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

文档序号:355981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属于生产甲酸钠的工艺 方法技术领域。二、 背景技术目前,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有回收法和合成法等工艺方法,回收法即 季戊四醇回收法。在生产季戊四醇的过程中产生的甲酸钠副产品进行回收利 用,其产量受季戊四醇产量的制约,且产品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质量难以控 制;合成法是利用煤气发生炉产生CO气体与氢氧化钠进行合成反应,此方法 成本高,气体中的其他成分也不能有效利用,设备投资成本高。三、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节 约生产投资成本,产品成本低、产量高的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本发明的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是在原有合成氨生产系统的 基础上联产甲酸钠产品,半水煤气发生炉、脱硫、脱碳等工序无需另行投资, 节约投资成本,产品成本低、产量高且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节,产品质量 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控。本发明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特殊之处在于,工艺流程为由煤气发生炉产生的含体积百分比30%的C0半水煤气,经过脱硫工序除 去气体中的硫化氢杂质,进入压縮机一、二、三段压縮,加压后的气体经净 氨塔净氨除去其中的少量氨去脱碳工序,经脱去二氧化碳(回收制得干冰), 再进入压缩机四段使气体压力提升到2. 2Mpa以上,与氢氧化钠液体碱进行合 成反应生成合格的甲酸钠,经浓縮离心干燥后得成品,进行包装,并且气体 中其余成分可以转到合成氨生产系统充分利用。反应机理半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液体碱在加温、加压的条件下反应生 成甲酸钠。C0+Na0H 加温、加H( , HC00Na所述甲酸钠合成程序为1、将Na0H和C0通过加温加压生成HC00Na,由压縮机送气,调整尾气压 力调节阀开度,使合成末端系统压力控制在1.2Mpa以上,反应管进口压力控 制在1.8MPa以上;2、 待套管换热器温度升到IO(TC以上即送碱,加快升温,开启气液分离 器、冷却器的冷却水;3、 待各管温度达到155'C以上,取样分析管道上甲酸钠的余碱是否合格, 如合格把甲酸钠气液分离器中的产品压到中转罐内,然后把合格的甲酸钠压 至稀甲酸钠贮罐;如不合格,则把不合格产品从气液分离器压到不合格贮罐 内重新配料;4、 根据每小时的余碱分析数据和尾气分析数据控制温度和进碱量,使产 品连续合格。上述尾气操作程序为(1) 、合成开车时,先开甲酸钠气液分离器的进气阀,控制尾气压力在 0. 5-1. 2Mpa;(2) 、待合成温度合格(155°C),分析尾气;(3) 、检査尾气系统的阀门,关好排液阀门,开尾气冷却器冷却水及气 液分离器冷却水,开气液分离器送气阀、尾气冷却器放空阀向尾气系统送气, 维持压力在0. 5-1. 2Mpa,每两个小时取尾气样分析C0含量一次;(4) 、待气液分离器的液位升到1/3处,,开排液阀(稍开)把冷凝甲酸 钠溶液压至稀甲酸钠贮罐(指合格产品),不合格者压至甲酸钠不合格罐内(注 意防止尾气串出),排完后关好阀门;(5) 、分析数据中02不小于0.7%时,检査是否有抽入空气的地方,调整合格 后重新送气,C0不合格时,调整合成温度及进碱量使CO合格;(6) 、尾气调节阀控制压力既保证压縮机不超压,又便于合成操作;(7) 、进碱量的控制要均匀,保证尾气中C0的含量不大于10%。;(8) 、尾气压力控制不能超压;(9) 、配碱浓度使最终产品HC00Na不小于400g/L;(10) 、高压碱泵的启动须先关闭出口阀并打开进口阀,谨防超压;(11) 、从气液分离器压料时,阀门不能开得太大,以防振动太大而将物 料冲出设备外而发生事故。