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的复合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1817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的复合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成型复合材料,即含有增强材料、填料或预成型件的塑性材料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用于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的复合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芯铝绞线为单层或多层铝股线绞合在镀锌钢芯线外的加强型导线,具有结构简单、架设与维护方便、线路造价低、传输容量大、又利于跨越江河和山谷等特殊地理条件的敷设、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足够的机械强度、抗拉强度大、塔杆距离可放大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架空输配电线路中。现代工业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电力负荷需求的逐步增加,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电网输电线路的建设正面临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有色金属资源的稀缺、电力传输的快速扩容及环境保护等问题。20世纪末人们尝试用有机复合材料代替金属材料制作导线的芯材,开发出新型复合材料合成芯导线。复合芯与传统的钢芯铝绞线相比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热稳定性好、弛度低、载流量大及耐腐蚀等优点。解决电力线路输送容量提高的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已有铁塔,尽量避免了线路走廊用地增加这一技术难题,对老旧线路的增容改造和土地资源紧张地区的线路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关于复合芯的研制包括,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开发了复合材料合成芯导线, 产品分为碳纤维芯铝绞线和耐热碳纤维芯耐热铝合金绞线两种。复合芯的质量是常规钢芯的1/5,线膨胀系数约为钢芯的1/12。试验证明,新型复合材料芯导线的抗拉强度大幅提高,常温下的拉伸曲线特性呈现弹性体特性,即材料断裂时没有塑性变形,断后延伸率约为 1.6%,塑性不如钢芯导线。美国的CTC公司于2003年推出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线,其芯线是以碳纤维为中心层和玻璃纤维包覆制成的单根芯棒,碳纤维采用聚酰胺耐火处理、碳化而成;高强度、高韧性配方的环氧树脂具有很强的耐冲击性、耐抗力应力和弯曲应力。将碳纤维与玻璃纤维进行预拉伸后,在环氧树脂中浸渍,然后在高温模具中固化成型为复合材料芯线。芯线外层与邻外层为梯形截面铝线股。此芯线与传统导线相比具有重量轻、强度大、低线损、弛度小等优点,但其韧性较差,复合芯在生产、运输及挂线施工过程中有因脆性因素造成开裂及断裂的几率,给电网输电线路施工及运行安全性产生威胁。国内现有的导线都是由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丝或金属条形成,这种导线抗拉强度低。同时由于金属的特性,用金属制成的导线随环境温度的变化热胀冷缩严重,较易出现脆断。鉴于此,国内也有人开始研究碳纤维复合芯铝绞线,但没有具体的使用参数,研发与生产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发明人于2009年提出的申请号为CN200910237469.6,发明名称为“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扩容导线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发明专利申请,其技术方案涉及到一种适用于稳定连续生产的高强度、耐高温、表面规整、光洁度高的复合芯的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制备工艺固化周期长、容易出现模具堵塞、制品表面光洁度欠缺、树脂包覆纤维不彻底、树脂固化工艺引起的力学强度下降等问题,并且提高了制品的综合性能,节约了材料消耗。但此专利申请没有考虑材料韧性问题,由于复合材料用于制备电网输电线路复合芯时,要求复合芯在生产、运输及挂线施工过程中不因脆性因素造成开裂及断裂,因此复合材料的韧性不容忽视。申请号为CN200910011099. 4,发明名称为“输电线路导线的玻璃纤维与碳纤维复合芯”的发明专利申请看,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导线的玻璃纤维与碳纤维复合芯,复合芯由碳纤维50% 55%、玻璃纤维10% 15%、树脂及辅助材料30% 40%组成。本发明申请制备的复合芯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但复合芯的制备原料中没有为提高材料的韧性而特意添加的原料,只强调复合芯的抗拉强度。