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酸胺化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571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元酸胺化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二元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
二元酸胺化釜。
背景技术
胺化是放热反应,合成胺化在常压液相低温进行,需要冷却,高温胺化时为了补偿热损失,需要加热或将反应物预热。氨水是应用最广的胺化剂,优点是操作方便、普遍适用,
在高温时,对被胺化物有一定溶解度。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氨水胺化,采用氨水胺化时,为了避免生成仲胺、叔胺以及水解生成羟基化合物等副反应,氨水一般要过量许多倍,增加了生产成本;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低温常压胺化,采用低温常压胺化时,产品质量不易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现有技术的高温胺化釜结构复杂,操作维修不便,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元酸胺化釜,其具体方案为所述的二元酸胺化釜由进料口、壳体、电热管、液氨进口、出料口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内部下端设置电热管,壳体的上端设置进料口,壳体的下端设置出料口,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液氨进□。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二元酸胺化釜结构简单,生产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进料口,2.壳体,3.电热管,4.液氨进口,5.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所述的二元酸胺化釜由进料口 I、壳体2、电热管3、液氨进口 4、出料口 5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2的内部下端设置电热管3,壳体2的上端设置进料口 1,壳体2的下端设置出料口 5,出料口 5的一侧设置液氨进口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二元酸胺化釜结构简单,生产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
权利要求1.二元酸胺化釜,由进料口(I)、壳体(2)、电热管(3)、液氨进口(4)、出料口(5)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2)的内部下端设置电热管(3),壳体(2)的上端设置进料口(1),壳体(2)的下端设置出料口( 5),出料口( 5)的一侧设置液氨进口(4)。
专利摘要二元酸胺化釜,由进料口、壳体、电热管、液氨进口、出料口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内部下端设置电热管,壳体的上端设置进料口,壳体的下端设置出料口,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液氨进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二元酸胺化釜结构简单,生产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
文档编号C07B43/04GK202570143SQ20122024964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郭凡强, 刘文凤, 周传忠 申请人:山东凯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