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壁维护结构及玻璃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2605发布日期:2020-07-17 15:4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池壁维护结构及玻璃窑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造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池壁维护结构及应用该池壁维护结构对池壁进行维护的玻璃窑炉。
背景技术
:玻璃窑炉是应用于玻璃制造领域的热工装置。随着玻璃窑炉使用时间的延长,用于构成玻璃窑炉的池壁的池壁原砖将在玻璃相析出及玻璃液对流的侵蚀作用下逐渐变薄,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对玻璃窑炉的使用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会造成恶性事故,危及安全。传统地,多通过在池壁原砖的外周侧贴补电容砖的方式,以增加池壁的厚度,从而可相应延长池壁的使用寿命,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其侵蚀深度将不断地向砖体下侧延伸变化,导致所需贴补的电容砖的高度将越来越大,致使池壁的维护难度增加且维护成本提高,且还存在较大的玻璃液渗漏风险。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池壁维护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池壁的维护难度增加、维护成本提高,且存在较大的玻璃液渗漏风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池壁维护结构,用于对池壁进行维护,包括:贴补防护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贴补砖,所述贴补砖用于与所述池壁的外壁贴合,且至少于贴合区域的周沿与所述池壁密封贴合;冷却防护水包,设于所述贴补防护组件的下侧,且所述冷却防护水包的内表面与所述池壁的外壁贴合设置,所述冷却防护水包具有用于供冷却水流入的进水接口以及用于供所述冷却水流出的出水接口,所述冷却防护水包能够用于降低所述池壁的温度。进一步地,所述池壁维护结构还包括:贴补冷却组件,用于降低所述贴补防护组件的温度,所述贴补冷却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贴补砖背离所述池壁的一侧的冷却风嘴,以及用于控制各所述冷却风嘴启动并产生朝向所述贴补砖的冷却风的冷却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池壁维护结构还包括:防护固定组件,包括环设于所述贴补防护组件外侧的铁篦子、至少一个用于抵持固定所述铁篦子和所述贴补防护组件的贴补固定件、至少一个用于抵持固定所述冷却防护水包的水包固定件,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支撑所述贴补固定件和所述水包固定件的防护支撑件,所述贴补固定件抵持于所述铁篦子背离所述贴补防护组件的一侧,所述水包固定件抵持于所述冷却防护水包背离所述池壁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贴补固定件包括从所述防护支撑件的一侧穿至所述防护支撑件的另一侧的贴补固定本体、连接于所述贴补固定本体的一端且用于抵持所述铁篦子的篦子抵持压块,以及用于调节所述篦子抵持压块与所述铁篦子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的贴合调节螺母。进一步地,所述水包固定件包括从所述防护支撑件的一侧穿至所述防护支撑件的另一侧的水包固定本体和与所述水包固定本体连接的水包调节螺母,所述水包调节螺母能够用于调节所述水包固定本体的端侧与所述冷却防护水包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池壁维护结构还包括:水包支撑构件,设于所述冷却防护水包的下侧,且用于对所述冷却防护水包进行支撑。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防护水包的截面形状呈矩形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接口和所述出水接口均设于所述冷却防护水包背离所述池壁的一侧,所述冷却防护水包内还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冷却水的流向的冷却引导管,所述冷却引导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接口相通设置,所述冷却引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接口相通设置,所述冷却引导管呈波浪形或城墙形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贴补砖为电熔锆刚玉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窑炉,包括池壁,还包括所述的池壁维护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池壁维护结构通过将贴补防护组件贴补于池壁的外侧,以对厚度变薄的池壁区域进行加厚处理,从而可在原池壁被完全侵蚀的情况下通过贴补防护组件防