上述配碱工序(1) 根据化验结果及液位情况计算出配碱所需液体HC00Na及Na0H、水 的加入量;(2) 开启稀甲酸钠泵及合成配碱罐的甲酸钠进口阀门、将稀甲酸钠罐或 甲酸钠溶液打入合成配碱罐中一定液位处;(3) 开启进碱泵及各进碱阀门,从液碱贮罐中往合成配碱罐中注碱,同 时开启配碱泵及相应的阀门,使合成配碱罐中碱液进行循环,混合均匀,待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用配碱泵打入碱沉降罐中,若不符合要求,需重新计 算进行相应的调整,直至各项指标符合工艺要求后,打入碱沉降罐中;(4) 调节碱沉降罐蒸汽进出口阀,达到排水阀门只出水不出蒸汽的程度, 保持罐内温度约60-80°C;(5) 每次进碱时,经化验分析合格后打入液碱贮罐备用;(6) 注意碱沉降罐碱液的液位变化及时补上合格碱液。所述浓縮脱水工序(1) 蒸发器物料液位达到中间视镜中心线时,立即关闭蒸发器进料阀,停稀甲酸钠泵;(2) 打开蒸发器蒸汽阀及排水阀并调节排水阀,使之达到不出蒸汽只出 水的开度;(3) 调节气体冷凝器和水喷射泵进水阀的开度,控制蒸发器的真空度在 -0. 05 0. 09Mpa之间;(4) 调节蒸发器的蒸汽、冷凝水阀门,控制蒸发器内料液的温度在70 °C-IO(TC之间;(5) 在蒸发浓縮过程中,当蒸发器内物料液位下降至下视镜时,送料, 开蒸发器的进料阀进料至中间视镜中心线处,关闭蒸发器的进料阀,停稀甲 酸钠泵;如此多次反复操作,直到视镜上结满白色晶体;(6) 蒸发器内物料浓縮至合格后,关闭蒸发器蒸汽阀、二次蒸汽阀,开 启蒸发器的排空阀,停止浓縮;(7) 开启蒸发器的放料阀,将物料放至浓甲酸钠中转罐中,开启配电机搅拌;(8) 开启蒸汽吹扫阀门,将蒸发器阀门及管线吹扫干净; ' (9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打开浓甲酸钠中转罐的循环冷却水阀;(10) 观察中转罐温度及料液的变化,当中转罐中物料温度降至规定温 度时,结晶结束,停冷却水;(11) 开启离心机,待离心机全速运转后,关闭中转罐放空阀,开启转 料阀、氮气阀,再开离心机进料阀进料;(12) 进料量由小而大至适量,然后均匀恒定进料;(13)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开启母液罐蒸汽阀门,保持母液罐母液温度^ 40°C,母液罐中有物料时,应经常开启搅拌;(14) 脱水后甲酸钠成品经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 本发明的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是在合成氨生产系统的基础上联产甲酸钠产品,半水煤气发生炉、脱硫、脱碳等工序无需另行投资,节约了投资成本,产品成本低、产量高且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节,产品质量 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控。四

图l:本发明的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流程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工艺流程为由煤气发生炉产生的含 体积百分比3(F。的C0半水煤气,经过脱硫工序除去气体中的硫化氢杂质,进 入压縮机一、二、三段,加压后的气体经净氨塔除去其中的少量氨去脱碳工序,经脱去二氧化碳,再进入压縮机四段使气体压力提升到2. 2Mpa以上,与 氢氧化钠液体碱进行合成反应生成合格的甲酸钠,经浓縮离心干燥后的成品 进行包装;气体中其余成分转到合成氨生产系统充分利用。反应机理半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液体碱在加温、加压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酸钠。C0+Na0H 加温、加压> HC00Na主要工艺指标1、 尾气CO《3-80/o;2、 套管反应器入口压力1. 8-2. 