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的抗拉强度可以很好的得到保证,但由于纤维韧性较差, 因此,如何在保证复合芯综合力学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复合芯的韧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的复合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芯在保证抗拉强度的前提下,即复合芯纤维含量Vf = 50 80%,复合芯拉伸强度不低于2100MPa,复合芯玻璃化转变温度不低于190°C ;和普通复合芯相比,韧性提高20 50%,卷绕性能由55D、2圈、不开裂,提高到30 45D、2圈、不开裂;且复合芯表面光洁,粗糙度相对较低。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的复合芯,所述复合芯用材料由树脂材料和纤维增强材料制成,其改进之处在于按体积分数计所述树脂材料为20% _50%,纤维增强材料为 50-80% ;所述树脂材料包括热固性树脂100份、固化剂50-150份、促进剂1_20份、脱模剂 1-20份、增韧剂5-20份及纳米颗粒0. 1-10份。其中所述纤维增强材料为任意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或PBI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热固性树脂为任意选自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聚氨酯或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固化剂为任意选自酸酐类、脂肪多元胺类、脂环多元胺类及芳香族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促进剂促进剂是选自胺类、苯酚类或咪唑类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脱模剂是选自硬脂酸锌、硬脂酸、硅油类、硅脂类或自制内脱模剂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增韧剂是选自热塑聚醚多元醇、聚醚砜、聚砜、聚醚醚酮、超支化聚酰胺酯、液态橡胶、热致液晶聚合物、聚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纳米颗粒是选自纳米蒙脱土、纳米碳纤维、纳米TiO2、纳米Si02、BaTiO3 或纳米Al2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芯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开卷纱束即纤维增强材料在牵引机的拉力下,经180 200°C干燥预处理1_2 分钟,经过导向辊和集束栅板、集纱辊后,进入浸渍胶槽,浸透树脂材料的胶液0. 5-lh ;其中浸渍胶槽温度定为40°C 80°C ;2)经树脂材料胶液浸润的纤维增强材料,通过具有一定界面形状的预成型模具, 排出多余的树脂和气泡,进行预成型;其中预成型模内的温度为70°C 120°C ;3)固化成型复合材料的树脂胶液在前段固化模具内逐步升温,经粘流态、凝胶态、玻璃态后成型固化,在内脱模剂的作用下,由牵引装置拉出脱模成型;其中前段固化模具第一加热区间温度为120-180°C ;第二加热区间温度为130 2000C ;第三加热区间温度为140 190°C ;树脂基复合材料后固化成型采用四段连续加热,加热区间的温度为170 220°C ;其中牵引速度不低于0. 5m/min ;4)由收线机进行制品收卷,通过切割装置切成所需长度的复合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1)复合芯韧性显著提高按照本发明所述制备材料及制备工艺得到的复合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388-2009卷绕性能进行测试,最终碳纤维复合芯制品的性能指标应达到和普通复合芯相比,韧性提高20 50%,即卷绕性能由55D、2圈、不开裂,提高到30 45D、2圈、 不开裂,高韧性降低了碳纤维复合芯在生产、运输及挂线施工过程中因脆性因素造成的断裂及开裂几率;2)复合芯的抗拉强度保持在一定水平复合芯纤维含量Vf = 50 80%,复合芯拉伸强度不低于2100MPa ;3)采用DMA测试方法,复合芯玻璃化转变温度不低于180°C ;4)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对具体的参数牵引速度、固化温度和加热区长度等进行合理设计,尽量缩减制备工序,使得复合芯的制备方法简单,且复合芯成型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公开了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用碳纤维复合芯的树脂配方及制备工艺,复合芯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及表面光洁度。本发明在保持复合芯优异综合性能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其韧性,进一步降低了复合芯在生产、运输及挂线施工过程中因脆性因素造成的断裂及开裂几率。本发明所述的高韧性碳纤维复合芯制备工艺的树脂体系配方为一种热固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脱模剂、增韧剂及纳米颗粒等。其中,固化剂是选自酸酐类、脂肪多元胺类、脂环多元胺类及芳香族多胺类中的一种或几种;促进剂是选自胺类、苯酚类、咪唑类中的一种或几种;脱模剂是选自硬脂酸锌、硬脂酸、硅油类、硅脂类、自制内脱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增韧剂是选自聚醚多元醇、聚醚砜、聚砜、聚醚醚酮、超支化聚酰胺酯、液态橡胶、热致液晶聚合物、聚酯的一种或几种;纳米颗粒是选自选自纳米蒙脱土、纳米碳纤维、纳米Ti02、 纳米SiO2、BaTiO3或纳米Al2O3中的一种或几种。高韧性复合芯的树脂配方按照如下配比的成分树脂100份、固化剂50 150份、 促进剂1 20份、增韧剂5-20份,纳米颗粒0. 1 10份,脱模剂1 20份。