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及低温环境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65367发布日期:2023-08-29 18: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空隙沥青混合料100份、钢渣粉3-7份以及植物基相变材料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渣粉由钢渣研磨而成,粒径小于0.15mm,比热容为1200~1500j/(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基相变材料是由打碎的植物废料萃取而成的蜡状或油状物料,主要成分为高碳脂肪烷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基相变材料的熔融峰值温度为70~90℃,潜热为200~250kj/kg,比热容为1500~2000j/(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基相变材料用量的确定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工艺中将下承层表面温度提高至60℃所需的热量q=c×ρ×v×(60-t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的速度设定为v,功率为p,二者需满足的关系:p/v=q/l;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比热容为1100~1300j/(kg×℃),毛体积密度ρ为2.1×103kg/m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提供了一种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包括大空隙沥青混合料100份、钢渣粉3‑7份以及植物基相变材料4‑6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低温环境下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储热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及低温环境施工方法,其相比常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添加了高比热容的钢渣粉,以及自动储热放热的植物基相变材料,在混合料制备过程中储存了大量的热量,在后续摊铺过程中热量逐渐释放。同时结合加热机预热和篷布覆盖保温,显著提高了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保障了施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亮,刘江,李学友,李俊,武昊,肖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