膦菲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09037发布日期:2019-05-07 20: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膦菲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方结构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R和R′各自独立为经乙烯基取代且碳数介于9至20的苄基、经乙烯基及羰基取代且碳数介于9至20的苄基;

A为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为未经卤素取代且碳数介于1至3的烷基,n为介于0至4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膦菲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R和R′各自独立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膦菲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膦菲类化合物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

其中A为

R1和R2各自独立为未经卤素取代且碳数介于1至3的烷基,n为介于0至4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膦菲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膦菲类化合物具有如下所示的结构:

5.一种膦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与二醛类化合物反应,以制得羟基膦菲类化合物;以及使所述羟基膦菲类化合物与乙烯类化合物反应,制得所述膦菲类化合物;所述膦菲类化合物具有如下方结构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R和R′各自独立为经乙烯基取代且碳数介于9至20的苄基、经乙烯基及羰基取代且碳数介于9至20的苄基;

其中A为

R1和R2各自独立为未经卤素取代且碳数介于1至3的烷基;

n为介于0至4的整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膦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醛类化合物选自于下列所组成的群组:对苯二甲醛、间苯二甲醛、邻苯二甲醛、2,3-萘二甲醛、1,6-萘二甲醛、1,8-萘二甲醛、1,7-萘二甲醛及其组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膦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膦菲类化合物与乙烯类化合物反应制得膦菲类化合物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羟基膦菲类化合物与乙烯类化合物,于氢氧化物及四丁基卤化胺的存在下相互反应,以制备该含乙烯基的膦菲类化合物。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膦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与二醛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介于2:1至4:1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膦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羟基膦菲化合物的添加量为1摩尔,所述乙烯类化合物的添加量介于2摩尔至4摩尔之间,所述氢氧化物的添加量介于2摩尔至4摩尔之间,所述四丁基卤化胺的添加量介于0.1至0.3摩尔之间。

10.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膦菲类化合物。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组合物包括一反应物,以所述反应物的含量为100重量份,所述膦菲类化合物的含量介于5重量份至80重量份之间,所述反应物包含环氧树脂、酚树脂、异氰酸酯树脂、氰酸酯树脂、苯并噁嗪树脂、苯乙烯马来酸酐、聚酯、马来酰亚胺、聚苯醚树脂、胺类固化剂、酚氧树脂、苯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烯烃或其组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组合物包括一添加剂,以所述反应物的含量为100重量份,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介于0.01重量份至500重量份之间;所述添加剂包含硬化促进剂、阻燃剂、无机填充物、溶剂、增韧剂、硅烷偶合剂或其组合。

13.一种树脂成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所形成的固化物。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树脂成品,其特征在于,其为半固化片、树脂膜、积层板或印刷电路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