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131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
背景技术
:肥料利用率是指作物对肥料养分利用的百分数,或作物对肥料养分的回收率。目前我们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技术有控制合理的氮肥施用量;把握肥水调控及施肥技术;平衡施肥,使用缓/控释肥料。目前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当季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3%,24%,42%。其中,小麦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2%,19%,44%;水稻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5%,25%,41%;玉米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2%,25%,43%。国际上一般用氮肥当季利用效率来体现化肥的利用率。目前美国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体在50%,欧洲主要国家粮食作物利用率大体在65%比我国高15%-30%。说明我国虽然部分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整体水平远没有达到国外的同等水平,配套设备开发上相对薄弱,目前的研究现状存在着技术互相保密,进展缓慢的现象。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活菌数高、施用后菌种存活率高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内生菌根菌剂和微生物菌剂;所述内生菌根菌剂包括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intraradices);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buchneri)、固氮菌(azotobacter)、放线菌(actinobacteria)、乳酸菌(lactobacter)、酵母菌(yeast)和非病原性乳杆菌(clostridium)。优选地,所述内生菌根菌剂中根内根孢囊霉的孢子数不低于200个/g。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布氏乳杆菌的有效活菌数≥1.5×107/ml、固氮菌的有效活菌数≥1.0×107/ml、放线菌的有效活菌数≥1.0×108/ml、乳酸菌的有效活菌数≥5.0×106/ml、酵母菌的有效活菌数≥2.5×107/ml、非病原性乳杆菌的有效活菌数≥4.5×107/ml。优选地,所述内生菌根菌剂与微生物菌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5:1(即1.5g内生菌根菌剂:1ml微生物菌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的应用,所述复合菌剂为上述复合菌剂,其用于提高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优选地,所述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本发明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应用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1、本发明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的有效活菌数数量较高,且施入土壤后存活率高;2、本发明中的混合菌剂能增强作物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和改善作物品质、有效的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综合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施用实施例4中产品后的处理组茄子图片;图2为未施用实施例4中产品的对照组茄子图片;图3为使用实施例5中产品后的处理组西瓜根部发育图;图4为未施用实施例5中产品的对照组西瓜根部发育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实施例和验证试验对本发明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应用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包括内生菌根菌剂和微生物菌剂;内生菌根菌剂与微生物菌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5:1。(即1.5g内生菌根菌剂:1ml微生物菌剂)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包括内生菌根菌剂和微生物菌剂;内生菌根菌剂与微生物菌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1。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包括内生菌根菌剂和微生物菌剂;内生菌根菌剂与微生物菌剂的质量体积比为2:1。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包括内生菌根菌剂和微生物菌剂;内生菌根菌剂与微生物菌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2:1。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包括内生菌根菌剂和微生物菌剂;内生菌根菌剂与微生物菌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8:1。以上实施例中内生菌根菌剂与微生物菌剂中各菌种的含量如表1中所示。表1实施例1~5内生菌根菌剂与微生物菌剂中各菌种的含量注:上表中的含量均为各菌种在内生菌根菌剂或微生物菌剂中的含量。验证试验将实施例1~5中制备得到的产品分别进行以下试验,来验证其对于肥料利用率的提高作用。1、拌种采用实施例1制得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进行拌种,拌种用量为80ml/亩,拌种适用于水稻、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甘蓝、芹菜、黄瓜等经济作物以及大部分花卉。下面以玉米为例,采用验证试验验证不同处理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表中ck:常规用肥,t1:单独使用内生菌根菌剂,t2:单独使用微生物菌剂,t3:使用内生菌根菌剂+微生物菌剂(即本发明菌剂)。表2不同处理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肥料利用率实例1实例2实例3实例4实例5ck29%29%29%29%29%t137%37%38%38%37%t237%36%37%36%38%t340%39%41%40%41%拌种后微生物的成活率和菌体个数如表3、表4所示。表3拌种后微生物的成活率表4不同天数的根内根孢囊霉个数2、浸种采用实施例2制得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进行浸种,浸种用量为10ml/亩,浸种后将浸种后的溶液均匀喷施在苗床土壤上,浸种适用于水稻、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甘蓝、芹菜、黄瓜等经济作物以及大部分花卉。