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混合油的精炼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07575阅读:13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油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混合油的精炼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油是一种食用植物油,富含生理活性成分,营养价值很高。玉米油的脂肪酸组成不饱和程度高,约含86%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约占56%。玉米油中含有特性营养成分: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植物甾醇是一种具有多重生理功能的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消炎退热、抗肿瘤等生理功效。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水解产物为生育酚,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防止油脂变质。

玉米混合油为玉米胚芽饼经浸出法提油而得。常规的玉米混合毛油的精炼方法,是先将混合毛油中的浸出剂蒸脱,再采用常规的精炼工艺进行玉米油精炼,得到成品油。由于碱炼脱酸中所运用的碱液会与甘三酯发生反应,会造成中性油的水解,造成中性油脂的损失。同时,在离心脱皂的过程中,由于皂脚的吸附作用,会带走大量的中性油脂,也会造成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混合油的精炼方法,提高玉米油精炼得率,降低特性营养成分的损失。

本发明所述的玉米混合油的精炼方法,先将混合油蒸发浓缩至重量的55~65%,升温,然后加入碱,混合一段时间后,保温条件下离心除去皂脚,经膜过滤后,蒸发,脱除溶剂,得脱酸油,再经脱色、脱蜡、脱臭,得成品玉米油。

所述的玉米混合油的精炼方法,优选为包括如下步骤:

(1)一次蒸发:混合油在55~60℃,0.07~0.08MPa下蒸发至浓度为55~65wt%;

(2)碱炼:将一次蒸发后的混合油打入带回流冷凝装置的反应釜中,加入碱,混合进行碱炼;

(3)离心:将碱炼后的混合油用离心机分离除去皂脚;

(4)过滤:离心后的混合油用膜过滤器进行过滤;

(5)二次蒸发:将过滤后的混合油用外循环蒸发器进行蒸发,所述的蒸发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65~75℃,0.06~0.07MPa下蒸发至浓度为80~85wt%;

第二阶段:降温至55~60℃,0.06~0.07MPa下蒸发至浓度为90~95wt%;

第三阶段:降温至45~50℃,0.06~0.07MPa下蒸发除去余下溶剂,降温即得脱酸油;

(6)脱色:向脱酸油中加入脱色剂进行脱色处理,得到脱色油;

(7)脱蜡:将脱色油进行脱蜡处理,得到脱蜡油;

(8)脱臭:将脱蜡油进行脱臭处理,得到玉米精炼油。

所述的混合油为玉米胚芽饼经浸出法提油而得,采用的浸出溶剂为正己烷。

步骤(1)中,所述的一次蒸发采用的蒸发器为外循环蒸发器。

步骤(2)中,所述的碱炼采用的碱为食用纯碱,碱炼温度为55~65℃,碱的加入量为一次蒸发后的混合油质量的9.0~12.0%。

步骤(3)中,所述的离心机为碟片离心机。

步骤(6)中,所述的脱色剂为白土和活性炭,白土的加入量为脱酸油质量的1.8~2.1%,活性炭的加入量为脱酸油质量的0.05~0.15%,脱色反应温度为110~120℃,脱色反应时间为20~25min,脱色塔液位为35~45%。

步骤(7)中,所述的脱蜡为连续脱蜡,脱蜡时间为20~28h,溢流过程温度控制在4~6℃。

步骤(8)中,所述的脱臭条件:组合塔脱臭温度为235~245℃,单独填料塔温度250~260℃,脱臭总时间为80~100min,出油层液位为0.45~0.5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精炼方法采用较温和的食用纯碱进行碱炼,能够有效避免烧碱对油脂的水解;将混合油蒸发浓缩至重量的55~65%后进行碱炼,利用浸出溶剂对中性油脂的空间效应,减少或避免甘油三酯与碱发生皂化反应,同时,也能减少皂脚对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的吸附,减少二者的损失,达到提高玉米油精炼得率,减少特性营养组分损失的目的。

(2)过滤除皂脚后的混合油分三个阶段进行蒸发,能够避免对混合油中营养成分的破坏,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玉米油精炼油得率可达92%以上,维生素E含量可达1100mg/kg以上,植物甾醇可达12000mg/kg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将玉米混合油在温度57℃、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蒸发至混合油浓度为58wt%;

(2)将混合油打入带回流冷凝装置的反应釜中,加入食用纯碱进行碱炼,加碱量为步骤(1)所得的混合油质量的10.0%,碱炼温度为56℃;

(3)碱炼后的体系用离心机分离玉米混合油和皂脚;

(4)将离心后的玉米混合油用膜过滤器进行过滤;

