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橡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回弹性橡胶材料。
背景技术:
橡胶制品在-40℃~120℃范围内任何气候条件下,对热的作用、对矿物油和合成油的作用都是稳定的,是制造接触发动机密封垫片的理想材料。这种垫片有很高的拉伸强度,优异的耐磨性,压缩永久变形小,防震效果好。但回弹性差,抗紫外线满足不了需求,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回弹性橡胶材料,柔韧性、抗冲击性、回弹性好,抗紫外线性好,耐候性能优异,不易断裂,提高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回弹性橡胶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氢化丁腈橡胶50-60份,聚丁二烯橡胶8-16份,丁腈橡胶20-40份,茂金属聚乙烯5-13份,水合硅酸钙4-8份,硫酸钡5-9份,磷灰石40-60份,硅镁土10-18份,陶瓷微球4-10份,软木粉10-20份,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25-45份,氯化石蜡0.6-1.2份,聚对亚硝基苯1.5-2.5份,增塑剂DOP 0.8-1.6份,环氧大豆油0.4-0.8份,硬脂酸锌1.5-2.5份,磷酸三甲酯2-4份,过氧化环已酮3-5份,硫磺2-4份,紫外光吸收剂UV-531 2-4份,抗氧剂CA 1-3份,抗氧剂1076 2-3份。
优选地,氢化丁腈橡胶、聚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茂金属聚乙烯、软木粉、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的重量比为52-58:10-14:25-35:7-11:12-18:30-40。
优选地,水合硅酸钙、硫酸钡、磷灰石、硅镁土、陶瓷微球、软木粉、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的重量比为5-7:6-8:45-55:12-16:6-8:12-18:30-40。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氢化丁腈橡胶52-58份,聚丁二烯橡胶10-14份,丁腈橡胶25-35份,茂金属聚乙烯7-11份,水合硅酸钙5-7份,硫酸钡6-8份,磷灰石45-55份,硅镁土12-16份,陶瓷微球6-8份,软木粉12-18份,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30-40份,氯化石蜡0.8-1份,聚对亚硝基苯1.8-2.2份,增塑剂DOP 1-1.4份,环氧大豆油0.5-0.7份,硬脂酸锌1.8-2.2份,磷酸三甲酯2.5-3.5份,过氧化环已酮3.5-4.5份,硫磺2.5-3.5份,紫外光吸收剂UV-531 2.5-3.5份,抗氧剂CA 1.5-2.5份,抗氧剂1076 2.2-2.8份。
优选地,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麦秆纤维送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室温陈化过滤,等离子体处理,送入壳聚糖溶液中浸泡,过滤,真空干燥至恒重,加入纳米二氧化钛、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升温搅拌,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加入钛酸异丙酯、乙酰丙酮、乙醇溶液混合搅拌,加入氢氧化钠搅拌,氮气保护下升温搅拌,降温,洗涤,干燥,粉碎得到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
优选地,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麦秆纤维送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室温陈化3-7天,过滤,等离子体处理30-40min,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260-360W,送入壳聚糖溶液中浸泡3-5天,过滤,110-120℃真空干燥至恒重,加入纳米二氧化钛、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升温至60-70℃搅拌35-55min,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加入钛酸异丙酯、乙酰丙酮、浓度为70-90wt%的乙醇溶液混合搅拌4-8h,加入氢氧化钠搅拌25-45min,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50-160℃搅拌2-4h,降温,洗涤,干燥,粉碎得到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
优选地,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20-40份麦秆纤维送入80-140份浓度为0.8-1.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室温陈化3-7天,过滤,等离子体处理30-40min,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260-360W,送入壳聚糖溶液中浸泡3-5天,过滤,110-120℃真空干燥至恒重,加入4-8份纳米二氧化钛、70-90份浓度为0.8-1.2wt%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升温至60-70℃搅拌35-55min,过滤,依次用水、无水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加入2-4份钛酸异丙酯、15-25份乙酰丙酮、100-140份浓度为70-90wt%的乙醇溶液混合搅拌4-8h,加入3-7份氢氧化钠搅拌25-45min,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50-160℃搅拌2-4h,降温,洗涤,干燥,粉碎得到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
本发明采用常规制备工艺制得。
本发明以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聚丁二烯橡胶、茂金属聚乙烯配合作为主料,加入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软木粉进行配合作用,不仅回弹性好,而且抗紫外线性好,耐候性能优异;本发明的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中,麦秆纤维陈化处理后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与壳聚糖进行接枝,杀菌型好,力学性能好,通过一定工艺将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负载在壳聚糖接枝的麦秆纤维表面,不仅吸附性能好,而且可有效抵抗紫外线,分散性好,耐候性能优异;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与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聚丁二烯橡胶、茂金属聚乙烯及软木粉的分散性好,结合密实,不易断裂,提高本发明的使用寿命;而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软木粉、磷灰石、硅镁土、硫酸钡、陶瓷微球、水合硅酸钙配合,填充性能优异,相互间分散性好;采用磷酸三甲酯、氯化石蜡、环氧大豆油、增塑剂DOP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加强橡胶的柔韧性、抗冲击性,在保证本发明具有一定硬度的前提下,回弹性好;抗氧剂CA、抗氧剂1076、紫外光吸收剂UV-531共同作用,使本发明的耐老化及抗紫外线性能进一步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回弹性橡胶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氢化丁腈橡胶50份,聚丁二烯橡胶16份,丁腈橡胶20份,茂金属聚乙烯13份,水合硅酸钙4份,硫酸钡9份,磷灰石40份,硅镁土18份,陶瓷微球4份,软木粉20份,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25份,氯化石蜡1.2份,聚对亚硝基苯1.5份,增塑剂DOP 1.6份,环氧大豆油0.4份,硬脂酸锌2.5份,磷酸三甲酯2份,过氧化环已酮5份,硫磺2份,紫外光吸收剂UV-531 4份,抗氧剂CA 1份,抗氧剂1076 3份。