下面以水稻为例,采用验证试验验证不同处理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表中ck:常规用肥,t1:单独使用内生菌根菌剂,t2:单独使用微生物菌剂,t3:使用内生菌根菌剂+微生物菌剂(即本发明菌剂)。表5不同处理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肥料利用率实例1实例2实例3实例4实例5ck29%29%29%29%29%t135%36%37%37%36%t237%36%35%36%35%t339%38%40%39%40%浸种后微生物的成活率和菌体个数如表6、表7所示。表6拌种后微生物的成活率表7不同天数的根内根孢囊霉个数3、蘸根采用实施例3制得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在幼苗移栽时蘸根,并将蘸根后的溶液均匀喷施在土壤上,蘸根适用于水稻、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甘蓝、芹菜、黄瓜等经济作物以及大部分花卉。下面以草莓为例,采用验证试验验证不同处理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具体数据如表8所示,表中ck:常规用肥,t1:单独使用内生菌根菌剂,t2:单独使用微生物菌剂,t3:使用内生菌根菌剂+微生物菌剂(即本发明菌剂)。表8不同处理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肥料利用率实例1实例2实例3实例4实例5ck29%29%29%29%29%t136%38%38%38%37%t238%37%38%37%38%t341%40%42%41%42%蘸根后微生物的成活率和菌体个数如表9、表10所示。表9拌种后微生物的成活率表10不同天数的根内根孢囊霉个数4、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茄子为例)本发明产品用于茄子能够增加矿物养分吸收,改善植物体内元素平衡。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了co2交换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菌根真菌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通过直接吸收水分、改变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及自由水/束缚水比例、提高根系活力或改变根系形态等途径改善植物体的水分状况。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系能激发植物防御基因的表达、提高防御性酶mrna的丰度及其酶活性、诱导植物合成病程相关蛋白(prs),从而菌根真菌可以直接和(或)间接拮抗病原物,阻止病害的发生发展,改善植物健康状况。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在根表面的菌丝组织能保护根系免遭病原物的攻击。微生物的活动产生大量“磷酸聚糖”,帮助粘结细微土粒,改良土壤结构,消除土壤板结,恢复土壤活力。将实施例4制得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施用于种植茄子的土壤中,底肥施用量为100ml/亩,追肥施用量为80ml/亩,对茄子株高、茎粗等生物量参数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1、表12所示,两者生物量对照图如图1、图2所示,其中对照为无添加,处理为施加实施例4制得的产品。表11不同处理对茄子产量的影响茄子产量(kg/亩)比ck±%对照(ck)2435处理(t)271211.37表12不同处理对茄子生物量的影响茄子对照(ck)处理(t)株高(cm)10.911.2茎粗(mm)2.0662.344叶片开展度(cm)11.411.8最大叶面积(cm2)7.5*6.18*6总根数(条)126189根长(cm)11.812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产品能够促进根系生长:在作物育苗期使用内生菌根菌剂能极大程度上促进根系生长,植物长势更加旺盛;同时增强植株苗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使用菌剂处理的植株苗根长比对照增长46%以上,根数增加25%以上;还能够促进植株生长:使用生物菌剂能有效的促进植株生长,使用菌剂处理的植株苗株高比对照增长2.75%以上,叶面积增加4.92%以上,同时还能促进作物提前开花;能够增强抗病性:显著的增加了茄子的抗病性,使连作障碍的情况减缓,并且是连作障碍的发生时间推迟。5、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西瓜为例)本发明的产品用于西瓜试验田上,增加西瓜苗的养分吸收,改善植物体内元素平衡。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了co2交换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菌根真菌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通过直接吸收水分、改变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及自由水/束缚水比例、提高根系活力或改变根系形态等途径改善植物体的水分状况。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系能激发植物防御基因的表达、提高防御性酶mrna的丰度及其酶活性、诱导植物合成病程相关蛋白(prs),从而菌根真菌可以直接和(或)间接拮抗病原物,阻止病害的发生发展,改善植物健康状况。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在根表面的菌丝组织能保护根系免遭病原物的攻击。微生物的活动产生大量“磷酸聚糖”,帮助粘结细微土粒,改良土壤结构,消除土壤板结,恢复土壤活力。在西瓜试验田地施用实施例5制得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底肥施用量为150ml/亩,追肥施用量为130ml/亩,对照组和处理组的西瓜产量和产品质量对比如表13、表14所示,两者生物量对照图如图3、图4所示,其中对照为无添加,处理为施加实施例5制得的产品。表13不同处理对西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西瓜产量(kg/亩)坐果数/单株中心糖(度)边糖(度)对照(ck)114322.639.58.7处理(t)173229.1111.810.4表14不同处理对西瓜生物量的影响西瓜对照(ck)处理(t)株高(cm)12.914最大叶面积(cm2)5.3*5.17*5.5叶片开展度(cm2)9*4.514*9.3茎粗(mm)0.320.32根长(cm)9.8614.44总根数(条)151.2189.2叶片数(片)3叶1心4叶1心上述验证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生物复合菌剂中的益生菌施入土壤后存活率高;并且本发明的混合菌剂能增强作物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和改善作物品质、有效的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综合效益。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