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抽料装置和包括该抽料装置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392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抽料装置和包括该抽料装置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即异氰酸酯或多元醇)的抽料装置和包括该抽料装置的组件。
背景技术
聚氨酯属于反应型高分子材料,其中的氨基甲酸酯基团是由异氰酸酯官能团-N=C=O和羟基-OH反应生成的。聚氨酯是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在催化剂和其它助剂存在下加成聚合反应而生成。商业制造时,液态异氰酸酯和包含多元醇、催化剂和其它助剂的混合物反应生成聚氨酯,这两种组分即通常所指的聚氨酯配方体系。业内一般称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预聚物为B组分;多元醇和其它助剂的混合物被称为A组分,助剂可以包括链剂、交联剂、表面活性剂、阻燃剂、发泡剂、颜料和填料等等。A组分和B组分统称为聚氨酯组合料。异氰酸酯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原料,但其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和空气中的水份发生副反应,结晶固化在反应器或容器壁上,影响组合料产品质量。异氰酸酯与水反应,首先生成不稳定的氨基甲酸,然后由氨基甲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及胺。若在过量的异氰酸酯存在下,所生成的胺将与异氰酸酯继续反应生成取代脲。由上述反应式可见,I个水分子可与2个NCO基团反应,即水可看作是一种扩链剂或固化剂,使分子链增长,形成聚合物(聚脲)。另NCO端聚氨酯预聚体与水反应的产物是聚氨酯脲。Imol (18g)水与Imol 二异氰酸酯(如TDI174g 或 MDI250g)反应,生成 Imol (22.4L)的二氧化碳。由此可见,少量的水可消耗大量的异氰酸酯,并产生大量气体。在异氰酸酯、NCO端预聚体(包括各种含NCO的产品)的贮存中,空气中的水分及容器壁附着的水分会使NCO含量降低,使预聚体粘度变大甚至结晶。并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还会使容器涨罐,故异氰酸酯及预聚体在贮存过程 中应隔绝潮气。在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及各种产品时,聚酯或聚醚多元醇、溶剂、填料等原料中的水分应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否则,会引起设计NCO计量的严重失准,得不到所需分子量的产物,不符合应用上的需求。常见的除水方法一般为在组合料中加入除水剂,分子筛之类。但用于在生产过程中尤其是聚氨酯原料(即异氰酸酯或多元醇)抽料或转移过程中减少水分的装置尚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即异氰酸酯或多元醇)的抽料装置和包括该抽料装置的组件,其中,在用抽料装置和组件转移聚氨酯原料的过程中,利用具有磁铁的软管密封容纳聚氨酯原料的抽料管,同时向软管及料桶中充入惰性气体,从而减少了在转移聚氨酯原料的过程中水分进入料桶及反应槽内,避免了聚氨酯原料和水的副反应,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也避免聚氨酯中挥发性物质逸散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抽料装置包括:抽料管;软管,所述软管包围所述抽料管的长度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软管的第一端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用于将所述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抽料管不透气地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开口 ;磁铁,所述磁铁附接在所述软管的第二端上;弹力磁性密封垫,所述弹力磁性密封垫能够被设置在所述磁铁与用于容纳聚氨酯原料的料桶的上表面之间;以及,惰性气体输送管,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穿过所述密封盖上的开口连接至所述软管内部。优选地,所述抽料装置还包括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盖和所述抽料管之间,以便将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抽料管不透气地密封连接。优选地,所述密封盖由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组件,该组件包括上述的抽料装置,所述组件还包括用于容纳聚氨酯原料的料桶,所述料桶的上表面具有抽料口,当所述抽料管穿过所述抽料口插入到所述料桶中时,所述抽料装置的磁铁借助于所述弹力磁性密封垫吸附固定在所述料桶的上表面上,从而使得外部空气不会进入到所述软管内部。优选地,当利用所述抽料装置抽取容纳在所述料桶中的聚氨酯原料时,通过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向所述软管内部及所述料桶中输送惰性气体。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是氮气或干燥空气。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的管径为Φ8-12,进气压力为30-50毫巴(mbar)。优选地,所述抽料管的抽料速率为30-90kg/min,优选为70_80kg/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抽料装置和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在抽吸聚氨酯原料的过程中,减少了进入料桶内的水分,避免了聚氨酯原料和水的副反应,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也避免聚氨酯中挥发性物质逸散出。
