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双面电加热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6421发布日期:2020-05-12 18:48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双面电加热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双面电加热玻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液晶屏的低温极限工作温度为-40℃,为了使液晶屏在极端低温的情况下还能正常工作,需要对液晶屏进行加热。对液晶屏加热需要用到电加热玻璃,而在实际情况下,市场上的单面电加热玻璃在低温情况下,不能负荷短时内升温加热或长时保持加热时所需的功率,因此导电玻璃的电极连接部分容易烧毁,导致低温情况下液晶屏不能正常进行工作,同时带来安全隐患,电加热玻璃使用寿命短,消耗成本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极端低温环境下,使液晶屏短时内上升至可工作温度,从而正常显示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的双面电加热玻璃,包括导电玻璃,所述的导电玻璃包括基片玻璃、ito膜,所述ito膜设在基片玻璃的一面上,所述导电玻璃设有ito膜的一面为导电面,所述导电面上设有用于电加热的电极,电极连接输入端,用于给ito膜供电,起到加热作用,所述的导电玻璃设有两块,两块所述导电玻璃之间设有白玻,所述导电玻璃的导电面朝向白玻,两块导热玻璃远离白玻一侧均可设置液晶屏,两块导电玻璃同时开始工作,温度上升快,功率平均,电极不易烧毁,白玻具有良好的绝缘性避免了两个导电玻璃的电极发生碰触发生短路,且白玻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两块导电玻璃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传导损失极低;所述的ito导电玻璃与白玻之间设有光学胶片,用于胶结导电玻璃与白胶,且光学胶与光学零件的光学性能相近,不影响液晶屏的显示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片玻璃为超浮法玻璃,所述基片玻璃设有ito膜的一面为浮法锡面,超浮法玻璃平度好,没有水波纹,且结构紧密、不易破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能适应低温工作,不影响液晶屏的显示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光学胶片为sca耐候光学胶片,sca耐候光学胶片具有优越的透光性、清晰度、粘接性,优越的耐湿耐热耐候性,尤其具有优异的抗震及抗爆性能,极大地改善了触摸屏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及美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电玻璃的导电面上设有消影膜,所述消影膜上设有所述ito膜,所述的消影膜由透明的二氧化硅层和透明的五氧化二铌层构成,所述二氧化硅层设置在导电玻璃远离ito膜的一面,所述五氧化二铌层设置在靠近ito膜一面,用于消弱ito膜在背光源下的线条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电玻璃远离ito膜的一面上设有二氧化硅层,二氧化硅层作为阻挡层,阻止基片玻璃上的钠离子向液晶里扩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电玻璃的导电面上设有透明钝化层,用于保护ito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透明钝化层为透明的二氧化硅层或透明的氮氧化硅层,结构相对稳定,耐磨损、防潮防酸,能有效保护ito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玻璃为高电阻玻璃,高电阻玻璃一般用于静电防护、触控屏幕制作用,适用于触控显示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双面电加热玻璃同时加热,到达液晶屏可用温度所需负荷的功率大大降低,大大提高了加热速度于电极使用寿命,同时两块电加热玻璃之间设有白玻,避免了电极碰触发生短路;1、升温速率快;2、使用寿命长;3、低温环境适应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基片玻璃;2、ito膜;3、电极;4、白玻;5、光学胶片;6、消影膜;7、二氧化硅层;8、透明钝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的双面电加热玻璃,包括导电玻璃,导电玻璃包括基片玻璃1、ito膜2,ito膜2设在基片玻璃1的一面上,基片玻璃1为超浮法玻璃,基片玻璃1设有ito膜2的一面为浮法锡面,导电玻璃设有ito膜2的一面为导电面,导电面上设有用于电加热的电极3,导电玻璃设有两块,两块导电玻璃之间设有白玻4,导电玻璃的导电面朝向白玻4,导电玻璃与白玻4之间设有光学胶片5,光学胶片5为sca耐候光学胶片。

导电玻璃的导电面上设有消影膜6,消影膜6上设有ito膜2,消影膜6由透明的二氧化硅层和透明的五氧化二铌层构成,二氧化硅层设置在导电玻璃远离ito膜2的一面,五氧化二铌层设置在靠近ito膜2一面;导电玻璃远离ito膜2的一面上设有二氧化硅层7;导电玻璃的导电面上设有透明钝化层8,透明钝化层8为透明的二氧化硅层或透明的氮氧化硅层;导电玻璃为高电阻玻璃。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一块导热玻璃远离白玻4一侧设有液晶屏,在-55℃极端低温工作环境下,输入端通过电极3对导电玻璃进行加热,两块导电玻璃同时进行加热,温度上升快,功率平均,电极3不易烧毁,白玻4具有良好的绝缘性避免了两个导电玻璃的电极3发生碰触发生短路,且白玻4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两块导电玻璃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传导损失极低,在一分钟以内将液晶屏的温度上升至-20℃以上,从而正常显示工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的双面电加热玻璃,包括导电玻璃,所述的导电玻璃包括基片玻璃(1)、ito膜(2),所述ito膜(2)设在基片玻璃(1)的一面上,所述导电玻璃设有ito膜(2)的一面为导电面,所述导电面上设有用于电加热的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玻璃设有两块,两块所述导电玻璃之间设有白玻(4),所述导电玻璃的导电面朝向白玻(4),所述的导电玻璃与白玻(4)之间设有光学胶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双面电加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玻璃为超浮法玻璃,所述基片玻璃设有ito膜(2)的一面为浮法锡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双面电加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胶片(5)为sca耐候光学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双面电加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玻璃的导电面上设有消影膜(6),所述消影膜(6)上设有所述ito膜(2),所述的消影膜(6)由透明的二氧化硅层和透明的五氧化二铌层构成,所述二氧化硅层设置在导电玻璃远离ito膜(2)的一面,所述五氧化二铌层设置在靠近ito膜(2)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双面电加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玻璃远离ito膜(2)的一面上设有二氧化硅层(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双面电加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玻璃的导电面上设有透明钝化层(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双面电加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钝化层(8)为透明的二氧化硅层或透明的氮氧化硅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双面电加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玻璃为高电阻玻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双面电加热玻璃,包括导电玻璃,所述的导电玻璃包括基片玻璃、ITO膜,所述ITO膜设在基片玻璃的一面上,所述导电玻璃设有ITO膜的一面为导电面,所述导电面上设有用于电加热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TO导电玻璃设有两个,两个所述ITO导电玻璃之间设有白玻,所述ITO导电玻璃的导电面朝向白玻,所述的ITO导电玻璃与白玻之间设有光学胶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常规单面电加热玻璃因为单面功率过大,电极连接部分容易烧毁的弊端。

技术研发人员:杨黔刚;訚秀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信协德(天津)玻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7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