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化用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9144发布日期:2019-07-10 10:5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玻璃钢化用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属于玻璃的一种,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当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故钢化玻璃的承载能力更强。其次,钢化玻璃承载能力增大还改善了玻璃易碎的性质,即使钢化玻璃被破坏也会碎裂为无锐角的小碎片,极大地降低了对人体的伤害。

钢化玻璃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切割后的普通玻璃放置在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一端靠近加热装置,传送装置将普通玻璃送入加热装置内进行加热,然后再快速的降低玻璃的温度,利用玻璃内外层降温速度的不同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这个过程叫做玻璃钢化。

目前一般是人工依次将普通玻璃放置在传送装置上,但是当待钢化的玻璃尺寸较大时,玻璃的重量较大,工人难以移动玻璃,将玻璃放置在传送装置上的难度大,工人的工作强度大。其次,工人逐一将玻璃放置在传送装置上的效率低,直接导致玻璃钢化的效率低。最后,工人在放置玻璃的过程中若不慎使玻璃与传送装置发生撞击,玻璃极易碎裂为碎片,玻璃碎片上的棱角容易划伤工人,损害工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放置普通玻璃的玻璃钢化用传送装置,以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玻璃钢化用传送装置,包括机架、传送件和传送驱动件,所述传送驱动件固定在机架上并可驱动传送件,还包括分片机构,所述分片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若干分片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机架固定的水平驱动件和与机架滑动连接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位于传送件上方,所述水平驱动件可驱动移动座向靠近加热装置一侧滑动;若干分片组件均位于传送件远离加热装置一端,且若干分片组件沿垂直于传送件的传送方向分布,所述分片组件包括竖直驱动件、吸盘和收纳槽,所述竖直驱动件固定在移动座上,所述吸盘内设有负压腔、底部设有负压孔,所述机架或移动座上固定有均与负压腔连通的负压件和增压件,所述收纳槽位于吸盘下方。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方案的负压件可以使负压腔内形成负压,当吸盘底面与玻璃贴紧后,玻璃可以被吸附在吸盘上,竖直驱动件和水平驱动件配合即可使吸盘运动至传送件上方,并将玻璃放置在传送件上,不需要人工逐一将玻璃放置在传送件上,减小工人的工作强度。

(二)通过吸盘将玻璃放置在传送件上,工人远离传送件,即使玻璃在放置过程中发生碎裂也不容易伤到工人,有效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三)分片机构包括若干分片组件,而每个分片组件均包括吸盘,所以分片机构可以同时将若干玻璃放置在传送件上,放置玻璃的效率高,在玻璃钢化过程中的其它操作不变的情况下,玻璃钢化的效率更高。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收纳槽内设有弹性件和可沿收纳槽侧壁上下滑动的支撑板,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固定在收纳槽内壁和支撑板上,所述弹性件可使支撑板顶部运动至收纳槽上方。支撑板上未放置有玻璃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支撑板顶部运动至收纳槽的上方,工人将玻璃放置在支撑板上更方便。支撑板上放置有玻璃时,随着支撑板上的玻璃数量的增加,弹性件受到的压力增大,弹性件的形变量也增大,支撑板逐渐向下滑动,支撑板上的玻璃进入收纳槽内。吸盘向下运动过程中,当吸盘底面与最上方的玻璃接触后,吸盘仍可以将玻璃和支撑板向下推动,保证吸盘底面与玻璃贴紧,从而在负压腔内形成负压时,外界的可空气不会从吸盘与玻璃之间进入负压腔内,避免玻璃从吸盘上掉落而碎裂。而此时由于支撑板在压力作用下继续向下滑动,故可以避免玻璃在吸盘的压力下碎裂。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改进,吸盘的侧壁包括有斜面,所述斜面下端与吸盘底面连接,所述斜面上固定有气囊,所述气囊底部低于吸盘底面。吸盘向下运动过程中,气囊先于吸盘的底面与玻璃接触,气囊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吸盘损坏玻璃。当吸盘继续向下运动时,气囊沿斜面向吸盘外周发生形变,吸盘底面与玻璃贴紧。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改进,斜面与吸盘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20°。气囊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当吸盘继续向下运动时仍可以向吸盘外周发生形变。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传送件包括若干间隙设置的传送辊。传送尺寸较大的玻璃时,与传送带相比,传送辊不会发生形变,玻璃不容易相对于传送方向发生横向位移,相邻玻璃之间的距离不会改变,保证玻璃进入加热装置后,相邻玻璃之间仍存在间隙,避免加热装置内的玻璃被加热熔化后发生粘连。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改进,靠近收纳槽的传送辊表面固定有柔性层。玻璃被吸盘放置在传送辊上时,柔性层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避免玻璃与传送辊发生撞击而碎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用传送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用传送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用传送装置实施例2中传送辊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标记为:机架1、传送驱动件11、加热装置2、传送辊3、柔性层31、链轮32、链条33、出气孔34、除尘腔35、除尘孔36、转动块37、移动座4、水平段41、竖直段42、负压件43、增压件44、波纹管45、竖直驱动件46、除尘管47、丝杠5、水平驱动件51、收纳槽6、排气口61、弹性件62、支撑板63、吸盘7、负压腔71、负压孔72、气囊73、玻璃8。