图1示出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组件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抽料装置和组件。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对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实用新型,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被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组件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组件包括抽料管1,氮气管2,软管3,磁铁4,弹力磁性密封垫5,料桶6,密封盖7和弹性密封圈8。软管3包围抽料管I的长度的一部分,该软管3可以为能够防溶剂的普通软管。密封盖7位于软管3的第一端,该密封盖7用于将软管3的第一端与抽料管I不透气地密封连接,该密封盖7上设置有开口 9。[0020]磁铁4附接在软管3的第二端上,磁铁4可以为环形磁铁。氮气管2穿过密封盖7上的开口 9连接至软管3的内部。弹力磁性密封垫5可以设置在料桶6的上表面与磁铁4之间。弹性密封圈8位于密封盖7和抽料管I之间,以便将密封盖7与抽料管I不透气地密封连接。密封盖7可以由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料桶6的上表面具有抽料口 10,当抽料管I穿过抽料口 10插入到料桶6中时,磁铁4借助于弹力磁性密封垫5吸附固定在料桶6的上表面上,从而使得外部空气不会进入到软管3的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抽料装置可以由抽料管1,氮气管2,软管3,磁铁4,弹力磁性密封垫5,密封盖7和弹性密封圈8构成。当利用该抽料装置抽取容纳在料桶6中的聚氨酯原料时,通过氮气管2向软管3的内部和料桶6中输送氮气。氮气管2的管径可以为Φ8-12,进气压力可以为约30-50毫巴。抽料管I的抽取聚氨酯原料的速率可以为约30-90kg/min,其中优选为70_80kg/min。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抽料装置和组件,在转移聚氨酯原料的过程中,利用具有磁性的弹力密封垫密封容纳聚氨酯原料的料桶和磁铁,同时向软管及料桶中充入氮气,从而减少了转移异氰酸酯或多元醇等聚氨酯原料的过程中进入料桶内的水分,避免了聚氨酯原料和水的副反应,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增加了聚氨酯原料的料桶的循环使用率。并且,降低了后续的反应釜的清洁频率,可以从一年2次降低到二年I次。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各种更动与修改,均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料管; 软管,所述软管包围所述抽料管的长度的一部分; 位于所述软管的第一端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用于将所述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抽料管不透气地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开口 ; 磁铁,所述磁铁附接在所述软管的第二端上; 弹力磁性密封垫,所述弹力磁性密封垫能够被设置在所述磁铁和用于容纳聚氨酯原料的料桶的上表面之间; 惰性气体输送管,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穿过所述密封盖上的开口连接至所述软管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料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抽料装置还包括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盖和抽料管之间,以便将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抽料管不透气地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由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
4.一种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抽料装置,所述组件还包括用于容纳聚氨酯原料的料桶,所述料桶的上表面具有抽料口,当所述抽料管通过所述抽料口插入到所述料桶中时,所述抽料装置的磁铁借助于所述弹力磁性密封垫吸附固定在所述料桶的上表面上,使得外部空气不会进入到所述软管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当利用所述抽料装置抽取容纳在所述料桶中的聚氨酯原料时,通过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向所述软管内及所述料桶中输送惰性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是氮气或干燥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的管径为Φ8-12,进气压力为30-50毫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料管的抽料速率为30-90kg/mi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料管的抽料速率为70-80kg/min。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抽料装置包括抽料管;软管,软管包围抽料管的长度的一部分;位于软管的第一端的密封盖,密封盖用于将软管的第一端与抽料管不透气地密封连接,密封盖上设置有开口;磁铁,磁铁附接在软管的第二端上;弹力磁性密封垫,所述弹力磁性密封垫能够被设置在所述磁铁和用于容纳聚氨酯原料的料桶的上表面之间;惰性气体输送管,惰性气体输送管穿过密封盖上的开口连接至软管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抽料装置减少了转移异氰酸酯或多元醇等聚氨酯原料的过程中进入料桶内水分,避免了聚氨酯原料和水的副反应,提高了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用于转移聚氨酯原料的组件。
文档编号C08G18/08GK203095929SQ20132004534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徐犹龙, 奚爱明, 林寅, 侯丹英 申请人: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