3Mpa;3、 套管反应器出口温度>155°。;4、 配碱液NaOH 120-135g/L;5、 甲酸钠含量400-500g/L;6、 稀甲酸钠NaC03〈15g/L;7、 稀甲酸钠NaOH〈15g/L;8、 干品(一级)NaC03《3.0%;9、 干品(一级)甲酸钠含量〉93%;10、 浓縮真空度)O. 06Mpa。 甲酸钠合成工序1 、主要任务是将NaOH和CO通过加温加压生成HC00Na;2、 通知压縮机岗位送气并注意调整尾气压力调节阀开度,使合成末端系 统压力控制在1.2Mpa以上,反应管进口压力控制在1.8MPa以上,并稳定在 工艺指标范围内;3、 待套管换热器温度升到IO(TC以上即可送碱,加快升温,开启气液分 离器、冷却器的冷却水;4、 待各管温度达到155。C以上,可取样分析管道上甲酸钠的余碱是否合 格,如合格可把甲酸钠气液分离器中的产品压到中转罐内,然后把合格的甲 酸钠压至稀甲酸钠贮罐,如不合格,则把不合格产品从气液分离器压到不合 格贮罐内重新配料并分析不合格原因;5、 根据每小时的余碱分析数据和尾气分析数据适当控制温度和进碱量, 使产品连续合格;6、 尾气操作程序 >6.1、 合成开车时,先开甲酸钠气液分离器的进气阔,控制尾气压力在 0. 5-1. 2Mpa;6.2、 待合成温度合格(155°C),分析尾气;6.3、 检査尾气系统的阔门,关好排液阀门,开尾气冷却器冷却水及气液 分离器冷却水,开气液分离器送气阀、尾气冷却器放空阀向尾气系统送气, 维持压力在0. 5-1. 2Mpa,每两个小时取尾气样分析C0含量一次;6.4、 待气液分离器的液位升到1/3处,开排液阀(稍开)把冷凝甲酸钠 溶液压至稀甲酸钠贮罐(指合格产品),不合格者压至甲酸钠不合格罐内(注 意防止尾气串出),排完后关好阀门;6.5、 分析数据中02>0.7%时,应立即检查车间各岗位是否有抽入空气的 地方,尽快调整合格,待分析合格后重新送气,C0不合格时,注意调整合成 温度及进碱量使CO合格;6.6、 尾气调节阀控制压力必须既保证压縮机不超压,又便于合成操作;6.7、 进碱量的控制要均匀,保证尾气中CO的含量《10o/o;6.8、 尾气压力控制不能超压;6.9、 配碱浓度要严格按比例进行,最终产品HC0ONa^400g/L6.10、 高压碱泵的启动必须先关闭出口阀并打开进口阀,谨防超压;6.11、 从气液分离器压料时,阀门不能开得太大,以防振动太大而将物 料冲出设备外而发生事故。配碱工序1、 根据化验结果及液位情况计算出配碱所需HCOONa及NaOH、水的加入2、 开启稀甲酸钠泵及合成配碱罐的甲酸钠进口阀门、将稀甲酸钠罐或甲 酸钠溶液打入合成配碱罐中 一定液位处;3、 开启进碱泵及各进碱阀门,从液碱贮罐中往合成配碱罐中注碱,同时 开启配碱泵及相应的阀门,使合成配碱罐中碱液进行循环,混合均匀,待各 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用配碱泵打入碱沉降罐中,若不符合要求,需重新计算进行相应的调整,直至各项指标符合工艺要求后,打入碱沉降罐中;4、 调节碱沉降罐蒸汽进出口阀,达到排水阀门只出水不出蒸汽的程度, 保持罐内温度约60-8(TC;5、 每次进碱时,必须经化验分析合格后,方可打入液碱贮罐备用;6、 配碱时,必须计算正确,严禁出现配错现象;7、 时刻注意碱沉降罐碱液的液位变化及时补上合格碱液,严禁出现打空 现象。浓縮脱水工序(1) 蒸发器物料液位达到中间视镜中心线时,立即关闭蒸发器进料阀, 停稀甲酸钠泵;(2) 打开蒸发器蒸汽阀及排水阀并调节排水阀,使之达到不出蒸汽只出 水的开度;(3) 调节气体冷凝器和水喷射泵进水阀的开度,控制蒸发器的真空度在 -0. 05-0. 09Mpa之间;(4) 调节蒸发器的蒸汽、冷凝水阀门,控制蒸发器内料液的温度在70 °C-100。C之间;(5) 在蒸发浓縮过程中,当蒸发器内物料液位下降至下视镜时,通知合 成岗位送料,开蒸发器的进料阀进料至中间视镜中心线处,关闭蒸发器的进 料阀,通知合成岗位,停稀甲酸钠泵。