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玻璃用锡槽悬挂水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0280发布日期:2021-02-18 22:0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生产玻璃用锡槽悬挂水包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玻璃用锡槽悬挂水包。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大量房建带动了玻璃建材的普遍应用。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是目前国内玻璃生产中先进的生产工艺,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中,锡槽冷却水水包车是浮法玻璃生产的专用设备之一,水包安装在锡槽的两侧,通过控制插入锡槽空间的冷却水包数量控制玻璃带的温度,使玻璃带按照工艺曲线降温。
[0003]
目前,水包的高度调节范围较小,且水包的稳定性不好,有的水包只能前后移动,不方便进行上下移动,造成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玻璃用锡槽悬挂水包,以解决目前水包的高度调节范围较小,且水包的稳定性不好的问题,以使水包有较大的调节范围、更好的稳定性。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生产玻璃用锡槽悬挂水包,包括竖梁、横梁导轨和固定架;所述横梁导轨内滑动设置有呈矩形、内部为空腔结构、设有左右侧壁的本体框架,所述本体框架的两外侧壁顶端的角处分别铰接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滑动设置于横梁导轨内;所述本体框架的前后端面的角部均垂直设有中部设有开孔的连接板,两连接板的开孔内套设有加强轴,所述加强轴的两端均与横梁导轨的下端面接触;所述本体框架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呈矩形、用于调节和固定水包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空腔结构。
[0007]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竖梁竖直固定在地面,横梁导轨水平固定设置;所述横梁导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竖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梁的一端,所述斜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竖梁上;所述横梁导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呈l形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竖梁上。
[0008]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水包包括三组冷却组,每组冷却组均包括两个矩形水包管,每组冷却组中相邻的水包管的左端均连通,且水包管右端均设有用于与输水管连接的接口。
[0009]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本体框架前后端面的中部分别设有用于保证本体框架稳定性的加强板。
[0010]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呈矩形的框架,固定设置在框架左右侧壁的升降槽,两端卡设于升降槽内的升降机构,还包括与升降机构配合使用的下压机构;所述框架前端面的上边框上均匀开设有三个竖直的第一螺栓孔,下边框上开设有两个竖直的第二螺栓孔。
[0011]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下压机构包括穿设在第一螺栓孔的下压螺栓,还包括
呈矩形、用于压紧水包的下压块。
[0012]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下压块的上端面固定设有两横向平行设置的限位杆,所述两限位杆之间的距离大于下压螺栓的外径。
[0013]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槽包括两根竖直、平行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升降槽位于框架侧壁底部的角处,用于供升降机构上下移动。
[0014]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三个升降辊、辊轴、底板和用于控制升降辊高度的上压螺栓,所述三个升降辊横向设置且均套设于辊轴上,辊轴的两端卡设于升降槽内;所述底板设置于升降辊的下方,所述底板的两端与辊轴的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竖直的连接杆;所述上压螺栓穿设于第二螺栓孔内,用于调整并固定底板和升降辊的高度。
[0015]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产玻璃用锡槽悬挂水包,可在横梁导轨上前后移动,可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调整水包的高度,并对水包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能保证水包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调节性,增加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包的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辊、辊轴和底板的连接示意图;
[0021]
其中:1、竖梁,11、横梁导轨,12、固定架,13、斜梁,2、本体框架,3、导向轴,4、加强轴,5、连接板,6、水包,61、接口,7、加强板,8、高度调节机构,81、框架,82、升降槽,83、升降机构,831、升降辊,832、辊轴,833、底板,834、上压螺栓,835、连接杆,84、下压机构,841、下压螺栓,842、下压块,85、第一螺栓孔,86、第二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
生产玻璃用锡槽悬挂水包,结合图1至4所示,包括竖梁1、横梁导轨11、斜梁13、固定架12、本体框架2、导向轴3、连接板5、加强轴4、高度调节机构8。
[0024]
竖梁1竖直固定在地面,用于方便整体装置进行固定。横梁导轨11水平固定设置、与竖梁1垂直;横梁导轨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竖梁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梁13的一端,且斜梁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竖梁1上,用于对横梁导轨11进行固定。横梁导轨1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呈l形,固定架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竖梁1上,用于对横梁导轨11的稳定性进行进一步的加强。
[0025]
本体框架2呈矩形且内部为空腔结构,本体框架2设有左右侧壁,且两外侧壁顶端的角处分别铰接有导向轴3,导向轴3滑动设置于横梁导轨11内,用来便于本体框架2在横梁导轨11内滑动。本体框架2前后端面的中部分别设有用于保证本体框架2稳定性的加强板7。
[0026]
本体框架2的前后端面的角部均垂直设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中部均设有开孔,两连接板5的开孔内套设有加强轴4,加强轴4的两端均与横梁导轨11的下端面接触,用于防止本体框架2在横梁导轨11内滑动时前后晃动。
[0027]
本体框架2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呈矩形的高度调节机构8,高度调节机构8为空腔结构,用于调节水包6的高度,并对水包6进行固定。水包6包括三组冷却组,每组冷却组均包括两个矩形水包管,每组冷却组中相邻的水包管的左端均连通,且水包管右端均设有用于与输水管连接的接口61;可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控制冷却水的流通方式。高度调节机构8包括呈矩形的框架81、升降槽82、升降机构83和下压机构84。升降槽82包括两根竖直且平行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框架81的左右侧壁底部的角处,用于供升降机构83上下移动。升降机构83包括三个升降辊831、底板833和用于控制升降辊831高度的上压螺栓834。三个升降辊831横向设置且均套设于辊轴832上,辊轴832的两端卡设于升降槽82内,辊轴832可在升降槽82内上下移动;底板833设置于升降辊831的下方,底板833的两端与辊轴832的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竖直的连接杆835;上压螺栓834穿设于第二螺栓孔86内,用于调整并固定底板833和升降辊831的高度。下压机构84包括穿设在第一螺栓孔85的下压螺栓841,还包括呈矩形、用于压紧水包6的下压块842。下压块842的上端面固定设有两横向平行设置的限位杆,两限位杆之间的距离大于下压螺栓841的外径,确保下压螺栓841的底端能在两限位杆之间,用于防止下压块842和下压螺栓841之间发生偏移。
[0028]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推动本体框架2沿横梁导轨11滑动,将本体框架2移动至靠近锡槽的位置,将水包6穿过高度调节机构8,一端放置在升降辊831上,将水包6的另一端插入锡槽中。根据需要的高度旋转上压螺栓834,上压螺栓834顶起升降机构83的底板833,升降机构83的辊轴832在升降槽82内滑动,将水包6升至合适的位置。在水包6的上端面、下压螺栓841下方的位置放置下压块842,旋转下压螺栓841,紧固水包6、固定水包6的位置。调整并固定好水包6的位置后,将水包管的接口61按照需要均连接输水管,开启水管后即可对锡槽进行降温。
[002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产玻璃用锡槽悬挂水包,可在横梁导轨11上前后移动,通过高度调节机构8调整水包6的高度,并对水包6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能保证水包6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调节性,增加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