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蚯蚓粪有机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29441发布日期:2021-01-12 10:44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蚯蚓粪有机肥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蚯蚓粪有机肥。



背景技术:

在人类未来到地球之前,蚯蚓已耕耘了地球亿万年。自然界的各种有机废弃物经发酵后,在蚯蚓消化系统蛋白酶、脂肪酶、纤维酶和淀粉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转化成为自身或易于其他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经排泄后成为蚯蚓粪。因此,蚯蚓粪从本质上讲是大自然的产物,真正能全面地满足植物生长的各种需求和营养成分,对植物有难以置信的神奇肥效。蚯蚓粪在任何浓度下,即使是非常娇贵的种子或者是花坛植物都不会因过量而受到灼伤,当你使用了这种无异味,对人畜和植物无灼伤的自然物质时,你会再一次感叹自然界神奇的力量。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除了蚯蚓粪粒之外没有沃土"。石力同志于1981年5月5日在北京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称蚯蚓粪为"有机肥之王(肥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蚯蚓粪有机肥,其特点是在获得有效蚯蚓粪有机肥的同时,兼顾污泥处理,通过蚯蚓生物处理,将污泥等一般固体废弃物转化为符合园林、绿化使用的基质,符合规划中减量化和资源化相关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蚯蚓粪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数包括以下部分45-75份蚯蚓粪、25-40份畜禽粪、20-35份秸秆发酵料、1-3份发酵剂和骨粉3-5份。

所述蚯蚓粪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质量计数选取污泥35000-38000份、秸秆1200-1800份、牛粪4000-6000份和菌剂、除臭剂2-3份;

s2:将上述材料进行混合铺床:污泥由污水处理厂负责安排密闭专运车辆运输到厂,到厂后直接使用专用上料车将污泥、牛粪、秸秆、微生物菌剂和除臭剂分层次均匀平铺到大棚处理区,使用人工或翻抛机使原料充分混合,不在棚外单独设置机械混料和存储环节;污泥床宽度2m,厚度15cm;污泥在短时间内完成铺床,厂区不进行存放;

s3:投种生物处理:将蚯蚓投入污泥床表面,其中蚯蚓的质量计数为20-25份;

s4:翻抛、补料:污泥床定期翻抛,将污泥床底部的污泥翻到表层,既可以起到均衡湿度的作用,还能避免底部污泥埋深较深无法充分经过蚯蚓采食、处理的情况,蚯蚓采食生产过程将污泥转变为蚯蚓粪,因此需要定期补充污泥和添加剂,蚯蚓不需要补充,此过程根据蚯蚓采食处理情况,补充污泥;

s5:清床、分离:经过多次翻抛和生物处理,污泥床污泥得到充分处理,且处理完的蚯蚓粪厚度达到清床的条件时,使用蚯蚓提取机将蚯蚓成体从蚯蚓粪中提取出来;蚯蚓粪一年提取存放2次,春季一次,秋季一次。

作为优化,所述污泥中含水率不大于80%。

作为优化,所述污泥的补充周期为一周到一个月,每次上料厚度为5~10cm。

作为优化,所述微生物菌剂包含光合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

作为优化,所述牛粪中含有机质14.5%,氮0.3-0.45%,磷0.15-0.25%,钾0.1-0.15%,其含水量为55%-65%。

作为优化,所述秸秆含水量小于25%。

作为优化,所述蚯蚓为大平二号蚯蚓。

作为优化,所述蚯蚓粪含水量小于40%。

作为优化,所述牛粪使用附近养殖场发酵发酵7-12天后的牛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对污水处理厂污泥、畜禽粪便和秸秆等通过蚯蚓进行生物处理,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符合园林、绿化使用的基质,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置的环保技术,符合当前发展需求。同时在对污泥处理的同时,不仅可以获得蚯蚓粪还可以获得蚯蚓的成苗。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制造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蚯蚓粪有机肥,按质量计数包括以下部分45份蚯蚓粪、25份畜禽粪、20份秸秆发酵料、1份发酵剂和骨粉3份。

