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空气弹簧用下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车辆用空气弹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空气弹簧中所使用的下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车辆用空气弹簧,所述车辆用空气弹簧主要是作为采用无承梁转向架(ボルスタレス台車)的鉄道车辆的缓冲装置而设置使用。
背景技术:
作为铁道车辆的缓冲装置而设置使用的空气弹簧,一般具有上面板、下面板、内径部有开ロ的大体圆环(ドーナッ)状的可挠性部件(也称为隔膜)以及连接于下面板的下部的层叠橡胶支撑体,形成有在上面板、下面板和可挠性部件的上下方向以及水平方向能够变形的空气室,向该空气室供给压缩空气来使用。通常其结构为,将层叠橡胶支撑体形成为圆筒状并以内筒作为空气通路,通过该内筒能够将压缩空气供给至空气室。这样的空气弹簧插入在无承梁转向架与车体之间,以将层叠橡胶支撑体下部安装于无承梁转向架上 部。通过层叠橡胶支撑体的内筒部,并由压缩机通过可挠性部件的内径侧开ロ部来供给加压空气,使可挠性部件膨胀为规定形状,主要通过可挠性部件的变形来缓冲转向架的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振动向车体的传递。另外,通过变更、调整该空气室在车辆进行方向上进行左右方向的空气压来进行车体的倾斜调整,使得在曲线(curve)行驶时能够在不大幅降低行驶速度的情况下行驶。这样的空气弹簧中,伴随着车辆行驶时的蛇行、旋转,作为其主要部件的可挠性部件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通过这样的水平位移,在上述可挠性部件的外周面的橡胶层与保持其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的橡胶部的接触面上产生滑动,发生磨耗。如果可挠性部件的橡胶层部分发生磨耗,则由于较高内压而存在称为早期破损的问题,为了防止这样的破损,提出了防止可挠性部件的磨耗的技术(专利文献I 3等)。专利文献1、2记载的发明,都是通过在上面板与可挠性部件之间设置摩擦系数小的树脂片材、纤维材料,来防止可挠性部件的橡胶磨耗的发明。另外,专利文献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在防止因滑动而导致的磨耗的同时,为了防止低温环境下弹性的降低以及防止臭氧劣化作为构成可挠性部件的原料橡胶而使用こ烯丙烯橡胶(EPDM),并在其中混合聚四氟こ烯。但是,专利文献1、2记载的发明,尽管能够防止上面板与可挠性部件之间的磨耗,但不能防止因与下面板之间的滑动而产生的可挠性部件的磨耗。特别是,由干与可挠性部件相接的下面板的橡胶座部的曲率半径小、表面积小,与可挠性部件接触时的压力増大,产生強烈的摩擦力,因而相比于上面板更容易受到磨耗。另外,根据专利文献3记载的发明,虽然降低了可挠性部件的摩擦系数,但EPDM的强度并不怎么高,而含有聚四氟こ烯的结果进ー步降低了強度,由干与橡胶座部的接触而产生磨耗,因此,作为空气弹簧在耐久性上仍具有改善的余地。也可以有这样的方法,即在制得下面板的橡胶座部、上面板的上面橡胶部之后,在构成这些的加硫橡胶的表面涂布市售的含有聚四氟こ烯的涂料或含有石墨的涂料来形成润滑层的方法,但是,润滑层的厚度如果薄则耐久性不足,而另一方面通过涂装难以增厚润滑层,且为了提高涂料的密合性,需要进行去除毛刺等加硫后的橡胶表面的处理,存在増加エ序数的问题。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1-8954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40967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7-3086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公知技术的问题点,目的在于提供下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改善了耐久性的空气弹簧,该下面板用于通过与橡胶座部的滑动进一歩改善可挠性部件的磨 耗、且耐久性优良的空气弹簧。