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用透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1600发布日期:2019-02-12 22:4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透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用透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气砖是炉外精炼工艺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功能元件,对炉外精炼的可靠性和完备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转炉容量的逐渐增大和寿命的提高,对转炉透气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炉底吹透气砖除了受到钢水冲刷和炉渣的侵蚀,还要承受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应力作用,因此要求透气砖满足强度、抗侵蚀性、热震稳定性等方面性能要求。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透气材料主要存在透气性能不稳定、抗侵蚀性能差、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钢铁冶炼过程的正常节奏,降低了工作效率。

现有透气材料的制备技术中,通过引入添加剂以促进材料烧结、改善结合强度,但形成的低熔点液相降低了透气材料的机械强度;引入微粉以增强组织结构致密化、提高抗侵蚀性,但会影响产品的透气性,且微粉分布不均反而会降低产品结构和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的转炉用透气材料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转炉用透气材料高温抗折强度大、透气性稳定、抗冲刷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将40~60wt%的镁砂细粉、1~10wt%的镁铝尖晶石细粉、1~10wt%的α-al2o3微粉、1~10wt%的氢氧化铝、1~10wt%的氟化铝、1~10wt%的无水硫酸镁、1~5wt%的添加剂、1~5wt%的发泡剂、1~5wt%的稳泡剂、0.1~1wt%的减水剂和1~5wt%的铝酸钙水泥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外加所述混合料10~20wt%的水,搅拌均匀,浇注成型,固化10~20小时,得到固化后的坯体。

第二步、将所述固化后的坯体于90~120℃条件下干燥12~24小时,再于1400~1600℃条件下热处理5~7小时,得到预烧料;然后将所述预烧料破碎,筛分,得到粒度小于0.25mm的颗粒料a和粒度为0.25~1mm的颗粒料b。

第三步、将60~80wt%的热固性酚醛树脂、1~10wt%的表面活性剂、10~20wt%的单质硅粉、1~5wt%的铜粉和1~10wt%的偏钒酸铵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改性树脂。

第四步、将50~70wt%的镁砂颗粒、1~10wt%的所述颗粒料a、10~20wt%的所述颗粒料b、10~30wt%的鳞片石墨和1~10wt%的所述改性树脂混合,搅拌均匀,等静压成型,再于100~300℃条件下热处理10~20小时,得到转炉用透气材料。

所述镁砂细粉的mgo含量大于97wt%;所述镁砂细粉的粒度小于0.088mm。

所述镁砂颗粒的mgo含量大于97wt%;所述镁砂颗粒的粒度为1~3mm。

所述镁铝尖晶石:al2o3含量为60~80wt%;sio2含量小于0.4wt%;粒度小于0.088mm。

所述α-al2o3微粉的al2o3含量大于99wt%;所述α-al2o3微粉的粒度小于0.01mm。

所述氢氧化铝的al(oh)3含量大于99wt%;所述氢氧化铝的粒度小于0.045mm。

所述添加剂为氧化锌或为二氧化钛,所述添加剂的纯度大于99wt%;所述添加剂的粒度小于0.088mm。

所述单质硅粉的si含量大于99wt%;所述单质硅粉的粒度小于0.088mm。

所述铜粉的cu含量大于99wt%;所述铜粉的粒度小于0.088mm。

所述鳞片石墨的c含量大于97wt%;所述鳞片石墨的粒度小于0.088mm。

所述等静压成型的压力为120~150mpa,保压时间为4~10分钟。

所述氟化铝的alf3含量大于99wt%。

所述无水硫酸镁的纯度大于99wt%。

所述发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发泡剂的纯度大于98wt%。

所述稳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或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所述减水剂为六偏磷酸钠或为三聚磷酸钠,所述减水剂的纯度大于98wt%。

所述铝酸钙水泥:al2o3的含量大于65wt%;sio2的含量小于0.5wt%;fe2o3的含量小于0.3wt%。

所述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室温粘度小于10000厘泊,水分含量小于15wt%。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甲酯或为环氧丙烷。

