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上下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7754发布日期:2019-04-20 06:1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玻璃上下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曲面玻璃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上下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例如曲面玻璃)热弯成形的方法一般是将常温下的玻璃手动装载到模具,然后将模具与玻璃一起加热到玻璃软化点温度以上的温度,并给玻璃施加压力成形,最后将模具与玻璃逐步冷却到室温后再取出成形的玻璃。但是,这种玻璃热弯成形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模具需要被加热到玻璃软化点温度以上的温度,再冷却到室温,然后再被加热、冷却如此反复循环,也就是说,这种方法不仅需要对玻璃进行加热,还要反复对模具进行加热,因此,耗能大,生产成本高。如果事先将玻璃预热到玻璃软化点以下的某一较高温度,然后再装载到高温模具中,并且这一过程全部由机器完成,这样就可以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玻璃上下料机,该玻璃上下料机自动化程度高并且能够使模具始终保持在高温,从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上下料机,所述玻璃上下料机包括机架总成、模具移送装置、取片装置、保温器、加热器以及移片装置;所述机架总成设置在热弯机的出口和入口之间,用于向模具提供包括上下料工位的模具移送通道;所述模具移送装置配置为用于使所述模具在所述出口、所述上下料工位以及所述入口之间移动;所述保温器和所述加热器均设置在所述模具移送通道中;所述取片装置配置为用于将已成形玻璃从所述模具移动至所述保温器;所述移片装置配置为用于将未成形玻璃从所述加热器移动至所述模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模具从热弯机的出口出来之后,直接进入机架总成的模具移送通道中,模具移送通道向模具提供保温;所述模具移送装置将模具从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所述上下料工位,模具的上下模被打开,通过取片装置将已成形玻璃从所述模具的下模移动至所述保温器中;然后,移片装置将未成形玻璃从所述加热器移动至所述模具的下模中,合上上模,模具移送装置继续将模具从上下料工位移动至热弯机的入口,从而完成上下料工作。由于模具在机架总成的模具移送通道中始终保持在高温状态,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反复对模具进行加热的问题,从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玻璃上下料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机架总成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立体图;

图4是图2的右视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机架总成的加热仓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机架总成的上下料仓的剖视图;

图7是图2的仰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模具移送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右视立体图;

图10是图8的后视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取片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取片装置的线路支承架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取片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取片装置的取片吸盘座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横向剖视图;

图17是图15的纵向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移片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图1~18示出了玻璃上下料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玻璃上下料机的多个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这里需要先对一些附图标记进行解释说明:1a是顶盖108上取片装置的运动通道,1b是左上移载总成的运动通道,1c是上片装置的运动通道,1d是右上移载总成的运动通道,1e是模具,1f是左下移载总成的运动通道,1g是定位装置安装孔,1h是右下移载总成的运动通道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玻璃上下料机包括机架总成100、模具移送装置200、取片装置300、保温器、加热器以及移片装置500;机架总成100设置在热弯机的出口和入口之间,用于向模具1e提供包括上下料工位的模具移送通道;模具移送装置200配置为用于使模具1e在出口、上下料工位以及入口之间移动;保温器和加热器均设置在模具移送通道中;取片装置300配置为用于将已成形玻璃从模具1e移动至保温器;移片装置500配置为用于将未成形玻璃从加热器移动至模具1e。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上下料工位即位于机架总成100的上下料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模具1e从热弯机的出口出来之后,直接进入机架总成100的模具移送通道中,模具移送通道向模具1e提供保温;模具移送装置200将模具1e从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上下料工位,模具1e的上下模被打开,通过取片装置300将已成形玻璃从模具1e的下模移动至保温器中;然后,移片装置500将未成形玻璃从加热器移动至模具1e的下模中,合上上模,模具移送装置200继续将模具1e从上下料工位移动至热弯机的入口,从而完成上下料工作。由于模具1e在机架总成100的模具移送通道中始终保持在高温状态,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反复对模具1e进行加热的问题,从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的目的。

