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期鉴定水稻纹枯病抗性接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8818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苗期鉴定水稻纹枯病抗性接菌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引起,是世界水稻产区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水稻纹枯病造成的水稻生产损失愈加严重。在我国南方某些水稻产区已经成为影响水稻产量的第一大病害,建立和完善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体系是培育抗性品种和开展抗性机理研究的重要基础,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建立科学的水稻抗纹枯病鉴定方法体系,而目前不同学者采用的鉴定方法体系不尽一致。传统的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方法主要有:离体鉴定法和嵌入法(牙签接菌),例如牙签接菌叶鞘部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过于繁琐,而且容易损伤植株。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水稻纹枯病鉴定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条件不易控制,发病指数统计困难,过于繁琐,对植株造成创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苗期鉴定水稻纹枯病抗性接菌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苗期鉴定水稻纹枯病抗性接菌方法,所述苗期鉴定水稻纹枯病抗性接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在水稻苗期基部放置事先处理好的矿泉水瓶盖,放置脱脂棉与瓶盖内部;

步骤二,将培养两天的菌丝球放置于幼苗基部紧贴植物表面,套上可乐瓶,控制接菌条件。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矿泉水瓶盖一边留有缺口。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脱脂棉棉花上滴入无菌水保湿。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采用在水稻苗期基部放置事先处理好的矿泉水瓶盖(一边留有缺口),放置少许脱脂棉与瓶盖内部(棉花上滴入无菌水保湿),将培养两天的菌丝球(直径0.5mm)放置于幼苗基部紧贴植物表面,套上可乐瓶,严格控制接菌条件。传统叶鞘接菌采用牙签法、麦粒法或者稻粒接菌,需要拨开水稻叶鞘,容易导致水稻幼苗损伤,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和常规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单、有效,更加贴近田间纹枯病发生条件,适于室内苗期纹枯病接菌和抗性鉴定。与之前传统方法相比,不但保证了植株不易受到伤害,提高了鉴定效率,操作步骤简单和易于控制等,而且还同样实现了评价结果可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苗期鉴定水稻纹枯病抗性接菌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苗期鉴定水稻纹枯病抗性接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采用在水稻苗期基部放置事先处理好的矿泉水瓶盖(一边留有缺口),放置少许脱脂棉与瓶盖内部(棉花上滴入无菌水保湿);

s102:将培养两天的菌丝球(直径0.5mm)放置于幼苗基部紧贴植物表面,套上可乐瓶,严格控制接菌条件。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室内纹枯病抗性鉴定,主要采用三个试验材料:特青(中抗纹枯病水稻品种)、雷蒙特(高感纹枯病水稻品种)、特青干涉突变株。实验结果表明该接菌方法便捷可靠易行,目前已经成为实验室纹枯病鉴定的主要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苗期鉴定水稻纹枯病抗性接菌方法,采用在水稻苗期基部放置事先处理好的矿泉水瓶盖(一边留有缺口),放置少许脱脂棉与瓶盖内部(棉花上滴入无菌水保湿),将培养两天的菌丝球(直径0.5mm)放置于幼苗基部紧贴植物表面,套上可乐瓶,严格控制接菌条件。本发明和传统的常规方法相比简单、有效,更加贴近田间纹枯病发生条件,适于室内苗期纹枯病接菌和抗性鉴定;与传统的常规方法相比,不但保证了植株不易受到伤害,提高了鉴定效率,操作步骤简单和易于控制等,而且还同样实现了评价结果可靠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郑爱萍;张金锋;陈磊;付成林;李平;邓其明;王世全;王玲霞;刘怀年;朱军;李双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5.11
技术公布日:2017.08.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