本发明的空气弹簧用下面板是在车辆用空气弹簧中的支撑内径部为有开ロ的大体圆环状的可挠性部件的下面部的下面板,特征在于,所述下面板由下面环状支撑体和粘结形成于所述下面环状支撑体上附着形成的橡胶座部构成,所述橡胶座部的至少一部分是含有聚四氟こ烯的润滑橡胶部。通过使用上述结构的下面板,因与橡胶座部的滑动而产生的可挠性部件的磨耗所导致的寿命下降得到改善,能够构成耐久性优良的空气弹簧。此外,由于不含有聚四氟こ烯可挠性部件自身的強度、寿命也得到改善。此外,与在加硫成型后对橡胶部进行涂装的情况相比,不需要去除毛刺等的处理。本发明的车辆用空气弹簧的,至少具有上面板、下面板及内径部为有开ロ的大体圆环状的可挠性部件,是将所述可挠性部件的开ロ部保持在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车辆用空气弹簧,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由上面环状支撑体和粘结形成于所述上面环状支撑体上的上面橡胶部构成,所述下面板由下面环状支撑体和粘结形成于所述下面环状支撑体上的橡胶座部构成,所述橡胶座部、或者所述橡胶座部与所述上面橡胶部的至少一部分是含有聚四氟こ烯的润滑橡胶部。上述结构的空气弹簧,通过因与下面板的橡胶座部之间的滑动、进而与上面板的上面橡胶之间的滑动引起的可挠性部件的磨耗所导致的寿命降低得到改善,耐久性优良。此外,由于不含有聚四氟こ烯,还是可挠性部件自身的強度、寿命也得到改善的空气弹簧。另外,与加硫成型后对橡胶部进行涂装的情形相比,不需要去除毛刺等处理。
图I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下面板的空气弹簧的纵剖面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下面板的构造的适宜的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上面板的构造的适宜的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下面板的构造的适宜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部分剖面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下面板的橡胶座部的放大的部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空气弹簧16下面板
18可挠性部件31润滑橡胶部35下面环状支撑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构成本发明的下面板的橡胶座部以及上面板的上面橡胶部的橡胶,由于不存在类似构成可挠性部件的橡胶的耐候性、尤其是因臭氧引起的产生开裂的问题,因此没有必要使用EPDM、聚氯丁烯这样的耐候性优良但強度尚不足够的橡胶。作为构成橡胶座部以及上面橡胶部的原料橡胶,优选选自单独使用天然橡胶、単独使用苯こ烯丁ニ烯橡胶、并用天然橡胶和苯こ烯丁ニ烯橡胶、并用天然橡胶和丁ニ烯橡胶、并用苯こ烯丁ニ烯橡胶和丁ニ烯橡胶、或者并用天然橡胶、苯こ烯丁ニ烯橡胶和丁ニ烯橡胶。在并用天然橡胶和苯こ烯丁ニ烯橡胶、并用天然橡胶和丁ニ烯橡胶、或者并用天然橡胶、苯こ烯丁ニ烯橡胶和丁ニ烯橡胶的情况下,苯こ烯丁ニ烯橡胶乃至丁ニ烯橡胶的配合比优选为原料橡胶100重量份中的10 重量份以上。在并用天然橡胶和丁ニ烯橡胶、或者并用苯こ烯丁ニ烯橡胶和丁ニ烯橡胶的情况下,丁ニ烯橡胶的比率优选为原料橡胶100重量份中的10 50重量份,更优选为10 30重量份。上述橡胶的耐磨耗性优良,通过添加聚四氟こ烯,降低了与可挠性部件的摩擦从而降低了可挠性部件的橡胶的磨耗,另ー方面,还可以抑制橡胶座部以及上面橡胶部的磨耗。构成橡胶座部及上面橡胶部的橡胶中配合添加的聚四氟こ烯的量,相对原料橡胶100重量份优选为3 15重量份。聚四氟こ烯的配合量如果过多,则橡胶強度下降,反而会存在橡胶座部及上面橡胶部的磨耗増大的情形。聚四氟こ烯的配合量如果过少,则摩擦系数下降不充分,可挠性部件的磨耗増大。在构成橡胶座部及上面橡胶部的橡胶中,可以配合公知的添加剤。具体的,作为增强性填充剂可以例举碳黑、硅石等,作为加工助剂可以例举氧化锌、硬脂酸、硬脂酸金属盐、蜡等,可以例举加工油等增塑剂、防老化剂、滑石或硫酸钙等无机填充剂、加硫剂、加硫促进剂等。