应当理解的是,加热器和保温器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只要能够对玻璃提供加热、保温即可,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加热器和保温器采用相同的结构,即,玻璃上下料机包括两个加热装置400,其中一个加热装置400为保温器,另一个加热装置400为加热器。并且,作为加热器的加热装置400与作为保温器的加热装置400可以设置相同的加热温度,也可以设置不同的加热温度。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玻璃上下料机的机架总成100、模具移送装置200、取片装置300、加热装置400以及移片装置500分别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如图2~7所示,本发明的机架总成包括具有沿模具1e移动方向延伸设置的模具移送通道的壳体,模具移送通道包括上下料仓、保温仓以及加热仓;上下料仓配置为用于向位于模具1e中的已成形玻璃提供下料空间,以及向未成形玻璃提供上料空间;保温仓配置为用于向经过下料的已成形玻璃提供冷却保温空间;加热仓配置为用于向将要上料的未成形玻璃提供加热空间。

由于模具1e从热弯机的出口出来之后就直接进入机架总成的壳体内的模具移送通道,并且模具移送通道还提供供模具1e开合模、上下料的上下料仓,并且,模具移送通道的保温仓可以向经过下料的已成形玻璃提供冷却保温空间,而加热仓可以向将要上料的未成形玻璃提供加热空间,这就使得模具1e无需经过降温而可以在保持高温的情况下再次携带经过加热的未成形玻璃进入热弯机的入口进行加工,从而减少了模具1e反复升温、降温所需的能耗,并且生产过程自动化,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

为了优化模具1e的移动路径,优选地,上下料仓、保温仓以及加热仓设置在模具移送通道的中间位置,保温仓沿垂直于模具移送通道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料仓邻接,加热仓沿模具移送通道的长度方向与保温仓邻接。也就是说,模具1e从热弯机的出口出来直接进入模具移送通道的最左端,之后向右沿直线移动即可到达上下料仓,在上下料仓经过下料工序和上料工序之后,再次向右沿直线移动即可到达模具移送通道的最右端,然后直接进入热弯机的入口进行加工。

应当理解的是,壳体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后期维护以及检修,优选地,壳体包括左上盖101、顶盖108、右上盖112、右前封板113、左前封板120、左侧封板130、后封板124、右侧封板149、底板143以及能够开合的中门122、左门128、隔门144、右门137、左前门119和右前门117;左上盖101、顶盖108、右上盖112、右前封板113、左前封板120、左侧封板130、后封板124、右侧封板149以及底板143限定出模具移送通道;中门122、左门128、后封板124、隔门144、顶盖108以及底板143能够限定出上下料仓;中门122、左侧封板130、左前门119、顶盖108以及底板143能够限定出保温仓;中门122、右侧封板149、右前门117、顶盖108以及底板143能够限定出加热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已成形玻璃是通过设置在保温仓中的保温器实现保温功能的,而未成形玻璃是通过设置在加热仓中的加热器实现加热功能的,也就是说,对玻璃进行保温或加热的并不是保温仓或加热仓本身,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定保温仓和加热仓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尽可能地简化设备结构,保温仓和加热仓之间连通,即,保温仓和加热仓可视为一个整体存放仓室,保温器和加热器均设置在该存放仓室中,这并不影响保温器和加热器的使用。而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温仓和加热仓之间通过隔板分隔,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若保温器或加热器发生故障需要进行维修,隔板的作用是尽可能减少维修保温器或加热器时对另一者造成的干扰、影响。

为了使模具1e在上下料仓中能够自动使得上模、下模开合,优选地,机架总成包括用于使模具1e的上模和下模开合的上下料吸盘机构,上下料吸盘机构包括升降直线模组座104、第一升降直线模组105、上下料吸盘座145和上下料吸盘141,升降直线模组座104固定在壳体上,第一升降直线模组105安装在升降直线模组座104,上下料吸盘141安装于第一升降直线模组105,以能够通过第一升降直线模组105升降以进出上下料仓。

