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取代手性烯基环丙烷化合物及其晶体和其制备方法与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4311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取代手性烯基环丙烷化合物及其晶体和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环丙烷广泛应用于复杂骨架的构建中,通过环丙烷开环反应发展了一系列的构建重要结构的方法学体系,如以环丙烷为底物的d-a环丙烷开环策略是至今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其中,手性环丙烷的骨架能通过多种反应类型转化为一系列的手性骨架,在环丙烷化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构建手性环丙烷骨架并确定其精准结构和绝对构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同一种化合物来说,通常会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结晶状态,而不同的晶型则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利用度、溶出度、溶解速率、稳定性、熔点、颜色、可滤性、密度和流动性等。因此,研制出溶解性和稳定性更好的晶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取代手性烯基环丙烷化合物及其晶体和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取代手性烯基环丙烷化合物,它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式ⅰ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式ⅱ所示化合物、式ⅲ所示化合物、碳酸氢钠、桉叶硫醚加入乙腈中,反应结束,除去溶剂得残留物;(2)将残留物上硅胶柱,洗脱得洗脱液,除去溶剂,得式ⅰ所示化合物。步骤(1)中,所述式ⅲ所示化合物、式ⅱ所示化合物、碳酸氢钠、桉叶硫醚的摩尔比为1:1.4:1.5:0.2;和/或,所述式ⅲ所示化合物与乙腈的摩尔体积比为1:0.5mmol/ml;和/或,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和/或,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2℃。步骤(2)中,所述洗脱的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和/或,所述洗脱液是利用薄层色谱法,收集其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6:1,rf为0.4~0.5的洗脱部分。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式ⅰ所示化合物的晶型,该晶型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α=90°,β=90°,γ=90°。进一步地,所述晶型的空间群为p212121,z=4,晶胞体积为和/或,所述晶型的ee值>99%;和/或,所述晶型的熔点为123-12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式ⅰ所示化合物晶型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前述制备方法,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2)取步骤(1)中所得式ⅰ所示化合物,在正己烷/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结晶,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的晶型。步骤(2)中,所述异丙醇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4。上述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晶型、或其溶剂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优选地,所述肿瘤为乳腺癌或黑色素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它是以上述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晶型、或其溶剂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制剂。本申请所述“常温”为25±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ⅰ所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同时提供了它的晶型,本发明晶型的收率和纯度高,容易得到高纯度的化合物的晶型,操作简便,成本低,非常有利于式ⅰ所述化合物质量的控制。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式ⅰ所示化合物的晶型,其立体结构投影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式ⅱ所示化合物通过已知方法制备:x.jiang,d.fu,x.shi,s.wangandr.wang,chem.comm.2011,47,8289.式ⅲ所示化合物在阿达玛斯试剂公司购买,桉叶硫醚在tci试剂公司购买。实施例1式i化合物的制备在反应试管中,依次加入双氰基二烯底物ⅱ(35.5毫克)、碳酸氢钠(12.6毫克)、溴代苯乙酮ⅲ(19.9毫克)和桉叶硫醚(3.7毫克),最后加入50μl乙腈作为溶剂。在室温下反应48h,用tcl监测反应,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浓缩,用硅胶柱分离纯化,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1为洗脱剂,利用薄层色谱法,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6:1,合并rf为0.4~0.5洗脱液,除去溶剂,得纯化物,即得式i化合物35毫克。对制备得到的化合物进行表征,得到其氢谱、碳谱及高分辨数据,证实所得化合物为式i所示化合物。1hnmr(600mhz,cdcl3):δ(ppm):8.12–8.10(m,1h),7.92–7.81(m,4h),7.59–7.50(m,3h),7.41–7.38(m,2h),4.48–4.39(m,2h),4.11(t,j=7.8hz,1h),2.16(dd,j=7.8hz,j=3.6hz,1h),1.75–1.72(m,1h),1.40(t,j=7.2hz,3h).13cnmr(150mhz,cdcl3):δ(ppm):194.5,172.1,168.8,136.6,134.5,133.3,132.4,128.6,128.6,128.5,128.4,112.8,112.5,90.1,63.4,40.3,36.3,26.1,14.1.hrms(esi):m/zcalculatedforc23h18n2o3na+:358.1419,found:358.1417.实施例2式ⅰ所示化合物的晶型的制备取实施例1制备的式1化合物35毫克,在异丙醇:正己烷=1:4(v/v)3ml中加热溶解后,自然降温至常温,缓慢挥发结晶,得到式i的单晶25毫克,ee值>99%,该晶型通过单晶衍射,其晶体结构数据见表1,立体结构投影图见图1。表1单晶衍射中晶体结构数据实验例1体外抗肿瘤研究1、实验肿瘤细胞株人乳腺癌mb468细胞株、人乳腺癌skbr3细胞株、人乳腺癌mb231细胞株、小鼠黑色素瘤a375细胞株,均由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以上肿瘤细胞均冻存于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2、实验方法2.1细胞的准备及处理4种肿瘤细胞均培养于含10%灭活新生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37℃、5%co2培养箱中生长至80%细胞融合,用0.1%胰酶溶液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5×104个/ml,均匀接种于96孔微量培养板中,每组3个复孔,100μl/孔,置37℃饱和湿度、5%co2孵箱内培养24h后,正常对照组加入含等量的培养液;加入浓度梯度的受试药物(100、50、25、12.5、6.25μg/ml),每个浓度设3个复孔,实验平行2次。待药物与细胞作用24h后,每孔加入10μlmtt溶液(5mg/ml),继续培养4h后每孔加入100μldmso,振荡混匀,使结晶物充分溶解,在酶标仪490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值(a值),各个浓度组取其平均值。2.2细胞增殖抑制率的测定按下列公式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增殖抑制率(%)=(1-试验组a值/对照组a值)×100%。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采用probit求得ic50值。2.3实验结果表2本发明晶型ⅰ对受试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mb468a375skbr3mb231ic50(μg/ml)36.1176.2254.6382.87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晶型ⅰ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ⅰ所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同时提供了它的晶型,本发明晶型的收率和纯度高,容易得到高纯度的化合物的晶型,操作简便,成本低,非常有利于式ⅰ所述化合物质量的控制。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