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回弹性橡胶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氢化丁腈橡胶60份,聚丁二烯橡胶8份,丁腈橡胶40份,茂金属聚乙烯5份,水合硅酸钙8份,硫酸钡5份,磷灰石60份,硅镁土10份,陶瓷微球10份,软木粉10份,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45份,氯化石蜡0.6份,聚对亚硝基苯2.5份,增塑剂DOP 0.8份,环氧大豆油0.8份,硬脂酸锌1.5份,磷酸三甲酯4份,过氧化环已酮3份,硫磺4份,紫外光吸收剂UV-531 2份,抗氧剂CA 3份,抗氧剂1076 2份。
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麦秆纤维送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室温陈化过滤,等离子体处理,送入壳聚糖溶液中浸泡,过滤,真空干燥至恒重,加入纳米二氧化钛、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升温搅拌,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加入钛酸异丙酯、乙酰丙酮、乙醇溶液混合搅拌,加入氢氧化钠搅拌,氮气保护下升温搅拌,降温,洗涤,干燥,粉碎得到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回弹性橡胶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氢化丁腈橡胶52份,聚丁二烯橡胶14份,丁腈橡胶25份,茂金属聚乙烯11份,水合硅酸钙5份,硫酸钡8份,磷灰石45份,硅镁土16份,陶瓷微球6份,软木粉18份,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30份,氯化石蜡1份,聚对亚硝基苯1.8份,增塑剂DOP 1.4份,环氧大豆油0.5份,硬脂酸锌2.2份,磷酸三甲酯2.5份,过氧化环已酮4.5份,硫磺2.5份,紫外光吸收剂UV-531 3.5份,抗氧剂CA1.5份,抗氧剂1076 2.8份。
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麦秆纤维送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室温陈化5天,过滤,等离子体处理35min,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300W,送入壳聚糖溶液中浸泡4天,过滤,115℃真空干燥至恒重,加入纳米二氧化钛、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升温至65℃搅拌45min,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加入钛酸异丙酯、乙酰丙酮、浓度为80wt%的乙醇溶液混合搅拌6h,加入氢氧化钠搅拌35min,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55℃搅拌3h,降温,洗涤,干燥,粉碎得到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回弹性橡胶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氢化丁腈橡胶58份,聚丁二烯橡胶10份,丁腈橡胶35份,茂金属聚乙烯7份,水合硅酸钙7份,硫酸钡6份,磷灰石55份,硅镁土12份,陶瓷微球8份,软木粉12份,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40份,氯化石蜡0.8份,聚对亚硝基苯2.2份,增塑剂DOP 1份,环氧大豆油0.7份,硬脂酸锌1.8份,磷酸三甲酯3.5份,过氧化环已酮3.5份,硫磺3.5份,紫外光吸收剂UV-531 2.5份,抗氧剂CA 2.5份,抗氧剂1076 2.2份。
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20份麦秆纤维送入140份浓度为0.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室温陈化7天,过滤,等离子体处理30min,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360W,送入壳聚糖溶液中浸泡3天,过滤,120℃真空干燥至恒重,加入4份纳米二氧化钛、90份浓度为0.8wt%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升温至70℃搅拌35min,过滤,依次用水、无水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加入4份钛酸异丙酯、15份乙酰丙酮、140份浓度为70wt%的乙醇溶液混合搅拌8h,加入3份氢氧化钠搅拌45min,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50℃搅拌4h,降温,洗涤,干燥,粉碎得到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回弹性橡胶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氢化丁腈橡胶55份,聚丁二烯橡胶12份,丁腈橡胶30份,茂金属聚乙烯9份,水合硅酸钙6份,硫酸钡7份,磷灰石50份,硅镁土14份,陶瓷微球7份,软木粉15份,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35份,氯化石蜡0.9份,聚对亚硝基苯2份,增塑剂DOP 1.2份,环氧大豆油0.6份,硬脂酸锌2份,磷酸三甲酯3份,过氧化环已酮4份,硫磺3份,紫外光吸收剂UV-531 3份,抗氧剂CA2份,抗氧剂1076 2.5份。
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40份麦秆纤维送入80份浓度为1.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室温陈化3天,过滤,等离子体处理40min,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260W,送入壳聚糖溶液中浸泡5天,过滤,110℃真空干燥至恒重,加入8份纳米二氧化钛、70份浓度为1.2wt%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升温至60℃搅拌55min,过滤,依次用水、无水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加入2份钛酸异丙酯、25份乙酰丙酮、100份浓度为90wt%的乙醇溶液混合搅拌4h,加入7份氢氧化钠搅拌25min,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60℃搅拌2h,降温,洗涤,干燥,粉碎得到二氧化钛麦秆纤维复合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