其中蚯蚓粪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质量计数选取污泥35000份、秸秆1200份、牛粪4000份和菌剂、除臭剂2份;

s2:将上述材料进行混合铺床:污泥由污水处理厂负责安排密闭专运车辆运输到厂,到厂后直接使用专用上料车将污泥、牛粪、秸秆、微生物菌剂和除臭剂分层次均匀平铺到大棚处理区,使用人工或翻抛机使原料充分混合,不在棚外单独设置机械混料和存储环节;污泥床宽度2m,厚度15cm;污泥在短时间内完成铺床,厂区不进行存放;

s3:投种生物处理:将蚯蚓投入污泥床表面,其中蚯蚓的质量计数为20份;

s4:翻抛、补料:污泥床定期翻抛,将污泥床底部的污泥翻到表层,既可以起到均衡湿度的作用,还能避免底部污泥埋深较深无法充分经过蚯蚓采食、处理的情况,蚯蚓采食生产过程将污泥转变为蚯蚓粪,因此需要定期补充污泥和添加剂,蚯蚓不需要补充,此过程根据蚯蚓采食处理情况,补充污泥;

s5:清床、分离:经过多次翻抛和生物处理,污泥床污泥得到充分处理,且处理完的蚯蚓粪厚度达到清床的条件时,使用蚯蚓提取机将蚯蚓成体从蚯蚓粪中提取出来;蚯蚓粪一年提取存放2次,春季一次,秋季一次。

实施例2:

一种蚯蚓粪有机肥,按质量计数包括以下部分75份蚯蚓粪、40份畜禽粪、35份秸秆发酵料、3份发酵剂和骨粉5份。

所述蚯蚓粪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质量计数选取污泥38000份、秸秆1800份、牛粪6000份和菌剂、除臭剂3份;

s2:将上述材料进行混合铺床:污泥由污水处理厂负责安排密闭专运车辆运输到厂,到厂后直接使用专用上料车将污泥、牛粪、秸秆、微生物菌剂和除臭剂分层次均匀平铺到大棚处理区,使用人工或翻抛机使原料充分混合,不在棚外单独设置机械混料和存储环节;污泥床宽度2m,厚度15cm;污泥在短时间内完成铺床,厂区不进行存放;

s3:投种生物处理:将蚯蚓投入污泥床表面,其中蚯蚓的质量计数为25份;

s4:翻抛、补料:污泥床定期翻抛,将污泥床底部的污泥翻到表层,既可以起到均衡湿度的作用,还能避免底部污泥埋深较深无法充分经过蚯蚓采食、处理的情况,蚯蚓采食生产过程将污泥转变为蚯蚓粪,因此需要定期补充污泥和添加剂,蚯蚓不需要补充,此过程根据蚯蚓采食处理情况,补充污泥;

s5:清床、分离:经过多次翻抛和生物处理,污泥床污泥得到充分处理,且处理完的蚯蚓粪厚度达到清床的条件时,使用蚯蚓提取机将蚯蚓成体从蚯蚓粪中提取出来;蚯蚓粪一年提取存放2次,春季一次,秋季一次。

实施例3:

一种蚯蚓粪有机肥,按质量计数包括以下部分55份蚯蚓粪、35份畜禽粪、30份秸秆发酵料、2份发酵剂和骨粉4份。

所述蚯蚓粪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质量计数选取污泥36500份、秸秆1500份、牛粪5000份和菌剂、除臭剂2份;

s2:将上述材料进行混合铺床:污泥由污水处理厂负责安排密闭专运车辆运输到厂,到厂后直接使用专用上料车将污泥、牛粪、秸秆、微生物菌剂和除臭剂分层次均匀平铺到大棚处理区,使用人工或翻抛机使原料充分混合,不在棚外单独设置机械混料和存储环节;污泥床宽度2m,厚度15cm;污泥在短时间内完成铺床,厂区不进行存放;

s3:投种生物处理:将蚯蚓投入污泥床表面,其中蚯蚓的质量计数为22份;

s4:翻抛、补料:污泥床定期翻抛,将污泥床底部的污泥翻到表层,既可以起到均衡湿度的作用,还能避免底部污泥埋深较深无法充分经过蚯蚓采食、处理的情况,蚯蚓采食生产过程将污泥转变为蚯蚓粪,因此需要定期补充污泥和添加剂,蚯蚓不需要补充,此过程根据蚯蚓采食处理情况,补充污泥;

s5:清床、分离:经过多次翻抛和生物处理,污泥床污泥得到充分处理,且处理完的蚯蚓粪厚度达到清床的条件时,使用蚯蚓提取机将蚯蚓成体从蚯蚓粪中提取出来;蚯蚓粪一年提取存放2次,春季一次,秋季一次。

