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68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它包括电缆槽体(1)和盖合于电缆槽体(1)上表面的电缆槽盖(2),所述电缆槽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经拉挤工艺制备而成:15-35份不饱和聚酯树脂、15-35份氢氧化铝微粉、40-70份玻璃纤维、0.5-1.5份脱模剂、0.1-0.2份紫外线吸收剂、3-10份添加剂。该电缆槽盒具有高阻燃、低烟毒、高强度、低密度、耐老化性能好、安装方便、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专利说明】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也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轨道交通的建设中,全线需要铺设大量的电缆线、信号线,所以电缆的安全防护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在轨道交通上使用的电缆保护槽是由水泥制成,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
[0003]1.耐久性较差,由于处于户外环境,水泥制品易受环境侵蚀和冻融作用破坏,使其使用地域受限;
[0004]2.水泥电缆槽具有微观孔洞,容易在潮湿环境下吸水,对于内部的电缆光缆有较大影响,一旦短路,有事故危险;
[0005]3.水泥电缆槽每段只有3-5米的距离,但每段重达200kg以上,重量太重,安装非常不方便,需使用起重机械安装搬运,且对于高架线路的承重设计提出要求;
[0006]4.水泥电缆槽后期养护更换不便,生产周期在I个月左右。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该电缆槽盒具有高阻燃、低烟毒、高强度、低密度、耐老化性能好、安装方便、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0008]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该电缆槽盒包括电缆槽体和盖合于电缆槽体上表面的电缆槽盖,所述电缆槽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经拉挤工艺制备而成:15-35份不饱和聚酯树脂、15-35份氢氧化铝微粉、40-70份玻璃纤维、0.5-1.5份脱模剂、
0.1-0.2份紫外线吸收剂、3-10份添加剂。制备工艺具体为:把除玻璃纤维外的其他组分混合,充分分散均匀,熔化后倒入成型模具,采用拉挤成型工艺,令玻璃纤维进入成型模具,进行固化成型。
[0010]所述不饱和聚酷树脂为黏度190mPa.s的不饱和聚酷树脂,其具有低黏度、低碳含量。
[0011]所述氢氧化铝微粉为粒径1-15 μ m的氢氧化铝微粉。
[0012]所述玻璃纤维为玻璃纤维合股无捻粗纱、玻璃纤维短切毡、玻璃纤维多轴向布的组合,其中玻璃纤维合股无捻粗纱、玻璃纤维短切毡、玻璃纤维多轴向布之间的重量比为(55-65): 15: 20。
[0013]所述脱模剂为硬脂酸锌微粉和MR-2811脱模剂的组合,其中硬脂酸锌微粉和MR-2811脱模剂之间的重量比为(2-4): I。
[0014]所述添加剂为过氧化异丁基甲基甲酮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其中过氧化异丁基甲基甲酮和过氧化苯甲酰之间的重量比为(2.5-4): I。
[0015]所述电缆槽体内部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宽一窄两个矩形槽。
[0016]所述电缆槽体的长度为3-20米。
[0017]本发明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在铺设时:先在地面铺设混凝土基座,然后将该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安装在混凝土基座上,其中复合材料电缆槽盒相接处设置有密封装置。
[0018]本发明电缆槽盒为复合材料拉挤制品,其由树脂为基体,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另外添加其他辅料经模具后,高温固化而成。现有复合材料拉挤制品在机械强度,特别在阻燃和烟毒性方面存在缺陷。本发明通过使用特别研发的不饱和树脂来解决阻燃和烟毒性方面的问题,通过使用特殊的玻璃纤维多轴向布来解决机械强度问题,通过各组分的合理选择以及各组分之间的合适配比,使得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良好,复合材料具有高阻燃、低烟毒、高强度的特点,完全满足轨道交通的建设需求。具体地:
[0019](I)本发明电缆槽盒的制作配方采用190mPa.s的低粘度不饱和聚酯树脂,相比市售通用型不饱和聚酯树脂800-1200mpa.s的粘度值,本发明具有低的吸油率,通过树脂分子结构改善,使其能填充更多的利于阻燃的氢氧化铝微粉,其在燃烧过程中能分解出水,所以在产品燃烧过程中其有阻燃作用,且不会产生任何有毒气体,所以本发明最主要是通过改进树脂的性能,使其能大量添加填充氢氧化铝来实现阻燃、低烟毒的效果,普通不饱和聚酯树脂与氢氧化铝按重量比最多添加50:20,而采用此款树脂,按重量比可以添加50:60,从而达到本发明所需要的阻燃防火性能;另外本发明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碳含量下降为为通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50 %,能降低不饱和聚酯树脂本身燃烧放热,进而提高整体材料的氧指数和阻燃特性;