止原存储于池壁内的玻璃液渗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池壁的使用寿命;还通过冷却防护水包对池壁的下侧进行水冷处理,以降低池壁的下侧区域被侵蚀的速度,即减缓侵蚀深度向池壁下侧延伸变化的趋势,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池壁的使用寿命,且在原池壁被完全侵蚀的情况下,冷却防护水包还可用于对原存储于池壁内的玻璃液进行封堵以防止其渗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池壁维护结构可在避免维护成本大幅提高的基础上,对池壁进行全面、有效的维护,其不仅能够延长池壁的使用寿命,还能够降低池壁的维护难度和玻璃液渗漏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池壁维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提供的池壁维护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提供的防护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防护水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却防护水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贴补防护组件110贴补砖200贴补冷却组件210冷却风嘴300冷却防护水包310进水接口320出水接口330冷却引导管400防护固定组件410铁篦子420贴补固定件421贴补固定本体422篦子抵持压块423贴合调节螺母430水包固定件431水包固定本体432水包调节螺母440防护支撑件500水包支撑构件100’池壁200’玻璃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1-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池壁维护结构,用于对池壁100’进行维护,池壁维护结构包括贴补防护组件100和冷却防护水包30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池壁100’内存储有用于制造玻璃的玻璃液200’,玻璃液200’存在玻璃相析出现象,且由于温度因素和其流动速度,玻璃液200’将在池壁100’内形成对流,池壁100’将在玻璃相析出和玻璃液200’对流的作用下逐渐被侵蚀变薄,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池壁维护结构能够用于对池壁100’进行维护。其中,贴补防护组件100包括至少一个贴补砖110,贴补砖110用于与池壁100’的外壁贴合,且至少于贴合区域的周沿与池壁100’密封贴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贴补防护组件100贴补于池壁100’的外侧,可在池壁100’外侧形成一层防护层,该防护层能够用于在贴合区域的池壁100’被玻璃液200’完全侵蚀时作为新池壁100’对玻璃液200’进行封堵和存储,从而可避免玻璃液200’渗漏,虽然在贴合区域的池壁100’被玻璃液200’完全侵蚀后玻璃液200’会继续对贴补防护组件100进行侵蚀,但基于贴补防护组件100的设置,仍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池壁100’的使用寿命。补充说明的是,应将贴补防护组件100的上侧面高于池壁100’内所存储的玻璃液200’的液位线设置,其原因在于,在玻璃液200’的液位线至以下300mm处,易形成气、液、固三相界面,且由于玻璃液200’黏度小、流速快,易导致该处的池壁100’的侵蚀情况最为严重,因而,需将贴补防护组件100的上侧面高于池壁100’内所存储的玻璃液200’的液位线设置,以对该处的池壁100’进行有效的防护。优选地,本实施例将贴补防护组件100的上侧面与池壁100’的上侧面平齐设置,以提高贴补防护组件100的贴补便利性,且便于保障其加工精度。冷却防护水包300设于贴补防护组件100的下侧,且冷却防护水包300的内表面与池壁100’的外壁贴合设置,冷却防护水包300具有用于供冷却水流入的进水接口310以及用于供冷却水流出的出水接口320,冷却防护水包300能够用于降低池壁100’的温度。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水经进水接口310流入冷却防护水包300内,并经出水接口320流出冷却防护水包300,在冷却水从进水接口310留至出水接口320的过程中,冷却水将带走池壁100’的温度。即通过设于贴补防护组件100下侧的冷却防护水包300可对池壁100’的下侧进行水冷处理,以降低池壁100’的内部温度,从而降低池壁100’的下侧区域被侵蚀的速度,即减缓侵蚀深度向池壁100’下侧延伸变化的趋势,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池壁100’的使用寿命。且在原池壁100’被完全侵蚀后,冷却防护水包300还能够用于对原存储于池壁100’内的玻璃液200’进行封堵以防止其渗漏。