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651451发布日期:2021-06-29 20:3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有机肥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禽畜养殖粪便污染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污染问题,同时又能充分实现能源化利用,以禽畜粪便为原料来生产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成为了一种趋势。
3.现有技术的利用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的工艺中不可避免地用到堆肥发酵的方式,而现有的堆肥发酵过程中需要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翻堆处理,尽管这样,发酵的均匀性不易控制,堆肥发酵的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耗时较长,可控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堆肥效率更高、发酵条件可控性强的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向原料禽畜粪便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堆置一定时间后,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在20%以下;2)一次发酵:将混合物料置于罐体中,混合物料在罐体内以由内至外呈多层式布料,每一层分别设置有相互独立的温控装置,向混合物料补水并开启搅拌,控制混合物料的水分在55%

65%,并间歇性开启搅拌,进行一次发酵;3)二次发酵: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在40%

45%,堆置,外覆保温膜,进行二次发酵;4)混肥:将二次发酵后的混合物料与常规微量元素混合,并干燥得到有机肥成品;所述一次发酵所用的罐体包括:设置在罐体内的多个环状的隔板以及搅拌机构,多个隔板与罐体共圆心,且多个隔板的内径依次增大使得靠外的隔板套设在靠内的隔板外侧,多个隔板将罐体内部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环状储料间,分别用于盛放待发酵的混合物料,隔板底部通过一支撑架与罐体内壁相连接,支撑架下方设置有出料口及封堵出料口的挡料板,所述隔板采用不锈钢材质,且隔板的厚度不超过5mm,所述的相互独立的温控装置分别布置在所述储料间内;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连接板以及分别置于储料间内的搅拌部,所述连接板置于隔板上侧使连接板与挡料板及罐体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搅拌部包括置于靠近罐体中心处的储料间的第一搅拌部以及置于其他储料间的第二搅拌部,所有搅拌部的顶部均与连接板的底部固定相连,连接板中部连接有用于驱动连接板绕其中心转动的驱动部。
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补水采用步骤1)中由混合物料分离出的水。
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生石灰的添加量为原料禽畜粪便的3%

5%。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与第一搅拌部及罐体共轴线。
9.进一步的,所述温控装置在各储料间内的温度控制功率由外向内逐层递减。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部包括与连接板固连的第一搅拌轴以及连接在第一搅拌轴上的搅拌刀,搅拌刀的外缘呈一定角度的倾斜上扬。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部采用与连接板固连的的绕罐体轴线阵列排布的多个搅拌杆。
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采用变频电机或锥齿轮驱动结构。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首先采用生石灰对禽畜粪便进行预处理,先降水分、再投入到罐体中补水进行一次发酵,进而再进行后续二次发酵的方法,同时一次发酵采用本发明自制的特殊罐体结构,通过设置的隔板结构将罐体分隔为多个相互独立的环状储料间,分别用于盛放待发酵的混合物料,将待发酵的混合物料经上方倒入罐体内,即进入各储料间,按照预设含水量补水后加盖连接板及其附带的搅拌机构,此时连接板下方罐体内形成密闭空间,适合微生物发酵,搅拌机构间歇性实施搅拌动作,有利于罐体内发酵过程中物料的均匀性;采用这种隔板隔开的结构进行多层多室发酵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物料的均匀性,避免外轻内重的发酵现场,另一方面利用堆肥发酵内部产生热量,能够节约能源,最重要的是,通过该自制装置和工艺方法的结合,相比现有技术人工堆肥发酵,自动化程度高、堆肥效率更高,而且发酵条件更加的可控化。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罐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罐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连接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隔板,3.储料间,4.支撑架,5.挡料板,6.连接板,7.第一搅拌部,71.搅拌轴,72.搅拌刀,8.第二搅拌部,9.驱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16.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向原料禽畜粪便中加入原料禽畜粪便量的3%的生石灰,堆置2h后,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在20%以下;2)一次发酵:将混合物料置于罐体中,混合物料在罐体内以由内至外呈多层式布料,每一层分别设置有相互独立的温控装置,向混合物料补水并开启搅拌,其中所用补水采用步骤1)中由混合物料分离出的水,控制混合物料的水分在55%

65%,并间歇性开启搅拌,进行一次发酵;3)二次发酵: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在40%

