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食用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3629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食用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食用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食品包装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塑料薄膜,用作食品的直接包装或外包装;另一种是用淀粉或凝胶制成的糯米纸类。塑料薄膜不能降解,大量应用时其废弃物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塑料薄膜包装食品后,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和异味,影响食品的质量。糯米纸虽然可食,但其强度差,遇水受潮易破坏、溶解,且不适宜自动化食品包装机械操作,仍难以满足食品包装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阻气性、阻水性、阻油性、保鲜性且适宜食品包装机械操作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以及这种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食用食品包装膜,这种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茁霉多糖 20~50%;明胶 20~50%;辅助膜剂 1~17%;乳化剂0.05~2%;色素 0~1%;水0.1~10%。
上述茁霉多糖可在市场上购买。
上述明胶可采用食用明胶或药用明胶,可在市场上购买。
上述辅助膜剂可以是亲水胶类(包括但不限于卡拉胶、黄原胶、阿拉伯树胶、果胶、瓜尔豆胶、刺槐豆胶、黄芪胶、罗望子胶)、海藻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海藻酸、海藻酸钠、甲壳素)、纤维素(包括但不限于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羟丙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淀粉类(包括但不限于变性淀粉、糊精、环糊精、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乳化剂可以是单甘酯、蔗糖酯、吐温类、司盘类、聚乙二醇类、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醇、卵磷脂、脱氢卵磷脂、丙二醇、丙三醇、篦麻油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吐温类可以是吐温20、吐温30、吐温60或吐温80,所述司盘类可以是司盘20、司盘30、司盘60或司盘80,所述聚乙二醇类可以是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20000。
上述色素可以是天然色素或合成色素,如姜黄色素、亮蓝色素、苋菜红色素、胭脂红色素等,在配方中主要起调色的作用,可根据产品的香型或约定俗成的习惯调色。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茁霉多糖、明胶和辅助膜剂按总重,与水(常温)按1∶50~80的重量比例混合成混合液;(2)将混合液升温到90℃~100℃,保温使茁霉多糖、明胶和辅助膜剂完全溶解;(3)将乳化剂、色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至成为混合均匀的物料;(4)将步骤(3)制得的物料过胶体磨,然后经均质机均质,再脱气,进入料缸;(5)将料缸中的物料经过成膜机流注刮膜成型,在80~100℃的温度下干燥成膜,得到所需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然后将包装膜收卷并包装,可用于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包装,也可用于手工封装。如果需要在包装膜上印刷文字、图案等,可将经收卷并包装的包装膜经专用印刷机按要求采用食用油墨印刷,再用于食品包装。
优选上述茁霉多糖、明胶和辅助膜剂混合均匀后,与水经水粉混合机混合成混合液。
优选步骤(2)的保温时间为约30~45分钟。
胶体磨的作用是将物料细化和乳化。
均质机的均质压力优选为40MPa~60MPa。
脱气在真空脱气机中进行。
本发明提供上述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茁霉多糖、明胶、辅助膜剂和部分乳化剂按总重,与水(常温)按1∶50~80的重量比例混合成混合液;(2)将混合液升温到90℃~100℃,保温使茁霉多糖、明胶、辅助膜剂和该部分乳化剂完全溶解;(3)将其余的乳化剂、色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至成为混合均匀的物料;(4)将步骤(3)制得的物料过胶体磨,然后经均质机均质,再脱气,进入料缸;(5)将料缸中的物料经过成膜机流注刮膜成型,在80~100℃的温度下干燥成膜,得到所需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然后将包装膜收卷并包装,可用于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包装,也可用于手工封装。如果需要在包装膜上印刷文字、图案等,可将经收卷并包装的包装膜经专用印刷机按要求采用食用油墨印刷,再用于食品包装。
优选上述茁霉多糖、明胶、辅助膜剂和部分乳化剂混合均匀后,与水经水粉混合机混合成混合液。
优选步骤(2)的保温时间为约30~45分钟。
均质机的均质压力优选为40MPa~60MPa。
脱气在真空脱气机中进行。