所述偏钒酸铵的纯度大于99wt%。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利用添加剂、镁砂、氢氧化铝、α-al2o3微粉、发泡剂等原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反应特点,预制了以方镁石和镁铝尖晶石为主的细晶结构颗粒料,具有多级通孔结构和高强度的特点。结合改性树脂的作用,确保了单质硅粉和铜粉能均匀地分布于镁砂颗粒、预制的颗粒料a、预制的颗粒料b和鳞片石墨之间,既形成了细晶结合,也调节了组织结构。因此,制得的转炉用透气材料具有较高的常温抗折强度。

(2)本发明由于控制了不同特性原料间的反应过程、避免了杂质相的引入,且在预制的颗粒料a、预制的颗粒料b和镁砂颗粒之间都形成了稳定的细晶粒镶嵌结构,因此,制得的转炉用透气材料具有较高的高温抗折强度。

(3)本发明利用添加剂、发泡剂、增稠剂等在不同阶段的的复合作用,以及不同原料间的颗粒粒度差异,使不同的原料颗粒间形成了不同尺度的通孔结构,在确保不同温度条件下机械强度较高的同时,赋予了转炉用透气材料稳定的透气性。

(4)本发明根据转炉用透气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将制备过程分步控制,既调节了不同物相的赋存状态,又控制了孔隙的形成与连通状态,实现了对转炉用透气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巧妙控制。此外,所采用的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制备的转炉用透气材料的性能经检测:体积密度为2.5~2.9g/cm3;显气孔率为23~31%;常温抗折强度大于7mpa;高温(1400℃)抗折强度大于5mpa。

因此,本发明生产成本低,所制备的转炉用透气材料高温抗折强度大、透气性稳定、抗冲刷性能优良和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避免重复,先将本具体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料统一描述如下,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所述镁砂细粉的mgo含量大于97wt%;所述镁砂细粉的粒度小于0.088mm。

所述镁砂颗粒的mgo含量大于97wt%;所述镁砂颗粒的粒度为1~3mm。

所述镁铝尖晶石:al2o3含量为60~80wt%;sio2含量小于0.4wt%;粒度小于0.088mm。

所述α-al2o3微粉的al2o3含量大于99wt%;所述α-al2o3微粉的粒度小于0.01mm。

所述氢氧化铝的al(oh)3含量大于99wt%;所述氢氧化铝的粒度小于0.045mm。

所述添加剂为氧化锌或为二氧化钛,所述添加剂的纯度大于99wt%;所述添加剂的粒度小于0.088mm。

所述单质硅粉的si含量大于99wt%;所述单质硅粉的粒度小于0.088mm。

所述铜粉的cu含量大于99wt%;所述铜粉的粒度小于0.088mm。

所述鳞片石墨的c含量大于97wt%;所述鳞片石墨的粒度小于0.088mm。

所述等静压成型的压力为120~150mpa,保压时间为4~10分钟。

所述氟化铝的alf3含量大于99wt%。

所述无水硫酸镁的纯度大于99wt%。

所述发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发泡剂的纯度大于98wt%。

所述稳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或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所述减水剂为六偏磷酸钠或为三聚磷酸钠,所述减水剂的纯度大于98wt%。

所述铝酸钙水泥:al2o3的含量大于65wt%;sio2的含量小于0.5wt%;fe2o3的含量小于0.3wt%。

所述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室温粘度小于10000厘泊,水分含量小于15wt%。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甲酯或为环氧丙烷。

所述偏钒酸铵的纯度大于99wt%。

实施例1

一种转炉用透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是:

第一步、将45~55wt%的镁砂细粉、5~10wt%的镁铝尖晶石细粉、1~5wt%的α~al2o3微粉、5~10wt%的氢氧化铝、1~5wt%的氟化铝、1~5wt%的无水硫酸镁、1~5wt%的氧化锌、1~5wt%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wt%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0.1~1wt%的三聚磷酸钠和1~5wt%的铝酸钙水泥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外加所述混合料15~20wt%的水,搅拌均匀,浇注成型,固化10~16小时,得到固化后的坯体。