补充说明的是,可于出水接口320和/或进水接口310处设置用于检测冷却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还可于进水接口310处设置用于控制冷却水进入流量的流量控制器,以利于操作人员根据冷却水的温度变化对冷却水的流量等参数进行调控,从而可提高冷却防护水包300对池壁100’的水冷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池壁维护结构通过将贴补防护组件100贴补于池壁100’的外侧,以对厚度变薄的池壁100’区域进行加厚处理,从而可在原池壁100’被完全侵蚀的情况下通过贴补防护组件100防止原存储于池壁100’内的玻璃液200’渗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池壁100’的使用寿命;还通过冷却防护水包300对池壁100’的下侧进行水冷处理,以降低池壁100’的下侧区域被侵蚀的速度,即减缓侵蚀深度向池壁100’下侧延伸变化的趋势,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池壁100’的使用寿命,且在原池壁100’被完全侵蚀的情况下,冷却防护水包300还可用于对原存储于池壁100’内的玻璃液200’进行封堵以防止其渗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池壁维护结构可在避免维护成本大幅提高的基础上,对池壁100’进行全面、有效的维护,其不仅能够延长池壁100’的使用寿命,还能够降低池壁100’的维护难度和玻璃液200’渗漏的风险。请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池壁维护结构还包括贴补冷却组件200,贴补冷却组件200用于降低贴补防护组件100的温度,贴补冷却组件200包括至少一个设于贴补砖110背离池壁100’的一侧的冷却风嘴210以及用于控制各冷却风嘴210启动并产生朝向贴补砖110的冷却风的冷却控制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冷却控制器控制冷却风嘴210启动,以产生对准贴补防护组件100鼓吹的冷却风,可使贴补防护组件100的内部温度降低,通过热传递可间接使池壁100’的内部温度降低,从而可延缓玻璃液200’对池壁100’和贴补砖110的侵蚀,从而可进一步延长池壁100’的使用寿命。补充说明的是,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对冷却风嘴210的设置位置和冷却风的强度进行规划设置,否则将对冷却风嘴210的冷却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冷却风嘴210的吹风位置不合理、吹风量过小或吹风强度较弱,将不能充分发挥冷却风对池壁100’的冷却作用,甚至可能导致玻璃液200’对池壁100’和贴补砖110的侵蚀加快,或导致池壁100’因急冷急热出现炸裂现象。优选地,本实施例将冷却风嘴210与玻璃液200’的液位线以下100mm处对位设置。本实施例通过贴补冷却组件200对贴补防护组件100进行风冷处理,以降低贴补防护组件100的温度,并相应降低了原池壁100’的温度,从而可相应减缓池壁100’和贴补防护组件100被侵蚀的速度,即进一步延长了池壁100’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池壁维护结构还包括防护固定组件400,防护固定组件400包括环设于贴补防护组件100外侧的铁篦子410、至少一个用于抵持固定铁篦子410和贴补防护组件100的贴补固定件420、至少一个用于抵持固定冷却防护水包300的水包固定件430,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支撑贴补固定件420和水包固定件430的防护支撑件440,贴补固定件420抵持于铁篦子410背离贴补防护组件100的一侧,水包固定件430抵持于冷却防护水包300背离池壁100’的一侧。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防护固定组件400的设置,可使贴补防护组件100和冷却防护水包300牢固、紧贴于池壁100’的外侧从而可增强贴补防护组件100和冷却防护水包300对池壁100’的维护效果。其中,环设于贴补防护组件100外侧的铁篦子410能够用于对贴补防护组件100内的各贴补砖110进行限位,以保障各贴补砖110的上部和下部的平齐度,避免其出现翘起、弯曲、偏移现象。贴补固定件420能够用于抵持铁篦子410和贴补防护组件100,以使铁篦子410、贴补防护组件100和池壁100’依次紧贴,从而可保障贴补防护组件100对池壁100’的维护效果。水包固定件430能够用于抵持冷却防护水包300以使冷却防护水包300和池壁100’紧贴,从而可保障冷却防护水包300对池壁100’的维护效果。防护支撑件440能够用于支撑贴补固定件420和水包固定件430,以使贴补固定件420和水包固定件430于上下方向上相对位置固定。优选地,基于贴补防护组件100和冷却防护水包300的位置关系,贴补固定件420和水包固定件430上下间隔设置。请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贴补固定件420包括从防护支撑件440的一侧穿至防护支撑件440的另一侧的贴补固定本体421、连接于贴补固定本体421的一端且用于抵持铁篦子410的篦子抵持压块422,以及用于调节篦子抵持压块422与铁篦子410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的贴合调节螺母42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防护支撑件440上开设有贯通设置的贴补固定孔,贴补固定本体421从贴补固定孔的一侧穿过,基于此设置,可通过防护支撑件440对贴补固定本体421进行支撑。而通过连接于贴补固定本体421靠近铁篦子410一端的篦子抵持压块422,可增大贴补固定件420对铁篦子410和贴补防护组件100的抵持作用面积,从而利于保障贴补固定件420对铁篦子410和贴补防护组件100的抵持效果。