构成橡胶座部的加硫橡胶的硬度(硬度计A硬度)优选为45 60,构成上面橡胶部的加硫橡胶的硬度(硬度计A硬度)优选为65 75。聚四氟こ烯作为微粉末来添加。聚四氟こ烯优选与低分子量聚こ烯一起配合,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聚四氟こ烯在橡胶材料中的分散性,获得橡胶强度提高等好結果。使用的低分子量聚こ烯的熔点优选为100°C以上140°C以下。优选预先混合聚四氟こ烯和低分子量聚こ烯并提供到原料橡胶组合物的制造中,预先混合吋,聚四氟こ烯在总量中优选为10重量%以上 5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0重量%以上。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I是例示的空气弹簧的纵剖面侧视图,本发明是在至少构成橡胶座部的橡胶材料方面具有特征的发明,其他结构与以往的空气弹簧相同。空气弹簧10由上面板16、可挠性部件18及下面板20构成的吸收大位移的大变形吸收部与圆筒状的层叠橡胶支撑体24构成,该圆筒状的层叠橡胶支撑体24支撑该大变形吸收部且具有向可挠性部件的内部供给压缩空气的空气通路。层叠橡胶支撑体24由多个环状圆板26和橡胶层28粘结层叠而成,具有缓冲振动的作用。在层叠橡胶支撑体24的下部设有通过圆筒部向空气室输送压缩空气的连接喷嘴29。可挠性部件18是内径部有开ロ的大体圆环状(剖面为大体C字状),具有与轮胎类似的形状、结构,开ロ部的端部在上面侧、下面侧分别在外面侧形成凸状的上面胎圈(ビ一ド)部19a、下面胎圈部19b,与轮胎同样地在该上下的胎圈部19a、19b上在内径圆周方向设置轮胎钢丝线(未图示)。可挠性部件18的结构为,由作为增强材料而埋设有织物线的加硫橡胶膜形成,增强材料与轮胎同样地设置成偏置状,增强材的端部缠绕在轮胎钢丝上。包含轮胎钢丝的胎圈部19a、19b通过自封印方式或者缔结方式分别固定于上面板16和挡块承受台11、下面板20和挡块30上。上面板16具有上面环状支撑体12和粘结形成于该上面环状支撑体12的至少与可挠性部件18的接触侧的上面橡胶部14。此外,下面板20具有下面环状支撑体35和粘结形成于该环状支撑体的至少与可挠性部件的接触侧的橡胶座部。上面板16的外周侧形成有向下方,即可挠性部件侧倾斜的倾斜面。此外,可挠性 部件18构成为从上、下胎圈部19a、19b的中心面向下方,即下面板20侧偏心。通过这样的结构,当可挠性部件在水平方向(前后左右方向)上受到发生变形的外力时,倾斜面作为挡块而起作用,形成对抗变形的反作用力。也可以是构成为上面板16的上面环状支撑体12是平坦的而仅将上面橡胶部形成为倾斜面,在另外设置挡块的情况下上面板16也可以是平坦的。图2放大示出了本发明的下面板20的橡胶座部。下面板20a是本发明的优选ー个实施方式,从环状支撑体35与该环状支撑体35的可挠性部件18的接触侧,即上面至外侧端部下面形成有橡胶座部,该橡胶座部由非润滑橡胶部33和润滑橡胶部31构成,润滑橡胶部31在非润滑橡胶部33的外面,即与可挠性部件18相接触的面上形成为皮膜状。K部是与可挠性部件之间的滑动较大的部分。在接近环状支撑体35的内径的部分,虽与可挠性部件相接触,但滑动小。因此,优选部分地,即至少包括与可挠性部件之间发生強烈滑动的K部形成为润滑橡胶部31,也可以仅形成在K部形成为润滑橡胶部31。形成为皮膜状的润滑橡胶部31的厚度优选为O. 3mm以上,更优选为Imm以上。皮膜状润滑橡胶部的厚度过薄时,存在含有聚四氟こ烯的层会磨耗而消减的情形,这种情况下,产生因滑动所引起的可挠性部件的磨耗,另外在制造上面板、下面板时,在将未加硫状态的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进行单独片材化时,需要减薄加工,加工困难。如图2(b)所示的下面板20b,其形状本身与下面板20a相同,但非润滑橡胶部33形成在下面环状支撑体35的内径侧,润滑橡胶部31在纵向上对橡胶座部进行分割并形成在外径侧。润滑橡胶部31如上所述,形成为包括与可挠性部件发生滑动的K部。图3是图I所示的空气弹簧的上面板16的扩大剖面图。上面板16与下面板同样地由上面环状支撑部件12和粘结形成于上面环状支撑部件12的上面橡胶部14构成,上面橡胶部14由非润滑橡胶部14a与在其与可挠性部件18相接触的表面侧形成的润滑橡胶部15构成。