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叶油升膜式分馏塔分离γ-松油烯和对伞花烃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79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桉叶油升膜式分馏塔分离γ-松油烯和对伞花烃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桉叶精油的升膜式分馏塔。
背景技术
桉叶油是用桉树叶经水蒸汽蒸馏后得到的挥发油,桉叶素是重要的环单萜氧
化物,沸点l 7 6°C,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具有类樟脑的强烈的清凉香气。具有 解热,抗菌消炎作用。我国目前生产的桉叶油一般作为原料出口,主要产品是 80%的桉叶油。除其他的理化指标外,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桉叶素的含量必须达 到80%以上。 一般用兰桉叶蒸馏得的桉叶油中桉叶素含量在60%左右,使用目 前再沸器加热的桉叶油升膜分馏塔, 一次获得纯兰桉油桉叶素的含量80%以上 并不困难。由于直干兰桉生长迅速,木材好,出油率高,现已取代兰桉成为云南 生产桉叶油的重要原料。在直干兰桉蒸馏的桉叶原油各成分百分比中,cc-蒎烯 11~13%、学烯6~8%、桉叶素60~63%, Y-松油烯3 5。/"对伞花烃1. 5 ~ 3%, 其中,oc-蒎烯含量比纯兰桉明显偏少,而Y-松油烯和对伞花烃大幅增高。在这 种改变中,Y-松油烯和对伞花烃与桉叶素组分结构相似,分子量相近,沸点相 差小,它导致在分馏过程中,随着气液组分中摩尔分数的改变,各组分的相对挥 发度差别太小,形成了接近恒沸点的体系, 一次分馏桉叶素含量只能达到76~ 79%之间,很难一次获得80%含量的合格品。要使桉叶素含量达到80%以上,如果 按传统方法解决,或者增加塔板数而使分馏塔加高最少1.5倍以上,即使原来6 米塔节增加到15米以上,成为庞大复杂的设备;或是用超大回流比缓慢多截除 一些头段蒎烯,时间将延长一倍左右,增大了能耗、降低了效率、香气品质下降, 而目前常用一个方法是将第一次分馏取得的精油再次进行分馏或用纯兰桉分馏 的精油渗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维持原有工艺条件下,并且基本不改变原有设备,通 过一次分馏流程来降低Y-松油烯和对伞花烃的挥发,以扩大直杆兰桉原油中桉 叶素的相对挥发度,有效地提高桉叶素在精油中的含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 在分馏塔的分凝器(105)与分馏塔顶(108)之间设置换热面积为升 膜再沸器(101 )截面积50-70%的冷凝回流通道(107 ),即在管板塔盘上均匀设 置与塔的气体流向一致的换热管束(107-4),管東(107-4)的布管面积为塔盘 面积的35%;
(2) 冷凝回流通道(107)到分凝器(105)联通装置是一个两端用与原塔 相同的法兰盘焊接高度不低于塔径50% —个保温良好的空塔节(106)。
所述的塔径为500mm时,025的管子数目为145 ~ 150根,同时管子的长度 与塔径的比为1: (1~1.2)。
所述的管束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为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或同心圆形。在以上方式中,由于一般通径小于塔径通道15%左右填料塔压降就会明显增 加,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布管面积不小于塔盘面积的35%。其次,换热面积在加热
面积的50-70%之间,可以最大的减少塔体总的阻力和压降,避免能耗升高。再
次,装置通道过短,无法有效换能降低y-松油烯和对伞花烃的气体分子热运动;
装置通道过长,将过度冷却,将不必要的分子成分也带到塔釜中,因而我们将该
装置长度控制在l: 1~1.2之间。
本实用新型已经在生产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本装置基本保持了 原有工艺条件,Y-松油烯和对伞花烃易于在此过程中被液化富集,较大幅度地降 低了Y-松油烯和对对伞花烃的挥发,使大部Y-松油烯、对聚伞花烃富集到脚油 中,扩大了直杆兰桉原油中各组份的相对挥发度,使一次分馏结果桉叶素含量都 在80~83%之间,有效地提高了桉叶素在精油中的含量,保证了桉叶精油的一次 合格率。提高桉叶油分馏塔效率,降低了成本,降低了能耗保证了香气品质,避 免了设备投资造成的材料耗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其中包括,桉叶油蒸发釜100、再沸器101、 填料及塔节102、 103、回流分配器104、分凝器105、空塔节106、冷凝回流通 道107、塔顶及导流管108、螺旋板冷凝器109、蛇管冷凝器IIO。
图2 (a)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回流通道结构图。
图2中(b)、 (c)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冷凝回流通道俯视图和空塔节俯视图。 其中,107-1是设备接口法兰盘、107-2是冷却水进口、 107-3是冷凝水出口、 107-4是换热管束、106是空塔节、106-1是空塔节106与分凝器105的连接法
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原有的分馏塔分凝器105与分馏塔顶之间固定安装换热面积为50-70%的 冷凝回流通道107,即在塔径为500mm上安装管板塔盘,将145根025的管子作 为换热管東107-4固定在管板上,管束107-4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为等边三角形。 同时管子的长度与塔径的比为1: 1.2。管束107-4与塔内气体流向均为沿塔的 纵向垂直,管束的布管面积为塔盘面积的35%。管板与壳体焊接在一起。
冷凝回流通道107到分凝器105联通装置是一个两端用和原塔相同的法兰盘 焊接高度不低于塔径5 0 %—个保温良好的空塔节106,其作用是将上升气体进 行重新平衡分布,均匀地输送到装置中换能。如果没有这一装置,容易造成原塔 体通道堵塞。
权利要求1.桉叶油升膜式分馏塔分离γ-松油烯和对伞花烃的装置,包括分馏塔的分凝器(105),其特征在于(1)在分凝器(105)与分馏塔顶(108)之间设置换热面积为升膜再沸器(101)截面积50-70%的冷凝回流通道(107),即在管板塔盘上均匀设置与塔的气体流向一致的换热管束(107-4),管束(107-4)的布管面积为塔盘面积的35%;(2)冷凝回流通道(107)到分凝器(105)联通装置是一个两端用与原塔相同的法兰盘焊接高度不低于塔径50%一个保温良好的空塔节(10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桉叶油升膜式分馏塔分离Y-松油烯和对伞花烃的 装置,其特征在于塔径为500mm时025的管子数目为145 - 150根,同时管子的 长度与塔径的比为1: (1~1.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桉叶油升膜式分馏塔分离Y-松油烯和对伞花烃的 装置,其特征在于管東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为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或同心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桉叶精油的分馏塔。它在普通分馏塔分凝器与分馏塔顶之间设置换热面积为50-70%的冷凝回流通道,即在管板塔盘上均匀设置与塔的气体流向一致的换热管束,管束的布管面积为塔盘面积的35%。本实用新型保持了原工艺条件,降低了γ-松油烯和对伞花烃的挥发量,扩大了桉原油中各组份的相对挥发度,使一次分馏桉叶素含量达到了80%以上,分离度高,成本低,避免了新增设备造成的材料耗费,尤其在生产上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文档编号C07D493/08GK201276512SQ200820081299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4日
发明者炎 赵 申请人:云南绿宝香精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