."ti3si(al)c2-basedceramicsfabricatedbyreactivemeltinfiltrationwithal70si30alloy."journaloftheeuropeanceramicsociety34(6):1493-1499.”公开了一种通过al-si合金溶体渗透的方法制备ti3si(al)c2相,得到的材料是由ti3si(al)c2、sic、ti(al,si)3、tic、al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由于使用的al-si合金al的含量较高,所以内部存在大量的铝,对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原位自生max相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不加入c的情况下生成max相,避免生成多余的sic,并且由于使用的al的量比较少,所以不存在残余的al,会大幅度提高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技术方案

一种原位自生max相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颗粒直径为0.5~1.5μm的tic粉、al粉为原料,tic粉与al粉的质量比为30:1~6:1,并按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在60~100℃蒸馏水中加入质量分数0.5~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溶解成溶液,冷却至室温;

步骤2:tic粉、al粉加入溶液中,所述tic的加入量为蒸馏水质量50~70%,球磨12~24小时得到浆料;

步骤3、将浆料通过浆料浸渍法引入cf/sic或sicf/sic多孔预制体中得到复合材料预制体:将cf/sic或sicf/sic多孔预制体放入密闭容器中,多孔预制体悬挂在浆料之上,抽真空至真空度为1000~10000pa,保持10~20分钟,然后将多孔预制体浸没在浆料中,继续抽真空真空度1000~10000pa,保持10~20分钟,然后给密闭容器通入氩气或氮气使得密闭容器内部压力达到0.8~1mpa,保持压力20~40分钟后取出置于烘箱中100~150℃烘干0.5~2小时,重复此步骤直到预制体较上次增重少于1%;

步骤4、将复合材料预制体经过真空液硅渗透得到原位自生max相改性的复合材料:将经过浆料浸渍法后的多孔预制体或预制体片包裹在si粉中,在真空度为1000~10000pa的真空炉中1400~1600℃保温10~60分钟。

所述cf/sic或sicf/sic多孔预制体的开气孔率为15~30vol%。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原位自生max相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tic粉和少量的al粉为原料,通过把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热水中溶解制成溶液后,混入tic粉及al粉,然后通过浆料浸渍法引入到cf/sic或sicf/sic多孔预制体中或直接制备成陶瓷,再通过真空液硅渗透法得到max相改性复合材料,本发明相对于现有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引入c,没有多余的sic生成,提高了max相含量,并且使用的al量较少,所以没有残余的al存在。

本发明通过tic与al粉混合,液硅渗透反应生成了max相。本发明避免了引入c,没有多余的sic生成,提高了max相含量。本发明使用的al量较少,所以没有残余的al存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max相eds图谱。

图2为实施例2中的改性复合材料xrd图谱。

图3为实施例3中的改性复合材料xrd图谱。

图4为实施例3中的改性复合材料的弯曲测试应力-应变曲线。

图5为实施例3中的bse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选取密度为1.54g/cm3的二维c/sic多孔复合材料,将1.5g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在300ml80℃的水中,然后将180g粒径为1μm的tic粉末与6g粒径为1μm的al粉加入溶液中,球磨混合24小时后得到浆料。将复合材料和浆料放入密闭容器中,复合材料悬挂在浆料之上,抽真空至真空度低于1000pa,保持真空度15分钟,然后将复合材料浸没在浆料中,继续抽真空,保持30分钟,取出在150℃烘箱中烘干1小时,重复三次浆料浸渍得到复合材料预制体。然后将得到的复合材料预制体埋在si粉中,在高温真空炉中1600℃下保温30分钟反应,得到密度为2.23g/cm3,开气孔率为8%的max相改性的cf/sic复合材料,基体中ti3si(al)c2,tisi2,sic体积分数分别为42vol%,35vol%和23vol%。

实施例2,选取密度为1.54g/cm3的二维c/sic多孔复合材料,将1.5g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在300ml80℃的水中,然后将180g粒径为1μm的tic粉末与12g粒径为1μm的al粉加入溶液中,球磨混合24小时后得到浆料。将复合材料和浆料放入密闭容器中,复合材料悬挂在浆料之上,抽真空至真空度低于1000pa,保持真空度15分钟,然后把复合材料浸没在浆料中,继续抽真空,保持30分钟,取出在150℃烘箱中烘干1小时,重复三次浆料浸渍得到复合材料预制体。然后将得到的复合材料预制体埋在si粉中,在高温真空炉中1600℃下保温30分钟反应,得到密度为2.21g/cm3,开气孔率为11.8%的max相改性的cf/sic复合材料。

实施例3,选取密度为1.54g/cm3的二维c/sic多孔复合材料,将1.5g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在300ml80℃的水中,然后将180g粒径为1μm的tic粉末与18g粒径为1μm的al粉加入溶液中,球磨混合24小时后得到浆料。将复合材料和浆料放入密闭容器中,复合材料悬挂在浆料之上,抽真空至真空度低于1000pa,保持真空度15分钟,然后把复合材料浸没在浆料中,继续抽真空,保持30分钟,取出在150℃烘箱中烘干1小时,重复三次浆料浸渍得到复合材料预制体。然后将得到的复合材料预制体埋在si粉中,在高温真空炉中1600℃下保温30分钟反应得到密度为2.23g/cm3,开气孔率为8%的max相改性的cf/sic复合材料。

从图3中可以看出,所得到的材料含有ti3si(al)c2相。

从图4中可以看出,所得到的改性后的材料其弯曲强度为365mpa。

实施例4,选取密度为1.54g/cm3的二维c/sic多孔复合材料,将1.5g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在300ml80℃的水中,然后将180g粒径为1μm的tic粉末与24g粒径为1μm的al粉加入溶液中,球磨混合24小时后得到浆料。把复合材料和混合溶液放入密闭容器中,复合材料悬挂在浆料之上,抽真空至真空度低于1000pa,保持真空度15分钟后把复合材料浸没在浆料中,继续抽真空30分钟后取出在150℃烘箱中烘干1小时,重复三次浆料浸渍得到复合材料预制体,然后把得到的复合材料预制体埋在si粉中,在高温真空炉中1600℃下保温30分钟反应,得到的复合材料中基体中ti3si(al)c2,tisi2,sic体积分数分别为,59vol%,27vol%,14vol%。

实施例5,选取密度为1.54g/cm3的二维c/sic多孔复合材料,将1.5g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在300ml80℃的水中,然后将180g粒径为1μm的tic粉末与30g粒径为1μm的al粉加入溶液中,球磨混合24小时后得到浆料,把复合材料和混合溶液放入密闭容器中,复合材料悬挂在浆料之上,抽真空至真空度低于1000pa,保持真空度15分钟后把复合材料浸没在浆料中,继续抽真空30分钟后取出在150℃烘箱中烘干1小时,重复三次浆料浸渍得到复合材料预制体,然后把得到的复合材料预制体埋在si粉中,在高温真空炉中1600℃下保温30分钟反应,得到复合材料基体中ti3si(al)c2,tisi2,sic体积分数分别为,69vol%,15vol%,16vol%。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