本发明提供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阻气性、保香性、阻水性、阻油性、保鲜性,其弹性、强度和透明度都较高,可印刷,可热封,适宜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操作,适合作为食品包装中的内袋包装材料;这种包装膜可食用,废弃物可降解,不造成环境污染。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中无有害物质排放,安全性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取茁霉多糖40份、明胶40份、辅助膜剂12份(其中马铃薯淀粉9份、羧甲基纤维素1份、海藻酸钠2份)、乳化剂1.5份(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0.9份、单甘酯0.3份、丙三醇0.3份)和姜黄色素0.5份;然后按以下步骤制备可食用食品包装膜(1)将茁霉多糖、明胶和辅助膜剂混合均匀,然后按总重(共92份),与水(常温)按1∶65的重量比例经水粉混合机混合成混合液,混合液中水含量为5980份;(2)将混合液升温到95℃,保温(约40分钟)使茁霉多糖、明胶和辅助膜剂完全溶解;(3)将乳化剂、姜黄色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至成为混合均匀的物料;(4)将步骤(3)制得的物料过胶体磨,然后经均质机均质(均质压力为50MPa),再在真空脱气机脱气,进入料缸;(5)将料缸中的物料经过成膜机流注刮膜成型,在90℃的温度下干燥成膜(膜中含水6份),得到所需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然后将包装膜收卷并包装。如果需要在包装膜上印刷文字、图案等,可将经收卷并包装的包装膜经专用印刷机按要求采用食用油墨印刷,再用于食品包装。
制得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中含有茁霉多糖40份、明胶40份、辅助膜剂12份(其中马铃薯淀粉9份、羧甲基纤维素1份、海藻酸钠2份)、乳化剂1.5份(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0.9份、单甘酯0.3份、丙三醇0.3份)、姜黄色素0.5份和水6份。
实施例2
取茁霉多糖21份、明胶49份、辅助膜剂17份(其中黄原胶3份、变性淀粉14份)、乳化剂2份(其中聚乙二醇100 1份、聚乙烯醇0.8份、吐温80 0.2份)和亮蓝色素1份;然后按以下步骤制备可食用食品包装膜(1)将茁霉多糖、明胶、辅助膜剂和聚乙烯醇混合均匀,然后按总重(共87.8份),与水(常温)按1∶60的重量比例经水粉混合机混合成混合液,混合液中水含量为5268份;(2)将混合液升温到92℃,保温(约35分钟)使茁霉多糖、明胶、辅助膜剂和聚乙烯醇完全溶解;(3)将聚乙二醇100、吐温80、亮蓝色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至成为混合均匀的物料;(4)将步骤(3)制得的物料过胶体磨,然后经均质机均质(均质压力为45MPa),再在真空脱气机脱气,进入料缸;(5)将料缸中的物料经过成膜机流注刮膜成型,在85℃的温度下干燥成膜(膜中含水10份),得到所需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然后将包装膜收卷并包装。如果需要在包装膜上印刷文字、图案等,可将经收卷并包装的包装膜经专用印刷机按要求采用食用油墨印刷,再用于食品包装。
制得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中含有茁霉多糖21份、明胶49份、辅助膜剂17份(其中黄原胶3份、变性淀粉14份)、乳化剂2份(其中聚乙二醇100 1份、聚乙烯醇0.8份、吐温80 0.2份)、亮蓝色素1份和水10份。
实施例3取茁霉多糖50份、明胶25份、辅助膜剂14份(其中瓜尔豆胶6份、微晶纤维素5份、糊精3份)、乳化剂1.8份(其中聚丙烯醇0.9份、卵磷脂0.6份、丙二醇0.3份)和苋菜红色素0.2份;然后按以下步骤制备可食用食品包装膜(1)将茁霉多糖、明胶和辅助膜剂混合均匀,然后按总重(共89份),与水(常温)按1∶70的重量比例经水粉混合机混合成混合液,混合液中水含量为6230份;(2)将混合液升温到99℃,保温(约33分钟)使茁霉多糖、明胶和辅助膜剂完全溶解;(3)将乳化剂、苋菜红色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至成为混合均匀的物料;(4)将步骤(3)制得的物料过胶体磨,然后经均质机均质(均质压力为55MPa),再在真空脱气机脱气,进入料缸;(5)将料缸中的物料经过成膜机流注刮膜成型,在82℃的温度下干燥成膜(膜中含水9份),得到所需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然后将包装膜收卷并包装。如果需要在包装膜上印刷文字、图案等,可将经收卷并包装的包装膜经专用印刷机按要求采用食用油墨印刷,再用于食品包装。
制得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中含有茁霉多糖50份、明胶25份、辅助膜剂14份(其中瓜尔豆胶6份、微晶纤维素5份、糊精3份)、乳化剂1.8份(其中聚丙烯醇0.9份、卵磷脂0.6份、丙二醇0.3份)、苋菜红色素0.2份和水9份。
实施例4取茁霉多糖48份、明胶48份、玉米淀粉2.7份(作为辅助膜剂)、乳化剂0.2份(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0.1份、篦麻油0.1份)和胭脂红色素0.1份;然后按以下步骤制备可食用食品包装膜(1)将茁霉多糖、明胶、玉米淀粉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匀,然后按总重(共98.8份),与水(常温)按1∶80的重量比例经水粉混合机混合成混合液,混合液中水含量为7904份;(2)将混合液升温到98℃,保温(约42分钟)使茁霉多糖、明胶、玉米淀粉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3)将篦麻油、胭脂红色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至成为混合均匀的物料;(4)将步骤(3)制得的物料过胶体磨,然后经均质机均质(均质压力为60MPa),再在真空脱气机脱气,进入料缸;(5)将料缸中的物料经过成膜机流注刮膜成型,在98℃的温度下干燥成膜(膜中含水1份),得到所需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然后将包装膜收卷并包装。如果需要在包装膜上印刷文字、图案等,可将经收卷并包装的包装膜经专用印刷机按要求采用食用油墨印刷,再用于食品包装。
