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39729阅读:25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3-丙二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合物,如热塑性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共聚酯醚等,也可用作溶剂、抗冻剂和保护剂。其中,用它代替1,4-丁二醇、乙二醇所制备的PTT性能优于PBT(聚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酯)和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现有技术中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路线(1)以环氧乙烷为原料,经氢甲酰化、再加氢制备1,3-丙二醇。例如,US 5689016采用羰基铑促进的羰基钴为氢甲酰化催化剂,以Ni、Co、Ru、Pt、Pd为加氢催化剂,氢甲酰的产物中需控制3-羟基丙醛的浓度<15%,最好控制在5~10%。US 5304686采用二叔膦基改性的2-乙基己酸钴作为氢甲酰化催化剂,醋酸铒为助剂,加氢催化剂为Raney镍。加氢原料需加入大量水对3-羟基丙醛进行稀释。
上述工艺路线中,氢甲酰化催化剂及后续加氢催化剂在重复使用中活性明显下降,为减缓活性下降的速度,需要把氢甲酰化产物和加氢原料中3-羟基丙醛的浓度严格控制在相当低的水平,这使得反应器的使用效率大幅下降,产物提浓费用显著上升;如要增加催化剂的活性,需使用昂贵的羰基铑Rh4(CO)12等作为助剂。另外环氧乙烷易燃易爆,氢甲酰化反应需在100atm的高压下进行,反应不易控制。
(2)以丙烯醛为原料,经水合、加氢制备1,3-丙二醇。EP 544120采用二氧化钛为载体的磷酸催化剂,将稀释后的丙烯醛水合成3-羟基丙醛,再将3-羟基丙醛在Raney镍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制得1,3-丙二醇。该方法同样如前所述,需要在水合、加氢二步反应中严格控制3-羟基丙醛的浓度。此外,丙烯醛易燃、剧毒,具有高度的刺激性,且价格昂贵,不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制备1,3-丙二醇的另一种途径,克服上述缺陷,用非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作为起始原料,在较为缓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1,3-丙二醇。
本发明提供的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包括(1)在羰基钴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氯乙酸酯与一氧化碳发生羰基化反应,得到丙二酸二烷基酯。
具体地说,在容器中加入羰基钴Co2(CO)8催化剂、助催化剂、氯乙酸酯和低碳醇,再通入一氧化碳进行反应。工艺条件为压力0.1~0.4MPa,优选0.1~0.2MPa,反应温度30~90℃,优选40~80℃,反应时间1~10小时,优选2~7小时,反应完成后将产物进行减压蒸馏即可得丙二酸二烷基酯。其中氯乙酸酯为氯乙酸C1~C4烷基酯,碱性助剂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乙醇钠,优选碳酸钾,低碳醇可以是乙醇、丙醇、丁醇等。羰基钴催化剂与氯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5~40,优选1∶7~20,助催化剂与氯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1~15,优选1∶1~4。
在反应体系中还可以含有相转移催化剂,可以是冠醚(如二苯并30-冠-10、二苯并18-冠-6)、碘化钠或C1-4四烷基卤化铵(如四甲基溴化铵,四乙基碘化铵或四丁基碘化铵)。相转移催化剂与氯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1~120,优选1∶1~40,最优选1∶1~12。
(2)将丙二酸二烷基酯与通式为CuMnaAlbOx的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反应,其中a=0~1,优选0~0.6;b=0.01~1.2,优选0.1~0.6;x为满足其它元素化合价要求所需的氧原子数。加氢反应的工艺条件是压力3.0~10MPa,当然压力越高对提高反应转化率越有利,适宜的压力为4.0~7.0MPa,反应温度150~250℃,优选180~200℃,氢气/酯为100~800∶1(mol),优选200~600(mol),液时空速为0.1~0.5小时-1,液时空速越低对提高反应的转化率越有利。加氢反应可采用固定床或釜式反应进行。
所说加氢催化剂可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将Cu、Mn、Al的可溶性盐溶于脱离子水中,在15~70℃,优选20~50℃下用碱沉淀至pH=4~11,老化0.5~5.0小时,然后过滤、洗涤、收集沉淀,于70~200℃干燥2~30小时,再于300~900℃焙烧2~30小时,即得通式为CuMnaAlbOx的催化剂。其中可溶性盐溶液可以是同时含有Cu、Mn、Al三种金属盐的溶液,也可以是只含有其中一种或两种金属盐的溶液,如果是后者,可先将几种含有不同金属盐的溶液分别用碱沉淀,再将反应后的溶液混合后老化。碱液浓度为5~40%,优选10~35%。
所说催化剂使用前需进行予还原,还原剂可采用氢气、一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还原在0.1~2.0MPa、150~300℃条件下进行,还原气体流量对于每毫升催化剂为50~500ml/min。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相对于丙烯醛和环氧乙烷,以氯乙酸酯作为原料无易燃易爆的危险。