通过贴合调节螺母423可调节位于防护支撑件440两侧的贴补固定本体421的长度比,即能够调节篦子抵持压块422靠近或远离铁篦子410,从而利于提高铁篦子410和贴补防护组件100的安装和拆卸的便利性,并利于保障篦子抵持压块422对铁篦子410和贴补防护组件100的抵持效果。请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水包固定件430包括从防护支撑件440的一侧穿至防护支撑件440的另一侧的水包固定本体431和与水包固定本体431连接的水包调节螺母432,水包调节螺母432能够用于调节水包固定本体431的端侧与冷却防护水包300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防护支撑件440上开设有贯通设置的水包固定孔,水包固定本体431从水包固定孔的一侧穿过,基于此设置,可通过防护支撑件440对水包固定本体431进行支撑。通过水包调节螺母432可调节位于防护支撑件440两侧的水包固定本体431的长度比,即能够调节水包固定本体431的端侧靠近或远离冷却防护水包300,从而利于提高冷却防护水包300的安装和拆卸的便利性,并利于保障水包固定本体431的端侧对冷却防护水包300的抵持效果。请参阅图1-2,在本实施例中,池壁维护结构还包括水包支撑构件500,水包支撑构件500设于冷却防护水包300的下侧,且用于对冷却防护水包300进行支撑。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于冷却防护水包300的下侧的水包支撑构件500,能够对冷却防护水包300形成直接、有力的支撑作用,从而可对贴补防护组件100形成间接、有效的支撑效果,从而可进一步保障池壁维护结构对池壁100’的维护效果。请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冷却防护水包300的截面形状呈矩形设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将冷却防护水包300的截面形状呈矩形设置,有利于保障冷却防护水包300与池壁100’外壁的表面贴合度,即保障了冷却防护水包300和池壁100’外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利于保障冷却防护水包300对池壁100’外壁的冷却效果,以及对池壁100’内的玻璃液200’的封堵效果。请参阅图1、4-5,在本实施例中,进水接口310和出水接口320均设于冷却防护水包300背离池壁100’的一侧,冷却防护水包300内还设有用于引导冷却水的流向的冷却引导管330,冷却引导管330的一端与进水接口310相通设置,冷却引导管330的另一端与出水接口320相通设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水经进水接口310进入冷却引导管330内,并经冷却引导管330留至出水接口320处,冷却水在冷却引导管330内流动的过程中将带走池壁100’上的温度。因而,通过冷却引导管330的设置,不仅可引导冷却水的流向,还可保障单位面积水与池壁100’的平均接触时长,从而可保障冷却防护水包300对池壁100’外壁的冷却效果。优选地,冷却引导管330呈波浪形或城墙形设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将冷却引导管330呈城墙形设置;或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将冷却引导管330呈波浪形设置。基于上述两种结构设置,都可延长冷却引导管330的总长度,以增加冷却水与池壁100’外壁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长,从而可提高冷却水对池壁100’外壁的冷却效果,以充分发挥冷却水的效果。请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贴补砖110为电熔锆刚玉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电熔锆刚玉砖作为贴补砖110以对池壁100’进行贴补,电熔锆刚玉砖具有较好的耐玻璃液200’侵蚀性能,能够进一步延长池壁100’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池壁维护结构通过将贴补防护组件100贴补于池壁100’的外侧,以对厚度变薄的池壁100’区域进行加厚处理,从而可在原池壁100’被完全侵蚀的情况下通过贴补防护组件100防止原存储于池壁100’内的玻璃液200’渗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池壁100’的使用寿命;还通过冷却防护水包300对池壁100’的下侧进行水冷处理,以降低池壁100’的下侧区域被侵蚀的速度,即减缓侵蚀深度向池壁100’下侧延伸变化的趋势,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池壁100’的使用寿命,且在原池壁100’被完全侵蚀的情况下,冷却防护水包300还可用于对原存储于池壁100’内的玻璃液200’进行封堵以防止其渗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池壁维护结构可在避免维护成本大幅提高的基础上,对池壁100’进行全面、有效的维护,其不仅能够延长池壁100’的使用寿命,还能够降低池壁100’的维护难度和玻璃液200’渗漏的风险。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玻璃窑炉,包括池壁100’和池壁维护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