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油墨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2983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高温油墨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黏剂技术,特别是一种耐高温油墨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由染料、颜料、连接料、添加剂等成分混合而成。作为颜料的载体,可把粉末状的颜料等固体颗粒混合连接起来,并使相粘连的颜料最终能够附着在印刷品表面上。油墨用胶黏剂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对颜料要有很好的分散性,对基材良好的附着力。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是一种加热可以塑化,溶剂 可以溶解的聚氨酯。它具有高模量、高粘接强度、高伸长率和高弹性等特点,另外还有优良的柔韧性和对颜料优异的分散性,因此在油墨连接料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食品包装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需要能够经过高温处理并杀死全部的细菌,所以,附着其上的聚氨酯胶黏剂也必须能够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目前,热塑性聚氨酯(TPU)用于油墨等粘接领域,普遍存在溶解性差、透明性一般、耐温性能差、粘接强度小等问题,制约着其在这些领域的广泛应用。如何改善油墨用TPU的溶解性、透明性,提高其耐热性及粘接强度,是众多聚氨酯行业科技人员工作的重心。经过研究人员不懈的努力,添加纳米助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 TPU的耐热性能及粘接强度,但纳米助剂的加入严重影响了 TPU的外观透明性;通过改变TPU配方中聚酯多元醇的种类及分子量,改变扩链剂种类及用量来提高TPU性能,满足耐高温油墨用TPU外观透明、溶解性好、耐热性强及粘结附着力好的要求。特殊功能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制约着耐高温油墨用TPU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先合成特殊功能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再制备TPU,提供一种耐高温油墨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满足耐高温油墨用TPU外观透明、溶解性好、耐热性强及粘结附着力好的要求。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耐高温油墨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的合成。将占间苯二甲酸二甲酯、C2^C6小分子二元醇和二元酸总质量109Γ20%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和占上述总质量259Γ35%的C2 C6小分子二元醇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待物料融化后加入占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和小分子二元醇质量O. 0029Γ0. 02%的锌/锑类无机催化剂,通入氮气;反应容器内温度达到14(T16(TC开始出甲醇馏出物,控制回流塔顶温度62飞4°C,继续加热反应容器,温度达195 205°C时出完理论甲醇量,反应容器内剩余物即为反应中间体A。将上述反应中间体A降温至10(Tll(TC,加入全部脂肪族二元酸,且脂肪族二元酸占间苯二甲酸二甲酯、C2^C8小分子二元醇和二元酸总质量45%飞5%,加热升温,待反应物料熔融后开动搅拌器,通入氮气;反应容器内温度达到14(T15(TC开始出水,控制回流塔顶温度10(Tl02°C,继续加热反应容器,温度达195 210°C且出水量达理论水量的90-93%时,加入占中间体A和脂肪族二元酸总质量O. 029Γ0. 1%的钛类有机催化剂,升温至220°C恒温f2h后开始逐步抽真空,除去过量的醇和副产物,直到酸值低于lmgKOH/g,羟值53-59mgK0H/g,且分子量控制在1900-2100g/mol,得到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所说的小分子C2 C6 二元醇,如乙二醇、1,4-丁二醇、甲基丙二醇、新戊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所说的脂肪族二元酸,具体可以为己二酸、癸二酸、间苯二甲酸中的任一种。
2. TPU 的制备。首先将100份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和10 20份的二元醇扩链剂于ll(Tl2(TC在-O. 098Mpa真空度下脱水I 2h,然后加入3(Γ60份的二异氰酸酯,在5(T80°C条件下反应3 5min,130°C熟化5h ;或是放入温度为18(T220°C、推进速度为4m/min的双螺杆反应器中挤出制得TPU胶粒。所说的二元醇扩链剂为C2 C8的二元醇,如乙二醇、1,4-丁二醇、甲基丙二醇、新
