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通信线缆地下铺设保护管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氯磺化聚乙烯树脂20~24份、聚氯丁二烯18~22份、乙丙橡胶18~22份、双酚F型环氧树脂16~20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18~22份、氢化丁腈胶18~22份、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16~20份、聚氟乙烯18~22份、丁苯橡胶18~22份、环氧大豆油16~20份、甲壳素16~20份、百菌清16~20份、脱乙酰甲壳质18~22份、磺胺嘧啶银16~20份、尼泊金丙酯14~18份、海螺壳粉18~22份、红柱石粉末16~20份、灰钙粉14~18份、尖晶石粉末16~20份、立德粉14~18份、六聚磷酸钠14~18份、铝酸钴粉末14~18份、脒基脲磷酸盐12~16份、聚苯并咪唑酰亚胺8~12份、多聚磷酸铵6~10份、二乙胺6~10份、N-苯基-2-萘胺6~10份、对苯醌二肟6~10份、酒石酸钠6~10份、乙酰柠檬酸三辛酯6~10份、联苯醚6~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线缆地下铺设保护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线缆地下铺设保护管材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氯磺化聚乙烯树脂20份、聚氯丁二烯18份、乙丙橡胶18份、双酚F型环氧树脂16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18份、氢化丁腈胶18份、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16份、聚氟乙烯18份、丁苯橡胶18份、环氧大豆油16份、甲壳素16份、百菌清16份、脱乙酰甲壳质18份、磺胺嘧啶银16份、尼泊金丙酯14份、海螺壳粉18份、红柱石粉末16份、灰钙粉14份、尖晶石粉末16份、立德粉14份、六聚磷酸钠14份、铝酸钴粉末14份、脒基脲磷酸盐12份、聚苯并咪唑酰亚胺8份、多聚磷酸铵6份、二乙胺6份、N-苯基-2-萘胺6份、对苯醌二肟6份、酒石酸钠6份、乙酰柠檬酸三辛酯6份、联苯醚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线缆地下铺设保护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线缆地下铺设保护管材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氯磺化聚乙烯树脂22份、聚氯丁二烯20份、乙丙橡胶20份、双酚F型环氧树脂18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20份、氢化丁腈胶20份、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18份、聚氟乙烯20份、丁苯橡胶20份、环氧大豆油18份、甲壳素18份、百菌清18份、脱乙酰甲壳质20份、磺胺嘧啶银18份、尼泊金丙酯16份、海螺壳粉20份、红柱石粉末18份、灰钙粉16份、尖晶石粉末18份、立德粉16份、六聚磷酸钠16份、铝酸钴粉末16份、脒基脲磷酸盐14份、聚苯并咪唑酰亚胺10份、多聚磷酸铵8份、二乙胺8份、N-苯基-2-萘胺8份、对苯醌二肟8份、酒石酸钠8份、乙酰柠檬酸三辛酯8份、联苯醚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线缆地下铺设保护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线缆地下铺设保护管材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氯磺化聚乙烯树脂24份、聚氯丁二烯22份、乙丙橡胶22份、双酚F型环氧树脂20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22份、氢化丁腈胶22份、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20份、聚氟乙烯22份、丁苯橡胶22份、环氧大豆油20份、甲壳素20份、百菌清20份、脱乙酰甲壳质22份、磺胺嘧啶银20份、尼泊金丙酯18份、海螺壳粉22份、红柱石粉末20份、灰钙粉18份、尖晶石粉末20份、立德粉18份、六聚磷酸钠18份、铝酸钴粉末18份、脒基脲磷酸盐16份、聚苯并咪唑酰亚胺12份、多聚磷酸铵10份、二乙胺10份、N-苯基-2-萘胺10份、对苯醌二肟10份、酒石酸钠10份、乙酰柠檬酸三辛酯10份、联苯醚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线缆地下铺设保护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螺壳粉由三种粒径目数的粉体组成,其粒径目数分别为30~50目、50~100目、100~140目,上述三种粉体的混合质量比例为4~12∶4~8∶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线缆地下铺设保护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灰钙粉由三种粒径目数的粉体组成,其粒径目数分别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种粉体的混合质量比例为7~17∶2~8∶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线缆地下铺设保护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大豆油的粘度在25℃为120~160mpa.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线缆地下铺设保护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尖晶石粉末由三种粒径目数的粉体组成,其粒径目数分别为20~50目、50~70目、70~120目,上述三种粉体的混合质量比例为2~6∶3~8∶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线缆地下铺设保护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柠檬酸三辛酯的粘度在25℃为80~120mpa.s。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线缆地下铺设保护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线缆地下铺设保护管材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所述质量份数的氯磺化聚乙烯树脂、聚氯丁二烯、乙丙橡胶、双酚F型环氧树脂、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氢化丁腈胶、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聚氟乙烯、丁苯橡胶、环氧大豆油、甲壳素、百菌清、脱乙酰甲壳质、磺胺嘧啶银、尼泊金丙酯、海螺壳粉、红柱石粉末、灰钙粉、尖晶石粉末、立德粉、六聚磷酸钠予以混合,超声高速分散,超声波频率为20~40KHz,分散速度约5000~5400r/min,分散时间为30~60min左右;
(2)加入所述质量份数的铝酸钴粉末、脒基脲磷酸盐、聚苯并咪唑酰亚胺、多聚磷酸铵、二乙胺,超声高速分散,超声波频率为20~35KHz,分散速度为约4800~5200r/min,分散时间为30~50min左右;
(3)加入所述质量份数的N-苯基-2-萘胺、对苯醌二肟、酒石酸钠、乙酰柠檬酸三辛酯、联苯醚,超声高速分散,超声波频率为20~30KHz,分散速度为约4600~4800r/min,分散时间为20~40min左右;混合均匀后制得初级混合物;再将初级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炼,得到所需混合物原料;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原料在挤出机中挤出,获得成品,其中,挤出条件为:料筒温度:184±2℃,合流芯温度:176±2℃,机头温度:190±5℃,牵引:0.6~0.9m/min,主机转速:25~30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