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羟胺硫酸盐和氧化钙制备辛酰氧肟酸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8646阅读:11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羟胺硫酸盐和氧化钙制备辛酰氧肟酸的方法,属于化妆品原料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生产工艺主要采用羟胺盐酸盐作为羟胺的来源,但是也有少量文献使用羟胺硫酸盐作为替代品。

上世纪70年代,Shchukina介绍了一种羟胺硫酸盐制备酰氧肟酸的工艺(Khim.Prom.,Moscow,1970,49(3),220),该方法中羧酸甲酯、羟胺硫酸盐和氢氧化钠的混合体系首先在20~25℃下反应2小时,接着升温至55~60℃反应1小时,然后在低于40℃的温度下酸化至pH值4~5,得到游离的C7~9酰氧肟酸,产率为72~78%。

在此基础上,俄罗斯专利(USSR Pat.390074,1973‐7‐11)使用3~5%的阴离子乳化剂,实现了制备收率的适当提高,实施例中戊酰氧肟酸的收率提高到61.2%,癸酰氧肟酸的收率提高到89%,但是羟胺盐酸盐或者羟胺硫酸盐必须过量40%。

随后,另外一篇俄罗斯专利(USSR Pat.513970,1976‐5‐15)报道了一种改进方案,在碱性溶媒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0~250%的烃类(其中极性组分低于20%,如高级醇或酯等),羟胺硫酸盐和羧酸酯反应制得C8~11酰氧肟酸的烃溶液。但是由于羧酸酯反应不完全,致使产率不高,产品难以提纯。

美国专利US3933872也介绍了另外一种合成思路,使用无水低级醇作为溶媒,羟胺硫酸盐和脂肪酸甲酯在二甲胺存在下反应生成酰氧肟酸,经二甲胺中和得到酰氧肟酸铵沉淀,将其过滤、干燥、酸化,即可得到较纯的酰氧肟酸产品。但是,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使用极易挥发的二甲胺作为缚酸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率,专利US6145667采用油、水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有效减少了羧酸酯的用量,高效避免了酯交换副反应,得到非常高的产率。实例中,在25~35℃下,羟胺硫酸盐、大豆油、氯化二辛基二甲胺、羧酸甲酯、氢氧化钠和硫酸的质量比为1.00:2.55:0.02:1.87:0.93:0.59,制得酰氧肟酸和大豆油的混合物,虽然其中产物羟肟酸最高含量可达38.5%,折算成产率为97.5%,但是无法得到纯度理想的酰氧肟酸固体。

公开号为CN104586730、CN104586705、CN105147535、CN105616281、CN105726456、CN105769652也公开了辛酰氧肟酸的制备、应用。

综上所述,目前仍然缺乏羟胺硫酸盐制备酰氧肟酸固体的有效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羟胺硫酸盐和氧化钙为原料、高效合成辛酰氧肟酸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羟胺硫酸盐和氧化钙制备辛酰氧肟酸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温度≤10℃下,将生石灰分批加入到羟胺硫酸盐的溶液中,过滤除去析出的硫酸钙,再依次加入生石灰和辛酸甲酯,于30~60℃下发生羟肟化反应,2~6小时后回收溶剂,冷却至0℃,低温下加入10%盐酸,调pH值到3~4,析出辛酰氧肟酸固体,过滤,水洗,干燥,得到辛酰氧肟酸。

优选的,

所述溶剂选自甲醇、水或者甲醇和水任意比例的混合溶剂,优选溶剂为甲醇。

所述氧化钙和羟胺硫酸盐的反应温度在‐20~10℃,优选0~10℃。

优选制备方法中辛酸甲酯:羟胺硫酸盐:生石灰的摩尔比为1:0.5~1:1~2,更优选1:0.6:1.2。

所述羟肟化反应时间为2~6小时,优选2小时。

所述羟肟化反应温度为30~60℃,优选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反复实验,进一步完善了羟胺硫酸盐制备辛酰氧肟酸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使用便宜易得的生石灰代替传统工艺的氢氧化钠,不仅提高了制备收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充分借助硫酸钙难溶于甲醇或水、氯化钙易溶于水、辛酰氧肟酸不溶于水的特性,一方面实现了羟胺溶液的高效制备,另外一方面,使用盐酸酸化羟肟化反应体系,实现了主产物辛酰氧肟酸与副产物氯化钙的高效分离。

