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杨梅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410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富硒杨梅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杨梅是我国的特产水果,色泽鲜艳,酸甜多汁,含有较高的糖分、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具有生津解渴、开胃消食的作用。然而,杨梅成熟期正值梅雨高温多湿季节,果实呼吸作用旺盛,品质衰变迅速,且杨梅果实柔软、外果皮很薄,极易腐败变质,极不耐贮藏,如不能及时销售或者加工,就会增加保鲜贮藏的成本或者出现大面积的腐烂而造成损失。而以杨梅为原料经过发酵生产的杨梅酒,不仅能迅速将杨梅转化成耐储存的食品种类,同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有研究发现杨梅酒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对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有一定的功效。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抗癌、抗衰老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拮抗重金属等生物学特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为50~200 微克。但现在我国成人的日硒摄入量仅有26~32 微克,硒营养不良的情况在我国普遍存在。因此,开发富硒农产品,通过日常饮食提高硒摄入量,对于提高缺硒地区、缺硒居民群体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很多酿造富硒酒的研究和报道,但各类富硒酒中的硒含量参差不齐,且在酿造加工过程中缺少对硒的保护和有效摄取,导致最终成品的硒含量很少,造成了硒资源的浪费。同时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通在过酿造过程中添加无机硒或者有机硒的外部硒源达到生产富硒酒的目的,却极少有先利用生物富硒转化能力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再利用富有机硒的原料酿造富硒酒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富硒杨梅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杨梅的富硒栽培技术获得有机硒含量高的富硒杨梅,再对富硒杨梅进行富硒发酵而酿造成富硒杨梅保健酒。本发明通过施硒肥和喷洒富硒液肥的方式,利用生物转化富硒从而提高杨梅果实中有机硒的含量;同时通过在加工工艺中采用富硒酵母发酵,利用微生物富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富硒杨梅保健酒中有机硒的含量,满足人体日常对硒的需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杨梅的富硒栽培包括如下步骤:

(1)制基肥:将油料饼粕与富硒菌种的菌渣按照质量比1:0.2~0.8混合均匀后喷洒浓度为0.1%~0.25%的亚硒酸钠溶液进行堆肥发酵,在后腐熟过程中结合翻堆再喷洒亚硒酸钠溶液,直至基肥有机硒含量达到2克/100千克以上;

(2)施基肥:以杨梅树为圆心,以1米~2米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内挖0.5米深的坑,将50~100千克的基肥放入坑内,然后用土覆盖填满;

(3)施追肥:在100千克水中加入亚硒酸钠10~25克、磷酸二氢钾5~10克、维生素C 20~50克,搅拌均匀制得富硒液肥,在杨梅挂果期内每隔15~18天喷施一次富硒液肥,直至果实成熟采摘的前15~20天。

杨梅保健酒的富硒发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新鲜成熟的富硒杨梅,清理杂质后,用浓盐水浸泡半小时,沥干水分;

(2)清洗后的富硒杨梅用打浆机破碎并去除杨梅核后,加入一定量的果胶和纤维素复合酶,酶解2小时后,过滤得到富硒杨梅汁;

(3)将富硒杨梅汁倒入预先消毒灭菌完成的发酵缸内,每100千克富硒杨梅汁加入0.1~0.5千克活化后的富硒酵母、0.02~0.05千克柠檬酸和5~10千克蔗糖,搅拌均匀并密封发酵,控制发酵温度在24~30℃、发酵时间5~7天,得富硒杨梅原酒;

(4)将富硒杨梅原酒倒入超声波设备内破碎,超声波频率为20~60KHZ,每次处理时间2~3分钟,处理次数为3~5次后静置,除去酒脚,取上层澄清液倒入储存缸内,然后发酵30~60天,再经微孔陶瓷膜过滤,得到富硒杨梅保健酒。

作为进一步优选,杨梅的富硒栽培技术的(1)步骤中所述的油料饼粕是油茶籽粕、菜籽粕、大豆粕和核桃粕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作为进一步优选,杨梅的富硒栽培技术的(1)步骤中所述的富硒菌种为富硒香菇、富硒金针菇、富硒茶树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作为进一步优选,杨梅保健酒的富硒发酵工艺步骤(2)中果胶和纤维素复合酶的添加量为杨梅质量的1%~2%,其中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配比为1:0.2~0.8。

所述的富硒杨梅保健酒是通过杨梅的富硒栽培和富硒发酵工艺两者结合而实现硒含量达到0.01-0.5 mg/kg的杨梅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施基肥与喷洒追肥结合的方式对杨梅进行富硒栽培处理,外源硒通过杨梅树根与茎叶的吸收在体内转化为有机硒蛋白,提高杨梅的有机硒含量。