为了使玻璃上下料机的保温器在保温空间中能够自动开合盖体,优选地,机架总成包括用于使置于保温空间中的保温器的盖体开合的保温吸盘机构,保温吸盘机构包括保温气缸109、保温吸盘座131、保温吸盘142和保温气缸座146,保温气缸座146固定在壳体上,保温气缸109安装于保温气缸座146,保温吸盘142安装在保温气缸109上并能够通过保温气缸109伸缩而进出保温空间。

为了使玻璃上下料机的加热器在加热空间中能够自动开合盖体,优选地,机架总成包括用于使置于加热空间中的加热器的盖体开合的加热吸盘机构,加热吸盘机构包括加热气缸座110、加热气缸111、加热吸盘座147和加热吸盘140,加热气缸座110固定在壳体上,加热气缸111安装于加热气缸座110,加热吸盘140安装在加热气缸111上并能够通过加热气缸111伸缩而进出加热空间。

通常,上下料仓在进行下料工作之后,会进行清扫工作以将模具1e中的杂质、灰尘清扫干净,这时,为了防止杂质、灰尘因清扫工作而进入其他仓室,优选地,机架总成包括位于上下料仓与保温仓之间的中门122以及用于控制中门122开合以使中门122在连通上下料仓与保温仓的打开位置和隔断上下料仓与保温仓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中门驱动机构。具体地,中门驱动机构包括中门座121、中门气缸123以及中门气缸座129;中门气缸座129固定在左上盖101上,中门气缸123的缸体安装在中门气缸座129上,中门座121固定在左侧封板130上,中门122的一端插入中门座121内,另一端与中门气缸123的活塞杆连接。

同样的,为了防止杂质、灰尘因清扫工作而进入加热仓,优选地,机架总成包括位于上下料仓与加热仓之间的隔门144以及用于控制隔门144开合以使隔门144在连通上下料仓与加热仓的连通位置和隔断上下料仓与加热仓的隔断位置之间移动的隔门驱动机构。具体地,隔门驱动机构包括隔门气缸座106和隔门气缸107;隔门气缸座106安装在顶盖108上,隔门气缸107的缸体安装在隔门气缸座106上,隔门气缸107的活塞杆与隔门144连接,隔门144伸入模具移送通道中。

为了使模具1e的移动轨迹更加稳定,优选地,机架总成包括设置在模具移送通道内以向模具1e提供导向的模具导轨139。也就是说,通过两条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模具导轨139限定出模具1e的移动路径。

在模具1e进行上料和下料时,为了保证模具1e的高温状态,优选地,机架总成包括位于保温仓与外界之间且能够开合的左前门119,以及位于加热仓与外界之间且能够开合的右前门117。也就是说,通过使左前门119和右前门117关闭而使得上下料仓、保温层以及加热仓与外界隔离而增强保温效果。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机架总成包括用于控制左前门119开合的左前门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右前门117开合的右前门驱动机构。具体的,左前门驱动机构包括左前门导轨118、左前门气缸座132和左前门气缸133;左前门气缸座132固定在顶盖108上,左前门气缸133的缸体安装在左前门气缸座132上,左前门导轨118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壳体上;左前门119的一端沿左前门导轨118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插入左前门导轨118,另一端与左前门气缸133的活塞杆连接。右前门驱动机构包括右前门气缸114、右前门导轨115和右前门气缸座116;右前门气缸座116固定在顶盖108上,右前门气缸114的缸体安装在右前门气缸座116上,右前门导轨115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壳体上;右前门117的一端沿右前门导轨115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插入右前门导轨115,另一端与右前门气缸114的活塞杆连接。

同样的,当模具1e进入到上下料仓时,还需要使左门128和右门137关闭以进一步增强保温效果,因此,机架总成包括用于控制左门128开合的左门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右门137开合的右门驱动机构。具体的,左门驱动机构包括左门支架102、左门导轨103、左门直线导轨125、左门气缸座126和左门气缸127;左门直线导轨125以及左门气缸座126固定在后封板124上,左门导轨103固定在左侧封板130上,左门支架102安装在与左门直线导轨125相配合的滑块上并与左门128连接,左门128沿左门导轨103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插入左门导轨103,左门气缸127的缸体安装在左门气缸座126上,左门气缸127活塞杆与左门支架102连接。而右门驱动机构包括右门直线导轨134、右门支承架135、右门气缸136、右门导轨138和右门气缸座148;右门直线导轨134以及右门气缸座148固定在右侧封板149上,右门支承架135安装在与右门直线导轨134相配合的滑块上并与右门137连接,右门137沿右门导轨138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插入右门导轨138,右门气缸136的缸体安装在右门气缸座148上,右门气缸136的活塞杆与右门支承架135连接。