其中增强纤维为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 PBI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热固性树脂是指在加热、加压下或在固化剂、紫外光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交联固化成为不溶不熔物质的一大类合成树脂,热固性树脂在固化后,由于分子间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因此刚性大、硬度高、耐温高、不易燃、制品尺寸稳定性好,常用热固性树脂有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环氧树脂、丁二烯树脂、不饱和树脂、聚氨酯、聚酰亚胺等。本发明所述热固性树脂包括环氧树脂、聚酰亚胺、丁二烯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可以为缩水甘油醚类、缩水甘油酯类、缩水甘油胺类、脂环族环氧化合物、芳香族环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缩水甘油醚类可以为双酚A (二酚基丙烷缩水甘油醚)、双酚F型环氧树脂、多酚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 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缩水甘油酯类可以为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间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脂环族环氧化合物可以为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己烯酯环氧树脂、二氧化双环戊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缩水甘油胺类可以为4,4: 二氨基二苯甲烷环氧树脂、对氨基苯酚环氧树脂、三聚氰胺环氧树脂及海因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芳香族环氧化合物可以为芳香族聚醚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芳香族超支化聚酯型环氧树脂等。增强材料主要用于增加热固性树脂的韧性和强度,增强材料的分类有如木粉、 矿物粉、纤维或纺织品,本发明的增强材料选用纤维,纤维为任意选自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碳纤维为用聚丙烯腈纤维、浙青纤维、粘胶丝或酚醛纤维经碳化制得;玄武岩纤维是玄武岩石料在 1450°C 1500°C熔融后,通过钼铑合金拉丝漏板高速拉制而成的连续纤维;芳纶纤维为聚对亚苯基苯并双恶唑纤维、聚对亚苯基苯并双噻唑纤维、聚醚醚酮纤维或聚砜基酰胺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的固化剂是任意选自酸酐类、脂肪多元胺类、脂环多元胺类及芳香族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酸酐类固化剂使用的配方体系粘度低,使用期长,可分为芳香族酸酐、 脂肪酸酐和卤化酸酐等。本发明配方中所涉及的酸酐类固化剂可以为70酸酐,70酸酐是丁二烯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而得的改性酸酐 ’80#阻燃液体酸酐,它是含溴的液体酸酐,其固化产物具有离火自熄的阻燃性、优良的电气性能、耐潮性和物理机械性能;82酸酐,是桐油改性顺丁烯二酸酐所得的桐油酸酐,有内增塑作用,可以使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均有所改善。脂肪多元胺可以为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己二胺、间苯二甲胺等。脂环多元胺类固化剂可以为孟烷二胺、N-氨乙基哌嗪、异佛尔酮二胺等。芳香族多胺类固化剂可以为间苯二甲胺、间苯二胺、二氨基二苯基砜等。本发明中的促进剂是任意选自自胺类、苯酚类、咪唑类中的一种或几种;促进剂一是作为补强树脂的固化剂,提高橡胶制品的硬度;二是与间苯二酚等助剂一起构成粘合体系,对橡胶与纤维的粘合起着重要作用。
本发明中的脱模剂是任意选自选自硬脂酸锌、硬脂酸、硅油类、硅脂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的增韧剂是任意选自聚醚多元醇、聚醚砜、聚砜、聚醚醚酮、超支化聚酰胺酯、液态橡胶、热致液晶聚合物、聚酯的一种或几种;聚醚砜、聚砜、聚醚醚酮等热塑性树脂具有受热软化、冷却硬化的性能,而且不起化学反应,无论加热和冷却重复进行多少次, 均能保持这种性能,,热塑性树脂的优点是加工成型简便,具有较高的机械能。超支化聚酰胺酯具有粘度低、官能度高、溶解性能良好及无缠结等优点。液态橡胶主要指液态丁腈橡胶、液态硅橡胶等。热致液晶聚合物是继溶致液晶聚合物之后兴起的,其综合性能优异,而且能够进行注塑、挤出成型加工。聚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主要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习惯上也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芳酯等线型热塑性树脂。聚芳酯是一类高性能的工程塑料,主要有聚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聚对羟基苯甲酸酯和U-聚合物三种。本发明中的纳米颗粒是任意选自纳米蒙脱土、纳米碳纤维、纳米TiO2、纳米Si02、 BaTiO3或纳米Al2O3中的一种或几种。纳米颗粒和增韧剂的加入,使得本发明复合材料韧性得到较大改善。