图4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的空气弹簧的另ー实施方式的部分纵剖面侧视图。在该实施方式的空气弹簧40中,构成上面板的上面环状支撑体42的结构被构成为中央部的环状体一体化的结构。另外,下面板48的剖面形成为S字状,且形成为与图I的例子相比宽度更窄,为了增强而设置与下面环状支撑体55相接的钢制环57。图5为表示图4所示下面板48的橡胶座部的结构的剖面图。图5(a)的橡胶座部由下面环状支撑体55、固定配设于该下面环状支撑体55上面的钢制环57侧的非润滑橡胶部53和覆盖该非润滑橡胶部的外周面的润滑橡胶部51构成,图5 (b)的橡胶座部形成有下面环状支撑体55,在由固定配设于该下面环状支撑体55上面的钢制环57构成的增强部件的外周侧形成有润滑橡胶部51,且在内周侧形成有非润滑橡胶部53。润滑橡胶层优选设置在下面板的橡胶座部以及下面板和上面板的上面橡胶部的双方,在仅设置在橡胶座部上的情况下,在上面板与可挠性部件之间可以设置如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低摩擦系数的滑动片材。 构成下面板的下面环状支撑体以及构成上面板的上面环状支撑体由高刚性材料形成。作为所述高刚性材料可以使用钢板、不锈钢板、纤维增强树脂等,但优选使用钢板。对于上、下环状支撑体与加硫橡胶的粘结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通常在支撑体上涂布粘结剂之后设置未加硫橡胶,之后,在模具内进行加压加硫来形成加硫橡胶部的同时进行粘结的加硫粘结。对具有润滑橡胶层的上面板、下面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通过公知的方法分别调制构成非润滑橡胶层的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以及构成润滑橡胶层的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即一般使用班伯里混合机将构成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的原料中的除了加硫剂和加硫促进剂之外的成分进行混炼,形成母料,将该母料冷却后,使用捏合机、混炼辊将母料、加硫剂和加硫促进剂进行混炼,通过加热成为加硫的反应固化性原料组合物。利用挤出机等将反应固化性的原料橡胶组合物,成型为适合成型的形状,用于制造上面板、下面板。具体的,例示以下方法使用挤出机成型为连续平坦片材状,裁断成适宜的长度,根据需要将其重叠以层叠在环状支撑体上,形成为接近例如图2(a)的剖面形状的状态后,在模具内加热、加压的方法,或者使用剖面为例如图2(a)且与环状支撑体的粘结面呈现水平状的形状的钢模,由挤出机挤出后,粘结在环状支撑体上,在模具内加热、加压的方法等。这时,也可以将构成润滑层的原料橡胶另行成型为片材状,在成型时层叠,也可以是将2台挤出机与I个钢模连接,将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供给到第I挤出机,将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供给到第2挤出机,挤出成型为规定的2层结构,成型为上面板、下面板。也能采用将细带状的原料橡胶组合物挤出,同时重叠形成为规定形状的条筑(ストリップビル
ド)法。润滑橡胶作为成分含有聚四氟こ烯微粉末。另外,优选如上所述的在聚四氟こ烯与低分子量聚こ烯混合的状态下进行混炼。在对通过加热来加硫固化的、含有聚四氟こ烯与低分子量聚こ烯的混合物的原料橡胶组合物进行混炼时,从聚四氟こ烯的均一分散的观点出发,优选使得混炼橡胶的温度不在低分子量聚こ烯的熔点以上。另外,优选使得加硫固化原料橡胶组合物的加硫温度不在140°C以上。在进行加硫粘结的情况下,在构成上面板的环状支撑部件以及构成下面板的环状支撑部件上,根据需要,在橡胶部形成部位涂布加硫粘结剂。在钢板、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的情况下,在预先进行喷砂处理后,涂布加硫粘结剂。实施例