如图8~10所示,本发明的模具移送装置包括右下移载机构、右上移载机构、左下移载机构以及左上移载机构;左上移载机构配置为将模具1e从热弯机的出口(即图2中的位置一)移动至玻璃上下料机的第一中间位置(即图2中的位置二);左下移载机构配置为将模具1e从第一中间位置移动至玻璃上下料机的上下料仓(即图2中的位置三);右上移载机构配置为将模具1e从上下料仓移动至玻璃上下料机的第二中间位置(即图2中的位置四);右下移载机构配置为将模具1e从第二中间位置移动至热弯机的入口(即图2中的位置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左上移载机构、左下移载机构、右上移载机构以及右下移载机构的依次动作,将模具1e从热弯机的出口处依次经过第一中间位置、上下料仓以及第二中间位置之后,到达热弯机的入口处并进入热弯机进行加工,整个工作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人力。

具体的,右下移载机构包括右下拨叉202、能够竖直移动的右下升降件以及设置在第二中间位置与热弯机的入口之间的右下移载件,右下升降件安装于右下移载件,右下拨叉202与右下升降件连接;右下移载件包括右下移载气缸201、右下固定板206以及右下气缸座217,右下气缸座217固定设置,右下移载气缸201的缸体安装于右下气缸座217,右下固定板206设置于右下移载气缸201的滑块,右下拨叉202通过右下升降件与右下固定板206连接。当然,右下移载件也可以采用滚珠丝杠结构、液压缸结构等其他形式。

应当理解的是,右下升降件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例如滚珠丝杠结构、液压缸结构、电缸结构等,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右下升降件包括右下拨叉滑座203、右下升降气缸座204和右下升降气缸205;右下升降气缸座204固定于右下固定板206,右下拨叉滑座203沿竖直方向安装在右下固定板206上,右下升降气缸205的缸体安装于右下升降气缸座204,右下拨叉202安装于右下升降气缸205的活塞杆并与右下拨叉滑座203配合连接。

同样,右上移载机构包括右上拨叉218、能够竖直移动的右上升降件以及设置在上下料仓与第二中间位置之间的右上移载件,右上升降件安装于右上移载件,右上拨叉218与右上升降件连接;右上移载件包括右上移载气缸221、右上移载气缸固定板224以及右上固定板220;右上移载气缸固定板224固定设置,右上移载气缸221的缸体安装于右上移载气缸固定板224,右上固定板220设置于右上移载气缸221的滑块,右上拨叉218通过右上升降件与右上固定板220连接。当然,右上移载件也可以采用滚珠丝杠结构、液压缸结构等其他形式。

应当理解的是,右上升降件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例如滚珠丝杠结构、液压缸结构、电缸结构等,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右上升降件包括右上拨叉直线导轨219、右上升降气缸座222以及右上升降气缸223;右上升降气缸座222固定于右上固定板220,右上拨叉直线导轨219沿竖直方向安装在右上固定板220上,右上升降气缸223的缸体安装于右上升降气缸座222,右上拨叉218安装于右上升降气缸223的活塞杆并与右上拨叉直线导轨219配合连接。

同样,左下移载机构包括左下拨叉207、能够竖直移动的左下升降件以及设置在第一中间位置与上下料仓之间的左下移载件,左下升降件安装于左下移载件,左下拨叉207与左下升降件连接;左下移载件包括左下移载气缸座209、左下移载气缸210和左下固定板225;左下移载气缸座209固定设置,左下移载气缸210的缸体安装于左下移载气缸座209,左下固定板225设置于左下移载气缸220的滑块,左下拨叉207通过左下升降件与左下固定板225连接。当然,左下移载件也可以采用滚珠丝杠结构、液压缸结构等其他形式。