如此多次反复操作,直到视镜上结满 白色晶体;(6) 蒸发器内物料浓縮至合格后,关闭蒸发器蒸汽阀、二次蒸汽阀,开 启蒸发器的排空阀,停止浓縮;(7) 开启蒸发器的放料阀,将物料放至浓甲酸钠中转罐中,开启配电机搅拌;(8) 开启蒸汽吹扫阀门,将蒸发器阀门及管线吹扫干净;(9)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打开浓甲酸钠中转罐的循环冷却水阀;(10) 随时注意观察中转罐温度及料液的变化,当中转罐中物料温度降 至规定温度时,结晶结束,停冷却水;(11) 开启离心机,待离心机全速运转后,关闭中转罐放空阀,开启转 料阀、氮气阀,再开离心机进料阀进料;(12) 进料量由小而大至适量,然后均匀恒定进料;(13)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开启母液罐蒸汽阀门,保持母液罐母液温度^ 40°C,母液罐中有物料时,应经常开启搅拌;(14) 脱水后甲酸钠成品经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关键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1煤气发生炉#280012罗茨风机L84WDA 247M313压縮机Ml2—60/0. 3_25 60M3/min14套管反应器# 159X6000X8/# 194X5560X815反应管#426X8260X12166气液分离器# 1800X6320X2017蒸发器F=110m2 # 800X900X10/ # 2200 X 3950 X 12/ # 1400 X 3450 X 1028净氨塔垂直筛板塔# 800X9838X88 -9脱碳装置两段法变压吸附脱碳8000NmVh1甲酸钠产品标准项百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合格品HCOONa%》95.093.090.088. 0水分%《1.03. 54. 56. 0NaOH%《1.01.01.51.5NaC03%《2.53.03. 53.5NaCI%《0.20.20. 20,2碘氧化物《0.050. 050. 050. 05本实施例的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在合成氨生产系统的基础上 联产甲酸钠产品,半水煤气发生炉、脱硫、脱碳等工序无需另行投资,节约 了投资成本,产品成本低、产量高且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节,产品质量可 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控。
权利要求
1、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由煤气发生炉产生的含体积百分比30%的CO半水煤气,经过脱硫工序除去气体中的硫化氢杂质,进入压缩机一、二、三段压缩,加压后的气体经净氨塔净氨除去其中的少量氨去脱碳工序,经脱去二氧化碳,再进入压缩机四段使气体压力提升到2.2Mpa以上,与氢氧化钠碱液体进行合成反应生成合格的甲酸钠,经浓缩离心干燥后得成品,进行包装。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甲酸钠合成程序为(1) 、将NaOH和C0通过加温加压生成HC00Na,由压縮机送气,调整尾 气压力调节阀开度,使合成末端系统压力控制在1.2Mpa以上,反应管进口压 力控制在1.8MPa以上;(2) 、待套管换热器温度升到10(TC以上即送碱,加快升温,开启气液分 离器、冷却器的冷却水;(3) 、待各管温度达到155'C以上,取样分析管道上甲酸钠的余碱是否合 格,如合格把甲酸钠气液分离器中的产品压到中转罐内,然后把合格的甲酸 钠压至稀甲酸钠贮罐;如不合格,则把不合格产品从气液分离器压到不合格 贮罐内重新配料;(4 )、根据每小时的余碱分析数据和尾气分析数据控制温度和进碱量, 使产品连续合格。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尾气操作程序为.(1)、合成开车时,先开甲酸钠气液分离器的进气阀,控制尾气压力在 0. 5-1. 2Mpa;(2) 、待合成温度合格,分析尾气;(3) 、检査尾气系统的阀门,关好排液阀门,开尾气冷却器冷却水及气 液分离器冷却水,开气液分离器送气阀、尾气冷却器放空阀向尾气系统送气, 维持压力在0. 5-1. 2Mpa,每两个小时取尾气样分析C0含量一次;(4) 、待气液分离器的液位升到1/3处,开排液阀把合格冷凝甲酸钠溶 液压至稀甲酸钠贮罐,不合格者压至甲酸钠不合格罐内,防止尾气串出,排 完后关好阀门;(5) 、分析数据中02>0.7%时,检查是否有抽入空气的地方,调整合格后重新送气,C0不合格时,调整合成温度及进碱量使CO合格;(6) 、尾气调节阀控制压力既保证压縮机不超压,又便于合成操作;(7) 、进碱量的控制要均匀,保证尾气中C0的含量《10。/。;(8) 、尾气压力控制不能超压;(9) 、配碱浓度使最终产品HC00Na^400g/L;(10) 、高压碱泵的启动须先关闭出口阀并打开进口阀,谨防超压;(11) 、从气液分离器压料时,阀门不能开得太大,以防振动太大而将物 料冲出设备外而发生事故。