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的调制实施例I将天然橡胶100重量份、芳香系加工油15重量份、FEF碳黑30重量份、氧化锌5重量份、硬脂酸I重量份、固体石蜡I重量份、防氧化剂2重量份、聚四氟こ烯与低分子量聚こ烯的混合物(聚四氟こ烯含有率40重量% ) 10重量份在班伯里混合机中混炼,使得混炼物的温度为120°C,形成母料,所得母料冷却至室温后,使用捏合机相对于母料总量添加硫黄3重量份和亚磺酰胺系加硫促进剂O. 8重量份,进行混炼,形成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实施例2
作为原料橡胶,使用苯こ烯丁ニ烯橡胶100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采用同样的配合组成和方法,配制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实施例3作为原料橡胶,使用天然橡胶80重量份和丁ニ烯橡胶20重量份,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采用同样的配合组成和方法,配制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实施例4作为原料橡胶,使用天然橡胶80重量份和苯こ烯丁ニ烯橡胶20重量份,除此以夕卜,与实施例I采用同样的配合组成和方法,配制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的调制如下调制构成实施例的橡胶座部和上面橡胶部的非润滑橡胶部以及比较例的橡胶座部和上面橡胶部的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将天然橡胶100重量份、芳香系加工油15重量份、FEF碳黑30重量份、氧化锌5重量份、硬脂酸I重量份、固体石蜡I重量份、防老化剂2重量份在班伯里混合机中混炼,形成母料,将所得的母料冷却至室温后,使用捏合机相对于母料总量添加硫黄3重量份和亚磺酰胺系加硫促进剂O. 8重量份,进行混炼,形成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可挠性部件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制造可挠性部件。即,对尼龙线进行拔顶(トッピング,topping)处理,使用压辊对橡胶原料组合物进行拔顶,形成拔顶线,将其由切割机裁断,以将线形成为规定的角度,并用于成型。在成型中,根据需要,将拔顶线层叠,在端部设置胎圈后,将拔顶线反复折叠以使其包裹胎圈,在表层和内层贴付橡胶部件,作为未加硫成型体,将其在模具内加压成型。可挠性部件的原料橡胶组合物的配比如下所示。聚氯丁烯橡胶70重量份
天然橡胶30重量份
FEF碳黑30重量份
芳香系加工油10重量份
氧化锌5重量份
硬脂酸I重量份 固体石蜡2重量份
脂肪酸酯(ェクストンK-I ) 3重量份
破黄2重量份
p塞唑系加破促进剂I重量份
秋兰姆系加破促进剂 0.5重量份橡胶座部成型用橡胶材料、上面橡胶部成型用橡胶材料的调制成型用润滑橡胶组合物是将上述未加硫橡胶组合物通过辊来片材化,将各片材层叠以作为成型用材料。非润滑橡胶组合物通过挤出机片材化成为必要的厚度,将片材状的润滑橡胶组合物和非润滑橡胶组合物层叠为适于成型的形状的成型用橡胶材料,用于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制造。下面板的制造将具有图1、2所示的断面形状的、构成下面板的铁制的下面环状支撑部件的两面进行喷砂处理,处理后涂布市售的加硫粘结剂。在涂布有加硫粘结剂的下面环状支撑部件上粘结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的成型物和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的成型物,在模具内160°C下进行加热加压,在对未加硫橡胶进行加硫的同时,成型为规定的形状,来制造下面板。上面板的制造用与制造下面板同样的方法,制作如图3所示的具有在表面形成有厚度约2mm的润滑层的上面橡胶部的上面板。对于实施例I 4的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制作厚度2mm的片材状的加硫橡胶。评价(I)空气弹簧的耐久试验将空气弹簧设置为与实际使用相同的状态,在温度25°C下施加500kPa内压,反复施加100万次上下振动和20万次水平方向振动后,评价橡胶座部表面与上面橡胶表面的磨耗。