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678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骤实现:

工业生产前期:

将冬虫夏草菌种转接到传统的PDA斜面上,在24-25℃下培养5天;

然后挑取完整的白色致密絮状菌丝转接到适应性斜面培养基进行适应性育种,在24-25℃下培养5天;

然后再挑取完整的白色致密絮状菌丝再转接到适应性斜面培养基进行适应性育种;

如此重复适应性育种三次,最后生产出适应于发酵培养基生产用的菌种;

所述适应性斜面培养基为:在土豆汁1000ml中,加入葡萄糖15-20g、玉米粉0-2g、蝇蛆冻干粉1-10g、蛋白胨1-10g、硫酸镁0.5-2g、磷酸二氢钾0.5-2g、维生素B1 0.1-1.5g、琼脂粉15-20g,煮沸,补水定容于1000ml;蝇蛆冻干粉用量自1g开始,每代增加1-5g,直至适应性斜面培养基中蝇蛆冻干粉用量达3-10g;

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百分比计,大米45-50%,玉米粉2%,土豆汁15-20%,蝇蛆冻干粉20-35%,硫酸镁0.01-0.03%、磷酸二氢钾0.01-0.03%,维生素B1 0.003-0.005%,其余为水;

所述土豆汁是将经削皮挖眼切片后的100-200克土豆用1000ml水煮烂,取其滤液,补水定容于1000ml后得到的;

工业化生产中:

将发酵培养基装入玻璃发酵瓶中,在121℃下灭活40分钟,放冷,采用无菌接种技术将生产菌种接入,置18-25℃下培养30-45天,即得充满白色致密菌丝体的絮状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