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钢化玻璃冷风气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0910发布日期:2018-09-15 00:00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化炉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的钢化玻璃冷风气嘴。



背景技术:

在钢化玻璃的处理工艺中,将玻璃加热至软化,再进行吹冷风冷却,冷却的效果是影响钢化玻璃的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冷却的最理想状态是让待处理的玻璃的各个部位能够同时均匀地进行冷却,但实际生产中很难做到,现有的冷却气嘴中(图1所示),排气端设有单一的倾斜平面,倾斜平面的横切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排气孔,且两个排气孔的倾斜角度相同,造成排出的冷空气容易聚集在钢化玻璃的一处,造成钢化玻璃出现风斑等问题,而且冷却气嘴的外壁为直筒状,当排气孔不能及时将冷却空气排出时,容易导致冷却气嘴的内腔气压增加,造成冷却空气排出时的速度加快,扩散面积减少,使钢化玻璃出现风斑的问题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改进的钢化玻璃冷风气嘴,其作用是使冷却空气扩散的面积增加大了,使冷却空气对玻璃冷却更加均匀。

一种改进的钢化玻璃冷风气嘴,包括气嘴本体,气嘴本体内开设压缩压缩空气的内腔,内腔的两侧分别构成进气侧和出气侧,进气侧开设有进气口,气嘴本体的出气侧设置有排气盖,所述排气盖包括有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上分别开设有连通内腔的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且第一排气孔与气嘴本体的中轴线的夹角小于第二排气孔与气嘴本体的中轴线的夹角,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为不同朝向角度,使空气扩散的面积增加大了,使冷却空气对玻璃冷却更加均匀,避免玻璃由于排气孔喷出的冷空气集中在钢化玻璃的一处造成钢化玻璃出现风斑等问题。

所述第一锥形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第二锥形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角度的锥形面方便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的开设,操作人员只需要将钻头与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垂直开钻,就能实现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的不同角度,提高加工效率。

所述排气盖呈圆弧面,圆弧面上开设有连通内腔的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且第一排气孔与气嘴本体的中轴线的夹角小于第二排气孔与气嘴本体的中轴线的夹角,圆弧面的排气盖能够实现更多角度的排气孔,使排气孔排出的冷却空气更加均匀,使钢化玻璃的冷却效果更加理想。

所述气嘴本体为中空的锥形筒,且气嘴本体的内腔由出气侧向进气侧口径呈逐渐增大状,该结构的气嘴本体使冷却空气进入内腔时有更大的缓冲面积,能够降低内腔内的风压,使冷却空气以合适的速度排出排气孔外,使空气扩散的面积增加大了,使冷却空气对玻璃冷却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钢化玻璃冷风气嘴,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为不同朝向角度,使空气扩散的面积增加大了,使冷却空气对玻璃冷却更加均匀,避免玻璃由于排气孔喷出的冷空气集中在钢化玻璃的一处造成钢化玻璃出现风斑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传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第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3所示,一种改进的钢化玻璃冷风气嘴,包括气嘴本体1,气嘴本体1内开设压缩压缩空气的内腔2,内腔2的两侧分别构成进气侧和出气侧,进气侧开设有进气口3,气嘴本体1的出气侧设置有排气盖4,所述排气盖4包括有第一锥形面5和第二锥形面6,第一锥形面5和第二锥形面6上分别开设有连通内腔2的第一排气孔7和第二排气孔8,且第一排气孔7与气嘴本体1的中轴线9的夹角小于第二排气孔8与气嘴本体1的中轴线9的夹角,第一排气孔7和第二排气孔8为不同朝向角度,使空气扩散的面积增加大了,使冷却空气对玻璃冷却更加均匀,避免玻璃由于排气孔喷出的冷空气集中在钢化玻璃的一处造成钢化玻璃出现风斑等问题。

所述第一锥形面5与水平面10的夹角小于第二锥形面6与水平面10的夹角,不同角度的锥形面方便第一排气孔7和第二排气孔8的开设,操作人员只需要将钻头与第一锥形面5和第二锥形面6垂直开钻,就能实现第一排气孔7和第二排气孔8的不同角度,提高加工效率。

第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排气盖4呈圆弧面,圆弧面上开设有连通内腔的第一排气孔7和第二排气孔8,且第一排气孔7与气嘴本体1的中轴线9的夹角小于第二排气孔8与气嘴本体1的中轴线9的夹角,圆弧面的排气盖4能够实现更多角度的排气孔,使排气孔排出的冷却空气更加均匀,使钢化玻璃的冷却效果更加理想。

所述气嘴本体1为中空的锥形筒,且气嘴本体1的内腔2由出气侧向进气侧口径呈逐渐增大状,该结构的气嘴本体1使冷却空气进入内腔2时有更大的缓冲面积,能够降低内腔2内的风压,使冷却空气以合适的速度排出排气孔外,使空气扩散的面积增加大了,使冷却空气对玻璃冷却更加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