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酸开停车过程中的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1102发布日期:2020-03-06 05:29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酸开停车过程中的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酸系统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制酸开停车过程中的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烟气制酸是将烟气中so2气体转化为so3,然后吸收再利用的一种方式,在正常生产时,含硫烟气进入硫酸生产系统中进行制酸,硫酸生产系统中转化器内催化剂的温度需要控制在催化剂允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低于或高于允许工作温度区间,催化剂将不起作用;干吸系统干燥酸浓需要维持在92.5%以上,吸收酸浓需要维持在97.5%以上,否者,将会造成设备的腐蚀或影响对so3的吸收效果。

因此,⑴、在硫酸生产系统开始接入含硫烟气进行硫酸生产前,需要对硫酸转化器内的催化剂进行升温操作,以使催化剂的温度达到工作温度的要求;⑵、在硫酸生产系统准备检修前,为避免转化系统降低温度后含s气体冷凝,形成冷凝酸腐蚀设备,需要对硫酸转化系统进行恒温吹扫,以吹尽转化系统内的残留so3气体,避免冷凝酸腐蚀设备;同时,还得对催化剂进行降温操作,以确保各设备温度降低至人工可进入的适应温度。在以上开停车及恒温吹扫过程中,继续采用正常的生产配置不仅会产生大量的电能消耗,同时,由于相关设备的能力较大,将会造成干燥塔入口负压过大,造成大量空气及水分被吸入系统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酸开停车过程中的节能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酸开停车过程中的节能系统,包括干燥塔、一吸塔、二吸塔,以及转化系统,其中所述转化系统至少包括两次转化流程;所述一吸塔通过一吸塔上酸管和一吸塔回酸管连接有一吸塔循环槽,所述二吸塔通过二吸塔上酸管和二吸塔回酸管连接有二吸塔循环槽;所述干燥塔的排烟口通过so22主风机与转化系统的一次转化段进口连通;所述转化系统的一次转化段出口与一吸塔进烟口连通;所述一吸塔的排烟口与转化系统的二次转化段进口连通;所述转化系统的二次转化段出口与二吸塔的进烟口连通;所述干燥塔的排烟口和转化系统的一次转化段进口之间还设置有与so2主风机并联设置的节能次风机;所述一吸塔上酸管和二吸塔上酸管之间连通有串酸管,其中所述串酸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一吸塔循环槽和二吸塔循环槽的底部相连通。

优选的,述一吸塔循环槽和二吸塔循环槽底部通过连通管进行连通。

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增设次风机,从而可以在制酸系统开停车及恒温吹扫过程,开启次风机,关闭大功率的so2主风机,即避免了大功率so2主风机的使用,减少了风机电耗,同时避免了风机风量过大,造成干燥塔进口负压过大,而带来过大的空气(含有一定的水分)吸入,从而有利于干燥塔循环酸浓的控制。

2在制酸系统开停车及恒温吹扫过程中,可以仅由一吸塔循环泵同时为一吸塔和二吸塔供酸,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二吸塔循环泵和二吸循环水泵的开启,节约了该两台泵的电能消耗;同时由于外部循环水量的减少,而减少了外部循环水的热带出,达到了减少整个系统的热损失的目的。由于在制酸系统开停车及恒温吹扫过程中,整个系统的热量是靠转化系统的电炉供给,因此,本部位减少了系统的热损失,有利于节约转化升温电炉的电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干燥塔;11、干燥循环槽;2、一吸塔;21、一吸塔上酸管;22一吸塔回酸管;23、一吸塔循环槽;3、二吸塔;31、二吸塔上酸管;32、二吸塔回酸管;33、二吸塔循环槽;4、转化系统;5、so2主风机;6、次风机;7、串酸管;71、控制阀;8、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酸开停车过程中的节能系统,包括干燥塔1、一吸塔2、二吸塔3,以及转化系统4,其中所述转化系统4至少包括两次转化流程;现有的转化系统4中主要包括换热器、转化器、升温电炉,以及热管余热锅炉等。

所述一吸塔2通过一吸塔上酸管21和一吸塔回酸管22连接有一吸塔循环槽23,一般一吸塔上酸管21上设置有一吸塔循环泵(图中未示出),用以驱动酸液在一吸塔2和一吸塔循环槽23之间循环流动。所述二吸塔3通过二吸塔上酸管31和二吸塔回酸管32连接有二吸塔循环槽33,同样在二吸塔上酸管31上设有二吸塔循环泵(图中未示出)。

干燥塔1也连接有干燥循环槽11,所述干燥塔1的排烟口通过so2主风机5与转化系统4的一次转化段进口连通;所述转化系统4的一次转化段出口与一吸塔2进烟口连通;所述一吸塔2的排烟口与转化系统4的二次转化段进口连通;所述转化系统4的二次转化段出口与二吸塔3的进烟口连通。

所述干燥塔1的排烟口和转化系统4的一次转化段进口之间还设有节能次风机6,其中次风机6和主风机5处于并联结构;所述一吸塔上酸管21和二吸塔上酸管31之间连通有串酸管7,其中所述串酸管7上设有控制阀71;所述一吸塔循环槽23和二吸塔循环槽33的底部相连通,其中具体的所述一吸塔循环槽23和二吸塔循环槽33底部通过连通管8进行连通。

实施原理:

当制酸系统处于开停车及恒温吹扫阶段时,关闭主风机5,开启次风机6,并同时停止二吸塔循环泵及对应冷却水循环泵,关闭二吸循环泵出口阀,并开启串酸管7上的控制阀71,如此便可仅由一吸塔2循环泵给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供酸。如此既避免了主风机5(功率较大)的使用,减少了风机电耗,同时避免了风机风量过大,造成干燥塔1进口负压过大,而带来过大的空气(含有一定的水分)吸入,从而有利于干燥塔1循环酸浓的控制。

由于一吸塔循环槽23和二吸塔循环槽33是连通的,所以,一吸塔循环泵可以抽取酸液一方面通过一吸塔上酸管21抽入一吸塔2内进行供酸,另一方面通过串酸管7抽入二吸塔3内进行供酸,最终再由一吸塔2和二吸塔3底部回流进一吸塔循环槽23、二吸塔循环槽33。由此可知,此过程可仅由一吸塔循环泵同时为一吸塔2和二吸塔3供酸,从而可避免二吸塔循环泵和二吸循环水泵的开启,节约了该两台泵的电能消耗;同时由于外部循环水量的减少,而减少了外部循环水的热带出,达到了减少整个系统的热损失的目的。由于在制酸系统开停车及恒温吹扫过程中,整个系统的热量是靠转化系统4的电炉共给,因此,本部位减少了系统的热损失,有利于节约转化升温电炉的电耗。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