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氯柳胺的精制方法

文档序号:3493208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五氯柳胺的精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氯柳胺的精制方法,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1)将五氯柳胺粗品溶解于溶剂中,加热回流至溶清后抽滤;(2)将上述滤液降温至40~55℃,加入还原性脱色剂,保温0.5~2小时;(3)向脱色液中滴加水析出晶体,充分搅拌,冷却至室温后,抽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还原性脱色剂对五氯柳胺脱色,精制出的产品外观较好,为浅黄色;精品HPLC含量大于99.7%,单杂小于0.2%,收率较高,达到93%以上。
【专利说明】一种五氯柳胺的精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制方法,具体涉及五氯柳胺的脱色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五氯柳胺(Oxyclozanide),又名羟氯柳胺、羟氯柳苯胺和羟氯扎胺,属于卤代水杨酰替苯胺类化合物,是一种水杨酰苯胺类驱虫药,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和控制牛羊等动物的吸虫病。
[0003]五氯柳胺合成的关键中间体为2-氨基-4,6-二氯苯酚,该中间体结构中含有氨基和酚羟基,在反应过程中,容易被空气氧化为硝基甚至是偶氮类带有颜色的物质,导致最终成品带有粉红色或者褐色,而不是原有的浅黄色,且这种合成过程中生成的带颜色的氧化物,由于在结构和 极性上和成品较近似,在后续分离提取过程若采用常规的精制工序很难除去,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颜色。
[0004]药品的外观颜色是药品质量标准的项目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药品的纯度。现今,国际上对药物的颜色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直接服用和注射类药物的原料药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考察药物脱色方法也成为研究的重点。目前,工业上常用的脱色手段主要使用活性炭吸附脱色,缺点是,这种方法只能吸附不溶于溶剂的细小颗粒而对其物质吸附效果不明显,不能从根本解决色素残留问题。专利CN101891646A报道了重量比为五氯柳胺粗品6.4倍的甲醇做溶剂,5%活性炭作为脱色剂,收率太低,只有64.7%。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新的精制方法,采用新的溶剂和脱色剂,优化溶剂配比,提高精制收率和脱色效果,从根本上解决色素残留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精制效果好、收率较高的五氯柳胺精制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五氯柳胺的精制方法,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0007](I)将五氯柳胺粗品溶解于溶剂中,加热回流至溶清后抽滤;
[0008](2)将上述滤液降温至40~55°C,加入还原性脱色剂,保温0.5~2小时;
[0009](3)向脱色液中滴加水析出晶体,充分搅拌,冷却至室温后,抽滤、洗涤、干燥得到
女口
广叩ο
[0010]步骤(1)中所述的溶剂选自乙醇、异丙醇、丁酮、丙酮、环己酮、甲基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优选乙醇、丁酮,所述溶剂的用量为五氯柳胺重量比的I~10倍,优选3~6倍。
[0011]步骤⑵中,还原性脱色剂选自以下试剂:二氧化硫脲、亚硫酸氢钠、草酸、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酸亚铁铵、抗坏血酸的任意一种,优选为二氧化硫脲或亚硫酸钠,所述脱色剂的用量为五氯柳胺重量比的0.1%~10%,优选0.5~3%。
[0012]步骤(3)中,水的用量为五氯柳胺重量比的L 5~5倍。[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采用还原性脱色剂对五氯柳胺粗品精制,克服传统活性碳脱色剂的弊端,精制出的产品外观较好,为浅黄色。
[0015]外观对比表:
[0016]
【权利要求】
1.一种五氯柳胺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五氯柳胺粗品溶解于溶剂中,加热回流至溶清后抽滤; (2)将上述滤液降温至40~55°C,加入还原性脱色剂,保温0.5~2小时; (3)向脱色液中滴加水析出晶体,充分搅拌,冷却至室温后,抽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五氯柳胺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溶剂选自乙醇、异丙醇、丁酮、丙酮、环己酮、甲基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溶剂的用量为五氯柳胺重量比的I~10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氯柳胺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溶剂为乙醇或丁酮,溶剂的用量为五氯柳胺重量比的3~6倍。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五氯柳胺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还原性脱色剂选自以下试剂:二氧化硫脲、亚硫酸氢钠、草酸、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酸亚铁铵、抗坏血酸的任意一种,所述脱色剂的用量为五氯柳胺重量比的0.1%~10%。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五氯柳胺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原性脱色剂为二氧化硫脲或亚硫酸钠,所述脱色剂的用量为五氯柳胺重量比的0.5~3%。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五氯柳胺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水的用量为五氯柳胺重量比的1.5~5倍。
【文档编号】C07C231/24GK103965073SQ20141017813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王学成, 苏文杰, 张峥, 朱伟, 朱建民 申请人:常州亚邦齐晖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