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5504发布日期:2019-06-29 01:54阅读:1194来源:国知局
污水处理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具体来讲一种是污水处理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



背景技术: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621276855.8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箱体,箱体设有相连通的加盐室和电解室,电解室设有阳极箱和阴极箱,阳极箱通过管道与水射器相连通;阴极箱通过导气管与排氢口相连通;阳极箱和阴极箱的底部均设有排渣口;水射器的前面设有电接点压力表;电解室内设有冷却系统,冷却系统为冷却水管。

专利号CN201620216395.3的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酸性活化剂溶液贮存箱、亚氯酸钠溶液贮存箱和反应釜,且反应釜的注液口通过酸性活化剂溶液计量泵与酸性活化剂溶液抽吸管的顶端连通,反应釜的注液口通过亚氯酸钠溶液计量泵与亚氯酸钠抽吸管的顶端连通;使用时,利用酸性活化剂溶液计量泵将酸性活化剂溶液按照设定量注入反应釜的同时,利用亚氯酸钠溶液计量泵将亚氯酸钠溶液按照设定量注入反应釜,从而使得酸性活化剂溶液与亚氯酸钠在反应釜内常温条件下进行反应20min。

专利号CN201720179728.4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盒子、转圈、中间隔层、水槽、连杆、刺针、翻盖,盒子为圆筒状,盒子上端与圆形翻盖的一侧铰链连接,转圈卡接在盒子外侧的卡槽内,盒子内壁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中间隔层,盒子内壁对应于中间隔层的上方位置连接设置有水槽,连杆的一端穿过盒子的内壁并与转圈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位于盒子内部的刺针连接设置,且刺针的针尖可穿过设置在水槽上的圆孔,中间隔层上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圆孔。

目前多数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缺乏对二氧化氯液浓度调节、及检测操作;另外如果二氧化氯液浓度调节不适当的话一旦投加到水中后会影响水质排放,严重时还会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不应忽视。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本实用新型制成的二氧化氯浓度适中,整个过程效率较高,并且投加浓度可以智能化控制;而且对残液的分离、处理,且不会对装置周围的空气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污水处理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碱溶液器、酸溶液器、反应器、混合器、缓冲罐、二氧化氯浓度检测及余液处理装置以及PLC控制设备;其中,碱溶液器和酸溶液器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反应器,反应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混合器,混合器再通过管道连通缓冲罐,缓冲罐通过第四管道连通二氧化氯浓度检测及余液处理装置,二氧化氯浓度检测及余液处理装置内设置有二氧化氯浓度检测仪,同时缓冲罐还外接有输出管,输出管上安装有输出计量泵,二氧化氯浓度检测仪与PLC控制设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PLC控制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计量泵连接。

优化的,污水处理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二氧化氯浓度检测及余液处理装置内部分为水箱和活性炭过滤装置,第四管道从水箱的前端伸入,第四管道上连通有清水进水管,活性炭过滤装置通过设在其前端的多孔布水进液管与水箱相连通,活性炭过滤装置的后端设有多孔集水排液管;二氧化氯浓度检测仪位于水箱的底部。

优化的,污水处理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安装有计量器,两组计量器同时与PLC控制设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优化的,污水处理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第三管道上开有投药口;污水处理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碱溶液器和酸溶液器分别具有旁路加水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改进后实施时采用盐酸和氯酸钠为原料,或采用亚氯酸钠或盐酸为原料,对应在碱溶液器、酸溶液器中形成液体,按4∶5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再经第三管道中(同时经投药口投药,也可经投药口加水稀释)进入混合器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到缓冲罐中。经第四管道将缓冲罐中抽取部分液体进入水箱中,由位于水箱的二氧化氯浓度检测仪对其浓度进行检测,如果检测浓度符合要求则由PLC控制设备控制计量泵输出,如果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则再进行调配。

另外,按照如下方式对水箱中的二氧化氯残液进行处理;通过清水进水管向水箱中加入清水,残液与清水在水箱中形成混合溶液,以降低后段活性炭装置的处理负荷,混合溶液经多孔布水进液管流入活性炭过滤装置,经过稀释和活性炭装置吸附厚,从而能够降低残液中的副产物有效氯、亚氯酸根离子等,达到了二氧化氯残液分离和处理的目的,溶液流经活性炭过滤装置后,由多孔集水排液管排出装置,即完成了对残液的分离、处理,且不会对装置周围的空气造成污染。

综上,本实用新型制成的二氧化氯浓度适中,整个过程效率较高,并且投加浓度可以智能化控制,其优良的性能已达到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优于国内的同类产品;而且对残液的分离、处理,且不会对装置周围的空气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二氧化氯浓度检测及余液处理装置示意图。

其中:碱溶液器1,酸溶液器2,反应器3,混合器4,缓冲罐5,二氧化氯浓度检测及余液处理装置6,PLC控制设备7,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计量器10,第三管道11,第四管道12,二氧化氯浓度检测仪13,输出管14,输出计量泵15,投药口16,旁路加水管17,水箱18,活性炭过滤装置19,清水进水管20,多孔布水进液管21,多孔集水排液管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如图1,碱溶液器1和酸溶液器2分别通过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连通反应器3,反应器3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反应器3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管道11连通混合器4,混合器4再通过管道连通缓冲罐5,缓冲罐5通过第四管道12连通二氧化氯浓度检测及余液处理装置6,二氧化氯浓度检测及余液处理装置6内设置有二氧化氯浓度检测仪13,同时缓冲罐5还外接有输出管14,输出管14上安装有输出计量泵15,二氧化氯浓度检测仪13与PLC控制设备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PLC控制设备7的信号输出端与计量泵15连接。

第三管道11上开有投药口16,可经投药口16投药,也可经投药口16加水稀释。

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上分别安装有计量器10,两组计量器10同时与PLC控制设备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过两组计量器10对其进行高效控制。

碱溶液器1和酸溶液器2分别具有旁路加水管17;那么可通过旁路加水管17对碱溶液器1和酸溶液器2加水稀释。

二氧化氯浓度检测及余液处理装置6内部分为水箱18和活性炭过滤装置19,第四管道12从水箱18的前端伸入,第四管道12上连通有清水进水管20,活性炭过滤装置19通过设在其前端的多孔布水进液管21与水箱18相连通,活性炭过滤装置19的后端设有多孔集水排液管22;二氧化氯浓度检测仪13位于水箱18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采用盐酸和氯酸钠为原料,或采用亚氯酸钠或盐酸为原料,对应在碱溶液器1、酸溶液器2中形成液体,按4∶5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再经第三管道中(同时经投药口16投药,也可经投药口16加水稀释)进入混合器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到缓冲罐5中。经第四管道12将缓冲罐5中抽取部分液体进入水箱18中,由位于水箱18的二氧化氯浓度检测仪13对其浓度进行检测,如果检测浓度符合要求则由PLC控制设备7控制计量泵15输出,如果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则再进行调配。

另外,按照如下方式对水箱18中的二氧化氯残液进行处理;通过清水进水管20向水箱中加入清水,残液与清水在水箱中形成混合溶液,以降低后段活性炭装置的处理负荷,混合溶液经多孔布水进液管流入活性炭过滤装置,经过稀释和活性炭装置吸附厚,从而能够降低残液中的副产物有效氯、亚氯酸根离子等,达到了二氧化氯残液分离和处理的目的,溶液流经活性炭过滤装置后,由多孔集水排液管排出装置,即完成了对残液的分离、处理,且不会对装置周围的空气造成污染。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