纳米颗粒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在收到外力时,容易吸收应力;增韧剂的加入使得树脂体系配方的韧性大大改善,复合材料的卷绕性能得以提升,从而降低复合芯在生产、运输及挂线施工过程中因脆性因素造成开裂及断裂几率。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高韧性复合芯制备工艺对应的相应参数在如下基础上得出以复合芯制备工艺所涉及的树脂固化过程对应的模具内温度场和树脂固化度动态变化为参照,以牵引速度,固化温度,加热区间长度作为三因素,耐热性、拉伸强度、韧性作为三水平进行正交化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高韧性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用碳纤维复合芯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开卷纱束(所选纤维)在牵引机的拉力下,经180 200°C干燥处理1分钟, 通过一系列导向辊和集束栅板、集纱辊后,进入浸渍胶槽,充分浸透所选树脂配方的胶液;(2)所选纤维经纳米改性高韧性树脂配方胶液充分浸润,通过具有一定界面形状的预成型模具,排出多余的树脂和气泡,进行预成型;(3)固化成型通过前段固化模具,所选纳米改性高韧性树脂配方胶液在模具内逐步升温,经粘流态、凝胶态、玻璃态后成型固化,在内脱模剂的作用下,由牵引装置拉出脱模成型;(4)后固化处理;(5)由收线机进行制品收卷,通过切割装置切成所需长度的制品。其中,所述浸渍纳米改性高韧性树脂配方体系的胶槽温度恒定为40-80°C,预成型模内的温度为70 120°C。其中,适用于纳米改性高韧性树脂配方体系的前段固化模具第一加热区间温度为 120-180°C ;第二加热区间温度为130 200°C ;第三加热区间温度为140 190°C。其中,适用于纳米改性高韧性碳纤维复合芯的后固化工艺采用四段连续加热,加热区间的温度为170 220°C。其中,牵引速度不低于0. 5m/min。
本发明所述的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用碳纤维复合芯的树脂体系配方及制备工艺,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388-2009卷绕性能进行测试,最终碳纤维复合芯制品的性能指标应达到和普通复合芯相比,韧性提高20 50% (卷绕性能由55D、2圈、不开裂, 提高到30 45D、2圈、不开裂),复合芯纤维含量Vf = 50 80%,复合芯拉伸强度不低于 2IOOMPa,复合芯玻璃化转变温度不低于190°C (采用DMA测试方法)。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高韧性碳纤维复合芯制备工艺所涉及的树脂配方,按照如下配比热固性树脂(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100份、固化剂(酸酐类)100份、促进剂(胺类)8 份、纳米颗粒(纳米蒙脱土)5份、增韧剂(聚醚多元醇类)10份、脱模剂(硬脂酸)3份。胶槽的温度恒定为60°C,经树脂浸润的碳纤维在模具前段预热区的温度为 100°C。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高韧性的复合芯制备工艺对应的前段固化模具,对应的第一加热区间为160°C;第二加热区间为180°C;第三加热区间为170°C。后固化区间,采用四段连续加热方式,加热区间的温度均为210°C。牵引速度设为0. 5m/min。按照上述新型高韧性复合芯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样品经检测,碳纤维复合芯卷绕性能为42D、2圈、不开裂复合芯韧性提高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0°C,拉伸强度 2257MPa0实施例2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高韧性复合芯制备工艺所涉及的树脂配方,按照如下配比树脂(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100份、固化剂(酸酐类)100份、促进剂(胺类)12份、纳米颗粒(纳米SiO2) 3份、增韧剂(超支化聚酰胺酯)20份、脱模剂(硬脂酸)5份。胶槽的温度恒定为60°C,经树脂浸润的碳纤维在模具前段预热区的温度为 110°C。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高韧性复合芯制备工艺对应的前段固化模具,对应的第一加热区间为145°C ;第二加热区间为180°C ;第三加热区间为175°C。后固化区间,采用四段连续加热方式,加热区间的温度均为220°C。牵引速度设为0. 6m/min。按照上述新型高韧性复合芯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样品经检测,碳纤维复合芯卷绕性能为38D、2圈、不开裂复合芯韧性提高31%,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8°C,拉伸强度 2340MPa。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高韧性复合芯制备工艺所涉及的树脂配方,按照如下配比树脂(芳香族聚醚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100份、固化剂(酸酐类)110份、促进剂(胺类)10 份、纳米颗粒(纳米SiO2) 2份、增韧剂(聚醚醚酮)18份、脱模剂(硬脂酸)5份。胶槽的温度恒定为60°C,经树脂浸润的碳纤维在模具前段预热区的温度为 110°C。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高韧性复合芯制备工艺对应的前段固化模具,对应的第一加热区间为150°C ;第二加热区间为185°C ;第三加热区间为170°C。后固化区间,采用四段连续加热方式,加热区间的温度为200°C。牵引速度设为0. 