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促进剂、肥料组合物和燕麦施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70721发布日期:2019-10-14 19:29阅读:9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人工草地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肥料促进剂、肥料组合物和燕麦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燕麦,植物分类上属于禾本科燕麦属(avenal.),一年生粮饲兼用作物。生产上应用广泛的主要是裸燕麦(a.nudal.)和皮燕麦(a.satival.)。作为近年来优质的饲草作物,优质燕麦草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寒优质牧草缺乏的地区。据统计,我国燕麦草的进口量由2008年的0.15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30.81万吨。

目前我国燕麦饲草的种植和管理常根据籽实生产技术开展肥料的配比和利用,而对于燕麦饲草生产肥料的需求理论和技术较少,造成了利用率不高、增加了成本、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目前我国氮肥整体利用率不超过30%,磷肥利用率不超过15%,钾肥利用率不超过35%。

如何提高饲草生产过程中肥料利用效率,提高燕麦草的产量,已经成为我国燕麦人工草地种植的瓶颈问题。因此,开展燕麦饲草肥料利用效率,促进燕麦高产高质,对于我国畜牧业和草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肥料促进剂、肥料组合物和燕麦施肥方法。该肥料促进剂可显著提高燕麦肥料利用率,尤其是氮肥的利用效率,提高燕麦饲草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肥料促进剂,由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钼酸铵和硼酸组成。

作为优选,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钼酸铵与硼酸的质量比为(1.8~2.2):(0.9~1.1):(0.9~1.1)。

优选地,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钼酸铵与硼酸的质量比为2: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肥料组合物,由肥料和肥料促进剂组成;肥料由尿素、磷酸二胺和硫酸钾组成;肥料促进剂由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钼酸铵和硼酸组成。

作为优选,该肥料中,尿素、磷酸二胺与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8~2.2):(1.8~2.2):(0.9~1.1);

肥料促进剂中,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钼酸铵与硼酸的质量比为(1.8~2.2):(0.9~1.1):(0.9~1.1);

肥料与肥料促进剂的质量比为(7000~8000):(19~21)。

优选地,肥料中,尿素、磷酸二胺与硫酸钾的质量比为2:2:1;

肥料促进剂中,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钼酸铵与硼酸的质量比为2:1:1;

肥料与肥料促进剂的质量比为7500: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燕麦的施肥方法,包括:将本发明提供的肥料组合物作为燕麦播种时的基肥施入土壤中,整个生长季过程中不再施用其它肥料。

作为优选,肥料的施用量为7~8kg/亩,肥料促进剂的施用量为19~21g/亩。

优选地,肥料的施用量为7.5kg/亩,肥料促进剂的施用量为20g/亩。

作为优选,燕麦播种的播种量为14~16kg/亩,播种深度为3~5cm,行距为14~16cm。

优选地,燕麦播种的播种量为15kg/亩,播种深度为4cm,行距为15cm。

本发明提供了肥料促进剂、肥料组合物和燕麦施肥方法。该肥料促进剂由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钼酸铵和硼酸组成。本发明具有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肥料促进剂可显著提高燕麦肥料利用率,尤其是氮肥的利用效率,提高燕麦饲草产量。

本发明综合考虑燕麦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特点,通过调控燕麦根系生长,调控肥料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促进肥料的吸收,调控植物体内氮素的快速转化以及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促进燕麦快速生长,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加产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燕麦肥料促进剂配方及其应用技术方法,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尤其是氮肥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燕麦饲草产量。该技术综合考虑燕麦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特点,通过调控燕麦根系生长,调控肥料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促进肥料的吸收,调控植物体内氮素的快速转化以及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促进燕麦快速生长,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加产出。该肥料促进剂及应用技术方法,可以较少肥料利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肥料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人工草地的种植管理的提质增效,促进我国草牧业的健康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肥料促进剂、肥料组合物和燕麦施肥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肥料促进剂、肥料组合物和燕麦施肥方法中所用燕麦种子或肥料均可由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燕麦肥料促进剂配方及其应用技术方法

