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01218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包括:聚酯切片65—85份和远红外母粒15—35份,所述远红外母粒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包括:聚酯切片75—90份,纳米远红外粉体10—20份,硅烷偶联剂0.5—5份,聚乙烯蜡0.5—5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05—1份和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05—1份。本发明的远红外聚酯纤维使用性能好,远红外法向发射率高且稳定性良好,应用范围广,耐久性和耐水洗性好,可纺性高,特别是对于生产高法向发射率的远红外纤维,有明显的优势;本发明的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
【专利说明】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也就是聚酯(Polyethyene terephthalate),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经过缩聚产生制备而成。PET聚酯纺丝的技术是已知的,普通的聚酯纤维在市场上大量存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大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远红外健康保健的功能逐渐被大众熟知。
[0003]远红外线在医学界被称为是〃生命之光",其主要的作用表现在:
1、射线按摩激活皮肤大分子活性,恢复机能平衡,消除和舒缓疲劳。
[0004]2、扩张微细血管,增强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改善微循环系统。
[0005]3、增强肛体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0006]4、吸收外界热能,阻止内部热能快速流失,起到保暖作用。
[0007]5、消炎、消肿、镇痛作用。
[0008]目前的远红外纤维主要采用后加工整理型,后整理工艺一般是将远红外粉分散于液体中,然后通过偶联剂将其附着在聚酯纤维表面,这种产品有诸多缺陷:首先因为表面包覆有效成份受限,导致远红外发生量低;其次耐久性和耐水洗差;后整理加工也増加了后纺助剂使用的不确定性。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远红外聚酯纤维使用性能好,远红外法向发射率高且稳定性良好,应用范围广,耐久性和耐水洗性好,可纺性高,特别是对于生产高法向发射率的远红外纤维,有明显的优势;本发明的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该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包括:聚酯切片65—85份和远红外母粒15—35份,所述远红外母粒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包括:聚酯切片75— 90份,纳米远红外粉体10 — 20份,硅烷偶联剂0.5—5份,聚乙烯蜡0.5—5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05—I份和四[β_ (3, 5-二叔丁基-4-轻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05—1份。
[0011]进一步,所述纳米远红外粉体粒径为250纳米一350纳米。
[0012]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硅烷偶联剂与纳米远红外粉体以65°C — 75°C的温度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聚酯切片、聚乙烯蜡、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四[β-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再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形成远红外母粒,最后将所得远红外母粒与聚酯切片按比例充分混合后进行熔融纺丝,熔体采用纺丝机挤出,经由不用孔径的喷丝板出丝,得到远红外聚酯纤维。
[0013]进一步,所述纳米远红外粉体的制备工艺为:将远红外粉研磨至粒径为250纳米一350纳米,然后用表面处理剂对研磨后的远红外粉进行表面包覆处理即可获得,处理过程中要进行恒温控制,温度范围为55°C—60°C。
[0014]进一步,所述表面处理剂为长链大分子,一端为与远红外粉体表面结合的无机基团,另一端为聚酯短链。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远红外聚酯纤维使用性能好,远红外法向发射率高且稳定性良好,应用范围广,耐久性和耐水洗性好,可纺性高,特别是对于生产高法向发射率的远红外纤维,有明显的优势;本发明的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该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包括:聚酯切片66份和远红外母粒34份,所述远红外母粒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包括:聚酯切片76份,纳米远红外粉体18份,硅烷偶联剂0.6份,聚乙烯蜡4.5份,三[2.4- 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8份和四[β - (3,5- 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1份。
[0017]按照上述重量份数配制组分制得的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0.6份硅烷偶联剂与18份纳米远红外粉体以65°C的温度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76份聚酯切片、4.5份聚乙烯蜡、0.8份三[2.4- 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0.1份四[β-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再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形成远红外母粒,最后将所得远红外母粒与聚酯切片按34: 66的比例充分混合后进行熔融纺丝,熔体采用纺丝机挤出,经由不用孔径的喷丝板出丝,得到远红外聚酯纤维。其中所述纳米远红外粉体的制备工艺为:将远红外粉研磨至粒径为250纳米,然后用表面处理剂对研磨后的远红外粉进行表面包覆处理即可获得,所述表面处理剂为长链大分子,一端为与远红外粉体表面结合的无机基团,另一端为聚酯短链,处理过程中要进行恒温控制,温度为55°C。
[0018]实施例2