戊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异氰酸酯可以为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中的任一种。本专利所述的份数,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质量份数。所述的分子量,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数均分子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自制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合成TPU,节约原材料成本,每吨聚酯多元醇节约5000-8000元,为企业创造效益;另外,用醇酯类溶剂溶解TPU,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首先将361g间苯二甲酸二甲酯与520g乙二醇、203g新戊二醇投入2L的反应器中,加入O. 3g醋酸锌,13(T220°C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7h,馏出物甲醇的量为113g ;然后加入1032g己二酸进行脱水缩聚反应,逐步升温至220°C历时6h,接着抽真空脱水反应7h,总出水量为242g,得到摩尔分子量1980g/mol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 ;在装有搅拌的玻璃三口烧瓶中加入99g平均分子量为1980g/mol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和9. 7g的混合扩链剂(1,4- 丁二醇、甲基丙二醇和新戊二醇之间的摩尔比为1:0. 4 :0. 6)保持120°C恒温,在真空余压O. 002MPa条件下脱水2h,然后降温至60°C加入36g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抽真空脱泡反应:T5min,物料温度升至80°C ±5°C停止反应,将物料倒入聚四氟乙烯盘中,放入烘箱130°C熟化5h得到TPU胶块;再将30g的TPU溶于170g醇酯混合类溶剂制成固含量为15%的聚氨酯胶粘剂供测试。使用PVC材质在LJ-5000N机械式拉力试验机上进行剥离强度测试,执行标准为GB/T2791-1995。拉力机测试条件为室温25°C,空气湿度55%,拉力机加荷速度100mm/min。黏度(25°C)为57mPa · s,软化点140°C,终粘强度40 N/2. 5cm。
实施例2
首先将710g间苯二甲酸二甲酯与302g乙二醇、213g新戊二醇、300gl,4-丁二醇投入2L的反应器中,加入1. 5g乙二醇锑,13(T220°C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7h,馏出物甲醇的量为222g ;然后加入710g己二酸进行脱水缩聚反应,逐步升温至220°C历时6h,接着抽真空脱水反应5h,总出水量为166g,得到摩尔分子量2020g/mol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 ;在装有搅拌的玻璃三口烧瓶中加入IOlg平均分子量为2020g/mol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和16. 2g的混合扩链剂(1,4-丁二醇、1,4-环己二甲醇和新戊二醇之间的摩尔比为1:1 :0.6)保持120°C恒温,在真空余压O. 002MPa条件下脱水2h,加入f 2滴二月桂酸二异丁基锡,搅拌均匀后降温至60°C加入51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抽真空脱泡反应3 5min,物料温度升至800C ±5°C停止反应,将物料倒入聚四氟乙烯盘中,放入烘箱130°C熟化5h得到TPU胶块;再将30g的TPU溶于170g醇酯混合类溶剂制成固含量为15%的聚氨酯胶粘剂供测试。使用PVC材质在LJ-5000N机械式拉力试验机上进行剥离强度测试,执行标准为GB/T2791-1995。拉力机测试条件为室温25°C,空气湿度55%,拉力机加荷速度100mm/min。黏度(25°C)为47mPa · s,软化点138°C,终粘强度36 N/2. 5cm。实施例3
首先将320g间苯二甲酸二甲酯与200g乙二醇、760g新戊二醇投入2L的反应器中,力口入2. Og乙二醇锑,13(T220°C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6. 5h,馏出物甲醇的量为IOOg ;然后加入1037g己二酸进行脱水缩聚反应,逐步升温至220°C历时6h,接着抽真空脱水反应6h,总出水量为242g,得到摩尔分子量2108g/mol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 ;在装有搅拌的玻璃三口烧瓶中加入105. 4g平均分子量为2108g/mol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和15. 7g的混合扩链剂(1,4_ 丁二醇、1,4_环己二甲醇和甲基丙二醇之间的摩尔比为1:0.8 :0.4)保持120。。恒温,在真空余压O. 002MPa条件下脱水2h,加入f 2滴二月桂酸二异丁基锡,搅拌均匀后降温至60°C加入45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抽真空脱泡反应3 5min,物料温度升至80°C ±5°C停止反应,将物料倒入聚四氟乙烯盘中,放入烘箱130°C熟化5h得到TPU胶块;再将30g的TPU溶于170g醇酯混合类溶剂制成固含量为15%的聚氨酯胶粘剂供测试。使用PVC材质在LJ-5000N机械式拉力试验机上进行剥离强度测试,执行标准为GB/T2791-1995。拉力机测试条件为室温25°C,空气湿度55%,拉力机加荷速度100mm/min。黏度(25°C)为6ImPa · S,软化点143°C,终粘强度46 N/2. 5cm。对比例I
首先将320g间苯二甲酸二甲酯与250g乙二醇、730g新戊二醇投入2L的反应器中,力口入2. Og乙二醇锑,13(T220°C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6. 5h,馏出物甲醇的量为IOOg ;然后加入1037g己二酸进行脱水缩聚反应,逐步升温至220°C历时6h,接着抽真空脱水反应6h,总出水量为242g,得到摩尔分子量2098g/mol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 ;在装有搅拌的玻璃三口烧瓶中加入104. 9g平均分子量为2098g/mol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和15. 7g的混合扩链齐U(l,4-丁二醇、1,4_环己二甲醇和甲基丙二醇之间的摩尔比为1:0. 8 :0. 4)保持120°C恒温,在真空余压O. 002MPa条件下脱水2h,加入f 2滴二月桂酸二异丁基锡,搅拌均匀后降温至60°C加入45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抽真空脱泡反应3 5min,物料温度升至80°C ±5°C停止反应,将物料倒入聚四氟乙烯盘中,放入烘箱130°C熟化5h得到TPU胶块;再将30g的TPU溶于170g醇酯混合类溶剂制成固含量为15%的聚氨酯胶粘剂供测试。