杨梅酒的富硒发酵工艺中采用富硒酵母对杨梅汁进行发酵,微生物在繁殖生长过程中将体内转化富集的有机硒物质向醪液释放,使得杨梅酒获得更多的有机硒。

杨梅酒的富硒发酵工艺中,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复合酶解杨梅汁和超声波设备破碎处理富硒杨梅原酒的方法,保证富硒杨梅细胞内和富硒酵母细胞内的有机硒得到全面的释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阐述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以上公开的范围,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实施例1]杨梅的富硒栽培

制基肥:将油茶籽粕与富硒香菇、富硒金针菇(m:m=1:1)的混合菌渣按照质量比1:0.5混合均匀后,喷洒浓度为0.15%的亚硒酸钠溶液进行堆肥发酵,在后腐熟过程中结合翻堆再喷洒亚硒酸钠溶液,直至基肥有机硒含量达到2克/100千克以上;

施基肥:以杨梅树为圆心,以1.5米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内挖0.5米深的坑,将80千克的基肥放入坑内,然后用土覆盖填满;

施追肥:在100千克水中加入亚硒酸钠15克、磷酸二氢钾8克、维生素C 30克,搅拌均匀制得富硒液肥,在杨梅挂果期内每隔15天喷施一次富硒液肥,直至果实成熟采摘的前20天。

采摘检测:采摘成熟的杨梅果实,经检测,其硒含量为0.28mg/kg。

实施例2] 富硒杨梅保健酒的制作

选取实施例1中新鲜成熟的富硒杨梅,清理杂质后,用浓盐水浸泡半小时,沥干水分;清洗后的富硒杨梅用打浆机破碎并去除杨梅核后,加入杨梅质量1%的果胶和纤维素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1:0.5),酶解2小时后,过滤得到富硒杨梅汁;将富硒杨梅汁倒入预先消毒灭菌完成的发酵缸内,每100千克富硒杨梅汁加入0.2千克活化后的富硒酵母、0.025千克柠檬酸和8千克蔗糖,搅拌均匀并密封发酵,控制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6天,得富硒杨梅原酒;将富硒杨梅原酒倒入超声波设备内破碎,超声波频率为40KHZ,每次处理时间2分钟,处理次数为5次后静置,除去酒脚,取上层澄清液倒入储存缸内后发酵40天,再经微孔陶瓷膜过滤即可得到富硒杨梅保健酒。经检测,其硒含量为0.08mg/kg。

实施例3:

选取实施例1中新鲜成熟的富硒杨梅,清理杂质后,用浓盐水浸泡半小时,沥干水分;清洗后的富硒杨梅用打浆机破碎并去除杨梅核后,加入杨梅质量1.5%的果胶和纤维素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1:0.8),酶解2小时后,过滤得到富硒杨梅汁;将富硒杨梅汁倒入预先消毒灭菌完成的发酵缸内,每100千克富硒杨梅汁加入0.3千克活化后的富硒酵母、0.03千克柠檬酸和8千克蔗糖,搅拌均匀并密封发酵,控制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7天,得富硒杨梅原酒;将富硒杨梅原酒倒入超声波设备内破碎,超声波频率为60KHZ,每次处理时间3分钟,处理次数为3次后静置,除去酒脚,取上层澄清液倒入储存缸内后发酵60天,再经微孔陶瓷膜过滤即可得到富硒杨梅保健酒。经检测,其硒含量为0.16mg/kg。

实施例4:

选取实施例1中新鲜成熟的富硒杨梅,清理杂质后,用浓盐水浸泡半小时,沥干水分;清洗后的富硒杨梅用打浆机破碎并去除杨梅核后,加入杨梅质量的2%的果胶和纤维素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1:0.2),酶解2小时后,过滤得到富硒杨梅汁;将富硒杨梅汁倒入预先消毒灭菌完成的发酵缸内,每100千克富硒杨梅汁加入0.5千克活化后的富硒酵母、0.02千克柠檬酸和10千克蔗糖,搅拌均匀并密封发酵,控制发酵温度在25℃,发酵时间7天得富硒杨梅原酒;将富硒杨梅原酒倒入超声波设备内破碎,超声波频率为30KHZ,每次处理时间3分钟,处理次数为4次后静置,除去酒脚,取上层澄清液倒入储存缸内后发酵30天后,再经微孔陶瓷膜过滤即可得到富硒杨梅保健酒。经检测,其硒含量为0.48mg/kg。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