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专用缓释肥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22356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一肥料层、第一包膜层、第二肥料层、第二包膜层、第三肥料层和第三包膜层,
[0041]所述第一肥料层为重量份数比为30: 30: 20: 20: 5的猪粪、牛粪、鱼杂\蟹壳和微生物发酵剂的发酵产物;所述微生物发酵剂为重量份数为5: 2:1的EM生物菌、解磷菌和固氮菌;
[0042]所述第一包膜层为重量份数比为1: 3的膨润土和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
[0043]所述第二肥料层为重量份数比为40: 30: 10: 15: 20: 30: 5的糖滤泥、糖蜜、木肩、秸杆、中药药液、酵母废液和发酵菌剂的发酵产物;所述发酵菌剂为重量份数比为5: 4: 4:1的酵母菌、纤维素分解菌、放线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混合菌种;
[0044]所述第二包膜层为重量份数比为1: 4的沸石和凹凸棒土的混合物;所述沸石和所述凹凸棒土的粒径为100目;
[0045]所述第三肥料层为重量份数比为80: 40: 70: 10的氮肥、磷肥、钾肥和中药药渣的混合物;所述氮肥为尿素;所述磷肥为磷矿粉和磷酸氢二铵;所述钾肥为硝酸钾和氯化钾;
[0046]所述第三包膜层为β -环糊精;
[0047]其中,将重量份数比为3:3:4:3: 2毛冬青、板蓝根、白花蛇舌草、石菖蒲、鸡血藤的中药混合物粉碎至1cm,煎煮60min,重复3次,过滤分离滤渣和滤液,所述滤液即为所述中药药液,所述滤渣干燥至含水量为15%,过100目筛,即得所述中药药渣。
[0048]其中,所述的甘蔗专用缓释肥,所述第一肥料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重量份数的畜粪和海产品下脚料混合后堆肥,调节PH至8,接入上述重量份数的微生物发酵剂,控制堆垛内部含氧量保持25%、相对湿度40%,待堆垛内部温度达到72°C,保持48小时,翻堆后重新堆肥,重复3次,即得。
[0049]其中,所述的甘蔗专用缓释肥,所述第二肥料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重量份数的木肩和秸杆粉碎至1cm,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糖滤泥、糖蜜、中药药液、酵母废液,混合后搅拌,接入上述重量份数的发酵菌剂,控制温度为60°C、相对湿度40%,发酵7天,即得。
[0050]< 实例 3>
[0051]一种甘蔗专用缓释肥,其含水量为18%,所述甘蔗专用缓释肥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层层包裹的重量份数比为5: 2: 7: I: 11: 2的第一肥料层、第一包膜层、第二肥料层、第二包膜层、第三肥料层和第三包膜层,
[0052]所述第一肥料层为重量份数比为25: 30: 15: 20: 5的鸡粪、牛粪、虾头、蟹壳和微生物发酵剂的发酵产物;所述微生物发酵剂为重量份数为4: 1.5: I的EM生物菌、解磷菌和固氮菌;
[0053]所述第一包膜层为重量份数比为1: 3的膨润土和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
[0054]所述第二肥料层为重量份数比为35: 25: 8: 12: 18: 25: 5的糖滤泥、糖蜜、木肩、秸杆、中药药液、酵母废液和发酵菌剂的发酵产物;所述发酵菌剂为重量份数比为4:3:3:1的酵母菌、纤维素分解菌、放线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混合菌种;
[0055]所述第二包膜层为重量份数比为1: 3的沸石和凹凸棒土的混合物;所述沸石和所述凹凸棒土的粒径为90目;
[0056]所述第三肥料层为重量份数比为80: 30: 60: 9的氮肥、磷肥、钾肥和中药药渣的混合物;所述氮肥为尿素;所述磷肥为磷矿粉和磷酸氢二铵;所述钾肥为硝酸钾和氯化钾;
[0057]所述第三包膜层为β -环糊精;
[0058]其中,将重量份数比为2.5: 2.5: 3.5: 2.5: 1.5毛冬青、板蓝根、白花蛇舌草、石菖蒲、鸡血藤的中药混合物粉碎至1cm,煎煮50min,重复3次,过滤分离滤渣和滤液,所述滤液即为所述中药药液,所述滤渣干燥至含水量为13%,过100目筛,即得所述中药药渣。
[0059]其中,所述的甘蔗专用缓释肥,所述第一肥料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重量份数的畜粪和海产品下脚料混合后堆肥,调节pH至7,接入上述重量份数的微生物发酵剂,控制堆垛内部含氧量保持15%、相对湿度35%,待堆垛内部温度达到72°C,保持42小时,翻堆后重新堆肥,重复3次,即得。
[0060]其中,所述的甘蔗专用缓释肥,所述第二肥料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重量份数的木肩和秸杆粉碎至1cm,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糖滤泥、糖蜜、中药药液、酵母废液,混合后搅拌,接入上述重量份数的发酵菌剂,控制温度为55°C、相对湿度35%,发酵6天,即得。
[0061]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例。
【主权项】