一、燕麦品种

燕麦品种青海444、白燕2号,早熟燕麦品种。

燕麦种子为2017年购买商用燕麦种子,购于国内主要的牧草种子公司。

二、燕麦播种技术

播量:15千克每亩;

播种深度:4cm;

行距:15cm;

播后镇压。

三、肥料促进剂及施用技术

①燕麦肥料促进剂配方(质量比):

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钼酸铵:硼酸=2:1:1,均匀混合。

②肥料配比(质量比):

尿素:磷酸二胺:硫酸钾=2:2:1。每亩尿素3千克、磷酸二胺3千克,硫酸钾1.5千克配比。

③肥料和促进剂配比:

每亩7.5千克:促进剂20g,混合均匀。

燕麦播种时作为基肥随播种一起施入土壤中。

试验例1肥料促进剂对燕麦产量的影响

燕麦品种:青海444、白燕2号

燕麦播种技术同实施例1。

针对肥料及促进剂,设置不同的组,具体分组情况见表1。

施用技术:燕麦播种时作为基肥随播种一起施入土壤中。

具体结果见表1。

表1肥料促进剂及应用对燕麦生长及干草产量的影响

对比分析减肥一半后,利用肥料促进剂效果。减肥一半即施肥7.5千克,增加肥料促进剂,燕麦叶绿素spad值,株高和干草产量均与施肥15千克未加促进剂相当,均显著高于施肥7.5千克未增加促进剂的处理。因此,肥料促进剂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促进了燕麦干草产量。

分析肥料促进剂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原因。尿素水解形成氨氮,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可抑制氨氮转化成硝氮,由于硝氮移动性强易随水淋洗或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以nxo形式散逸,硝化抑制剂dmpp的施用维持了土壤中硝氮在一稳定水平,调控硝氮尿素、氨氮、硝氮在一动态平衡,减少蒸发和淋失,促进植物对氮素的吸收。

硼肥的利用促进燕麦根系的生长,促进了对磷肥的吸收,促进了氮肥等其他肥料的吸收。同时,硼肥进入植物体内,促进了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输送,促进了植物的快速生长。

钼的吸收促进植物氮素的同化和吸收。燕麦主要以吸收硝氮为主,吸收后的硝氮需还原为氨氮,进而合成氨基酸、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才可利用,钼是植物体内催化硝氮同化酶的主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植物体内吸收硝氮的同化、转移和利用,进而促进了植物的快速生长。

结合试验数据结合,通过合理搭配质量质量配比,该肥料促进剂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磷肥利用率,提高了燕麦饲草产量,减少了肥料利用。

试验例2配料促进剂配方选择

一、燕麦品种

燕麦品种青海444。

燕麦种子为2016年购买商用燕麦种子,购于国内主要的牧草种子公司。

二、燕麦播种技术

播量:15千克每亩;

播种深度:4cm;

行距:15cm;

播后镇压。

三、肥料促进剂及配方配比

配方见表2。

肥料配比(质量比):

尿素:磷酸二胺:硫酸钾=2:2:1。每亩尿素3千克、磷酸二胺3千克,硫酸钾1.5千克配比。

燕麦播种时作为基肥随播种一起施入土壤中。株高测定和饲草收获在燕麦灌浆期。

表2肥料促进剂配方对燕麦饲草产量的影响

注:数据表示为三个重复平均值±标准差。

对比分析对照及各配方,施肥提高燕麦的株高和生物产量,dmpp单独处理(配方1)提高了燕麦饲草的生物产量,说明具有积极的正效应。随着一定量钼酸铵(配方2)、硼酸(配方3)和二者一起加入到dmpp中(配方4),比单独的dmpp处理,燕麦株高和饲草产量均有较大提高。配方4处理下燕麦株高和生物产量均高于其他配方处理。说明钼酸铵和硼酸和dmpp三个合理搭配,可以更好的提高燕麦生长的株高,提高饲草的产量,进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具体结果见表2。

