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紫外线及蓝光的聚酯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14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紫外线及蓝光的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及由以下原来组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0-80%,高密度聚乙烯10-20%,改性纳米硫酸钡0.5-5%,改性黑色素粉0.1-1%,抗氧剂0.1-0.5%,其它助剂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紫外线及蓝光的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及由以下原来组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5-80%,高密度聚乙烯10-15%,改性纳米硫酸钡0.5-3%,改性黑色素粉0.1-0.5%,抗氧剂0.1-0.5%,其它助剂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紫外线及蓝光的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黑色素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将2-5份黑色素粉末均匀分散于100份二甲基亚砜中,并在其中加入5-10份的1,2-环氧丙烷和0.3-0.5份的柠檬酸,然后在,在30-50℃下搅拌反应2-5h;

(2)再在系统中加入20-30份的正丁醇,1-5份的十二烷基溴,110℃下搅拌30min,然后加入20-30份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3-5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然后在120℃下搅拌30-60min;过滤、洗涤并干燥;干燥温度为70-80℃;

(3)将得到的产物1-3份加入到10-30份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加入2-5份的马来酸酐和1-3份的富马酸,于60℃下搅拌20-30min,并在其中加入柠檬酸0.5-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紫外线及蓝光的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硫酸钡的制备工艺具体如下:将硫酸钡在800-850℃下煅烧30-40min,粉碎并过筛;然后混合分散于35%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向其中加入酸溶液并搅拌混匀后,超声处理10-20min,过滤,并洗涤,然后在100-120℃下真空干燥含水量小于3%;然后采用质量浓度为2-3%的钛酸酯偶联剂无水乙醇溶液进行分散混合后,搅拌10-20min,然后再加入5-6%的硅烷偶联剂无水乙醇溶液混合10-30min,然后80-100℃下真空干燥30-60min,得改性硫酸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紫外线及蓝光的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溶液为质量浓度为5-10%的硝酸溶液与质量浓度为10-15%的乙酸溶液按照1:2体积比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紫外线及蓝光的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硫酸钡重量的0.5-1倍,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硫酸钡重量的1-1.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紫外线及蓝光的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前首先将得到的改性硫酸钡与改性黑色素混合搅拌均匀,通过球磨机研磨混合30-4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紫外线及蓝光的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抗氧剂1098、抗氧剂P-EPQ、抗氧剂PEP-36A、抗氧剂300、抗氧剂S-9299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紫外线及蓝光的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硫酸钡的粒径为100-150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紫外线及蓝光的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黑色素的粒径为50-100n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