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晶及其用于塑料着色的方法

文档序号:3649353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色晶及其用于塑料着色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着色
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色晶及其用于塑料着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塑胶着色经历了从色粉着色、染色造粒着色和色母粒这几个发展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胶产品的着色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塑胶着色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外观效果,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色粉着色时,由于色粉的份量较少(一般0.41。%),容易出现颜色不稳定、色纹、流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染色造粒技术虽然能够解决色粉着色的弊端,但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塑料经历两次受热、制品的力学性能受到影响等原因,目前逐步被色母粒取代。采用普通色母粒着色对于批量大、品种少的产品着色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对于颜色品种较多、批量多、用量少的品种,色母粒制造商的成本较高,客户订货和应用时不灵活,产品合格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订货量不好把握,订货少时无法完成生产任务,订货多时造成浪费。这种情况长期困扰颜色品种多、批量小、更换颜色频率高的企业,如玩具、牙刷制品、钮扣、化妆品包装等企业。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塑料制品着色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颜色稳定性好、适于批量生产、库存问题容易解决的塑料制品着色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着色方法所用到的色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对现有塑胶着色技术进行改进,在色母粒配方中添加新型着色剂——单一颜色的色晶。通过制备3050种基础单一颜色色晶作为色库,客户着色时只需将其组合就可拼出所需的颜色。为了达到良好的着色效果,所述色晶的厚度为0.10.5mm、长或宽为0.25.0mm的薄片,优选尺寸为厚度0.10.2mm、长或宽0.51.5mm。上述色晶由如下组分和重量份数组成:载体0.180超级分散剂0.120抗氧剂0.1润滑剂颜料填料0.1300.1500.130'优选的组分和重量份数为:载体1060超级分散剂210抗氧剂0.13润滑剂颜料填料1200.1500.130。上述载体是指被着色的塑料。如被着色塑料为聚乙烯(PE),则选用PE为载体;被着色塑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则选用ABS树脂为载体,依次类推(上述超级分散剂是一种聚乙烯接枝物,即将熔融指数100300(g/10min)的聚乙烯在过氧化物(如过氧化二丙苯等)的作用下与丙烯酸、苯乙烯单体进行熔融接枝的产物,接枝率为0.52%,优选的接枝率为0.81.5。%。上述润滑剂优选硬脂酸、硬脂酸盐、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乙烯-醋酸乙烯蜡(EVA蜡)、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上述抗氧剂优选酚类抗氧剂,如1076(e-(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或1010(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为168(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或626(季戊四醇酯双亚磷酸二(2,4-二特丁基苯基)酯)等。上述的颜料根据需要可以是各种各样的颜料,可以是无机颜料如钛白粉、钛黄等,或有机颜料如酞青蓝、酞青绿等,也可以是染料等及其组合物。上述填料优选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或硫酸钡等无机组分。上述色晶的制备方法为将各组分按配比称量,采用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然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或密炼机熔融混炼,然后采用双辊机或多辊压片,最后破碎成色晶。或是将各组分按配比称量,采用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然后采用双辊塑炼机或三辊研磨机进行熔融混炼压片,然后破碎成色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着色剂是单一颜色的色晶,该色晶具有体积小、数目多、着色点多的特点,因此着色的稳定性、均匀性显著提高。(2)本发明以单一颜色的色晶作为色库,客户着色是只需将其组合而拼出所需的颜色,容易控制库存、减少浪费。(3)本发明的色晶能适用于自动喂料系统,着色剂添加不需预先混合,而是采用自动喂料进行计量添加,即在塑料注塑和挤出成型加工过程中实现全自动、封闭式加料,对于保持车间卫生洁净、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烘料引起车间高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5为ABS色晶的配方,见表1。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在1602(KTC的条件下熔融混炼,三辊机压片,然后破碎成色晶。表lABS色晶配方<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将上述色晶按不同的比例组合,拼出不同的颜色,配方及实验结果见表2。表2色晶组合配方及其着色效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对比例15按表2中颜料的配比,按照下述配方分别制备相应的色母粒,并对其着色效果和颜色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见表3。