2.压力较低,尤其第(1)步可在常压下进行,第(2)步在氢气压力为6.7±0.2MPa时,整个过程1,3-丙二醇的收率可达70mol%,而且中间产物及加氢原料浓度不需要限制,使反应器使用效率大幅上升,产物提浓费用显著下降。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在250ml带有搅拌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0mmol羰基钴催化剂,2.7mmol二苯并30-冠-10,167mmol碳酸钠,100ml乙醇,32ml氯乙酸乙酯,在49±1℃,PCO=0.1MPa条件下,以40ml/min的流速通入一氧化碳,反应5小时后,滤出固体物质,减压蒸馏得到丙二酸二乙酯。
取颗粒为26~40目加氢催化剂CuMn0.2Al0.4O1.93.2克装入内径为8mm,长度为400mm的不锈钢管式反应器中,在200℃,2MPa下以200ml/min的流速通入氢气还原10小时,然后,以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在反应温度185±1℃,压力6.7±0.2MPa,液时空速0.24小时-1,氢/酯=400∶1mol/mol条件下,所得产物用PEG 20000填充柱的气相色谱仪经FID检测,1,3-丙二醇的收率为70mol%。
实施例2在150ml带有搅拌的锥形瓶中,加入10mmol羰基钴催化剂,16.7mmol碳酸钾,39ml乙醇,21ml氯乙酸乙酯,在70±1℃,PCO=0.1MPa条件下,通入一氧化碳,反应3小时,得到丙二酸二乙酯。
加氢反应中催化剂为CuMn0.5Al0.7O2.8,反应温度为191±2℃,氢/酯=600∶1mol/mol,压力6.0±0.2MPa,其余条件同实施例1,产物经色谱析,1,3-丙二醇收率为60mol%。
实施例3在250ml带有搅拌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0mmol羰基钴催化剂,16.7mmol四甲基溴化铵,71.4mmol碳酸钠,100ml乙醇,11ml氯乙酸乙酯,在60±1℃,PCO=0.1MPa条件下,通入一氧化碳,反应3小时,得到丙二酸二乙酯。
加氢反应中催化剂为CuAlO2.5,反应温度为188±2℃,氢/酯=300∶1mol/mol,压力6.7±0.2MPa,液时空速0.18小时-1,其余条件同实施例1,产物经色谱析,1,3-丙二醇收率为66mol%。
权利要求
1.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包括(1)在羰基钴催化剂、助催化剂和低碳醇溶剂的存在下,使氯乙酸C1~C4烷基酯与一氧化碳在压力为0.1~0.4MPa,温度为30~90℃的条件下发生羰基化反应,收集丙二酸二烷基酯;(2)将丙二酸二烷基酯与加氢催化剂接触,在压力3.0~10MPa,温度150~250℃,氢气/酯为100~800∶1(mol),液时空速为0.1~0.5小时-1的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所说催化剂通式为CuMnaAlbOx,其中a=0~1,b=0.01~1.2,x为满足其它元素化合价要求的氧原子数。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助催化剂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和乙醇钠。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羰基钴催化剂与氯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5~40,助催化剂与氯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1~15。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羰基钴催化剂与氯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7~20,助催化剂与氯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1~4。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的反应体系中还可以含有选自冠醚、碘化钠或C1~C4四烷基卤化铵的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与氯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1~120。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冠醚为二苯并30-冠-10或二苯并18-冠-6,其用量与氯乙酸酯的摩尔比为1∶1~40。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中(2)中,a=0~0.6,b=0.1~0.6。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反应条件为压力0.1~0.2MPa,温度40~80℃,反应时间1~10小时。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中(2)的反应条件为压力4.0~7.0MPa,反应温度180~200℃,氢气/酯为200~600(mol)。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1,3-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包括(1)在羰基钴催化剂、助催化剂和低碳醇溶剂的存在下,使氯乙酸C
文档编号C07C29/149GK1400201SQ0112376
公开日2003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31日
发明者王海京, 段启伟, 张建国, 高国强, 蒋大智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