[0020](2)普通拉挤工艺都是在其中加入大量的定向纤维和短切纤维毡,所以对拉挤产品强度来说,方向性比较严重,沿纤维方向和垂直纤维方向的强度相差很大,这也直接影响了其整体的强度;本发明电缆槽盒采用拉挤工艺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均匀地铺设多轴向布,使得产品在各个方向的强度一致,无各向异性,达到增强效果,有效的解决了产品的整体使用强度问题;
[0021 ] (3)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电缆槽盒添加了紫外线吸收剂,配方组分经过合理设计,使其耐老化性能非常优异,平均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
[0022](4)以上复合材料的选择使得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吸水率小于0.05%,可有效保持内部干燥,提高安全性;
[0023](5)本发明复合材料电缆槽,密度小,6米的质量仅为90kg左右,可人工搬运安装,降低安装成本和施工难度;
[0024](6)本发明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具有生产效率高,即生产即用的特点,利于更换养护等操作;
[0025](7)由于本发明复合材料电缆槽盒采用轻质高强设计,使电缆槽盒的成本明显下降一半以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的示意图。
[0027]其中:1、电缆槽体;2、电缆槽盖;3、矩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描述。应该指出,以下具体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科学和技术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包括电缆槽体I和盖合于电缆槽体I上表面的电缆槽盖2。所述电缆槽体I内部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宽一窄两个矩形槽3。所述电缆槽体I的长度为3-20米。结构如图1所示。
[0031]所述电缆槽盒(包括电缆槽体1、电缆槽盖2)由以下重量的各组分经拉挤工艺制备而成:
[0032]
不饱_1麵1树脂(】90mPa.s,购--金陵帝斯Il树脂介限公_ )50Kg,
铽氣化钔微粉(粒径1-15 P m)50Kg,
硬Jl酸锌微粉IKg,
MR-28〗〗脱模剂0.5Kg,
过氧化好+J—祛平祛平酬0.9Kg,
过氧化苯φ酸oig,
UV-9紫外线吸收剂OJ 2Kg,
玻?离纤维介股-无捻粗纱65 Kg,
玻璃纤维短切毡15 Kg,
玻璃纤维多轴向布20Kg?
[0033]制备方法为:将脱模剂加入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用高速分散机以1000转每分钟的速度搅拌I分钟,其余各组分依次加入,加入过程中,高速分散剂应持续分散,且搅拌速度保持在1000转每分钟以上,待全部料加入完成后,持续分散5分钟,得到混合物;采用玻璃纤维合股无捻粗纱在上述混合物中充分浸润,采用现有的拉挤成型技术,令玻璃纤维合股无捻粗纱、短切毡和多轴向布进入已加热好的成型模具,进行固化成型,牵引速度为25cm/min,模具成型温度三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80°C,第一区域135°C,第一区域155 0C,得到拉挤成型复合材料电缆槽盒。
[0034]对得到的复合材料电缆槽盒进行相应指标检测,具体如下:
[0035]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槽体(1)和盖合于电缆槽体(1)上表面的电缆槽盖(2),所述电缆槽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经拉挤工艺制备而成:15-35份不饱和聚酯树脂、15-35份氢氧化铝微粉、40-70份玻璃纤维、0.5-1.5份脱模剂、0.1-0.2份紫外线吸收剂、3-10份添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黏度190mPa.s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铝微粉为粒径1-15 μ m的氢氧化铝微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为玻璃纤维合股无捻粗纱、玻璃纤维短切毡、玻璃纤维多轴向布的组合,其中玻璃纤维合股无捻粗纱、玻璃纤维短切毡、玻璃纤维多轴向布的重量比为(55-65): 15: 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为硬脂酸锌微粉和MR-2811脱模剂的组合,其中硬脂酸锌微粉和MR-2811脱模剂之间的重量比为(2-4): I。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过氧化异丁基甲基甲酮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其中过氧化异丁基甲基甲酮和过氧化苯甲酰之间的重量比为(2.5-4): I。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体(1)内部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宽一窄两个矩形槽(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体(1)的长度为3-20米。
【文档编号】C08K5/098GK104177799SQ201410395975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钟斌, 周良华, 俞碧波, 许忠, 张宵华, 张文武, 赵勤, 王军平, 杨树松 申请人:宁波华缘玻璃钢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