1.一种甘蔗专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层层包裹的重量份数比为4?6: I?2: 6?8: I: 10?12: 2?3的第一肥料层、第一包膜层、第二肥料层、第二包膜层、第三肥料层和第三包膜层, 所述第一肥料层为重量份数比为50?60: 30?40: 5的畜粪、海产品下脚料和微生物发酵剂的发酵产物; 所述第一包膜层为重量份数比为1:2?3的膨润土和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 所述第二肥料层为重量份数比为30?40: 20?30: 5?10: 10?15: 15?20: 20?30: 5的糖滤泥、糖蜜、木肩、秸杆、中药药液、酵母废液和发酵菌剂的发酵产物; 所述第二包膜层为重量份数比为1:3?4的沸石和凹凸棒土的混合物; 所述第三肥料层为重量份数比为80: 20?40: 50?70: 8?10的氮肥、磷肥、钾肥和中药药渣的混合物; 所述第三包膜层为β-环糊精; 其中,将重量份数比为2?3: 2?3: 3?4: 2?3: I毛冬青、板蓝根、白花蛇舌草、石菖蒲、鸡血藤的中药混合物粉碎至0.5?1cm,煎煮45?60min,重复2?3次,过滤分离滤渣和滤液,所述滤液即为所述中药药液,所述滤渣干燥至含水量为10?15%,过100目筛,即得所述中药药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专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肥料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重量份数的畜粪和海产品下脚料混合后堆肥,调节PH至6?8,接入上述重量份数的微生物发酵剂,控制堆垛内部含氧量保持10?25%、相对湿度30?40%,待堆垛内部温度达到72°C,保持36?48小时,翻堆后重新堆肥,重复2?3次,即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蔗专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畜粪为鸡粪、猪粪和牛粪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海产品下脚料为虾头、鱼杂和蟹壳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微生物发酵剂为重量份数为3?5:1?2:1的EM生物菌、解磷菌和固氮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蔗专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肥料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重量份数的木肩和秸杆粉碎至0.5?1cm,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的糖滤泥、糖蜜、中药药液、酵母废液,混合后搅拌,接入上述重量份数的发酵菌剂,控制温度为50?60°C、相对湿度30?40%,发酵5?7天,即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甘蔗专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剂为重量份数比为3?5:2?4:2?4:1的酵母菌、纤维素分解菌、放线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混合菌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甘蔗专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氮肥为尿素;所述磷肥为磷矿粉和磷酸氢二铵;所述钾肥为硝酸钾和氯化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甘蔗专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和所述凹凸棒土的粒径为80?100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甘蔗专用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蔗专用缓释肥的含水量为15?20%。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蔗专用缓释肥,其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重量份数比为4~6∶1~2∶6~8∶1∶10~12∶2~3的第一肥料层、第一包膜层、第二肥料层、第二包膜层、第三肥料层和第三包膜层,第一肥料层为畜粪、海产品下脚料和微生物发酵剂的发酵产物;第一包膜层为膨润土和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第二肥料层为糖滤泥、糖蜜、木屑、秸秆、中药药液、酵母废液和发酵菌剂的发酵产物;第二包膜层为沸石和凹凸棒土的混合物;第三肥料层为氮肥、磷肥、钾肥和中药药渣的混合物;第三包膜层为β-环糊精。本发明的肥料富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在肥料中添加发酵产物以及中药提取物,增加甘蔗对营养的持续吸收和利用,使肥料在土壤中的释放时间长。。
【IPC分类】C05G3-00
【公开号】CN104844374
【申请号】CN201510268192
【发明人】张 杰
【申请人】广西宁明百事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