第二步、将所述固化后的坯体于90~120℃条件下干燥12~18小时,再于1450~1550℃条件下热处理5~7小时,得到预烧料;然后将所述预烧料破碎,筛分,得到粒度小于0.25mm的颗粒料a和粒度为0.25~1mm的颗粒料b。

第三步、将65~75wt%的热固性酚醛树脂、1~5wt%的脂肪酸甲酯、10~20wt%的单质硅粉、1~5wt%的铜粉和1~10wt%的偏钒酸铵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改性树脂。

第四步、将50~60wt%的镁砂颗粒、5~10wt%的所述颗粒料a、10~20wt%的所述颗粒料b、20~30wt%的鳞片石墨和1~5wt%的所述改性树脂混合,搅拌均匀,等静压成型,再于100~180℃条件下热处理15~20小时,得到转炉用透气材料。

本实施例制备的转炉用透气材料的性能经检测:体积密度为2.5~2.9g/cm3;显气孔率为23~30%;常温抗折强度大于10mpa;高温(1400℃)抗折强度大于7mpa。

实施例2

一种转炉用透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是:

第一步、将50~60wt%的镁砂细粉、1~5wt%的镁铝尖晶石细粉、5~10wt%的α~al2o3微粉、1~5wt%的氢氧化铝、5~10wt%的氟化铝、5~10wt%的无水硫酸镁、1~5wt%的二氧化钛、1~5wt%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5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1~1wt%的六偏磷酸钠和1~5wt%的铝酸钙水泥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外加所述混合料10~16wt%的水,搅拌均匀,浇注成型,固化15~20小时,得到固化后的坯体。

第二步、将所述固化后的坯体于90~120℃条件下干燥15~20小时,再于1500~1600℃条件下热处理5~7小时,得到预烧料;然后将所述预烧料破碎,筛分,得到粒度小于0.25mm的颗粒料a和粒度为0.25~1mm的颗粒料b。

第三步、将70~80wt%的热固性酚醛树脂、5~10wt%的环氧丙烷、10~20wt%的单质硅粉、1~5wt%的铜粉和1~10wt%的偏钒酸铵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改性树脂。

第四步、将60~70wt%的镁砂颗粒、1~5wt%的所述颗粒料a、10~20wt%的所述颗粒料b、10~20wt%的鳞片石墨和5~10wt%的所述改性树脂混合,搅拌均匀,等静压成型,再于150~250℃条件下热处理10~15小时,得到转炉用透气材料。

本实施例制备的转炉用透气材料的性能经检测:体积密度为2.5~2.7g/cm3;显气孔率为26~31%;常温抗折强度大于7mpa;高温(1400℃)抗折强度大于8mpa。

实施例3

一种转炉用透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是:

第一步、将40~50wt%的镁砂细粉、1~5wt%的镁铝尖晶石细粉、5~10wt%的α~al2o3微粉、5~10wt%的氢氧化铝、1~5wt%的氟化铝、5~10wt%的无水硫酸镁、1~5wt%的二氧化钛、1~5wt%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5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1~1wt%的六偏磷酸钠和1~5wt%的铝酸钙水泥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外加所述混合料15~20wt%的水,搅拌均匀,浇注成型,固化10~16小时,得到固化后的坯体。

第二步、将所述固化后的坯体于90~120℃条件下干燥18~24小时,再于1400~1500℃条件下热处理5~7小时,得到预烧料;然后将所述预烧料破碎,筛分,得到粒度小于0.25mm的颗粒料a和粒度为0.25~1mm的颗粒料b。

第三步、将60~70wt%的热固性酚醛树脂、1~5wt%的脂肪酸甲酯、10~20wt%的单质硅粉、1~5wt%的铜粉和1~10wt%的偏钒酸铵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改性树脂。