应当理解的是,左下升降件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例如滚珠丝杠结构、液压缸结构、电缸结构等,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左下升降件包括左下拨叉滑座228、左下升降气缸座227以及左下升降气缸226;左下升降气缸座227固定于左下固定板225,左下拨叉滑座228沿竖直方向安装在左下固定板225上,左下升降气缸226的缸体安装于左下升降气缸座227,左下拨叉207安装于左下升降气缸226的活塞杆并与左下拨叉滑座228配合连接。

同样的,左上移载机构包括左上拨叉213、能够竖直移动的左上升降件以及设置在热弯机的出口与第一中间位置之间的左上移载件,左上升降件安装于左上移载件,左上拨叉213与左上升降件连接;左上移载件包括左上移载气缸座212、左上移载气缸211和左上固定板208;左上移载气缸座212固定设置,左上移载气缸211的缸体安装于左上移载气缸座212,左上固定板208设置于左上移载气缸211的滑块,左上拨叉213通过左上升降件与左上固定板208连接。当然,左上移载件也可以采用滚珠丝杠结构、液压缸结构等其他形式。

应当理解的是,左上升降件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例如滚珠丝杠结构、液压缸结构、电缸结构等,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左上升降件包括左上拨叉滑座214、左上升降气缸座216以及左上升降气缸215;左上升降气缸座216固定于左上固定板208,左上拨叉滑座214沿竖直方向安装在左上固定板208上,左上升降气缸215的缸体安装于左上升降气缸座216,左上拨叉213安装于左上升降气缸215的活塞杆并与左上拨叉滑座214配合连接。

如图11~14所示,本发明的取片装置包括水平移动直线模组305、线路支承架308以及取片吸盘310;水平移动直线模组305在玻璃上下料机的上下料仓与保温仓之间延伸设置,水平移动直线模组305包括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水平移动件;取片吸盘310通过线路支承架308安装在水平移动件上,取片吸盘310的下端设有真空吸附槽3h,线路支承架308设有与外部的真空气源连通的真空通道3o,真空吸附槽3h与真空通道3o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已成形玻璃从模具1e中取出并移动至保温器中时,启动水平移动直线模组305带动取片吸盘310移动至模具1e(此时的模具1e的上模已经被移走)的上方,启动真空气源使真空吸附槽3h将已成形玻璃吸附起来,接着控制水平移动直线模组305带动取片吸盘310连同已成形玻璃移动至保温器(此时保温器的上盖已经被移走)的上方,关闭真空气源使已成形玻璃置于保温器中。这样设置,能够自动拾取并移动玻璃,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了人工劳动成本。

为了减少已成形玻璃在从模具1e移动至保温器的过程中损失的热量,优选地,取片装置包括发热组件以及隔热组件,发热组件与取片吸盘310连接以向取片吸盘310提供加热,隔热组件设置于发热组件与水平移动直线模组305之间以阻隔热量。这样的好处是,已成形玻璃在移动至保温器中时还能基本保持其在模具1e中的温度,不会出现因温度突然降低而产生的裂痕、破碎等现象。

在移动已成形玻璃时,为了尽量避免拿取、放下动作对已成形玻璃造成损坏,需要使取片吸盘310尽可能地靠近已成形玻璃之后再启动真空气源,因此,为了使取片吸盘310能够在竖直方向上靠近以及远离已成形玻璃,优选地,取片装置包括支承座306、第二升降直线模组304、过渡板301、连接块302以及取片吸盘座309;支承座306固定地设置,水平移动直线模组305安装于支承座306;第二升降直线模组304通过过渡板301安装于水平移动件,第二升降直线模组304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移动件,线路支承架308通过连接块302安装于升降移动件。

另外,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发热组件对第二升降直线模组304以及水平移动直线模组305造成影响。取片吸盘310通过取片吸盘座309安装于线路支承架308;隔热组件包括隔热板303和隔热垫311;发热组件安装于取片吸盘座309以向取片吸盘310提供加热,隔热板303设置在连接块302与线路支承架308之间,隔热垫311设置在线路支承架308与取片吸盘座309之间。