4、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配碱工序(1) 根据化验结果及液位情况计算出配碱所需液体HCOONa及NaOH、水 的加入量;(2) 开启稀甲酸钠泵及合成配碱罐的甲酸钠进口阀门、将稀甲酸钠罐或 甲酸钠溶液打入合成配碱罐中 一定液位处;(3) 开启进碱泵及各进碱阀门,从液碱贮罐中往合成配碱罐中注碱,同 时开启配碱泵及相应的阀门,使合成配碱罐中碱液进行循环,混合均匀,待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用配碱泵打入碱沉降罐中,若不符合要求,需重新计 算进行相应的调整,直至各项指标符合工艺要求后,打入碱沉降罐中;(4) 调节碱沉降罐蒸汽进出口阀,达到排水阀门只出水不出蒸汽的程度, 保持罐内温度约60-80 °C;(5) 每次进碱时,经化验分析合格后打入液碱贮罐备用;(6) 注意碱沉降罐碱液的液位变化及时补上合格碱液。
5、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浓縮脱水工序(1) 蒸发器物料液位达到中间视镜中心线时,立即关闭蒸发器进料阀, 停稀甲酸钠泵;(2) 打开蒸发器蒸汽阀及排水阀并调节排水阀,使之达到不出蒸汽只出 水的开度;(3) 调节气体冷凝器和水喷射泵进水阀的开度,控制蒸发器的真空度在 -0. 05-0. 09Mpa之间;(4) 调节蒸发器的蒸汽、冷凝水阀门,控制蒸发器内料液的温度在70。C-100。C之间;(5) 在蒸发浓縮过程中,当蒸发器内物料液位下降至下视镜时,送料, 开蒸发器的进料阀进料至中间视镜中心线处,关闭蒸发器的进料阀,停稀甲 酸钠泵;如此多次反复操作,直到视镜上结满白色晶体;(6) 蒸发器内物料浓縮至合格后,关闭蒸发器蒸汽阀、二次蒸汽阀,开 启蒸发器的排空阀,停止浓縮;(7) 开启蒸发器的放料阀,将物料放至浓甲酸钠中转罐中,开启配电机搅拌;(8) 开启蒸汽吹扫阀门,将蒸发器阀门及管线吹扫干净;(9)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打开浓甲酸钠中转罐的循环冷却水阀;(10) 观察中转罐温度及料液的变化,当中转罐中物料温度降至规定温 度时,结晶结束,停冷却水;(11) 开启离心机,待离心机全速运转后,关闭中转罐放空阀,开启转 料阀、氮气阀,再开离心机进料阀进料;(12) 进料量由小而大至适量,然后均匀恒定进料;(13)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开启母液罐蒸汽阀门,保持母液罐母液温度^ 4CTC,母液罐中有物料时,应经常开启搅拌;(14) 脱水后甲酸钠成品经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属于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技术领域。半水煤气生产甲酸钠的工艺方法,特征在于,由煤气发生炉产生的含体积百分比30%的CO半水煤气,经过脱硫工序除去气体中的硫化氢杂质,进入压缩机一、二、三段压缩,加压后的气体经净氨塔净氨除去其中的少量氨去脱碳工序,经脱去二氧化碳,再进入压缩机四段使气体压力提升到2.2MPa以上,与氢氧化钠液体碱进行合成反应生成合格的甲酸钠,经浓缩离心干燥后得成品,进行包装。
文档编号C07C53/06GK101219945SQ200710116078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0日
发明者林德增 申请人:林德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