本发明能快速、高产率合成辛酰氧肟酸,方法操作便捷,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内容由下列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在0~10℃下,将16.8g生石灰(0.3mol)分批加入到装有49.2g羟胺硫酸盐(0.3mol)和200g甲醇的反应瓶中,保持内温不超过10℃,待生石灰加毕,继续反应30分钟,过滤除去硫酸钙固体,依次向滤液中加入16.8g生石灰(0.3mol)和79g辛酸甲酯(0.5mol),然后升温至50℃,反应2小时后,减压蒸馏脱除甲醇溶剂,再加入400g水,降温至0℃,控制内温不超过10℃,用10%盐酸调节体系的pH值至3~4,析出辛酰氧肟酸白色固体,过滤,水洗,干燥,得到辛酰氧肟酸63.8g(收率80.3%),1H NMR(DMSO‐d6,400MHz):δ10.33(br,1H),8.64(br,1H),1.92(t,2H),1.54‐1.41(m,2H),1.34‐1.15(m,8H),0.86(t,3H)。

实施例2

在0~10℃下,将16.8g生石灰(0.3mol)分批加入到装有49.2g羟胺硫酸盐(0.3mol)和200g甲醇的反应瓶中,保持内温不超过10℃,待生石灰加毕,继续反应30分钟,过滤除去硫酸钙固体,依次向滤液中加入16.8g生石灰(0.3mol)和79g辛酸甲酯(0.5mol),然后升温至60℃,反应2小时后,减压蒸馏脱除甲醇溶剂,再加入400g水,降温至0℃,控制内温不超过10℃,用10%盐酸调节体系的pH值至3~4,析出辛酰氧肟酸白色固体,过滤,水洗,干燥,得到辛酰氧肟酸63.4g(收率79.7%)。

实施例3

在0~10℃下,将16.8g生石灰(0.3mol)分批加入到装有49.2g羟胺硫酸盐(0.3mol)和200g甲醇的反应瓶中,保持内温不超过10℃,待生石灰加毕,继续反应30分钟,过滤除去硫酸钙固体,依次向滤液中加入16.8g生石灰(0.3mol)和79g辛酸甲酯(0.5mol),然后升温至40℃,反应2小时后,减压蒸馏脱除甲醇溶剂,再加入400g水,降温至0℃,控制内温不超过10℃,用10%盐酸调节体系的pH值至3~4,析出辛酰氧肟酸白色固体,过滤,水洗,干燥,得到辛酰氧肟酸57.3g(收率72.1%)。

实施例4

在0~10℃下,将14.0g生石灰(0.25mol)分批加入到装有49.2g羟胺硫酸盐(0.3mol)和200g甲醇的反应瓶中,保持内温不超过10℃,待生石灰加毕,继续反应30分钟,过滤除去硫酸钙固体,依次向滤液中加入14.0g生石灰(0.25mol)和79g辛酸甲酯(0.5mol),然后升温至50℃,反应2小时后,减压蒸馏脱除甲醇溶剂,再加入400g水,降温至0℃,控制内温不超过10℃,用10%盐酸调节体系的pH值至3~4,析出辛酰氧肟酸白色固体,过滤,水洗,干燥,得到辛酰氧肟酸57.1g(收率71.8%)。

实施例5

在0~10℃下,将19.6g生石灰(0.35mol)分批加入到装有49.2g羟胺硫酸盐(0.3mol)和200g甲醇的反应瓶中,保持内温不超过10℃,待生石灰加毕,继续反应30分钟,过滤除去硫酸钙固体,依次向滤液中加入19.6g生石灰(0.35mol)和79g辛酸甲酯(0.5mol),然后升温至50℃,反应2小时后,减压蒸馏脱除甲醇溶剂,再加入400g水,降温至0℃,控制内温不超过10℃,用10%盐酸调节体系的pH值至3~4,析出辛酰氧肟酸白色固体,过滤,水洗,干燥,得到辛酰氧肟酸63.7g(收率80.1%)。

对比实施例1

在0~10℃下,将16.8g生石灰(0.3mol)分批加入到装有49.2g羟胺硫酸盐(0.3mol)和40g水和160g甲醇的反应瓶中,保持内温不超过10℃,待生石灰加毕,继续反应30分钟,过滤除去硫酸钙固体,依次向滤液中加入19.6g生石灰(0.3mol)和79g辛酸甲酯(0.5mol),然后升温至50℃,反应2小时后,减压蒸馏脱除甲醇溶剂,再加入400g水,降温至0℃,控制内温不超过10℃,用10%盐酸调节体系的pH值至3~4,析出辛酰氧肟酸白色固体,过滤,水洗,干燥,得到辛酰氧肟酸52.0g(收率65.4%)。

对比实施例2

在0~10℃下,将16.8g生石灰(0.3mol)分批加入到装有49.2g羟胺硫酸盐(0.3mol)和200g水的反应瓶中,保持内温不超过10℃,待生石灰加毕,继续反应30分钟,过滤除去硫酸钙固体,依次向滤液中加入19.6g生石灰(0.35mol)和79g辛酸甲酯(0.5mol),然后升温至50℃,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200g水,降温至0℃,控制内温不超过10℃,用10%盐酸调节体系的pH值至3~4,析出辛酰氧肟酸白色固体,过滤,水洗,干燥,得到辛酰氧肟酸34.7g(收率43.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