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及其制造方法及应用该壳体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67306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壳体及其制造方法及应用该壳体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壳体,包括本体、设置在该本体上的防水件,该本体包括一内壁及与该内壁相交的第一端壁,所述防水件设置在该内壁及第一端壁的至少部分区域,该防水件中含有吸水性丙烯酸树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壳体的制造方法及应用所述的壳体的电子装置。
【专利说明】壳体及其制造方法及应用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及其制造方法及应用该壳体的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性能的壳体及其制造方法及应用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一般都有防水设计,以防止电子装置掉落于水中时水进入电子装置的内部而损坏电子装置。
[0003]现有的电子装置壳体的防水设计主要有浮力腔设计及防水垫片设计。浮力腔设计是采用密度低于水之材料制备电池壳体,再利用电池壳体与本体之间形成的浮力腔,使电子装置壳体可浮于水面之浮力。但,在组装或未落入水中的使用过程中,该设计无法防止水经组装缝隙进入电子装置内部。防水垫片设计是在本体与电池壳体之间设置防水垫片,以防止水经组装缝隙进入电子装置内部。但,该方法通常还需要在本体和/或电池壳体上开设容置槽用以容置防水垫片,如此,将使电子装置壳体结构、制造工艺复杂化,还将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4]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具有防水性能的壳体。
[000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壳体的制造方法。
[0006]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0007]一种壳体,包括本体、设置在该本体上的防水件,该本体包括一内壁及与该内壁相交的第一端壁,所述防水件设置在该内壁及第一端壁的至少部分区域,该防水件含有吸水性丙烯酸树脂。
[0008]一种壳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内壁及与该内壁相交的第一端壁;
提供一含有吸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混合树脂料;
采用所述混合树脂料为原料,以镶嵌成型的方式在本体上成型一防水件,所述防水件设置在该内壁及第一端壁的至少部分区域,该防水件中含有吸水性丙烯酸树脂。
[0009]一种应用所述的壳体的电子装置。
[0010]在组装或使用过程该壳体的过程中,若有水经防水件与电子装置其他的部件之间的缝隙进入时,防水件中的吸水性丙烯酸树脂将吸收部分水并发生膨胀,减小所述缝隙大小,避免水进一步进入电子装置内部,如此可提高电子装置的防水性。所述电子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壳体的不意图。
[0012]图2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壳体的不意图。[0013]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16]图6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壳体,包括本体,该壳体还包括设置在该本体上的防水件,该本体包括一内壁及与该内壁相交的第一端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设置在该内壁及第一端壁的至少部分区域,该防水件含有吸水性丙烯酸树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防水件还含有热塑性聚氨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防水件还含有偶联剂改性纳米碳酸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水件中,吸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5%,热塑性聚氨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2-95%,偶联剂改性纳米碳酸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_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括形成在该防水件上的疏水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防水件包括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交的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端壁相背对,该疏水层形成在该第一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疏水层的主要成分为氟烷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或氟烷改性的纳米碳酸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疏水层的厚度为150-300nm。
9.一种壳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本体,该本体 包括一内壁及与该内壁相交的第一端壁; 提供一含有吸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混合树脂料; 采用所述混合树脂料为原料,以镶嵌成型的方式在本体上成型一防水件,所述防水件设置在该内壁及第一端壁的至少部分区域,该防水件中含有吸水性丙烯酸树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混合树脂料通过将偶联剂改性纳米碳酸钙、吸水性丙烯酸树脂及TPU混合至均匀,再进行造粒后制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偶联剂改性纳米碳酸钙颗粒的粒径为20-80nm。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偶联剂改性纳米碳酸钙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取一定量的偶联剂放入有机溶剂中分散均匀,并放置20-30min,该有机溶剂为乙醇、异丙醇、丁醇中的至少一种;再向该分散有偶联剂的有机溶剂中加入纳米碳酸钙颗粒,以700-2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后,过滤并进行干燥处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该改性纳米碳酸钙的过程中,各物质的添加比例为:每3-5g的纳米碳酸钙颗粒中,添加l_3g的偶联剂和97-99ml的有机溶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硅酸酯偶联剂或铝酸酯偶联剂。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形成在该防水件上的疏水层的步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疏水层通过如下方法制得:提供一含有氟烷基改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或氟烷基碳酸钙纳米颗粒的喷涂液;将所述喷涂液涂覆于该防水件;再将成型有防水件的本体进行烘烤处理。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含有氟烷基改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或氟烷基碳酸钙纳米颗粒中添加有机溶剂和硫代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制得该喷涂液;该喷涂液中各物质的添加比例为--每2-3g的氟烷基改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需添加0.5-0.75g的成膜助剂和50-75ml的有机溶剂。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氟烷基改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或氟烷基碳酸钙纳米颗粒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将一定量的球状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放入有机溶剂中,再向其中加入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3-5h后过滤并干燥;其中各物质的添加比例为:每2_3g的纳米二氧化娃颗粒,需添加0.1-0.15ml的十二氟羊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0-45ml的有机溶剂。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有机溶剂为异丙醇或乙醇。
20.—种应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的电子装置。
【文档编号】C08L33/00GK103687356SQ20121034332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周书祥, 林和贤 申请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