55m/min。按照上述新型高韧性复合芯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样品经检测,碳纤维复合芯卷绕性能为40D、2圈、不开裂,韧性提高27%,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5°C,拉伸强度2308MPa。此处已经根据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下进行适当的替换或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示例性的实施例仅仅是例证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定义。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的复合芯,所述复合芯用材料由树脂材料和纤维增强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按体积分数计所述树脂材料为20% _50%,纤维增强材料为50-80% ;所述树脂材料包括热固性树脂100份、固化剂50-150份、促进剂1-20份、脱模剂1-20 份、增韧剂5-20份及纳米颗粒0. 1-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的复合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材料为任意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或PBI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的复合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为任意选自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聚氨酯或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的复合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任意选自酸酐类、脂肪多元胺类、脂环多元胺类及芳香族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的复合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促进剂是选自胺类、苯酚类或咪唑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的复合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是选自硬脂酸锌、硬脂酸、硅油类、硅脂类或自制内脱模剂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的复合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是选自聚醚多元醇、聚醚砜、聚砜、聚醚醚酮、超支化聚酰胺酯、液态橡胶、热致液晶聚合物、聚酯的一种或几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的复合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是选自纳米蒙脱土、纳米碳纤维、纳米TiO2、纳米Si02、BaTiO3或纳米Al2O3中的一种或几种。
9.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开卷纱束即纤维增强材料在牵引机的拉力下,经180 200°C干燥预处理1-2分钟, 经过导向辊和集束栅板、集纱辊后,进入浸渍胶槽,浸透树脂材料的胶液0. 5-lh ;其中浸渍胶槽温度定为40°C 80°C ;2)经树脂材料胶液浸润的纤维增强材料,通过具有一定界面形状的预成型模具,排出多余的树脂和气泡,进行预成型;其中预成型模内的温度为70°C 120°C ;3)固化成型复合材料的树脂胶液在前段固化模具内逐步升温,经粘流态、凝胶态、玻璃态后成型固化,在内脱模剂的作用下,由牵引装置拉出脱模成型;其中前段固化模具第一加热区间温度为120-180°C;第二加热区间温度为130 200°C; 第三加热区间温度为140 190°C ;树脂基复合材料后固化成型采用四段连续加热,加热区间的温度为170 220°C ;其中牵引速度不低于0. 5m/min ;4)由收线机进行制品收卷,通过切割装置切成所需长度的复合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网输电线路导线的复合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芯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及表面光洁。复合芯的材料包括树脂材料和增强材料,树脂材料包括热固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脱模剂、增韧剂及纳米颗粒,增强材料为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PBI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复合芯纤维含量Vf=50-80%,复合芯抗拉强度不低于2100MPa,复合芯玻璃化转变温度不低于180℃。复合芯韧性显著提高,降低复合芯在生产、运输及挂线施工过程中因脆性因素造成的断裂及开裂几率。
文档编号C08L61/06GK102516708SQ20111038072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何州文, 兰逢涛, 刘辉, 张卓, 徐丽, 陈云, 陈新 申请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