(5)将膜过滤后的玉米混合油用外循环蒸发器进行蒸发,所述的蒸发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加热到67℃,在真空度0.06MPa的条件下蒸发至浓度为85wt%;

第二阶段:降温至55℃,在真空度0.06MPa的条件下蒸发至浓度为95wt%;

第三阶段:降温至50℃,在真空度0.06MPa的条件下蒸发除去余下溶剂,降温即得脱酸油;

(6)将脱酸油加入白土和活性炭进行脱色,脱色反应温度为115℃,脱色反应时间为23min,脱色塔液位为40%,得到脱色油;

白土的加入量为脱酸油质量的1.9%,活性炭的加入量为脱酸油质量的0.1%;

(7)将脱色油进行脱蜡处理,脱蜡条件为:连续脱蜡,脱蜡时间为24h,溢流过程温度控制在4℃,得到脱蜡油;

(8)将脱蜡油进行脱臭处理,脱臭条件为组合塔脱臭温度为239℃,单独填料塔温度255℃,脱臭总时间为95min,出油层液位为0.5m,得到玉米精炼油。

玉米精炼油指标符合GB 19111-2003。精炼得率为92.22%,精炼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1130mg/kg,植物甾醇含量为12035mg/kg。

实施例2

(1)将玉米混合油在温度59℃、真空度0.08MPa的条件下蒸发至混合油浓度为60wt%;

(2)将混合油打入带回流冷凝装置的反应釜中,混合油中加入食用纯碱进行碱炼,加碱量为步骤(1)所得的混合油质量的9.3%,碱炼操作温度为60℃;

(3)碱炼后的体系用离心机分离玉米混合油和皂脚;

(4)将离心后的玉米混合油用膜过滤器进行过滤;

(5)将膜过滤后的玉米混合油用外循环蒸发器进行蒸发,所述的蒸发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加热到71℃,在真空度0.06MPa的条件下蒸发至浓度为80wt%;

第二阶段:降温至60℃,在真空度0.06MPa的条件下蒸发至浓度为90wt%;

第三阶段:降温至45℃,在真空度0.06MPa的条件下蒸发除去余下溶剂,降温即得脱酸油;

(6)将脱酸油加入白土和活性炭进行脱色,脱色反应温度为119℃,脱色反应时间为25min,脱色塔液位为35%,得到脱色油;

白土的加入量为脱酸油质量的2.0%,活性炭的加入量为脱酸油质量的0.05%;

(7)将脱色油进行脱蜡处理,脱蜡条件为:连续脱蜡,脱蜡时间为20h,溢流过程温度控制在5℃,得到脱蜡油;

(8)将脱蜡油进行脱臭处理,脱臭条件为组合塔脱臭温度为241℃,单独填料塔温度256℃,脱臭总时间为90min,出油层液位为0.45m,得到玉米精炼油。

玉米精炼油指标符合GB 19111-2003。精炼得率为92.91%,精炼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1190mg/kg,植物甾醇含量为12672mg/kg。

实施例3

(1)将玉米混合油在温度55℃、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蒸发至混合油浓度为59wt%;

(2)将混合油打入带回流冷凝装置的反应釜中,混合油中加入食用纯碱进行碱炼,加碱量为步骤(1)所得的混合油质量的11.6%,碱炼操作温度为65℃;

(3)碱炼后的体系用离心机分离玉米混合油和皂脚;

(4)将离心后的玉米混合油用膜过滤器进行过滤;

(5)将膜过滤后的玉米混合油用外循环蒸发器进行蒸发,所述的蒸发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加热到70℃,在真空度0.06MPa的条件下蒸发至浓度为83wt%;

第二阶段:降温至58℃,在真空度0.06MPa的条件下蒸发至浓度为93wt%;

第三阶段:降温至48℃,在真空度0.06MPa的条件下蒸发除去余下溶剂,降温即得脱酸油;

(6)将脱酸油加入白土和活性炭进行脱色,脱色反应温度为110℃,脱色反应时间为24min,脱色塔液位为45%,得到脱色油;

白土的加入量为脱酸油质量的2.1%,活性炭的加入量为脱酸油质量的0.15%;

(7)将脱色油进行脱蜡处理,脱蜡条件为:连续脱蜡,脱蜡时间为28h,溢流过程温度控制在6℃,得到脱蜡油;

(8)将脱蜡油进行脱臭处理,脱臭条件为组合塔脱臭温度为240℃,单独填料塔温度255℃,脱臭总时间为95min,出油层液位为0.55m,得到玉米精炼油。

玉米精炼油指标符合GB 19111-2003。精炼得率为92.39%,精炼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1156mg/kg,植物甾醇含量为12105mg/kg。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