实施例1

玻璃钢化用传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传送件、传送驱动件和分片机构,加热装置2位于传送件的右侧。传送件可以为传送带,也可以由若干传送辊3组成,本实施例中的传送件由若干传送辊3组成,若干传送辊3从左向右间隙分布,传送辊3两端均贯穿机架1,并与机架1转动连接。若干传送辊3的同一端的端部均键连接有从动链轮32,从动链轮32外绕有链条33,本实施例中的传送驱动件11为电机,传送驱动件11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上,传送驱动件1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链轮32,主动链轮32与链条33啮合,传送驱动件11驱动若干传送辊3转动,使位于左侧的传送辊3上的玻璃8可以被传送至加热装置2内。

分片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四个分片组件,移动组件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上的水平驱动件51和位于机架1上并与机架1滑动连接的移动座4,本实施例中的水平驱动件51为步进电机,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丝杠5,丝杠5左端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移动座4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螺母座,螺母座与丝杠5螺纹配合,螺母座与丝杠5之间设有若干滚珠,且螺母座、丝杠5和若干滚珠构成滚珠丝杠机构。

结合图2所示,为了对落在传送辊3上的玻璃8起到缓冲作用,位于左端的五根传送辊3表面胶接有柔性层31,本实施例中的柔性层31为橡胶片。四个分片组件沿传送辊3轴向均匀分布,分片组件包括竖直驱动件46、吸盘7和收纳槽6,本方案中的竖直驱动件46为液压顶,移动座4呈包括两个竖直段42和一个水平段41的拱门形,水平段41位于传送辊3上方,竖直驱动件46焊接在移动座4的水平段41上,吸盘7顶壁通过螺栓与液压顶的推杆固定。

收纳槽6焊接在机架1上,收纳槽6位于传送件远离加热装置2一侧,水平驱动件51位于收纳槽6远离加热装置2一侧,保证水平驱动件51可使移动座4运动至收纳槽6上方。收纳槽6内设有弹性件62和可沿收纳槽6侧壁上下滑动的支撑板63,弹性件62位于支撑板63下方,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62为弹簧,弹性件62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在收纳槽6底壁和支撑板63上,当支撑板63上未放置玻璃8时,弹性件62使支撑板63顶部滑至收纳槽6顶部的上方。收纳槽6侧壁低于支撑板63处设有排气口61,支撑板63向下滑动时,收纳槽6内的气体从排气口61排出。

结合图3所示,吸盘7内设有负压腔71、底壁设有负压孔72,移动座4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负压件43和增压件44,本实施例中的负压件43和增压件44还可以固定在机架1上,负压件43和增压件44均为气泵,且均通过波纹管45与负压腔71连通。吸盘7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圆台,吸盘7底壁直径小于吸盘7顶壁直径,即吸盘7下部的侧壁为斜面,斜面与吸盘7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20°。为了对与吸盘7接触的玻璃8起到缓冲作用,斜面上固定有位于吸盘7外周的环形的气囊73,气囊73底部低于吸盘7底面。

本实施例的传送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加热装置2对已经进入加热装置2内的玻璃8进行加热过程中,人工将玻璃8放置在支撑板63上,随着其上玻璃8的增多,支撑板63逐渐滑入收纳槽6内。需要向加热装置2内传送玻璃8时,先人工打开传送驱动件11和水平驱动件51,并使水平驱动件51正转,直到吸盘7移动至收纳槽6的上方,关闭水平驱动件51。再人工打开竖直驱动件46和负压件43,负压件43使负压腔71内的气体排出,吸盘7向下运动,气囊73先与最上方的玻璃8接触,在吸盘7继续向下运动过程中,气囊73向远离吸盘7一侧发生形变,吸盘7与玻璃8相贴,外界的空气无法从负压孔72进入负压腔71,负压腔71内的压强减小,玻璃8被吸附在吸盘7上。在吸盘7将玻璃8向下推动1~2cm后人工关闭负压件43,同时使竖直驱动件46的推杆向上运动,吸盘7和被吸附在吸盘7上的玻璃8运动至收纳槽6上方。

当被吸附在吸盘7上的玻璃8运动至收纳槽6上方后,人工打开水平驱动件51,并使水平驱动件51反转,直到移动座4反向运动至传送辊3上方,关闭水平驱动件51,同时使竖直驱动件46的推杆向下伸出,直到吸附在吸盘7上的玻璃8落在传送辊3上。再人工打开增压件44,增压件44使外界的空气进入负压腔71内,负压腔71内的压强增大,玻璃8与吸盘7脱离;与此同时,使竖直驱动件46的推杆运动,吸盘7远离玻璃8,由于分片组件的数量为四个,所以同时完成四块玻璃8的放置。然后重复上述步骤,玻璃8不断被放置在传送件上,传送辊3转动过程中将玻璃8传送至加热装置2内。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负压件43的出气端连接有除尘管47,固定有柔性层31的传送辊3内设有除尘腔35,该传送辊3侧壁沿周向设有除尘孔36,柔性层31上设有与除尘孔36对齐的出气孔34。固定有柔性层31的传送辊3左端转动连接有工字形的转动块37,除尘管47远离负压件43的一端贯穿转动块37并与转动块37胶接,除尘管47与除尘腔35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传送装置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在负压件43工作时,从负压腔71排出的气体进入除尘腔35内,使除尘腔35内的压强增大,除尘腔35内的气体经过除尘孔36从出气孔34排出,吹在玻璃8的下表面上,使附着在玻璃8下表面的灰尘与玻璃8脱离。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