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生产中稀氨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571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精氨酸生产中稀氨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水回收装置,尤其是一种精氨酸生产中稀氨水回收装置。
技术背景 精氨酸提取エ艺中,洗脱液中的氨水进行回收,再用反渗透水冲洗强酸性阳离子交換树脂进行再生,再生过程中产生的氨水一部分直接回收利用,pH < 10的稀氨水回收成本高,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且吸附饱和后用反滲透水进行水洗,然后用稀氨水进行洗脱,得到的洗脱液顔色深,透光率底,杂酸比例较大,后期处理繁琐,压カ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氨酸生产中稀氨水回收装置,能除去树脂上的色素、中性氨基酸和弱碱性氨基酸,大大提高精氨酸在洗脱液中的透光率和纯度;既解决了稀氨水回收成本高的问题,也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氨酸生产中稀氨水回收装置,包括离子交换柱和稀氨水储罐,离子交换柱的下部出ロ通过第一管道与稀氨水储罐的进ロ相连通;稀氨水储罐的出ロ通过串联有输料泵和阀门的第二管道与离子交換柱的进料管相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I.将pH < 10的稀氨水用于水洗,能除去树脂上的色素、中性氨基酸和弱碱性氨基酸,从而大大提高精氨酸在洗脱液中的透光率和纯度。2.将pH < 10的稀氨水不需要经过任何处理直接用于水洗,既解决了稀氨水回收成本高的问题,也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I、离子交換柱;2、稀氨水储罐;3、第一管道;4、进料管;5、第二管道;6、输料泵;7、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精氨酸生产中稀氨水回收装置,包括离子交换柱I和稀氨水储罐2,离子交换柱I的下部出ロ通过第一管道3与稀氨水储罐2的进ロ相连通;稀氨水储罐2的出口通过串联有输料泵6和阀门7的第二管道5与离子交換柱I的进料管4相连通。洗脱完成后,用反滲透水从进料管4进入离子交換柱I冲洗树脂进行再生,冲洗得到的pH < 10的稀氨水经第一管道3进入稀氨水储罐2。下一次水洗吋,开启阀门7,pH < 10的稀氨水由输料泵6经第二管道5,再经进料管4进入离子交換柱I对吸附饱和后的树脂 进行水洗。
权利要求1. 一种 精氨酸生产中稀氨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交換柱(I)和稀氨水储罐(2 ),离子交換柱(I)的下部出口通过第一管道(3 )与稀氨水储罐(2 )的进ロ相连通;稀氨水储罐(2)的出ロ通过串联有输料泵(6)和阀门(7)的第二管道(5)与离子交換柱(I)的进料管(4)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氨酸生产中稀氨水回收装置,包括离子交换柱和稀氨水储罐,离子交换柱的下部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稀氨水储罐的进口相连通;稀氨水储罐的出口通过串联有输料泵和阀门的第二管道与离子交换柱的进料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除去树脂上的色素、中性氨基酸和弱碱性氨基酸,大大提高精氨酸在洗脱液中的透光率和纯度;既解决了稀氨水回收成本高的问题,也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文档编号C07C279/14GK202610135SQ20122025266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刘海英 申请人:精晶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