分析配方处理提高提高肥料利用率,增产的原因。首先,dmpp对尿素的调控,促进了燕麦对氮素高效利用。尿素水解形成氨氮,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可抑制氨氮转化成硝氮,由于硝氮移动性强易随水淋洗或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以nxo形式散逸,硝化抑制剂dmpp的施用维持了土壤中硝氮在一稳定水平,调控硝氮尿素、氨氮、硝氮在一动态平衡,减少蒸发和淋失,促进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其次,硼肥的合理添加促进根系对磷肥的吸收和利用。硼肥的利用促进燕麦根系的生长,尤其是促进了早期燕麦根系生长,促进了对磷肥的吸收,促进了氮肥等其他肥料的吸收。同时,硼肥进入植物体内,促进了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输送,促进了植物的快速生长。再次,钼的吸收促进植物氮素的同化和吸收。燕麦主要以吸收硝氮为主,吸收后的硝氮需还原为氨氮,进而合成氨基酸、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才可利用,钼是植物体内催化硝氮同化酶的主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植物体内吸收硝氮的同化、转移和利用,进而促进了植物的快速生长。最后,三种物质的合理搭配,可同时调控土壤中氮素平衡,促进氮磷的吸收和利用,以及在植物中的转化利用,形成良好的互作,进而更高效的促进肥料利用,促进植物产量的提高。

试验例3配料促进剂配方最优比例选择

一、燕麦品种

燕麦品种青海444。

燕麦种子为2017年购买商用燕麦种子,购于国内主要的牧草种子公司。

二、燕麦播种技术

播量:15千克每亩;

播种深度:4cm;

行距:15cm;

播后镇压。

三、肥料促进剂及配方配比

配方配比见表3。

肥料配比(质量比):

尿素:磷酸二胺:硫酸钾=2:2:1。每亩尿素3千克、磷酸二胺3千克,硫酸钾1.5千克配比。

燕麦播种时作为基肥随播种一起施入土壤中。株高测定和饲草收获在燕麦灌浆期。

表3肥料促进剂配方配比对燕麦饲草产量的影响

注:数据表示为三个重复平均值±标准差。

对比分析各处理,施肥(对照1)提高了燕麦饲草的产量,肥料促进剂促进了肥料的利用,提高了燕麦株高和饲草产量。对比配方配比1、配方配比2、配方配比3和配方配比4,当dmpp施入量由5克/亩增加到10克/亩,燕麦株高和饲草产量增加,当dmpp施入量继续增加到20克/亩,燕麦株高和饲草产量则相对下降。因此,肥料促进剂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促进了燕麦干草产量,以每亩施入dmpp10克/亩最优,此时对应的促进剂配方配比dpmm:钼酸铵:硼酸=2:1:1。具体结果见表3。

分析肥料促进剂配方对燕麦饲草产量提高的原因。dmpp的施入可以控制铵态氮的硝化过程,使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燕麦氮素利用以吸收硝态氮为主,因此,硝化抑制剂dpmpp的施用,可以控制氮素由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速率,使土壤中硝态氮维持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较高水平。随着dmpp增加到一定水平,燕麦的株高和饲草产量不在增加,反而降低,这与燕麦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硝态氮水平有关,燕麦生长需要较高的硝态氮水平,硝态氮低于某一临界水平,会造成燕麦生长所需硝态氮的相对不足,因此,本实验结果证明,每亩10克dmpp则效果最好。

钼肥的施用促进燕麦植株内硝酸还原酶的水平,促进了植物体内吸收硝氮的同化、转移和利用,进而促进了植物的快速生长。硼肥的利用促进燕麦根系的生长,尤其是促进了早期燕麦根系生长,促进了对磷肥的吸收,促进了氮肥等其他肥料的吸收。结合三种试剂的用量对燕麦生长株高和饲草产量的影响,可得出最优的三种试剂的施入量dmpp10克/亩,钼酸铵5克/亩,硼酸5克/亩,对应的配方比例为2:1: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