对比例15中色母粒基本配方如下ABS40聚乙烯蜡4氧化聚乙烯蜡2硬脂酸锌110760.21680.4颜料适量碳酸钙适表3色母粒着色效果评价项目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颜色灰亮白杏黄浅绿流纷色纹无无无少许有流纹颜色均匀性良好良好良好一般差颜色稳定性良好良好良好一般一般总色差AE幼.4《0.6《0.4《0.8《1.0表l、表2比较表明,采用色晶在控制色纹、流纹、颜色稳定性和均匀性方面明显由于色母粒。实施例610为PP色晶的配方,见表4。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在16020(TC的条件下熔融混炼,三辊机压片,然后破碎成色晶的工艺。表4PP色晶配方材料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0pp4060304050硬脂酸锌1010.51聚乙烯蜡321.557EVA蜡22222超级分散剂22222钛白粉400000酞青蓝0100002RLP黄0010002BP-Q红000100碳黑00006抗氧剂10760.20.20.20.20.2抗氧剂1680.40.40.40.40.4碳酸钙11.40039.931,4硫酸钡023.4000滑石粉0052.900颜色白黄红里"、将上述色晶按不同的比例组合,拼出不同的颜色,配方及实验结果见表5。表5色晶组合配方及其着色效果色晶色晶组合6色晶组合7色晶组合8色晶组合9色晶组合10实施例62%3.5%1%1%0.5%实施例700.5%00.5%2.5%实施例8002.5%2%0实施例90000.5%0实施例102%00.5%01%颜色灰白杏黄橙流纷色纹无无无无无颜色均匀性优优良好优良好颜色稳定性好好好好好总色差AE《0.3《0.2《0.4《0.5《0.6对比例610按表5中颜料的配比,按照下述配方分别制备相应的色母粒,并对其着色效果和颜色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见表6。对比例610中色母粒基本配方如下:pp40聚乙烯蜡3EVA蜡2硬脂酸锌110770.21680.4颜料适量碳酸钙适表6色母粒着色效果评价<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表5、表6比较表明,PP采用色晶着色在控制色纹、流纹、颜色稳定性和均匀性方面明显由于色母粒。权利要求1.一种色晶,其特征在于由如下组分和重量份数组成载体0.1~80润滑剂0.1~30超级分散剂0.1~20颜料0.1~50抗氧剂0.1~5填料0.1~30;所述载体是指被着色的塑料;所述超级分散剂是一种聚乙烯接枝物,是将熔融指数100~300g/10min的聚乙烯在过氧化物的作用下与丙烯酸、苯乙烯单体进行熔融接枝的产物,接枝率为0.5~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晶,其特征在于由如下组分和重量份数组成载体1060润滑剂120超级分散剂210颜料0.150抗氧剂0.13填料0.13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晶,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盐、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乙烯-醋酸乙烯蜡、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酚类抗氧剂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色晶,其特征在于所述酚类抗氧剂为3-(4-羟基_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四[3_(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季戊四醇酯双亚磷酸二(2,4-二特丁基苯基)酉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或硫酸钡。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晶,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晶的厚度为0.10.5mm、长或宽为0.25.0m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物为过氧化二丙苯,所述接枝率为0.81.5%。9.权利要求1所述色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各组分按配比称量,采用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然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或密炼机熔融混炼,然后采用双辊机或多辊压片,最后破碎成色晶;或是将各组分按配比称量,采用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然后采用双辊塑炼机或三辊研磨机进行熔融混炼,然后破碎成色晶。10.—种塑料着色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晶对塑料进行着色。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色晶及其用于塑料着色的方法。它由如下组分和重量份数组成载体0.1~80,润滑剂0.1~30,超级分散剂0.1~20,颜料0.1~50,抗氧剂0.1~5,填料0.1~30。将各组分按配比称量,采用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然后采用双辊塑炼机或三辊研磨机进行熔融混炼,然后破碎成色晶。本发明的色晶体积小、数目多、着色点多,着色的稳定性、均匀性显著提高。本发明以单一颜色的色晶作为色库,只需将其组合而拼出所需的颜色,容易控制库存、减少浪费。本发明的色晶能适用于自动喂料系统,着色剂不需预先混合,采用自动喂料进行计量添加,对于保持车间卫生洁净、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烘料引起车间高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档编号C08K3/00GK101372533SQ20071002988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申请日期2007年8月24日优先权日2007年8月24日发明者卢俊文,阳范文申请人:广州市波斯塑胶颜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