使用PVC材质在LJ-5000N机械式拉力试验机上进行剥离强度测试,执行标准为GB/T2791-1995。拉力机测试条件为室温25°C,空气湿度55%,拉力机加荷速度100mm/min。黏度(25°C)为68mPa · s,软化点132°C,终粘强度40 N/2. 5cm。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聚氨酯外观透明、溶解性好,但耐热性和附着力性能均不如实施例3条件下制得的聚氨酯性能好。本发明采用的是自制的聚酯多元醇,与使用其他厂家的聚酯多元醇相比每吨可节省5000-8000元的原材料成本,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好的收益;本发明所得到的产品外观透明、溶解性好、耐120°C以上高温、 附着力强,符合耐高温油墨的使用要求;另外,用醇酯类溶剂溶解TPU,减少环境污染。
权利要求
1.一种耐高温油墨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的合成将占间苯二甲酸二甲酯、C2^C6小分子二元醇和二元酸总质量109^20%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和占上述总质量259^35%的C2 C6小分子二元醇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待物料融化后加入占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和小分子二元醇质量之和0. 0029T0. 02%的锌/锑类无机催化剂,通入氮气;反应容器内温度达到14(T16(TC开始出甲醇馏出物,控制回流塔顶温度62飞4°C,继续加热反应容器,温度达195 205°C时出完理论甲醇量,反应容器内剩余物即为反应中间体A ;将上述反应中间体A降温至io(nio°c,加入全部脂肪族二元酸,且脂肪族二元酸占间苯二甲酸二甲酯、C2^C6小分子二元醇和二元酸总质量45%飞5%,加热升温,待反应物料熔融后开动搅拌器,通入氮气;反应容器内温度达到14(T150°C开始出水,控制回流塔顶温度10(Tl02°C,继续加热反应容器,温度达195 210°C且出水量达理论水量的90-93%时,加入占中间体A和脂肪族二元酸总质量0. 029T0. 1%的钛类有机催化剂,升温至220°C恒温f 2h后开始逐步抽真空,除去过量的醇和副产物,直到酸值低于lmgKOH/g,羟值53-59mgK0H/g,且分子量控制在1900-2100g/mol,得到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 ;TPU的制备 首先将100份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和10 20份的二元醇扩链剂于11(T12(TC在-0. 098Mpa真空度下脱水I 2h,然后加入30 60份的二异氰酸酯,在5(T80°C条件下反应3飞min,130°C熟化5h ;或是放入温度为18(T220°C、推进速度为4m/min的双螺杆反应器中挤出制得TPU胶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高温油墨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小分子C2飞6 二元醇是指乙二醇、1,4-丁二醇、甲基丙二醇、新戊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高温油墨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脂肪族二元酸为己二酸、癸二酸、间苯二甲酸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高温油墨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二元醇扩链剂为C2 C8的二元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耐高温油墨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二元醇扩链剂为乙二醇、1,4_ 丁二醇、甲基丙二醇、新戊二醇、1,4_环己二甲醇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高温油墨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异氰酸酯为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的任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介绍了耐高温油墨用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将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和小分子二元醇投入反应容器,加入锌/锑类无机催化剂,到140~160℃开始出甲醇馏出物,回流塔顶62~64℃,出完理论醇量得反应中间体A;再加入脂肪族二元酸脱水缩聚,除去过量的醇和副产物,直到酸值低于1mgKOH/g,羟值53-59mgKOH/g,分子量1900-2100g/mol,得到芳香族聚酯多元醇B;100份B和10~20份的二元醇扩链剂脱水后加入30~60份的异氰酸酯,制得TPU胶粒。本发明采用自制的芳香族聚酯多元醇合成TPU,节约原材料成本,为企业创造效益;用醇酯类溶剂溶解TPU,减少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C08G63/672GK103012719SQ2012105347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牛杰峰, 梁晓光, 朱菊梅 申请人:洛阳吉明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