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废酸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5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钛白废酸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钛白废酸的混合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料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在磷化工所使用时的废酸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着废酸的产生,传统工艺中不能对废酸形成有效的回收利用和加工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硫酸-磷酸盐-钛白粉”工艺可以实现对废酸的有效处理,但目前“硫酸-磷酸盐-钛白粉”联产的技术在生产上应用还很少, 公开号为CN1376635A “一种钛白粉副产废硫酸用于湿法磷酸的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副产硫酸用于生产湿法磷酸的生产方法,在该专利公开的专利中,稀硫酸与高温热气体逆流接触进行瞬间蒸发浓缩,在稀酸中含有的杂质化合物随温度和酸浓度的升高而沉淀析出,解决了硫酸法钛白粉副产废酸的出路问题,保证了钛白粉的产品质量;将废硫酸作为磷酸生产的原料,资源用对地方,变废为宝,降低硫酸法钛白粉的生产成本,又降低了湿法磷酸的原料生产成本,对环境保护作用有积极作用。但该发明专利只是提供了钛白废酸可以使用在磷酸盐生产上的理论依据,还没有就废酸怎样具体使用提供具体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废酸的混合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能、混合效果好、体积小、成本低、不容易堵塞管道,操作维护方便,易于推广。[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废酸的混合装置,包括磷矿萃取槽,其特征在于混料管设于所述萃取槽上端,并与其连通,混料管内设有带分流孔的孔板,在混料管上设有三个进料管,包括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0006]第一进料管设于混料管上端,第二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设于混料管侧壁,且第三进料管高于第二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混料管的夹角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0°,第三进料管和混料管的夹角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60°。[0007]所述孔板的大小为Φ20-50ι πι。[0008]所述混料管、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均为主要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管道。[000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能、混合效果好、体积小、成本低、不容易堵塞管道,操作维护方便,易于推广。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废酸的混合装置,包括磷矿萃取槽6,混料管4设于所述萃取槽6上端,并与其连通,混料管4内设有带分流孔的孔板 5,在混料管4上设有三个进料管,包括第一进料管1、第二进料管2和第三进料管3。第一进料管I设于混料管4上端,第二进料管2和第三进料管3设于混料管4侧壁,且第三进料管3略高于第二进料管2 ;第二进料管2和混料管4的夹角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0°, 第三进料管3和混料管4的夹角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60°。所述孔板5的大小为 Φ20-50πιπι。所述混料管4和第一进料管1、第二进料管2、第三进料管3均为主要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管道。[0012]在具体工业生产中,混料管4上有三个进料管,分别为第一进料管1、第二进料管2、第三进料管3,其中第一进料管I是垂直进料,第二进料管2和混合器的夹角大于等于 15°小于等于30° ;第三进料管3和混合器的夹角大于等于45°小于等于60°,第三进料管3在第二进料管2的上面;混料管4内有若干个分流孔的孔板5,孔板大小Φ20-50πιπι。这种新型钛白废酸的混合装置,第一进料管I中的98%硫酸先和第三进料管3中的稀磷酸混合,得到70-95%的硫酸混合液,再和第三进料管3中55%的硫酸混合,得到60-80%的硫酸。 通过分孔板控制第一进料管I和第三进料管3的混合酸进入和第二进料管2混合的量,控制反应酸的结晶量不致堵塞管道,最后经混料管下端排出。这种新型钛白废酸的混合装置的混料管和所有进料管的材料主要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00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能、混合效果好、体积小、成本低、不容易堵塞管道,操作维护方便,易于推广。[001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ー种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废酸的混合装置,包括磷矿萃取槽(6),其特征在于混料管(4)设于所述萃取槽(6)上端,并与其连通,混料管(4)内设有带分流孔的孔板(5),在混料管(4)上设有三个进料管,包括第一进料管(I)、第二进料管(2 )和第三进料管(3 )。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料管(I)设于混料管(4)上端,第二进料管(2)和第三进料管(3)设于混料管(4)侧壁,且第三进料管(3)高于第二进料管(2);第二进料管(2)和混料管(4)的夹角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0°,第三进料管(3)和混料管(4)的夹角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60°。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5)的大小为a>20-50mm。
4.根据权利要求
1 3中任一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管(4)和第一进料管(I)、第二进料管(2)和第三进料管(3)均为主要由聚四氟こ烯材料制成的管道。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废酸的混合装置,包括磷矿萃取槽,其特征在于混料管设于所述萃取槽上端,并与其连通,混料管内设有带分流孔的孔板,在混料管上设有三个进料管,包括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第一进料管设于混料管上端,第二进料管和第三进料管设于混料管侧壁,且第三进料管略高于第二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混料管的夹角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0°,第三进料管和混料管的夹角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60°。孔板的大小为Ф20-50mm。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能、混合效果好、体积小、成本低、不容易堵塞管道,操作维护方便,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C01B25/222GKCN202864926SQ201220136293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发明者蔡平雄, 文军, 向书刚, 曾小林, 廖延武 申请人: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