应当理解的是,发热组件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只要能够提供发热即可,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发热组件包括加热管,线路支承架308上设有两端分别为加热管出线口3m和加热电缆进线口3b的加热电缆通道3i,取片吸盘座309开设有加热管安装孔3f,加热管伸入加热管安装孔3f,加热管的电缆线自外部的电源从加热电缆进线口3b进入加热电缆通道3i并从加热管出线口3m引出后与加热管连接。

为了能够控制发热组件的发热量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需要对发热组件进行监控,因此,优选地,取片装置包括热电偶312,线路支承架308上设有一端为热电偶进线口3a的热电偶电缆通道3j,热电偶312安装于取片吸盘座309并与热电偶电缆通道3j连通,热电偶312的电缆线自外部的电气控制装置从热电偶进线口3a进入热电偶电缆通道3j后与热电偶312连接。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热电偶312能够使其测量发热组件的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传递给外部的控制系统,以达到监控、调节发热组件的目的。

为了使加热管的电缆线以及热电偶312的电缆线不会因暴露在外而减少使用寿命,并且同时提高美观的效果,优选地,取片装置包括与线路支承架308相匹配以封盖线路支承架308的第一盖板307。也就是说,通过第一盖板307将设置在线路支承架308上的加热管的电缆线以及热电偶312的电缆线都遮盖起来,从而使电缆线不会暴露在外。

通常,在将已成形玻璃从模具1e的下模移走之后,需要对模具1e的下模和上模进行清扫,因此,优选地,线路支承架308设有高压气流通道3p和与高压气流通道3p连通的下吹气孔3k,第一盖板307设有与高压气流通道3p连通的高压气源接口3c和上吹气孔3e,高压气源接口3c与外部的高压气源连接。通过下吹气孔3k和上吹气孔3e喷出气流以将模具1e的下模和上模的杂质、灰尘清除干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真空吸附槽3h可以通过管线与外部的真空气源连通,但是,这样设置就不可能避免地使管线占用了安装空间,并且在取片吸盘310移动的过程中,管线还可能发生缠绕,因此,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将真空吸附槽3h通过设置在线路支承架308与第一盖板307的通道与外部的真空气源连接,具体地,第一盖板307设有与真空通道3o连通的真空气源接口3d,取片吸盘座309设有与真空通道3o连通的真空气道组,真空吸附槽3h通过真空通道3o以及真空气道组与真空气源接口3d连通。这样设置就能够避免上述采用管线的实施方式的弊端。

若需要取片吸盘310对已成形玻璃的吸附力均匀地分布,从而进一步实现稳定的吸附,优选地,沿取片吸盘310的周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槽3h,真空气道组包括横向真空气道3g和垂直真空气道3l,横向真空气道3g沿水平方向延伸并通过垂直真空气道3l与真空通道3o连通,多个真空吸附槽3h均与横向真空气道3g连通。

如图15~17所示,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包括气室组以及用于容纳玻璃的加热腔;加热腔与气室组连通,气室组与外部的加热气源连通,以将加热气体导入加热腔中;加热腔开设有用于排出加热气体的排气口4b。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玻璃提供加热时,使外部的加热气源的加热气体首先进入气室组,然后再进入加热腔中对玻璃进行加热,之后加热气体可以通过排气口4b排出。因此,本发明的加热装置能够对玻璃起到均匀加热、保温的作用。

为了使加热气体能够均匀地对玻璃的上下表面都进行加热,优选地,气室组包括上气室以及下气室;上气室包括用于与加热气源连通的上进气接口4d以及用于与加热腔的顶部连通的上通气孔4g,下气室包括用于与加热气源连通的下进气接口4c以及用于与加热腔的底部连通的下通气孔4f。通过在加热腔的顶部和底部都设置气孔而使得加热气体能够从玻璃的上方和下方同时对玻璃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加热的均匀程度以及加热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上气室可以设置为多种形式,只要能够将加热气体提供至加热腔中即可,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包括板状的上盖板内衬402和上端敞口的槽型的上盖框内衬404,上盖板内衬402设置于上盖框内衬404的上端敞口处以使上盖板内衬402和上盖框内衬404共同限定出上气室。