45%,堆置,外覆保温膜,进行二次发酵;4)混肥:将二次发酵后的混合物料与常规微量元素混合,并干燥得到有机肥成品。
17.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向原料禽畜粪便中加入原料禽畜粪便量的4%的生石灰,堆置3h后,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在20%以下;2)一次发酵:将混合物料置于罐体中,混合物料在罐体内以由内至外呈多层式布料,每一层分别设置有相互独立的温控装置,向混合物料补水并开启搅拌,其中所用补水采用步骤1)中由混合物料分离出的水,控制混合物料的水分在55%

65%,并间歇性开启搅拌,进行一次发酵;3)二次发酵: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在40%

45%,堆置,外覆保温膜,进行二次发酵;4)混肥:将二次发酵后的混合物料与常规微量元素混合,并干燥得到有机肥成品。
18.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处理:向原料禽畜粪便中加入原料禽畜粪便量的5%的生石灰,堆置2.5h后,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在20%以下;2)一次发酵:将混合物料置于罐体中,混合物料在罐体内以由内至外呈多层式布料,每一层分别设置有相互独立的温控装置,向混合物料补水并开启搅拌,其中所用补水采用步骤1)中由混合物料分离出的水,控制混合物料的水分在55%

65%,并间歇性开启搅拌,进行一次发酵;3)二次发酵: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在40%

45%,堆置,外覆保温膜,进行二次发酵;4)混肥:将二次发酵后的混合物料与常规微量元素混合,并干燥得到有机肥成品。
19.上述实施例中所用的罐体如图1

图3所示,其包括:设置在罐体1内的多个环状的隔板2以及搅拌机构,多个隔板2与罐体1共圆心,且多个隔板2的内径依次增大使得靠外的隔板2套设在靠内的隔板2外侧,多个隔板2将罐体1内部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环状储料间3,分别用于盛放待发酵的混合物料,隔板2底部通过一支撑架4与罐体1内壁相连接,支撑架4下方设置有出料口及封堵出料口的挡料板5,所述隔板2采用不锈钢材质,且隔板2的厚度不超过5mm,所述的相互独立的温控装置分别布置在所述储料间3内;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连接板6以及分别置于储料间3内的搅拌部,所述连接板6置于隔板2上侧使连接板6与挡料板5及罐体1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保证堆肥的环境,所述搅拌部包括置于靠近罐体1中心处的储料间3的第一搅拌部7以及置于其他储料间3的第二搅拌部8,所有搅拌部的顶部均与连接板6的底部固定相连,连接板6中部连接有用于驱动连接板6绕其中心转动的驱动部9。
20.更具体地,所述连接板6与第一搅拌部7及罐体1共轴线,保证连接板转动的时候各搅拌部在各储料间内的转动搅拌。
21.所述温控装置在各储料间3内的温度控制功率由外向内逐层递减,这是由于堆肥过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尤其是位于芯部的储料间受周围储料间产热影响,其温度较高,因此可以通过这种不同温控功率来充分利用堆肥产热,节约能源。
22.所述第一搅拌部7包括与连接板6固连的搅拌轴71以及连接在搅拌轴71上的搅拌刀72,搅拌刀72的外缘呈一定角度的倾斜上扬,如此设置能够在搅拌的时候产生物料上扬的效果,增加物料混合的均匀性,促进发酵。
23.所述第二搅拌部8采用与连接板6固连的的绕罐体1轴线阵列排布的多个搅拌杆,每个相应的储料间内放置6个搅拌杆,并呈圆形阵列分布。
24.所述驱动部9采用变频电机,另外还可以采用锥齿轮驱动结构,只要是能够驱动连接板转动的驱动方式均可,此处不再赘述。
25.本发明首先采用生石灰对禽畜粪便进行预处理,先降水分、再投入到罐体中补水进行一次发酵,进而再进行后续二次发酵的方法,同时一次发酵采用本发明自制的特殊罐体结构,通过设置的隔板结构将罐体分隔为多个相互独立的环状储料间,分别用于盛放待发酵的混合物料,将待发酵的混合物料经上方倒入罐体内,即进入各储料间,按照预设含水量补水后加盖连接板及其附带的搅拌机构,此时连接板下方罐体内形成密闭空间,适合微生物发酵,搅拌机构间歇性实施搅拌动作,有利于罐体内发酵过程中物料的均匀性;采用这种隔板隔开的结构进行多层多室发酵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物料的均匀性,避免外轻内重的发酵现场,另一方面利用堆肥发酵内部产生热量,能够节约能源,最重要的是,通过该自制装置和工艺方法的结合,实现堆肥效率高、发酵条件可控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