评价结果示于表I。进行的振动是上下方向振幅±30MM、振动频率I. 0Hz,水平方向的振幅±75匪、振动频率O. 5Hz。(2) TABER 磨耗进行橡胶/橡胶磨耗试验。将可挠性部件的片材裁断为圆盘状,设置在TABER磨耗试验机的旋转板上,将润滑橡胶及非润滑橡胶制成两个磨耗轮,设置在TABER磨耗试验机的左右磨耗轮安装臂上。磨耗试验按照JIS K 6264在荷重500g下进行。测定2000次磨耗后的磨耗轮的橡胶与片材状橡胶的磨耗量(X I(T3cc),结果示于表3。(3)指触评价通过指触来评价TABER磨耗试验后的磨耗轮构成橡胶的表面的粘结程度。粘结程度是可以通过指触简单地评价的性能。结果示于表2。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弹簧用下面板,所述空气弹簧用下面板是在车辆用空气弹簧中支撑内径部有开ロ的大体圆环状的可挠性部件的下面部的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板由下面环状支撑体与粘结形成于所述下面环状支撑体上的橡胶座部构成,所述橡胶座部的至少一部分是含有聚四氟こ烯的润滑橡胶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弹簧用下面板,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润滑橡胶部的原料橡胶是天然橡胶、苯こ烯丁ニ烯橡胶、天然橡胶与苯こ烯丁ニ烯橡胶和/或丁ニ烯橡胶的组合物、苯こ烯丁ニ烯橡胶与丁ニ烯橡胶的组合物中的任ー种。
3.—种车辆用空气弹簧,至少具有上面板、下面板以及内径部有开ロ的大体圆环状的可挠性部件,所述车辆用空气弹簧的结构包括将所述可挠性部件的开ロ部保持在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其特征在干, 所述上面板由上面环状支撑体和粘结形成在所述上面环状支撑体上的上面橡胶部构成,所述下面板由下面环状支撑体和粘结形成在所述下面环状支撑体上的橡胶座部构成,所述橡胶座部或者所述橡胶座部与所述上面橡胶部的至少一部分是含有聚四氟こ烯的润滑橡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润滑橡胶部的原料橡胶是天然橡胶、苯こ烯丁ニ烯橡胶、天然橡胶与苯こ烯丁ニ烯橡胶和/或丁ニ烯橡胶的组合物、苯こ烯丁 ニ烯橡胶与丁 ニ烯橡胶的组合物中的任ー种。
5.一种空气弹簧用下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是在车辆用空气弹簧中支撑内径部有开ロ的大体圆环状的可挠性部件的下面部的下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干, 所述下面板由下面环状支撑体和粘结形成于所述下面环状支撑体上的橡胶座部构成,所述橡胶座部由含有聚四氟こ烯的润滑橡胶部和不含有聚四氟こ烯的非润滑橡胶部构成,将形成所述润滑橡胶部的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与形成所述非润滑橡胶部的非润滑橡胶原料组合物设置在所述下面环状支撑体上,在模具内进行加热、加硫。
全文摘要
提供空气弹簧的下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耐久性得到改善的空气弹簧,该空气弹簧的下面板用于改善由于与橡胶座部之间的滑动所导致的可挠性部件的磨耗、且耐久性优良的空气弹簧。该下面板是在车辆用空气弹簧中,支撑内径部开口的大体圆环状的可挠性部件(18)的下面部的下面板,下面板(16)由下面环状支撑体(35)和粘结形成于下面环状支撑体(35)上的橡胶座部构成,橡胶座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含有聚四氟乙烯的润滑橡胶部(31)。空气弹簧(10)至少使用上述下面板(16)。
文档编号C08L27/18GK102691744SQ201210067299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3日
发明者安永裕喜, 浜田晃 申请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