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因测序用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8002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剂盒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基因测序用试剂盒结构。



背景技术:

用于进行基因测序用的样品管一般是由试剂盒装载。

现有技术中的基因测序用试剂盒的结构简单,置于其中的样品管经常会发生磕碰,以至于损坏而无法继续进行基因测序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基因测序用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因测序用试剂盒,包括用于放置样品管的试剂盒本体,所述试剂盒本体包括外壳体和置于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容置盒,所述样品管被置于所述容置盒内;

在所述容置盒的底部外侧面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内侧面之间设置有气膜,所述气膜支撑住所述容置盒;

在所述容置盒的底部还结合设置有金属板,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还结合设置有磁性吸附板,所述磁性吸附板与所述金属板之间形成牵涉容置盒与外壳体的磁吸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因测序用试剂盒中,所述外壳体的四个立壁的内侧面还分别设置有弹性缓冲垫,所述弹性缓冲垫具有固定部和抵顶部;

其中,所述固定部固定设置于立壁的内侧面上,所述抵顶部则朝向所述容置盒的立壁的外侧面,并抵顶住所述容置盒的立壁的外侧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因测序用试剂盒中,通过在容置盒的底部外侧面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内侧面之间设置支撑住容置盒的气膜,并进一步利用容置盒与外壳体之间的磁吸力来限制二者的相互移动,从而令容置盒在外壳体内更加平稳,以便于对样品瓶提供安全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因测序用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因测序用试剂盒,包括用于放置样品管3的试剂盒本体1,所述试剂盒本体1具体包括外壳体4和置于所述外壳体4内部的容置盒2,所述样品管3被置于所述容置盒2内。

在所述容置盒2的底部外侧面22与所述外壳体4的底部内侧面41之间设置有气膜5,所述气膜5支撑住所述容置盒2。该气膜5可通过在外壳体4的底部均匀开设的通气孔42向上喷出空气而形成。所述各通气孔42外接气源,当外接气源工作时,即向通气孔42内吹入空气,从而通过通气孔42吹向容置盒2的底部外侧面22。所述外接气源吹入的空气压力可根据容置盒2的重量和实际受力情况而进行调整,以支撑住容置盒2为准。

为了容置盒2的受力平衡和确保其平稳,本实用新型还在所述容置盒2的底部结合设置有金属板21,在所述外壳体4的底部结合设置有磁性吸附板11,所述磁性吸附板11与所述金属板21之间形成牵涉容置盒2与外壳体4的磁吸力。根据前述内容,外接气源吹入的空气压力也应考虑到所述磁吸力的大小,本实用新型中令容置盒2与外壳体4之间存在磁吸力,可以有效的牵涉住容置盒2和外壳体4,使容置盒2不至于在外壳体4内跳动;并且,由于容置盒2的底部与外壳体4并未接触,也杜绝了外壳体4在底部12受到外部作用力时直接传递给容置盒2的底部,使容置盒2能够受到缓冲,其状态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所述外壳体4的四个立壁(图1中仅示出了两个立壁14、13,未示出的两个立壁与之结构相同)的内侧面还分别设置有弹性缓冲垫15,所述弹性缓冲垫15具有固定部151和抵顶部152。其中,所述固定部151固定设置(可通过预先在立壁的内侧面上开设沉孔,再将所述固定部过盈配合插入所述沉孔内而固定)于立壁的内侧面上(例如,固定部151固定设置于立壁14的内侧面),所述抵顶部152则朝向所述容置盒2的立壁25的外侧面,并抵顶住所述容置盒2的立壁25的外侧面。在具体应用时,所述抵顶部152可设置为多层叠加的结构,即采用相同高度的环依次叠加,在叠加处预先设置便于剥落的凹痕,使之能够根据容置盒2在外壳体4内的具体位置而灵活调整抵顶部152的高度,确保抵顶部152能够紧密的抵顶住容置盒2的立壁的外侧面。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