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8665发布日期:2019-11-13 02:2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小麦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近年来,农民对无机肥的施用依赖较大,造成化肥环境污染,有机肥严重不足,化药在突然中残留不易分解,致使土壤结构变差、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板结和龟裂,肥料肥效越来越差,小麦产量下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小麦肥料,可提高小麦产量。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小麦肥料,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小麦肥料的原料包括如下组份:家畜粪便40~50份,草料30~40份,高岭土15~20份,尿素20~25份,过磷酸钙10~15份,磷酸钾10~15份,包膜剂2~5份和复合菌剂4~7份;所述复合菌剂包括胶质芽孢杆菌、丁酸梭菌、放线菌。优选地,所述小麦肥料的原料包括如下组份:家畜粪便45份,草料35份,高岭土18份,尿素22份,过磷酸钙12份,磷酸钾13份,包膜剂3份和复合菌剂5份。优选地,所述草料包括稻草、黄豆草、青白菜、玉米秸秆和花生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复合菌剂包括胶质芽孢杆菌2~4份、丁酸梭菌1~2份、放线菌1份。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小麦肥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尿素20~25份,过磷酸钙10~15份,磷酸钾10~15份,高岭土15~20份进行预混,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步骤2、将草料30~40份粉碎,再与家畜粪便40~50份混合均匀,加入复合菌剂3~7份在35~38℃下发酵得到发酵料;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发酵料与步骤1所得混合物a混匀,并加入包膜剂2~5份,混匀后的物料进行调质制粒,然后经过烘干、冷却、筛分,形成复混肥颗粒。本发明选用的原料功效如下:1、胶质芽孢杆菌又叫硅酸盐菌剂,它是利用从作物根部筛选出来的解钾能力很强的硅酸盐细菌,采用特定的培养基,经工业发酵而成。(1)胶质芽孢杆菌具有溶磷、释钾和固氮功能。其解磷、解钾、解硅的强度超强。由于菌体自身的代谢,生化反应的结果产生有机酸、氨基酸、多糖、激素等有利于植物吸收和利用的物质。(2)胶质芽孢杆菌在作物根部形成有益菌群保护,有效抑制各种土传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细菌在土壤中繁殖,也抑制其他病原菌的生长,大部分的磷、钾等养分也成为组成菌体的成分。胶质芽孢杆菌可活化疏松土壤、分解各种中微量元素硅钙硫硼钼锌铁等,全面补充作物营养,对重茬病害有较强抑制作用。(3)胶质芽孢杆菌能分泌生长素物质和赤霉素物质等促生长物质,增根壮苗,直接增强植株抗旱能力,它还能分解土壤里硅元素供植物利用,使得植物的蜡质层增厚,提高植物保水能力。胶质芽孢杆菌可产生赤霉素、吲哚乙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使作物生长健壮,增强作物抗寒抗旱抗病和抗逆能力,对根结线虫有一定抑制作用。(4)胶质芽孢杆菌还能分解土壤里硅元素供植物利用,使得植物的蜡质层增厚,提高植物保水能力。胶质芽孢杆菌通过菌体细胞在种子或作物根系周围生长繁殖,其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酶,使土壤中难溶的硅铝酸盐等矿物分解,k、p、si、mg、zn等以离子形式释放出来,供植物根系吸收、利用;同时分解土壤中偏硅酸盐等不溶性矿物质,使得植物能够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硅,从而使得植物的蜡质层增厚,提高植物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保水能力。胶质芽孢杆菌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防止土壤板结。2、丁酸梭菌:具有分解胺类、吲哚类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能力,能将家畜粪便中的有害物质分解利用。3、放线菌:其分枝状的菌丝体能够产生各种胞外水解酶,降解土壤中的各种不溶性有机物质以获得细胞代谢所需的各种营养,对有机物的矿化有着重要作用,从而参与自然界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放线菌弗兰克氏根瘤放线菌能够诱导大范围的放线菌根植物产生根瘤、结瘤固氮,促进植物自身的生长,并增强土壤肥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麦肥料,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加了有机肥,即以家畜粪便,草料,高岭土加上复合菌剂发酵而成,复合菌剂对畜禽粪便有强大腐熟作用,施于土壤中能改善土壤结构,保水保肥,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创新性实验发现重量比为胶质芽孢杆菌2~4份、丁酸梭菌1~2份、放线菌1份的复合菌剂,能最大程度上改善土壤结构,保水保肥,促进作物生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麦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份:家畜粪便45份,草料35份,高岭土18份,尿素22份,过磷酸钙12份,磷酸钾13份,包膜剂3份和复合菌剂5份(胶质芽孢杆菌3份、丁酸梭菌1份、放线菌1份)。2、所述小麦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尿素,过磷酸钙,磷酸钾,高岭土按所述配比进行预混,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步骤2、将所述草料粉碎,再与所述家畜粪便混合均匀,加入所述复合菌剂在35~38℃下发酵得到发酵料;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发酵料与步骤1所得混合物a混匀,并加入所述包膜剂,混匀后的物料进行调质制粒,然后经过烘干、冷却、筛分,形成复混肥颗粒。实施例2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麦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份:家畜粪便40份,草料40份,高岭土15份,尿素20份,过磷酸钙10份,磷酸钾15份,包膜剂2份和复合菌剂4份(胶质芽孢杆菌2份、丁酸梭菌1份、放线菌1份)。2、所述小麦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尿素,过磷酸钙,磷酸钾,高岭土按所述配比进行预混,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步骤2、将所述草料粉碎,再与所述家畜粪便混合均匀,加入所述复合菌剂在35~38℃下发酵得到发酵料;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发酵料与步骤1所得混合物a混匀,并加入所述包膜剂,混匀后的物料进行调质制粒,然后经过烘干、冷却、筛分,形成复混肥颗粒。实施例3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麦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份:家畜粪便50份,草料30份,高岭土20份,尿素25份,过磷酸钙15份,磷酸钾10份,包膜剂5份和复合菌剂7份(胶质芽孢杆菌4份、丁酸梭菌2份、放线菌1份)。2、所述小麦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尿素,过磷酸钙,磷酸钾,高岭土按所述配比进行预混,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步骤2、将所述草料粉碎,再与所述家畜粪便混合均匀,加入所述复合菌剂在35~38℃下发酵得到发酵料;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发酵料与步骤1所得混合物a混匀,并加入所述包膜剂,混匀后的物料进行调质制粒,然后经过烘干、冷却、筛分,形成复混肥颗粒。实施例4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麦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份:家畜粪便42份,草料38份,高岭土16份,尿素24份,过磷酸钙14份,磷酸钾13份,包膜剂4份和复合菌剂6份(胶质芽孢杆菌3.5份、丁酸梭菌1.5份、放线菌1份)。2、所述小麦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尿素,过磷酸钙,磷酸钾,高岭土按所述配比进行预混,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步骤2、将所述草料粉碎,再与所述家畜粪便混合均匀,加入所述复合菌剂在35~38℃下发酵得到发酵料;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发酵料与步骤1所得混合物a混匀,并加入所述包膜剂,混匀后的物料进行调质制粒,然后经过烘干、冷却、筛分,形成复混肥颗粒。对比例1该对比例的小麦肥料,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小麦肥料的原料包括如下组份:尿素22份,过磷酸钙12份,磷酸钾13份。实验例1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的小麦肥料的小麦产量情况如表1所示。表1组别小麦产量(kg/亩)增产率(%)实施例155141.65实施例252334.45实施例349527.24实施例454238.33对比例1389/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小麦肥料,能提高小麦产量。且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例,增产率达到了41.65%。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