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米醋废渣发酵生产红曲粉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9427阅读:18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米醋调味品生产企业的废弃物米醋废渣资源化再生利用工艺,具体涉及利用米醋废渣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红曲粉的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调味品具有改善食品风味、突出滋味、增进健康等作用,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是城乡居民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美味美食的追求日趋强烈,这使得调味品的生产、经营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成为食品工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食醋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统酸性调味品,它既能增进食欲,又能调节口感,并且具有抗疲劳、抗氧化、软化血管、预防动脉硬化等多种生理药理活性。随着食醋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制醋工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采用自吸式深层发酵法的制醋工艺使我国传统的食醋业进入了工业化生产。据统计,我国2015年食醋总产量达到300万吨以上,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食醋产量不断扩增的同时,食醋酿造工业废料也在大量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醋渣年排量就在5万吨以上。醋渣中粗蛋白含量(干基)高达45-70%,粗淀粉(干基)为6-12%,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并具有极高的食用安全性。且大米蛋白的品质是公认的谷类蛋白中的佳者,它不含影响食物利用的毒性物质和酶阻碍物,且具有良好的氨基酸组成配比,消化率极高,是一种优良的植物蛋白。但目前大部分米醋废渣只是简单的干燥后当作廉价的饲料出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且作为饲料出售价格低,经济效益不太明显。

红曲色素是一种优质食品天然色素,由红曲霉属的丝状真菌经发酵而成,是红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红曲色素,商品名叫红曲红。是以红曲米为原料,经萃取、浓缩、精制而成或以大米为主,或经红曲霉菌液体发酵培养制得的天然红色色素。红曲色素对ph值、温度、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剂等稳定,且还含有降低血脂、降血压等有效的生理活性物质。液态发酵法虽具有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过程中易控制杂菌污染少等优点,但首期投入很大,技术要求高,在我国国内普及的可操作性不高。目前国内的红曲粉生产大多仍是采用传统的大米为原料的固态发酵工艺,前期投资小,易于推广。但生产原料大米成本较高,且生产周期较长是制约红曲米生产的一大瓶颈。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更合理地最大资源化利用米醋废渣,变废为宝,提供一种利用米醋废渣发酵生产红曲粉的新工艺。即通过将红曲霉菌进行斜面种子培养,液体种子培养后,接种入米醋废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中,经发酵后、烘干粉碎后获得红曲粉,发酵周期6-7天。该工艺与传统大米培养基相比,不仅可以节约原料成本,同时可以大大缩短生产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将米醋废渣与葡萄糖等辅料均匀后,控制培养基内初始水分含量,先接入培养成熟红曲霉 液体菌种,通风培养,控制品温,发酵结束后,经干制粉碎后制得成品,成品呈暗紫红色,无明显肉眼可见的杂质,其红曲色价可高达1000u/g干曲。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以米醋废渣为主要原料红曲粉生产工艺的特征是:以重量百分比计,它的原料组成为米醋废渣占比94.5%,葡萄糖为5%,氯化铵为1.5%,以及发酵菌种紫红曲霉(monascuspurpureuscicc40224)。

本发明所述红曲霉,在接种前首先在斜面试管中进行活化5-6天,活化使用的培养基为5婆美度麦芽汁培养基;然后接入三角瓶进行一级种子摇瓶培养,一级种子培养所使用的培养基中含麦芽浸粉2%,米醋废渣1%,培养时间3天。

本发明所述以米醋废渣为主要原料的生产红曲粉的工艺为:以重量百分比计,原料配比为米醋废渣占比94.5%,葡萄糖为5%,氯化铵为1.5%,控制初始水分含量50%,用高压蒸锅加压(0.2-0.4mpa)蒸料30分钟。熟料快速冷却至42℃左右,按原料总重量接入5%红曲霉液体种子,拌匀后堆放培养12-16小时后摊开至6-8cm厚度,控制温度35-45℃,每15、16h左右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约在20%左右。经过6-7天的发酵培养后,在室内干燥、将曲料摊宽放平2-3cm厚度。使自然在空气中干燥,每天须2-3次翻动,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子成熟情况,孢子成熟符合要求时,将曲料晒干或低温烘干,经粉碎过1000目筛得到成品。

本发明利用米醋废渣为主要原料生产红曲粉,合理地资源化利用米醋废渣,提高了米醋废渣的应用价值,替代传统工艺中的主要原料大米,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取米醋废渣94.5公斤,葡萄糖5公斤,氯化铵1.5公斤。其中葡萄糖5公斤,氯化铵1.5公斤用少量的水先溶解后,加入拌入到米醋废渣中,最后控制水分含量为50%左右。搅拌均匀,用高压蒸锅加压(0.3mpa)蒸料0.5小时。熟料快速冷却至42℃,按原料重量接入5%红曲霉液体种子,混合均匀,拌匀后堆放培养12-16小时后摊开至6-8cm厚度,控制温度35-45℃,每15、16h左右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约在20%左右。经过6-7天的发酵培养后,在室内干燥、将曲料摊宽放平2-3cm厚度。使自然在空气中干燥,每天2-3次翻动,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子成熟情况,孢子成熟符合要求时,将曲料晒干或低温烘干,经粉碎过1000目筛得到成品。成品呈暗紫红色,有红曲曲香,无异味,无明显肉眼可见的杂质,其红曲色价达1000u/g干曲以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米醋废渣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红曲粉的新方法。通过将红曲霉进行斜面种子培养,液体种子培养后,接种入米醋废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发酵、发酵结束后物料烘干粉碎获得红曲粉。发酵周期6‑7天,红曲色素含量可达1000U/g干重以上。以米醋废渣为原料不仅降低了红曲粉生产成本,同时缩短了发酵周期。为米醋废渣资源化再生利用开辟一条新的工艺路线。该方法独特、工艺新颖及过程简单,极有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戴德慧;胡伟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科技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6.03.09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