按照上述步骤,可以有效获得15000份蚯蚓粪和34份蚯蚓成苗。

详情参见附图1。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中含水率不大于80%。其中污水处理厂污泥,取自肥城市康龙排水有限公司、肥城市康汇水处理有限公司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性质为一般固体废物,主要成分为有机物如氨基酸、腐殖酸、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有机硫化物、挥发性异臭物等,并含有微量的无机砂和汞、铅、铬、镍等重金属。项目污泥处理量约为100t/d,为脱水处理后的污泥,要求进场污泥的含水率不大于80%,污泥泥质必须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gb24188-2009)中标准限值。污泥由污水处理厂负责安排密闭专运车辆运输到厂,考虑到污泥存放对大气环境和地下水环境可能会造成影响,污泥到厂后直接混合后铺床,厂区内不进行存放。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的补充周期为一周到一个月,每次上料厚度为5~10cm。

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菌剂包含光合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微生物菌剂和除臭剂助于改良污泥组分、预防病害、维持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和除臭等。微生物菌剂由多种微生物组成,包含光合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七大类微生物中的10属80种有益微生物,是对粗蛋白、脂肪、纤维素、木质纤维素分解良好的中、高温好养菌剂,能使发酵物快速升温,高效杀灭有害病菌、虫卵等,快速分散发酵物中氮、磷、钾等大分子营养,转化为有利于作物吸收的小分子速效养分,并形成大量的腐殖质和微量元素。项目添加微生物菌剂主要用于分解污泥及牛粪中的有机质,提供高效代谢营养组分,同时具有除异臭和改善环境的功效,硫化氢、氨和臭气浓度的去除和降解效率不低于60%。发酵后的原料具有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活性、遏制土传病害、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功效。除臭剂能有效去除硫化氢和氨气等恶臭气体,除臭剂含有多种分解能力强的菌株,有效抑制腐败菌的腐败分解而转向发酵分解,产生的有机酸类物质能对氮、硫氧化物进行降解(分解)吸收和固定。微生物摄取恶臭污染物中的硫化氢、氨、硫醇类、胺类等物质经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将其分解转化为无臭物质。

进一步的,所述牛粪中含有机质14.5%,氮0.3-0.45%,磷0.15-0.25%,钾0.1-0.15%,其含水量为55%-65%。牛粪作为一种辅料添加入污泥以增加蚯蚓活性,牛粪原料供应不足时可使用其他牲畜粪便替代,牛粪含有机质14.5%,氮0.3-0.45%,磷0.15-0.25%,钾0.1-0.15%,是一种能被种植业作为土壤肥料来源的可利用资源。项目牛粪一般取自附近养殖场发酵7-12天后的牛粪,基本没有臭味,含水率约60%,多余的牛粪存放于原料暂存区,一般存储2-3天用量。项目牛粪使用附近养殖场发酵发酵7-12天后的牛粪,是因为牛粪在发酵过程中氨的挥发量于第四天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在18天左右几乎全部释放;硫化氢挥发量在第一天最高,然后迅速减少,在第13天完全检测不出。牛粪进场时,臭气已经基本消失,与污泥混合铺床后,加入微生物菌剂和除臭剂后,臭气将得到彻底抑制,且项目牛粪使用量和存放量较少,属于辅助用料,恶臭污染物排放量基本可忽略。

进一步的,所述秸秆含水量小于25%。秸秆作为一种辅料主要用于增加透气性,项目直接购入碎料,项目不设置破碎工序,项目附近乡镇均有秸秆收购专业化公司或合作社,从事秸秆收集存储和运输等工作,湖屯镇及周边收运企业完全可以满足供应需求,多余的原料秸秆存放于原料暂存区,一般存储一周左右的用量。秸秆碎料含水率很低,一般小于25%,大棚内湿度和温度不利于秸秆发酵,不会产生发酵废气。

进一步的,所述蚯蚓为大平二号蚯蚓。使用大平二号蚯蚓,该品种由日本引进中国长达三十多年,经过多年的培育和驯化已完全适应中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不会引起生物入侵造成生态破坏。利用蚯蚓胚后发育阶期体长、体重急剧增加的特点快速转化污泥,消耗污泥的同时实现自身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蚯蚓粪含水量小于4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