第四步、将60~70wt%的镁砂颗粒、5~10wt%的所述颗粒料a、10~20wt%的所述颗粒料b、10~20wt%的鳞片石墨和1~5wt%的所述改性树脂混合,搅拌均匀,等静压成型,再于200~300℃条件下热处理15~20小时,得到转炉用透气材料。

本实施例制备的转炉用透气材料的性能经检测:体积密度为2.5~2.9g/cm3;显气孔率为27~31%;常温抗折强度大于8mpa;高温(1400℃)抗折强度大于7mpa。

实施例4

一种转炉用透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是:

第一步、将50~60wt%的镁砂细粉、5~10wt%的镁铝尖晶石细粉、1~5wt%的α~al2o3微粉、1~5wt%的氢氧化铝、1~5wt%的氟化铝、1~5wt%的无水硫酸镁、1~5wt%的氧化锌、1~5wt%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wt%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0.1~1wt%的三聚磷酸钠和1~5wt%的铝酸钙水泥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外加所述混合料10~16wt%的水,搅拌均匀,浇注成型,固化15~20小时,得到固化后的坯体。

第二步、将所述固化后的坯体于90~120℃条件下干燥18~24小时,再于1450~1550℃条件下热处理5~7小时,得到预烧料;然后将所述预烧料破碎,筛分,得到粒度小于0.25mm的颗粒料a和粒度为0.25~1mm的颗粒料b。

第三步、将70~80wt%的热固性酚醛树脂、5~10wt%的环氧丙烷、10~20wt%的单质硅粉、1~5wt%的铜粉和1~10wt%的偏钒酸铵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改性树脂。

第四步、将50~60wt%的镁砂颗粒、1~5wt%的所述颗粒料a、10~20wt%的所述颗粒料b、20~30wt%的鳞片石墨和5~10wt%的所述改性树脂混合,搅拌均匀,等静压成型,再于150~250℃条件下热处理10~15小时,得到转炉用透气材料。

本实施例制备的转炉用透气材料的性能经检测:体积密度为2.6~2.9g/cm3;显气孔率为27~31%;常温抗折强度大于8mpa;高温(1400℃)抗折强度大于6mpa。

本具体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本具体实施方式利用添加剂、镁砂、氢氧化铝、α-al2o3微粉、发泡剂等原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反应特点,预制了以方镁石和镁铝尖晶石为主的细晶结构颗粒料,具有多级通孔结构和高强度的特点。结合改性树脂的作用,确保了单质硅粉和铜粉能均匀地分布于镁砂颗粒、预制的颗粒料a、预制的颗粒料b和鳞片石墨之间,既形成了细晶结合,也调节了组织结构。因此,制得的转炉用透气材料具有较高的常温抗折强度。

(2)本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控制了不同特性原料间的反应过程、避免了杂质相的引入,且在预制的颗粒料a、预制的颗粒料b和镁砂颗粒之间都形成了稳定的细晶粒镶嵌结构,因此,制得的转炉用透气材料具有较高的高温抗折强度。

(3)本具体实施方式利用添加剂、发泡剂、增稠剂等在不同阶段的的复合作用,以及不同原料间的颗粒粒度差异,使不同的原料颗粒间形成了不同尺度的通孔结构,在确保不同温度条件下机械强度较高的同时,赋予了转炉用透气材料稳定的透气性。

(4)本具体实施方式根据转炉用透气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将制备过程分步控制,既调节了不同物相的赋存状态,又控制了孔隙的形成与连通状态,实现了对转炉用透气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巧妙控制。此外,所采用的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

本具体实施方式制备的转炉用透气材料的性能经检测:体积密度为2.5~2.9g/cm3;显气孔率为23~31%;常温抗折强度大于7mpa;高温(1400℃)抗折强度大于5mpa。

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生产成本低,所制备的转炉用透气材料高温抗折强度大、透气性稳定、抗冲刷性能优良和使用寿命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