制得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中含有茁霉多糖48份、明胶48份、玉米淀粉2.7份、乳化剂0.2份(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0.1份、篦麻油0.1份)、胭脂红色素0.1份和水1份。
以上实施例中组分的份数为重量份。
以上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以上几个优选实施例,而是可以在发明内容描述的范围内作适当调整。比如当不必对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着色时,可不含色素;乳化剂也可以是单纯的一种物质;各种工艺条件可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食用食品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茁霉多糖20~50%;明胶20~50%;辅助膜剂1~17%;乳化剂0.05~2%;色素0~1%;水0.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其特征是所述明胶是食用明胶或药用明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其特征是所述辅助膜剂是卡拉胶、黄原胶、阿拉伯树胶、果胶、瓜尔豆胶、刺槐豆胶、黄芪胶、罗望子胶、海藻酸、海藻酸钠、甲壳素、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羟丙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变性淀粉、糊精、环糊精、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其特征是所述乳化剂是单甘酯、蔗糖酯、吐温类、司盘类、聚乙二醇类、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醇、卵磷脂、脱氢卵磷脂、丙二醇、丙三醇、篦麻油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其特征是所述吐温类是吐温20、吐温30、吐温60或吐温80,所述司盘类是司盘20、司盘30、司盘60或司盘80,所述聚乙二醇类是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20000。
6.一种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所述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茁霉多糖、明胶和辅助膜剂按总重,与水按1∶50~80的重量比例混合成混合液;(2)将混合液升温到90℃~100℃,保温使茁霉多糖、明胶和辅助膜剂完全溶解;(3)将乳化剂、色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至成为混合均匀的物料;(4)将步骤(3)制得的物料过胶体磨,然后经均质机均质,再脱气,进入料缸;(5)将料缸中的物料经过成膜机流注刮膜成型,在80~100℃的温度下干燥成膜,得到所需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包装膜用食用油墨印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茁霉多糖、明胶和辅助膜剂混合均匀后,与水经水粉混合机混合成混合液。
9.一种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所述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茁霉多糖、明胶、辅助膜剂和部分乳化剂按总重,与水按1∶50~80的重量比例混合成混合液;(2)将混合液升温到90℃~100℃,保温使茁霉多糖、明胶、辅助膜剂和该部分乳化剂完全溶解;(3)将其余的乳化剂、色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至成为混合均匀的物料;(4)将步骤(3)制得的物料过胶体磨,然后经均质机均质,再脱气,进入料缸;(5)将料缸中的物料经过成膜机流注刮膜成型,在80~100℃的温度下干燥成膜,得到所需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包装膜用食用油墨印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食用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这种可食用食品包装膜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茁霉多糖20~50%;明胶20~50%;辅助膜剂1~17%;乳化剂0.05~2%;色素0~1%;水0.1~10%。这种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配成混合均匀的物料,然后将物料过胶体磨、均质、脱气,经过成膜机流注刮膜成型,干燥成膜。本发明提供的可食用食品包装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阻气性、保香性、阻水性、阻油性、保鲜性,可印刷,可热封,适宜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操作;这种包装膜可食用,废弃物可降解,不造成环境污染。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中无有害物质排放,安全性高。
文档编号C08L5/00GK1827672SQ20061003353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3日
发明者林玉惠, 余少华 申请人:林玉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