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该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包括:聚酯切片70份和远红外母粒30份,所述远红外母粒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包括:聚酯切片80份,纳米远红外粉体14份,硅烷偶联剂4份,聚乙烯蜡1.8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0.14份和四[β- (3, 5-二叔丁基-4-轻基苯基)丙酸]季戍四醇酯0.06份。
[0019]按照上述重量份数配制组分制得的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4份硅烷偶联剂与14份纳米远红外粉体以70°C的温度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80份聚酯切片、1.8份聚乙烯蜡、0.14份三[2.4- 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0.06份四[β-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再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形成远红外母粒,最后将所得远红外母粒与聚酯切片按30: 70的比例充分混合后进行熔融纺丝,熔体采用纺丝机挤出,经由不用孔径的喷丝板出丝,得到远红外聚酯纤维。其中所述纳米远红外粉体的制备工艺为:将远红外粉研磨至粒径为300纳米,然后用表面处理剂对研磨后的远红外粉进行表面包覆处理即可获得,所述表面处理剂为长链大分子,一端为与远红外粉体表面结合的无机基团,另一端为聚酯短链,处理过程中要进行恒温控制,温度为58°C。
[0020]实施例3
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该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包括:聚酯切片84份和远红外母粒16份,所述远红外母粒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包括:聚酯切片86份,纳米远红外粉体11份,硅烷偶联剂1.4份,聚乙烯蜡0.7份,三[2.4- 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07份和四[β-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83份。
[0021]按照上述重量份数配制组分制得的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1.4份硅烷偶联剂与11份纳米远红外粉体以75°C的温度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86份聚酯切片、0.7份聚乙烯蜡、0.07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0.83份四[β-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再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形成远红外母粒,最后将所得远红外母粒与聚酯切片按16: 84的比例充分混合后进行熔融纺丝,熔体采用纺丝机挤出,经由不用孔径的喷丝板出丝,得到远红外聚酯纤维。其中所述纳米远红外粉体的制备工艺为:将远红外粉研磨至粒径为350纳米,然后用表面处理剂对研磨后的远红外粉进行表面包覆处理即可获得,所述表面处理剂为长链大分子,一端为与远红外粉体表面结合的无机基团,另一端为聚酯短链,处理过程中要进行恒温控制,温度为60°C。
[0022]本发明所述纳米远红外粉体粒径为250纳米一350纳米,其粒径分布窄,保证了材料的远红外法向发射率高。所述表面处理剂为长链大分子,一端为与远红外粉体表面结合的无机基团,另一端为聚酯短链,该大分子保证了所述远红外母粒均匀分散在聚酯切片中,确保远红外发生稳定性良好。
[0023]本发明的远红外聚酯纤维使用性能好,远红外法向发射率高且稳定性良好,应用范围广,耐久性和耐水洗性好,可纺性高,特别是对于生产高法向发射率的远红外纤维,有明显的优势;本发明的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
[0024]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该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包括:聚酯切片65—85份和远红外母粒15—35份,所述远红外母粒的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包括:聚酯切片75—90份,纳米远红外粉体10—20份,硅烷偶联剂0.5—5份,聚乙烯蜡0.5—5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0.05—I份和四[β_ (3, 5-二叔丁基-4-轻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05 — I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远红外粉体粒径为250纳米一350纳米。
3.—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硅烷偶联剂与纳米远红外粉体以65°C — 75°C的温度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聚酯切片、聚乙烯蜡、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四[β- (3,5_ 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搅拌均匀,再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形成远红外母粒,最后将所得远红外母粒与聚酯切片按比例充分混合后进行熔融纺丝,熔体采用纺丝机挤出,经由不用孔径的喷丝板出丝,得到远红外聚酯纤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远红外粉体的制备工艺为:将远红外粉研磨至粒径为250纳米一350纳米,然后用表面处理剂对研磨后的远红外粉进行表面包覆处理即可获得,处理过程中要进行恒温控制,温度范围为55。。一60。。。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远红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剂为长链大分子,一端为与远红外粉体表面结合的无机基团,另一端为聚酯短链。
【文档编号】C08J3/22GK103938293SQ201410170567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6日
【发明者】刘林 申请人:广州市中诚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