同样,下气室也可以设置为多种形式,只要能够将加热气体提供至加热腔中即可,优选地,加热装置包括板状的下框内衬408和下端敞口的槽型的底座内衬407,下框内衬408设置在底座内衬407的下端敞口处以使底座内衬407和下框内衬408共同限定出下气室。

而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节省安装空间,并且进一步提高加热气体的加热效率,优选地,上盖框内衬404的底面和下框内衬408的顶面共同限定出加热腔,上盖框内衬404开设有上通气孔4g,下框内衬408开设有下通气孔4f。也就是说,上盖框内衬404的底面和下框内衬408的顶面分别形成加热腔的顶部和底部,从而缩短了加热气体的流动时间,提高了加热效率。

为了使上气室、下气室以及加热腔获得更加稳定的支撑,优选地,加热装置包括上盖板401、上盖框403、底座406以及下框409;上盖板401和上盖框403组成盖体,上盖板内衬402安装于上盖板401,上盖框内衬404安装于上盖框403;底座406和下框409组成箱体,底座内衬407安装于底座406,下框内衬408安装于下框409。

为了使放置在加热腔中的玻璃保持稳定的状态,优选地,加热装置包括用于向玻璃提供定位的定位圈405,定位圈405设置在加热腔中。可以看出,定位圈405限定了玻璃的放置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气口4b设置在加热腔的侧壁,而这时如果放置定位圈405,可能会将排气口4b挡住而造成无法将加热气体排出的故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优选地,排气口4b依次贯穿定位圈405、下框内衬408以及下框409将加热腔与外界连通。

为了防止玻璃在放置入加热腔中时加热腔可能对玻璃的表面造成划伤,优选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于加热腔中的软质缓冲件4e。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软质缓冲件4e为尼龙毛。

如图18所示,本发明的移片装置包括纵向直线模组501、横向直线模组503以及移片吸盘507;纵向直线模组501安装于外部的机架并包括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纵向移动件,横向直线模组503安装于纵向移动件;横向直线模组503包括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横向移动件,移片吸盘507与横向移动件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未成形玻璃从加热器中取出并移动至模具1e中时,启动横向直线模组503以及纵向直线模组501带动移片吸盘507移动至加热器的上方,控制移片吸盘507将未成形玻璃吸附起来,接着控制横向直线模组503以及纵向直线模组501将移片吸盘507移动至模具1e的上方,再通过控制移片吸盘507释放未成形玻璃,使未成形玻璃置于模具1e当中。这样设置,能够自动拾取并移动玻璃,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了人工劳动成本。

在移动未成形玻璃时,为了尽量避免拿取、放下动作对未成形玻璃造成损坏,需要使移片吸盘507尽可能地靠近未成形玻璃之后再对其进行吸附或释放,因此,为了使移片吸盘507能够在竖直方向上靠近以及远离未成形玻璃,优选地,移片装置包括垂直直线模组505,垂直直线模组505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垂直移动件,垂直直线模组505安装于横向移动件,移片吸盘507与垂直移动件连接。

为了提高移片吸盘507与垂直移动件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地,移片装置包括垂直直线模组联接板508,垂直直线模组联接板508固定设置于垂直移动件,移片吸盘507安装于垂直直线模组联接板508。

为了提高横向直线模组503与纵向移动件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地,移片装置包括纵向模组联接板502,纵向模组联接板502固定设置于纵向移动件,横向直线模组503安装于纵向模组联接板502。

为了提高移片吸盘507与横向移动件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地,移片装置包括横向直线模组联接板504,横向直线模组联接板504固定设置于横向移动件,移片吸盘507与横向直线模组联接板504连接。

为使移片吸盘507获得更稳定的支撑,优选地,移片装置包括移片吸盘架506,移片吸盘架506安装于横向移动件,移片吸盘507设置于移片吸盘架50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片吸盘架506完全沿竖直方向设置,而移片吸盘507安装于移片吸盘架506的底端,这样设置的问题是,一旦加热器或是模具1e的位置发生改变,例如沿水平方向移动了一端距离,这时只能通过调整纵向移动件和横向移动件的行程来确保移片吸盘507能够移动至正确的工作位置,而调整纵向移动件和横向移动件的行程无论是从机械的角度还是电子控制的角度都是比较麻烦的,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优选地,移片吸盘架506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段以及与竖直段连接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段,移片吸盘507安装于水平段。也就是说,当加热器或是模具1e的位置发生改变后,只需要通过更换具有不同长度的水平段的移片吸盘架506即可确保移片吸盘507能够移动至正确的工作位置,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模具1e的位置与加热器的位置之间有间隔物(例如机架总成100的中门122),为了绕开间隔物,优选地,纵向直线模组501和横向直线模组503均沿水平方向设置并相互垂直。

另外,当未成形玻璃从加热器中取出时,为了使其保持在高温状态,尽可能地减少外界低温对其的影响,优选地,移片装置包括发热管,发热管安装于移片吸盘507用于向移片吸盘507提供加热,发热管与外部的电源连接。也就是说,通过发热管的持续加热对未成形玻璃在移动的过程中提供保温作用。

下面对本发明的玻璃上下料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做出解释说明:

在工作初始状态,机架总成100的上下料吸盘机构、保温吸盘机构、加热吸盘机构的吸盘都处于上方,左前门119和右前门117都是处于关闭状态,中门122、左门128、隔门144以及右门137都处于打开状态,加热器中放置的未成形玻璃已加热到预设的温度,保温器呈空置状态。

当载有已成形玻璃的模具1e从热弯机的出口出来,直接进入机架总成100的模具移送通道的最左端,即图2中的位置一,这时模具移送装置200的左上拨叉213伸出并推动模具1e移动至模具移送通道的第一中间位置,即图2中的位置二,然后左上拨叉213缩回并复位。

之后左下拨叉207伸出并推动模具1e移动至模具移送通道的上下料仓,即图2中的位置三,然后左下拨叉207缩回并复位。

这时关闭左门128和右门137,使上下料仓、保温仓以及加热仓都与外界隔离,启动上下料吸盘机构使上下料吸盘141将模具1e的上模提起,完成开模,然后取片装置300控制取片吸盘310移动至模具1d的下模的上方并将模具1e中的已成形玻璃吸附提起。

之后,保温吸盘机构的保温吸盘142将保温器的盖体提起,取片装置300控制取片吸盘310将已成形玻璃移动至保温器中,即图2中的位置六,保温吸盘142再将保温器的盖体放下,从而使已成形玻璃在保温器中实现保温冷却。

当已成形玻璃离开模具1e的下模时,中门122和隔门144关闭,将上下料仓单独隔离,这时启动高压气源使取片装置300的下吹气孔3k和上吹气孔3e喷出气流分别将模具1e的下模和上模清扫干净,之后再打开中门122和隔门144。

完成清扫工作中,加热吸盘机构的加热吸盘140将加热器(即图2中的位置七)的盖体提起,移片装置500控制移片吸盘507将加热器中的未成形玻璃移动至模具1e中,之后移片吸盘507复位,上下料吸盘机构的上下料吸盘141将模具1e的上模放下实现合模。之后,打开左门128和右门137,控制模具移送装置200的右上拨叉218伸出并推动模具1e从位置三移动至模具移送通道的第二中间位置处,即图2中的位置四,之后右上拨叉218缩回并复位。

接着,右下拨叉202伸出并推动模具1e从位置四移动至热弯机的入口处,即图2中的位置五,然后右下拨叉202缩回并复位,模具1e即可进入热弯机中进行加工。

另外,当保温器及加热器内的玻璃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分别开启左前门119及右前门117,对保温器中已成形玻璃进行下料工作,以及对加热器提供未成形玻璃的上料工作,之后关闭左前门119及右前门117。

以上便是本发明的玻璃上下料机的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由于模具1e始终在模具移送通道中保持高温状态,因此不需要反复进行降温、升温,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能耗。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